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皇图江山-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酒,我们来日方长有时间再喝也可,大哥此来,若能为你解忧也是极好的,还望你不要遮遮掩掩,有话直说便可。”

    岳飞抬手拒绝了狄青酒宴的好意,皱眉追着询问狄青话语中的隐情。

    “唉——”狄青长叹一口气,不住地摇头。

    “大哥可知我镇守此地几年了?”他没有正面回答岳飞的问题,而是开口反问道。

    “若某没有记错,当年我们初见之时,便是因为你走马上任,镇守西境,如今算来,足有八载春秋!”

    岳飞略微沉吟,说出了具体时间。

    “那大哥可曾知晓,现如今大宋境内扬名的辛弃疾辛将军是何时入伍?”

    “据我所知辛弃疾年纪尚小,距离而立之年也差五六年,他应当是于七年前步入仕途!”

    对于军中的事情,岳飞知之甚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虽然久经沙场不在军部任职,但是这些年轻将领以及大宋名将的事迹,他都记在心中。

    在宋月帝国,年满十八方才能任将军以上职务,像岳云这样的情况极少,而且就算在岳家军中,人人都称岳云为小岳将军,但他并无实际的军职在身。

    “是啊——辛弃疾才二十五岁,七年前开始担任军中职务,而我八年前便已经坐到了镇守边疆的官职。”

    狄青话语里满是苦涩,似乎对于宋月朝廷略有不满。

    他的起点比辛弃疾高出不少,但是却被人家以雷霆之势赶上,关键问题在于,狄青镇守边疆的功劳,绝对不会比辛弃疾剿灭境内匪寇低,但眼下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人心中不忿。

    怀才不遇,乃是让人最难过的事情,心死莫大于哀!

    这也正应了历史上狄青的逝去,不被朝廷重用,郁郁而终。

    一代名将,号称武曲星下凡的面涅将军,竟然是因为大宋朝廷的失职,也或许并不是失职,重文轻武,宋之风气。

    “现在大哥给你指一条明路,你愿意走?”

    薛溢在来之前向岳飞表明过想将狄青拉拢的心思,他如今这样问狄青,薛溢便知道重头戏来了,能不能将狄青收下,就看他如何回答了。

    “哦?大哥的意思是……”

    狄青也不傻,厅中现在坐着的除了岳飞父子还有一个大汉武侯,异人领主,岳飞说出如此言论,狄青便大胆猜测。

    “不错,我希望你能和我一同共事,在武侯帐下听候差遣!”

    虽然狄青没有下文,但是岳飞能明白,点头称是。

    随着岳飞此话出口,厅中的气氛一时间陷入压抑,安静的落针可闻,薛溢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倒不是薛溢有多么紧张,其实狄青若能效力武道县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擦肩而过,那也无所谓,武道县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武将加入,只是这样的气氛让薛溢很不好受,他全程作为观看者,没有在人家两兄弟面前发表言论。

    “狄叔叔,主公那里真的很好,治下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比起大宋虽然地方狭小,但是百姓对主公的认可却是绝无仅有的!”

    最先打破压抑气氛的是岳云,他一口一个狄叔叔,让狄青听得心中欢喜,但是他最为镇守大宋西境多年的守将,不能贸然决定。

    他与岳飞不同,岳飞是被免去通缉身份,恢复平民之身的百姓,而他现在依旧还是大宋武将,若直接挂印封金而去,难免落下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岳大哥为何对武道县如此有信心,不过是一县之地罢了,即便治理的再好,还能比得上大宋帝国不成?”

    过了良久,狄青才缓缓开口,虽然话中不乏贬低武道县的成分,但是一旁的薛溢心中没有怒火,反而饶有兴致的看着岳飞,看他如何回答。

    这是狄青对武道县实力的考量,也是变着法的问岳飞武道县有什么资本,能让他放弃现在大宋的官职,跑到一个小县城去效力。

    “潜力!”

    岳飞没有过多的言语,双唇开合间,一字一顿的说道。

    “潜力?”

    “不错,正是潜力,你可知武侯大人从孑然一身发展到现在用了多长时间?”

    岳飞眼中泛起精光,他对薛溢的推崇不是作假,而是心里已经绝对的认可这位主公,此刻正目光灼灼的看着狄青,提出问题。

    “武侯乃是异人出身,自一年多前开始,异人从天而降,被天道送至此地,莫非……莫非他仅用了一年,便从一介布衣被加封为关内侯?”

    狄青喃喃自语,暗自盘算着,说道后半句时,向薛溢投去惊讶的目光,心中骇然。

    之前他根本没有仔细思考过,只是觉得眼前之人年纪不大,加官进爵或许是有着过人的能力,现在想来,岂止是过人的能力,简直就是命运之子!

    “现在汉臣心中可有思量?”

    岳飞见狄青知晓自己的意思,伸出手臂示意他。

    “若真是如此,我狄青倒也愿意赌这一把,但不是现在!”

    狄青微合双目,起身朗声说道。

    “狄将军有何意愿,只要是夜某可以做到的,定然竭尽全力!”

    知道这个时候该自己上场了,薛溢缓缓踱步至狄青身前,与之相对而立,朗声问道。

    “若是武侯大人能在一年之内拥有一郡之地,并且能清扫西夏这块顽石,让宋月无后顾之忧,狄某必将义无反顾,肝脑涂地!”

    直到这一刻,狄青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把清除西夏这毒瘤当做己任,面对薛溢提出这样的条件。

    (本章完)

第207章 镇北军!() 
宋朝的忠君爱国将领的确有一大批,其中有些甚至到了愚忠的程度,至死都不会放弃对宋皇的忠臣,就像秦桧,他不爱国,但是他忠君。

    而眼前的狄青显然不是那类愚忠之人,这也是薛溢在来之前便想收服他的原因,这样的人,爱国,但是没有到忠贞不渝的程度,他们心怀天下,与岳飞一样,是在为天下百姓,芸芸众生服务,并不是专注于宋皇一人。

    他们也有自己的私心,那是一颗积极向上的私心,想得到君王赏识的私心,若是不能被满足,难免失去信心,但他们不会抛去天下苍生,恪尽职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坚持自己保家卫国的职责。

    武道县如今的盛况乃是薛溢一手缔造,大家各司其职,各抒己见,但无一人不是为了武道县的将来考虑,能力很重要,但是在薛溢心里,人品更重要,狄青这样的品质,是麾下良臣武将的必要行为,正是有这样一类人的存在,薛溢才能放心的当甩手掌柜。

    “狄将军此举在下自然赞同,一年内必要荡平西夏,还宋月国民一个安定的西境!”

    薛溢看着狄青的眼睛许下承诺,在得到天罡地煞令之后武道县就能升级三级县城,距离一级郡城的等级,差的也不是很远。

    至于荡平西夏,薛溢也有自己的想法,西夏国势微弱,经过绥靖一战,士卒的战斗力十不存一,待武道县发展壮大,荡平西夏不失为一种好的扩军之法。

    而狄青之所以会让薛溢答应这件事情,而不是自己去做的原因,薛溢也知道。

    宋月有一种传统,每隔半年,便会全国范围的调动兵马,换走将领手下的士卒,把其中战斗力比较强的士卒收编入禁军,被叫做“戍兵政策”,这就是造成宋朝边境将士战斗力羸弱的根本原因,也是所谓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这些换下来的士卒又叫做“厢军”,皆是一群互不相识的士卒,又要重头开始训练,一来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二来也是为了让战斗力强大的禁军拱卫京城安全。

    殊不知宋月朝廷这样的做法却有些本末倒置,要不是因为戍兵政策,凭借狄青的练兵能力,估计早就把西夏打的苟延残喘,哭爹喊娘了。

    “多谢武侯大人成全!”

    见薛溢一口便允诺下来,狄青激动不已,薛溢知道他这是在替宋月百姓感谢自己的行为。

    “狄青大人不必如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便是天下,没有百姓何来天下,何况在下这样做也是有私心的,若能得狄将军相助,武道县必定蒸蒸日上!”

    薛溢微微一笑道,拂袖将拜倒的狄青扶起。

    随后四个人纷纷落座,围在一张桌子上,狄青这才问起薛溢等人为何率大军来到宋月境内。

    薛溢也不便说的太多,只道此行是去明翰帝国有急事要办,希望能够借道让他们绕行,并且保证绝对不会侵扰宋月治下的百姓。

    “武侯大人说的哪里话,有你和岳大哥在,我还不至于会担心这些!”

    狄青爽朗的笑道,说难得相聚一次,作为东道主非要让几人喝上一些酒才肯罢休。

    薛溢三人执拗不过,只得无奈苦笑,勉强同意狄青的要求。

    酒场之上,气氛越发的活跃,薛溢与狄青也熟络起来,谈天说地,不知不觉中将关系拉进。

    直到夜半时分之际,这场酒席才算结束,薛溢三人便在狄青府上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武道县四万士卒整军待发,薛溢骑着燎原山后雪英气勃发,一身金色铠甲闪烁在朝阳之下,身后精兵猛将威风凛凛,气势恢宏,缓缓开拔。

    站在三川口城墙的最高处,狄青看着渐渐远去的武道县士卒,嘴里不禁发出感慨:“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强兵,果真潜力无限!”

    ……

    行军数十日,星夜赶路之下,薛溢率领大军来到雁门关下。

    这次就该杨五郎和杨六郎出面,通融一番关系了。

    雁门关外乃是契丹人,六国联军进攻时,其中契丹人占了绝大成,但绥靖一战几乎被岳飞打残,翻不起什么大浪花,可以说不成气候,因此杨家走后,雁门关的守将就被杨延德之前的亲信接任。

    守将名为吴工,薛溢遍寻脑海终于确认这是一个在历史无甚名气的人,于是也没有了拉拢的心思,而有作为被杨家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见了老上司欢喜的不行,连问都没问这四万人是要干什么就匆匆放了过去。

    非历史名人,不能说智商不高,但是就凭这一点,也让薛溢对知名NPC的印象更加有改观,光是恪尽职守的方面,有名气和没名气的人差距太大。

    连续行军数十日,武道县大军有些疲惫,于是在雁门关歇息一夜之后,薛溢才让他们继续动身行军。

    过了雁门关时,已经到了三月近底,气温回升的很快,中午毒辣的太阳让身披铠甲的士卒难以承受,于是薛溢便白天行军,夜里赶路,这样一来赶路的时间变短,因此到这最后一道关卡的时候,已经到了四月份。

    四月的中原地区气温更高,紫外线的辐射也大幅度增加,而且朱仙镇位于开封府,地理位置算是偏南方一些,武道县皆是一群北方汉子,对于这样的潮湿炎热一时间难以接受,少数的士卒开始水土不服,甚至病倒。

    “把生病的弟兄们照顾好,前方不远便是目的地,我们在那里歇息,等大家把身体养好,再行出发!”

    太阳炙烤下,薛溢抹去额头上密布的汗水,拨转马头在四万大军中来回奔波,传达自己的命令。

    四万士卒的精神稍稍振奋一些后,薛溢这才率军继续前行,隐约可见前方有一块数丈高的木牌,上面笔走龙蛇般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