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小
“这是玉玺在共鸣吗”阴后问道。
韩诺摇头:“不是其实,你们所看到的只是错觉你们看到的这宝光,并不是玉玺放射出来的。正相反,是玉玺吸纳天地灵气时,密集的天地灵气集中于此而显现出来的颜色。”
“不是吐,而是吞”
“怎么会这样”一直跟在韩诺身边的张宁有种三观被颠覆的感觉。
“怎么就不会这样”韩诺笑笑,又说道:“确切的说,这传国玉玺代表的不是天子,而是天地。每逢天地大变之时,这传国玉玺也会有变化”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传国玉玺在十几二十年前,只怕还没有光芒聚拢在外吧”
“啊对”阴后有些楞楞的点头。
张宁又问道:“那为什么天地一变,这玉玺就会发光了呢”
韩诺道:“我之前就说过了吧,如今既是大劫,也是大运。天地界限被破开,灵气渐渐浓郁,对于这玉玺来说,就像是饿了一百多年的人,突然见到有大餐可以吃一样,它自然就是放开肚子来吃了。”
“它之前被饿坏了”张宁道。
“没错。这样的宝物,以之前的天地条件,是无法孕育出来的,肯定是在更早的时候,天地灵气十分充裕的时候出现的。”
韩诺说道:“而之前天地为晋升而做准备时,一层一层的封印灵气来降低损耗,所以身在这天地之中的你们,也跟着受到影响,一代不如一代,相比当年的西楚霸王差得太远了。”
“同样的,这玉玺也就越来越吃不饱了。”
张宁又问:“既然它饿坏了,为什么前些年就不多吃一些,难道也跟天地界限有关”
韩诺笑着点头,道:“没错,它也是有灵性的,老天爷不让它多吃,它怎么敢多吃”
“啊那现在呢”
“现在啊,不知道是什么人引动了龙气,这洛阳附近的天象变了。龙气的躁动,带动了灵气的活跃,老天爷网开一面,不计较那么多了,它还不逮着机会狂吃海喝”
之前的章节写得不大顺。
想要写详细些,但是何进身死、帝走北邙、董卓入京这些又大多是三国中本来就有的剧情。
怕大家看得不耐烦,想要略过,可其中又有新人物的参与,有些剧情又必须交代清楚。
该怎么写实在不好把握,最痛苦的一次,写了700多字,推翻重写。
世间事总是有利有弊,既然借着三国的名头积攒了人气,那么这些磨难也是该我经历的。
好在是,终究过来了,现在的剧情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第215章 名留青史()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荀爽,字慈明,是有着“神君”之称的名士荀淑的第六子,于荀淑八个儿子之中,才学最是出众。
为避开党锢之祸,荀爽隐遁汉水之滨达十余年,专心治学著述,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时人称其为硕儒。
如今,年近六十的荀爽,因为这次灵帝驾崩,而接受好友司空袁逢的邀请,赶回洛阳,却是正遇上这场大劫。
又或者说,荀爽正是为了此次大劫而来。
天上雷霆隐隐,荀爽单手倚着栏杆,仰天长叹:“唉国之不幸呐”
“轰隆”
天上又是一记雷霆响起。
荀爽顿时又是一叹:“罢了,时间不等人文若呀。”
跟在荀爽身后的荀彧上前一步,道:“彧,在此。”
荀爽转身回屋,边走边说道:“文若呀,此次之事,我也早与你说过了。”
“自光武帝定都洛阳,因是汉室中兴,国运接续绵延,我们早便有了猜测。或就是这几年,便要应了六个甲子的大运劫;又或者,是到三十多年后,应那三个甲子的小运劫。”
东汉自光武帝刘秀于公元36年统一天下,到这一年,公元4年,约有一百五十年,距离小运劫的一百八十年,还有三十年。
而西汉自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而统一天下,到公元年王莽篡汉,则有二百一十年。
西汉、东汉相加起来,正好是差不多三百六十年,如今正是大运劫之时。
北宋邵雍所著皇极经世书中有说,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
一朝国运大抵就是三百六十年。
此时虽还没有邵雍,还没有皇极经世书,但荀爽博通群经,于诗、书、礼、易、春秋皆有研究,尤精古文经学费氏易学,与郑玄、虞翻等本着伏羲“十言之教”以著书立说。
身为经学大家。荀爽这推算的结论,如今看来,也是不谋而合。
荀爽于屋内坐下,见荀彧脸色沉凝,又道:“如今虽是应了三百六十年的大运劫,但也未必全是坏事。至少如今汉室虽颓,人心却是未散,根基还在总比拖延到二三十年后,大小运劫一起爆发要来得好”
说到这里。荀爽不由叹道:“二三十年之后,那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模样了。”
叹息着,荀爽似有些走神。
荀彧默不作声。
如今的荀爽,正是将要舍生而取义的时候,若是提醒荀爽,岂不是像是在催促他上路一般
这个时候,荀彧实在不适合开口。
好在,荀爽也只是随口感慨一下。不一会便回过神来,说道:“我如今也是年近花甲。便是就这么去了,也不算亏。只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牵挂放不下。”
荀彧躬身行礼,道:“叔父请吩咐。”
荀爽摆摆手,笑道:“不必这么庄重,荀家交给你。我很放心。只是,友若罢了罢了,这是你们年轻一辈的事情,我就不多嘴了,由得你吧。还有便是采儿那丫头。她虽看似聪明,实则有些天真,还要劳烦文若多加看顾。”
荀彧答道:“叔父放心,彧会将妹妹照顾好的。”
“轰隆隆”
乌云越压越低,雷声越来越响。
“咻”
远远的,一道光柱突兀地直上天际。
光柱乳白,有如文气。
荀爽一惊,他看得分明,那是袁逢宅院所在方位。
随即他又抚掌笑道:“哈哈,倒是让周阳袁逢字先行一步了。文若,我可不能让老友久等,这便去了。”
“是”荀彧也不多说,躬身拜下行了大礼,方才缓缓退了出去。
荀爽等人既然早已算到会有此一劫,如何没有准备
事实上,早在刘秀布置皇陵安置龙气的时候,便已经有了一整套的布置。
后人更是在那布置之上查漏补缺,更添了许多后手。
如今袁逢那边是其中之一,荀爽这边也是其中之一。
荀爽身前放着他自己编著的周易注,这书是他一生心血凝聚,这时便翻了开来,一字一字的慢慢吟诵着。
随着荀爽声情并茂的吟诵,他一生积聚的精神念力灌注到周易注中,侵入竹简之上那,一个个圆润字符。
荀爽每念一字,那字符便在精神念力的包裹中,自竹简上跳了出来,跳至半空之中,仍按照次序排列好。
不多时,荀爽身边便漂浮着许多散发乳白光芒的文字,莹莹灼灼,将这内室照得亮堂堂的,比之阳光最盛之时还要明亮。
这是这个汉末三国世界一项特色仪式,将自己编著的经义,以灌注自身精神的方式镌刻在天地法则之中,为子孙留下一份宝藏,也为后来人指点道路。
就像魔法世界构筑法术模型,就像科技世界刻录创造发明,这个世界将经义镌刻于天地法则之中,便会形成或多或少、或玄奥或精微、或浩大或持久的各项技能。
周易注很显然的,就是对于演算推衍方面有着额外的加成。
当最后一个字符自竹简上跳起,荀爽一身精神念力也花费得差不多了。
不是他精神念力不够多,只是因为他所想要镌刻的字符太多罢了。
字符越多,所需要的精神念力自然也要越多。
“去”
荀爽大喝一声,所有字符在他的精神念力控制之下,同时爆发出更加强烈的光芒,汇成一道乳白光柱,同样直上云霄。
两道乳白光柱的冲天而起,吸引了城中大多数人的目光。
韩诺皱眉,这样的情况他不是第一次见,轮回梦境之中就见过两次,但这样一次有两人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
“而且,是正赶在这样的时候。”
“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张宁这时也在旁边问道:“大叔,这又是怎么了”
旁边的童渊年纪最大,见多识广,叹道:“这是著书立说是留名青史”
将编撰著作镌刻于天地法则之中,有天地为其留下原本,哪怕世间流传的文本都散失不见,也不至于失传。
总会有后人同样领悟到相近相似的思想、道路,然后便能为其传承下去。
便如北宋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往圣继绝学
“这就是传说中的留名青史是哪两位大家”张宁好奇的问道。
张让看着顶天立地的两道光柱,也是皱着眉头,说道:“那边,好像是袁家”
“没错。那一边,是荀家”
“对”
“是袁逢和荀爽么他们在搞什么鬼”
韩诺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都赶紧走吧,迟了可就要错过这场盛会了”
第216章 星宿大阵()
天上乌云密布,雷霆酝酿。
两道乳白光柱顶天立地,插入云中,些许金黄阳光自乳白光柱周边透射下来,为光柱染上一圈黄晕。
只是
仰头望天的荀彧脸色沉重,那乌云并没有散开,反倒更显浓厚了,如果说先前只是铅灰色,现如今却是灰黑色了。
云中红龙更加躁动,云气翻滚更烈,雷霆声威阵阵,倒像是袁逢、荀爽逆天之行反倒激怒了上苍一般。
“唉”
荀彧一声长叹。
“好好的,师兄叹什么气”自走廊阴影中显出身形的石之轩,来到荀彧身边,笑道:“还没恭喜师兄得掌荀氏一族。”
荀彧又是一声叹,道:“师弟何必挖苦为兄。”
却原来,荀彧与石之轩两人正是师兄弟。
花间派虽对外一直宣称是一脉单传,但这话真心去信的可没几个,真要那样,杀掉一个就能绝了花间派的传承了。
所以,花间派一直都分朝野、明暗两条传承。
身在江湖的石之轩是明面上的弟子,未来也将执掌花间派。
而身在朝廷的荀彧,则是暗面的弟子,主要是负责保证花间派的传承。
6,出于谨慎,花间派甚至还有一名典籍护法,多数是女弟子担任。
而以这三名亲传弟子为核心,尚有些外围弟子和相关人员,并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只有形影相吊的那么两个。
当然,主要的传承也就只有这么三脉。
不同于武将和谋臣,所需要的天赋条件较高。
虽然入门的门槛低,但是要真正攀上巅峰,却还真需要极高的天赋。
比如说吕布、典韦、黄忠、关羽、张飞之类。荀彧、郭嘉、周瑜、诸葛亮之流,都是先天条件极好,才能跻身于顶尖之列。
于是,武将和谋臣便广撒网,大浪淘沙的选出精英来。
而武者和修士的修行功法,其入门条件虽然要略高一些。但是只要能够入门,肯花时间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