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清明上河图-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笑话!老夫身为皇亲贵胄,深得太上皇、皇上的信任,为何要与京城大臣结交?那朱范匹夫,向来喜欢无中生有,老夫正要上奏朝廷,好好参他一本!”这向忠辉乃是向太后同父异母的弟弟,连宋徽宗都得叫他一声舅舅,向朱范这类官员,他自然不放在眼里,只是朱范参奏柳安国的意图,并不是要搬倒向忠辉,只是想陷害柳安国而已。

    这王孟海听了向忠辉大骂他的岳父,岂能受得了,说道:“郡王千岁息怒,有道是:无风不起浪,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住口,你算什么东西?我跟钦差大人讲话,岂容你插嘴!”向忠辉眉毛倒竖,将这王孟海痛骂一顿,王孟海只是个五品知府,自然不敢顶嘴,只能忍着。

    秦桧见几方态度都不是很好,自己既不能得罪了朱太师,还不能得罪柳相国,这位坐在堂上的钧州郡王也不敢得罪,一时也伤起脑筋。但此案既然是奉旨来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审下去。于是对着堂下喊道:“带几位证人上堂,本官要逐一审问!”

第六十六章 对簿公堂(上)() 
钧州府大堂之上,秦桧将钧州知府王孟海所禀报的几个证人唤上堂来,柳逸玄听到证人,一时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自己又没有勾结郡王,哪里有什么证人。

    几个证人走上堂来下拜,柳逸玄回身一看,倒还都认识,有张三夫妇、街头算命的牛老道,还有鸿来客栈的伙计以及那位“古鼎斋”的钱掌柜。柳逸玄搞不懂这王孟海让他们上堂,到底要证明什么。

    几个证人忙向堂上跪拜磕头,王孟海对秦桧说道:“钦差大人,这几个人都是跟这位柳公子在钧州有所接触的,都能证明这柳家公子与向郡王有私密来往!”

    “哦,他们又如何证明呢?”秦桧见这些所谓的证人都是些市井商贩,对其中的内情不解。

    “大人,待下官帮您来审问他们如何?”

    “好,既然王大人是钧州的父母官,理应如此,王大人请吧!”

    王孟海得了许可,便开始对这几位证人问话,首先要问的便是张三夫妇。

    “张三,本官问你,这位京城来的柳公子是不是在五日前住过你的客栈?”

    “回禀老爷,这两位公子确实在小店住过!”张三答道。

    “张三家的,这位柳公子是不是向你打听过郡王府的位置?”

    “这个这个”张三客栈的老板娘不知如何回答,在她眼里,这两位公子根本就不是坏人,他们不光待人恭敬平和,还原谅了他丈夫夜半惊扰的罪过,看他们文质彬彬的,怎么也不相信会是谋反的人。

    “什么这个那个的,照实回答!”王孟海见她吞吞吐吐,连忙厉声恐吓。

    这张三连忙拽了拽老婆的衣服,让她据实回答,这老板娘一时无奈,只得说道:“会大人的话,这位公子确实向民妇打听过郡王府的位置。”

    王孟海听了这话满意的点了点头,秦桧在一旁看着,没明白他什么意思,王孟海回道:“大人,你都看见了吧,这柳家公子一入钧州就住进这荒野小店,企图掩人耳目,之后就打听郡王府的位置,正是直奔郡王府而来啊!”

    秦桧听了,觉得分析的有理,点点头让他继续审问。王孟海转而又对那算命的道士问道:“你这道士是何人呐,快将这位公子如何强迫收买你一事向钦差大人说明!”

    牛老道见知府大人来问,连忙笑脸相迎,说道:“小的是城南清虚观的道士,曾在终南山了然道长的门下修行,学得些能掐会算的本事,小道能知生死、能算祸福,前知五百年,后知八百载”

    “行了行了,你个贫嘴的道士,谁问你这些了!你只把如何与这位公子相遇之事皆告诉钦差大人就行!”王孟海见他满口胡扯,连忙打断他的话,只让他交代案情。

    “是是是,小人这就说,那日我在郡王府外的街道上摆摊算命,这两位公子就到小道的摊子前打听,说要让小道跟他们一块到郡王府里吃席,小道当时就想,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平白无故的怎会有人请客,于是就拒绝了这位公子的请求,谁知这位公子见我不从,便提出要租借小道这一身行头,自己去郡王府吃席,小道见有银子可赚,就同意了这笔买卖,把道袍道帽都给了他们,之后,两位公子倒是挺讲信用,次日就把这些衣帽送还给了小道,小的说完了。”

    王孟海见老道说完,忙又对秦桧解释道:“大人,从这道士的话里,我们就能知道那柳家公子是穿成个道士的模样,才混入郡王府中,他为什么会乔装打扮成道士,此中隐情实在令人不解,这足以说明他来钧州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秦桧听了微微点了点头,觉得王孟海的分析也没什么不妥之处,只是不知这三位证人所言是否属实,连忙转来问柳逸玄道:“柳公子,方才这几位证人所言,可都是实情?”

    柳逸玄道:“回禀大人,这几位所言都是实情,学生到钧州来确实是奔郡王府而来!”

    “你看你看,他承认了吧!”王孟海听到柳逸玄的回答,一时觉得自己的论断完全正确,指着柳逸玄兴奋的说道。

    “我承认什么了?他们说的跟我私通郡王有毛关系?我来拜访郡王千岁,难道非得就是为了密谋造反吗?真是可笑!”柳逸玄见王孟海有意陷害,竟找些无关的人来证明自己与郡王私通,一时觉得气愤。

    “怎么没有关系?你身为宰相之子,偷偷摸摸的来到钧州,还直奔郡王府而去,这其中的用意早已路人皆知,我劝你还是早点招认了吧,少在这装模作样!”

    “招认你妹啊,你个狗官,暗地里跟踪暗算于我,你就是个无耻小人!”柳逸玄听他蓄意陷害,早就派人跟踪自己,一时开口骂道。

    “大人,你看,他骂我!”王孟海见他辱骂自己,又不好当着钦差的面骂他,只得向秦桧告状,秦桧见状,连忙对柳逸玄说道:“柳公子,公堂之上,不可辱骂朝廷命官,你若是被冤枉的,本官自会为你做主!”

    柳逸玄听了这话,也就口下留德,没再跟那王孟海一般见识。

    秦桧瞅了一眼坐在一旁陪审的钧州郡王向忠辉,他既是本案的陪审也是当事人之一,此时向忠辉一言不发,只在一旁闭目养神。

    秦桧问道:“老千岁,那日柳公子到王府拜见,可是穿的一身道服,打扮成道士的模样?”

    “嗯,柳公子那日确实是一个道士的装扮。”向忠辉开了口,承认了这一事实。

    “哦,那既然如此,老千岁就没有怀疑他的身份吗?”秦桧继续追问。

    “这个老夫在客厅见他二人之时,觉得他们是两个白面秀才而已,那柳公子又与老夫谈论起书画收藏之事,老夫觉得他见识非凡,是个少年英才,一时动了爱才之心,才没有过多追问他的身世。”

    “噢,原来如此,那柳公子到王府拜访,可曾有什么书信奉上?”秦桧问道。

    “这柳公子只为赏画而来,不曾带来谁的书信!”向忠辉决然回道。

    “不对吧老千岁,这位公子果然没有什么书信交给你?”王孟海在一边听着,岂能信他。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在怀疑老夫说谎?”向忠辉横眉冷对,两眼瞪着王孟海说道。

    王孟海既然敢怀疑,自然有根据,他指了指堂下跪着的鸿来客栈的伙计说道:“这位伙计可见到柳家公子在王府门口将一封书信递到了贵府下人的手里,千岁还说没有?”

    向忠辉听他这么一说,才猛然想起

第六十七章 对簿公堂(中)() 
向忠辉忽然想到那天柳逸玄到府上拜访之时确实有信笺呈上,只不过是一封拜帖而已,却不想这王孟海早已安排人在府门口监视,竟然这种事也被他得知,心里对他早已痛恶,下定决心事后非得跟他算账不可。

    然而此时有圣上钦差在此,还得把事情交代清楚要紧,于是笑道:

    “哦,老夫想起来了,那天柳公子来府,确实有拜帖呈上,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的信件!”

    “拜帖?我看未必吧?千岁刚才不还说没有什么书信吗?怎么这会子又说有拜帖了?”王孟海怀疑那是刘安国与向忠辉勾结的书信,因此不信这拜帖一说。

    “老夫刚才未曾记起此事,让你一提醒才想了起来,怎么,你要怀疑老夫?”

    “这个下官不敢,只是有钦差大人在此,下官只是协助钦差,尽快搞清楚案情而已!”王孟海见向忠辉一脸怒气,只得好言解释。

    秦桧见二人斗气,也知其中原委,连忙又问这向忠辉:“不知那拜帖可还在千岁手中,可否呈上让本官一览,也好还千岁的清白?”

    那封拜帖要只是一封普通拜帖的话,向忠辉自然愿意拿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可偏偏柳逸玄在那拜帖中提到了那幅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本是宋徽宗密赐与他,世人很少知道,若将那拜帖拿到堂上作为证物,必然会让更多的人得知那幅清明上河图的消息,这堂下看热闹的可都是南来北往文物贩子,也不乏收藏名家,若被他们知道,这幅画的下落就不会再是什么秘密了。

    向忠辉左右为难,琢磨不定,只得推辞道:“那只是一封普通的拜帖而已,不过是几句客套话,也不知被老夫丢到何处去了!”

    向忠辉此言一出,堂上堂下议论纷纷,因为向忠辉口口声声说那是一封拜帖而非私自结交的文书,自己又狐疑了一阵,还说找不到了,别人岂能信他?

    柳逸玄自然知道向忠辉的顾虑,他宁愿被别人误会也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那幅清明上河图的下落,柳逸玄只后悔自己给向郡王惹下这些麻烦,可是后悔也没用了。

    “呵呵,不知丢到何处去了?我看是被销毁了吧!”王孟海岂能信他,在一旁故意问道。

    “你”向忠辉欲言又止,不愿多说什么。

    秦桧坐在堂上听着,也觉得此中定有蹊跷,若是一封简单的拜帖,这郡王为何不拿出来给众人看看,还要推脱弄丢了,于是笑道:

    “千岁,这拜帖送到府上也不过四五日的时间,既然是一封普通的拜帖,我想也没有什么好回避的,还望千岁打发府上的家人回去好好查找一番,若找得到便拿来作为物证,也好还千岁一个清白,当然,若信中涉及有什么*之事,本官也可为王爷保守私密。”

    向忠辉将秦桧说了这话,显然是想给自己一个台阶,也只好听了他的话,唤来王府的管家,说道:“你到老夫书房的文案上去找找,看是否有一封署名‘子虚真人’的拜帖。”

    那管家领了命令,快马回府,秦桧继续在公堂审案,他看了看堂下还有一位证人,便来问他:“你又是何人呐?”

    “小人是京城古鼎斋的掌柜,给秦大人请安了!”钱世良倒是好眼力,一眼认出了秦桧。

    “哦,你还认识本官?”秦桧听他说是京城来的掌柜,倒也几分好奇。

    “呵呵,不知大人还记得否,小的跟秦大人还有过一面之缘!”

    柳逸玄一听这话,倒对这钱世良刮目相看,他一个古董行的掌柜倒是结识广泛,连秦桧这样满腹阴谋从不外出走动的人他都见过,还真是不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