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吉已经听到了段兴的回答,他认为段兴的回答准确性应该是挺高的,听到还有这么多的士兵能举起武器,郑吉开心不已,在内心对自己说道:“群山城以及之后的战役,西南东征军总共被俘的有将近四十万人,也就是说,如果这次战俘能顺利赎回,西南马上就能多出三十万的百战老兵。
再加上军官的回归,西南的军事实力恢复速度在我预料之上啊!四十万战士,每人十两银子也才四百万白银,挺合算的,只是,华夏会顺利让这些士兵回归吗?
难道李寒就不怕西南实力恢复的太快了,会很快挑起下一场战争吗?”
这么一想,郑吉又觉得哪里不对劲,他踌躇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当面问清楚,于是看着李寒,开口询问道:“摄政大人,我有一事不明,还望摄政大人能给我解惑。”
李寒微笑着问道:“世子,你是想问,为什么华夏在明知道放回战俘会极大提高西南军事实力的情况下,还依旧坚持让你们赎回战俘是吗?”
郑吉抱拳说道:“摄政大人明鉴,郑吉确实想不明白,还请摄政大人给我解惑。”
李寒制止了想要出口呵斥的段兴,自信的回答道:“世子,既然你坦诚询问,那我也就大大方方的跟你说了吧!我之所以同意放四十万战俘回归西南,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华夏政权初立,吸纳战果还要很长时间,况且华夏内部问题也很严重,我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要放在治国理政上来,所以不想盲目树敌。
而周边与华夏有宿怨就只有西南郑家了,所以华夏朝才想要和郑家处理好关系,赢得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能有时间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这里我多说一句,华夏的对外政策秉承和平崛起的理念,我们不想主动挑起战争,但是一旦有人动了第一枪,那对不起,华夏绝对不会给你第二枪的机会。”说到这里,李寒环视了一下周边,特别是看了看张鹤轩和郑吉。
看到他们没有特别的反应,这才继续说道:“第二,即使放回四十万百战精兵,凭借着修建完成的垂钓城,郑家也不可能再次逐鹿东南,而握有四十万战俘,对华夏来说没有任何用处,毕竟东南疆域虽然经历了两年多的战乱,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
听了李寒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分析,华夏的朝臣纷纷点头,他们面带崇拜的看着李寒,看着这个一手把儒教从一个不入流的教派打造成东南疆域的主人的人。
郑吉在听了李寒的分析之后,非常干脆的说道:“摄政大人,那我们的谈判就到此为止吧!您提出的所有条件郑家都接受,赎回战俘就放在二十天之后,在群山城举行吧!”
看到李寒和郑吉分别在代表华夏政权和西南国公府的条约上签字,坤乾玉轻轻的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对郭言说道:“老郭,这事没有那么简单!李寒绝对有别的意图,而且肯定跟战俘有关。”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自盘算(上)()
听了坤乾玉的传音,郭言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猛烈的摇了摇头,反问道:“老坤,你看出什么来了吗?我觉得李寒说的已经很全面客观了,确实现在对于华夏来说,握有这四十万战俘,没有什么作用,还不如用来做顺水人情。
这些战俘确实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但是,我想神恩大陆上还没有哪个集团敢让战俘作为主力上战场的吧!”
坤乾玉低下头想了一会儿,对郭言说道:“老郭,我现在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我刚才看到李寒在听到郑吉同意赎回战俘的时候,嘴角流露出的那一丝欣喜之意,我觉得李寒应该有别的算计。”
郭言抬起头,暗中对李寒观察了好一会儿,看到李寒脸色如常,不由得疑惑的问道:“老坤,李寒刚才流露出的欣喜之意,不会是终于解决了战俘这个大包袱之后的开心吧!或者是为了能取得第一场外交胜利而兴奋。”
坤乾玉不太确定的说道:“也许是我太敏感了,算了,现在信息太少了,我也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还好这件事情跟暗黑神教关系不大,就这样吧!”
听到坤乾玉说自己不再纠缠于这件事情,郭言微微一笑。
坤乾玉嘴上说不再探究奥秘,其实内心早就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华夏同意放回战俘的原因弄清楚,坤乾玉就是想用这件事情来探测李寒的行事规则。他情不自禁的扫了一眼顾谷雪,在心里说道:“谷雪应该知道全部的来龙去脉,有时间我可以从谷雪那套套话。”
郑吉达成了出使的目的。应该说是超额完成了出使的目标,他开心的退下了,在退下去之前,忍不住略显得意的看了看李寒,心中想到:李寒,群山城之战我确实输了,在战场上我承认自己不是你的对手。
但是。在外交上,你还是太嫩了一点。哼哼,只要能赎回四十万大军,西南在短缺内能再次聚集百万大军,只要把这些军队压在边境。再派遣夏雄从事破坏东南的活动,西南一定会提早恢复实力的。
十年之后,我一定会挥兵东进,垂钓城确实易守难攻,不过,从那里进不来不代表别的地方也进不来。
想到这里,郑吉又扫了一样张鹤轩,嘲讽道:关中不稳,只要郑家能早于华夏恢复实力。肯定能从关中夺取一块用于进击东南疆域的土地,我真希望华夏能把重兵布防到垂钓城,到时候我军绕过垂钓城。让华夏也尝一下左勾拳的滋味。
签订条约的李寒和郑吉,一方面满脸笑意的看着对方,在心里却算计着之后的战争,他们都有各自的盘算,在温情的外表下都蕴含着极度的虚伪。
解决完西南的事情,李寒又转过头。看向了孙鹏派遣过来的使臣,这个使臣就是孙鹏的弟弟孙立。李寒笑盈盈的对孙立抱拳说道:“孙参谋,您好啊!欢迎您到临江城做客。”
看到李寒对自己作揖,孙立不敢托大,赶紧回礼恭敬的回答道:“摄政大人客气了,小臣孙立叩见摄政大人。”说着话,孙立又清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撩起裤腿就贵了下去。
李寒赶紧把孙立扶了起来,假装责怪的说道:“孙立,孙大人,您真是太见外了,我对孙大帅真是仰慕已久啊,他的战略决战达到了神恩大陆有史以来的巅峰,我想,即使是宇文战重生,也不一定能达到孙帅的境界吧!”
对于李寒的恭维,孙立可不敢轻易接受,他依旧恭敬的回答道:“摄政大人谦虚了,按照家兄的说法,他的技战法依旧在神恩大陆传统的战争模式里面,而您的战争思想却远远超脱了这个时代。
家兄一直跟我们说,他最敬佩的人是您,这次如果不是实在走不开,家兄甚至愿意亲自到临江城,与您探讨关于战争的话题。”
听到李寒和孙立相互恭维,杨家的代表杨天坤忍不住怒“哼”了一声,故意以能让在场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孙鹏有什么了不起的,侥幸胜了一次而已,等杨国公重整旗鼓之后,一定能一鼓作气灭掉孙鹏。”
闻言,孙立愤怒的反驳道:“杨开泰丧家之犬而已,只要再给家兄几十年的时间,一定能彻底剿灭杨家余孽,使得郎朗晴天重新出现在东北疆域。”
杨天坤假装不屑的扫了一眼孙立,越过众人,向着张鹤轩抱拳道:“小人杨家杨天坤,拜见六皇子殿下。”说完这话,杨天坤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恭恭敬敬的对张鹤轩行了一个二跪六叩大礼。
看到杨天坤真就给张鹤轩磕了六个响头,基本上所有人都猜测出了杨家的算盘,大部分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只有孙立脸色变得很难看,他忍不住抬起头,紧紧的盯着张鹤轩,想看看张鹤轩的表现。
张鹤轩不愧是最顶尖的政治家,在最初的一愣过后,他立马就明白了杨家的盘算,于是他任由杨天坤恭恭敬敬的完成二跪六叩大礼,这才假惺惺的上前把杨天坤扶了起来。
扶起杨天坤之后,张鹤轩客气的说道:“你的名字叫杨天坤,我好像记得你应该是杨国公的六子吧!哈哈,跟我一样都排行老六啊!好,好,真好!”
张鹤轩连续说了三个好,也不知道他的好的含义是说杨天坤好,还是说他是第六子好,也许两则皆有吧!
看到张鹤轩接受了自己的跪拜礼,杨天坤心中一喜,他更加恭敬的对张鹤轩说道:“六皇子殿下,家父三年前因受人皇谕令的蛊惑,误以为皇室暴政,这才举起反旗。
经历了三年的战乱,耀日帝国各地都被打的千疮百孔,家父意识到自己上了七星帝国的当了,他现在后悔不已。
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孽,家父希望重返皇室旗下,为早日平息战乱做出贡献,不知皇室能否赦免,或者是部分赦免家父的罪状,让他戴罪立功。”
张鹤轩微微一笑,他知道杨天坤满嘴胡说,什么被人皇谕令蛊惑,什么希望重返皇室旗下,这都是借口,真实情况肯定是杨家现在被孙鹏压着打,苦不堪言,杨开泰想要靠着向皇室乞降,拖住孙鹏的时间。
尽管对杨天坤的如意算盘一清二楚,张鹤轩也难免心动,他和张瑞景多次探讨过,他们父子俩一致认定,最有可能取代张家统治耀日帝国的集团无非是:西北李家,东南华夏政权以及东北总督孙鹏。
其中孙鹏的危害性一点也不比华夏和李家来的弱,张家要是一次对上这三大集团,难免力不从心,而现在能牵制孙鹏的,只有东北杨开泰了。
只要答应杨开泰的乞降条件,孙鹏就没有了继续扩张的理由了,假如孙鹏继续进攻杨开泰,那他等于公然撕破脸皮,这对于实力相对弱小的孙鹏来说,多面树敌太过于危险了。
而杨开泰即使是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依然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实力,即使是实力恢复了不少,想要南下牧马,至少也要先打败孙鹏。
想到接受杨家投诚的好处,张鹤轩立即就不淡定了,他很想马上就答应下来,不过最终的理智还是劝服住了张鹤轩,他平静的跟杨天坤说道:“战争与和平是国家大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六皇子,如此大事真不是我能定夺的,如果杨国公真有投诚的诚意,不妨到帝都一叙。”
孙立铁青着脸,看着张鹤轩和杨天坤故意表现亲热,心中彷徨至极,他下定了决心,只要朝会结束,第一时间就要把皇室和杨家可能妥协
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自盘算(下)()
李寒怜悯的看了一眼陷入呆滞的孙立,在心中想道:耀日帝国有希望角逐至尊宝座的只有六大势力,分别是皇室张家、西北李家、东北杨家、华夏政权、西南郑家以及孙鹏集团,六大集团中又以皇室张家和西北李家实力最强。
东北杨家因为龙门关一战衰退的厉害,跟华夏政权及西南郑家实力相当,计入第二梯队。
孙鹏集团崛起的最快,但是根基最浅薄,这一点还比不上华夏政权,这个集团完全是靠着孙鹏一人的领袖魅力发展壮大起来的,甚至现在还没有完全摆脱皇室的控制,孙鹏如果想要发展壮大,前景比较渺茫。
当然,孙鹏这个人绝对不可小觑,他能在龙门关战役那样的逆境中创造出奇迹,这样的人韧性绝对极其可怕,如果皇室真的接受了杨家的乞降,孙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