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以为然。”李
世民心里闪过一道失望,看看李承乾已经长出胡子的下巴,心道:还是太嫩了一点啊。“
自成,你有话要说么?”李世民转头看看李诚,不料李诚当着众人的面,噗嗤一声笑了。李世民淡淡道:“有什么好笑的,说来听听?说的没道理,治你一个君前轻佻之罪。”
“陛下,臣之所以觉得好笑,是因为有的人天生就有理。不管他做了任何事情呢,都先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然后去谴责别人。至于他做的对和错,并不重要。”李
诚说到这里,稍稍停顿,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微臣要弹劾魏征,无故构陷微臣,请陛下为微臣做主。”李诚说完,轻蔑的看了一眼魏征!现
场所有人的脑子里“轰”的一下,炸了!出现了很诡异的平静!从
来都是魏征弹劾别人,喷的别人不敢还嘴,抱头鼠窜。但是现在,有人弹劾魏征。这个人是李诚,而且李诚的做法,看着就比魏征高明。
魏征是怎么干的?直接要求李世民宰了李诚,李诚则是把决定权,交给了皇帝。
高下立判!如果不是李诚站在那里,就是一个玉树临风的小青年,下巴上的胡子没多少。大家还以为他是个混迹朝廷多年的老贼呢。
魏征太急了,很多人在心里这么说。魏征开始也这么想,现在却认为未必,因为等到秋收再弹劾,效果就要打很大的折扣。现在反而正好!先弹劾一次,降低印象分。下
一次,秋收的结果出来了,李诚在劫难逃。弄死李诚的话,不敢保证,但是断了他进入朝堂的路,倒是八九不离十了。所
以,魏征被反弹劾的时候,还是很吃惊的。他没想到,李诚会紧紧的咬着不放。“
呵呵。自成,你说你想怎么样吧?”做主?呵呵,你小子想让朕替你做主?朕要信你的邪啊!你这小子,鬼知道憋着什么坏呢?上次你是怎么玩惨窦德素的,朕可记得呢。
一脚直传,球又回来了,众人保持安静,看着李诚的反应。本
以为李诚会哭天抹泪的叫屈,不料李诚只是淡淡一笑:“没想怎么地,就是等到收成的时候,如果臣所言不虚,还请魏相当着诸位的面,给臣道个歉就行了。”很
简单的要求,但却是堂堂正正的阳谋。魏征躲都没地方躲。历史上的魏征,那是一代名臣。站在后人的角度看,更多的是敬仰。但是真的出现在唐朝,为了自身的利益,李诚也只好说一声对不起了。你要代表山东士族,我要抱紧皇帝的大腿。各为其主吧!只
是当众道歉?这个结果,让所有人大失所望了。李世民也很失望,李诚如果要求魏征下台,那多好啊。身边少个喷子,会少很多的麻烦。转
念又一想,其实也不错啊,让魏征当众道歉,画面太美了。
魏征想过李诚会说什么,叫屈,要求自己下台,甚至流放,或者还自己一个“请诛魏征”。这些魏征都不怕,因为对魏征来说,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反倒成全了魏征直言敢谏的美名。唯独这个道歉,没有聊到,但是对自己的伤害才是最大的。为
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让魏征下台、流放、甚至诛杀,这都不符合李世民努力打造一个仁君+明君的形象。魏征是言官,因言罪人,坏的是皇帝的名声。
但是这个道歉呢,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分寸拿捏的很准,甚至把皇帝都摘出去了,免得皇帝为难。更深层次的看,李诚可能在谋划,摧毁魏征的信誉。
一个言官,没了信誉,那你还怎么当言官?
“爱卿,你觉得呢?”李世民这球又一脚传过来了,这时候的魏征,当着皇帝和众位大臣的面,生生被李诚逼到了墙角。退无可退,唯一的选择就是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臣,无异议。”魏征缓缓回答,一场交锋下来,魏征感到异常的疲惫。眼睛再看李诚的时候,之前已经很重视他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这一次主动出击,看来失策了。就
在魏征答应的同时,李承乾却站出来说话:“父皇,儿臣想问一问李自成,如果该作物亩产不到千斤,又当如何?”一句话,反过来,看似也把李诚逼到了墙角。李
承乾出击,惊讶的人有三个。一
个是李世民,他没想到李承乾咬住李诚不放。这不是一个储君该有的态度,这样以来,还怎么把李诚留给李承乾,辅佐他坐稳地位呢?李世民,非常的失望。
长孙无忌则是吃惊之余,暗暗叫苦。一个太子,身为储君,怎么可以有如此明显倾向性?真的以为,你的太子之位固若金汤么?
李诚也很吃惊,没想到李承乾对自己怨念至深,吃惊之后,李诚反倒坦然了,这不是坏事。今天的事情之后,他肯定与李承乾这个太子绝缘了。李
承乾的反应,在场诸多臣子中,不乏狂喜者。他是储君,态度太重要了。“
回太子的话,如在下所言有误,自请流放西域,子子孙孙,永世不得回关中。”李诚不紧不慢的,站出来回答了李承乾。
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想到断绝李诚进东宫的可能性,反之,李诚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出现了这么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李诚态度坚定的回答,丝毫不给东宫面子。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没法子不谨慎。没想到会出现这么一个局面。李世民先看看李承乾,太子低头拱手,再看看魏征,老喷子面带肃然平视。最后视线落在李诚的脸上,这货丝毫都不担心的样子,表情没有丝毫不自然的地方。“
李君羡!”李世民做了决定,相信李诚。因为他从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臣在!”李君羡上前拱手,李世民下旨:“遣一营宿卫,进驻李庄,自番薯种下那一日起,给我盯死了。”
李诚这时候上前拱手:“陛下,臣还有话要说?”这时候开口,现场气氛顿时一变,众人心里第一个反应,这货怂了?李
世民也是这么想了,费解的看看他:“说!”李诚笑道:“回陛下,臣手里不止番薯一种高产作物,还有一种叫做土豆,一种叫做玉米,亩产据说都不下千斤。既然陛下要派兵来盯着,那就三种作物一起盯着才是。三种作物中的任何一种亩产低于千斤,臣也认账西去。”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所
有人有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李诚,这货疯了么?有这么自寻死路的么?一种作物亩产千斤,或许真的可以碰上,但是三种作物都能亩产千斤,你是神仙啊?
“李诚,君前无戏言!”李世民也扛不住了,拉下脸来重重的说一句,事情即将不可反转。现场有不少人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但是李诚的反应依旧是淡淡的,一拱手,铿锵有力的回答:“回陛下,臣不敢欺君。”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这次玩大了()
轰,现场一下就乱了套!李诚说的话,太过震撼了。“
李自成,你你你……说的都是真的?”李诚的衣领被人揪住了。这
谁啊?李自成三个字,能分开说么?哥不是邮差啊!也不是驿站工作人员!“
宾王,放手!”李世民一看马周的样子,已经彻底失态了。揪住人家李诚的衣领,这算什么?想打架么?十个马周叠一起,都不是对手好吧。
“宾王”这两个字,李诚想起另外一个喷子,喷武则天的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
马周孟浪了!”马周松开李诚,这是别人家的出身啊。史书上说,马周家境贫寒。
嗯,这个贫寒要相对来看,千万别当他是社会最底层那种普通百姓。因为一个普通百姓家里的孩子,是没有机会接触《诗经》《左传》的,更别想去精通。他这个贫寒是相对的。你
看史书上,他接触都是一些什么人。在地方的时候,接触到的是刺史、浚仪令,到长安,直接住在中郎将常何的家里,你还认为他是普通出身么?别
说马周了,现场的官员没有一个不被李诚放出来的消息镇住了。原
因很简单,他们都经历过隋末的大乱,经历过贞观初期的旱灾蝗灾。见识过饥荒和流民遮天蔽日的景象。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唐朝也好,现代工业社会也罢,粮食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物资。在
这个平均亩产只有二三百斤的时代,突然有人丢出三种物产,告诉你“亩产千斤”不是在做梦,你的反应是什么?如果是市井之徒这么说话,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打死这孙子,让他胡说八道。
但这是什么场合?当着这么多的人面,李诚非常自信的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李世民都有点血压升高的迹象,喝止了马周之后,抬手摆了几下:“都别话说,让朕缓一缓。”说着,坐在边上的小板凳上。
这个时候,谁也不去关心魏征和李诚的冲突了,那也叫个事?现
场短暂的安静之后,李世民才看看李诚,郑重其事道:“自成,别叫朕失望啊。”
李诚当着众人的面,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可让宿卫轮值,从种下去的那一天起,看着那些庄稼慢慢的长大到收获。”
“自成,你的种子从何处得来?”总算是有人问起这个话题来了,唰的一下,所有人都盯着李诚。李诚看了一眼提问的魏征,朝他拱手道:“魏相,这不重要。”李
世民一抬手,杀气腾腾道:“好了,即日起,五百宿卫进驻李庄,这一片苗圃,给我盯紧了,但凡出了一点问题,朕要砍脑袋的。”
李诚道:“陛下,让宿卫在庄子外面扎营吧,别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李
世民满意的看看李诚,点点头:“可!自成,别怪朕狠心,今天当着诸位臣工的面,你把话说满了,真的叫朕失望了,朕留不得你。”李
诚歪歪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陛下,臣最怕死了,别吓唬臣。”李
世民见状哈哈哈大笑三声:“好,如能让朕满意,朕不吝封爵。”
李诚这一次露出兴奋的笑容:“陛下,封爵就算了,多给点地,臣还是想多种点地。”李
世民听了脸立刻拉长了,站起怒道:“竖子,不知好歹。”
说着,李世民迈步就走,没有再停留的意思。现场大臣纷纷跟着走了,李承乾走之前,表情复杂的看了一眼李诚。这一刻的李承乾,心里五味陈杂。
不是所有大臣都跟着走了,还有一个泥雕木塑一般的魏征没走。就
在李诚以为他还要开什么大招的时候,魏征却一本正经的朝李诚拱手:“如自成所言属实,魏征必行文一篇,向天下道歉于自成。”
“魏相不必如此,你我之间并无私怨,都是为了大唐好,只不过各自的坚持有所不同。”李诚笑呵呵的回答,其实心里则在想另外一个问题。唐宋文人,多数还是有节操的。
“告辞!”魏征转身就走,李诚缓缓的跟在后面,走到大门口,李世民已经上了马,看着走出来的李诚。这
个时候的李世民对李诚的满意度达到了顶点,矛盾是魏征挑起来的。但是最后时刻,李诚放了大招,讲魏征挑起来的矛盾淡化。李世民的农庄之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至于魏征挑事的举动,那也能叫事情?没人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