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你们说的,一个文字冒险类游戏,有什么可沉迷的?这点出息,都没见过好游戏是吗?算了不聊了泰勒找我说话了。”
“求攻略啊求攻略,有谁打出完美结局了吗?”
……
很快,《生命线》的下载量开始暴涨!
现在《雷霆棋牌》的热度还在不断上升,每天都有一百多万人在登陆,这些人都会看到《生命线》。
而《生命线》的评分也维持在很高的水平,基本上保持在4星半左右,这样的高评分,也吸引了玩家们去下载。
而且,《生命线》的定价也非常便宜,仅仅一块钱,几乎等于白送。
而许多玩家也自发地通过朋友圈、微博宣传,甚至“150拉德”都成了搜素引擎上的热搜关键词。
很快,《生命线》的24小时销量出来了,39874!
这个数据是《植物大战僵尸》24小时销量的一倍多,比《圣泉守卫者》低一些,但也低不了太多。
当然,这个销量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便宜,《生命线》只卖1块钱,比那两款游戏便宜十倍,要是论收入的话,《生命线》一个月的纯收入可能也就只有三四十万,跟《植物大战僵尸》比起来还是差得多了。
而且,这种文字冒险类游戏的后续盈利能力和扩散能力也会差得多,毕竟这种游戏类型相对小众。
不过这都不重要,对陈陌而言,《生命线》的主要意义在于测试一下雷霆游戏平台的推广能力,就目前看来,雷霆游戏平台对游戏的推广能力应该与官方应用商店的中等推荐位类似。
至少,雷霆游戏平台的起步不错,能在这种强敌环伺的环境之下,用一周多的时间挖来这么多用户,已经堪称奇迹了。
……
林朝旭也没有想到,仅仅是一个首页的推荐位,竟然能被陈陌做出这么大的文章。
本来他以为,陈陌会拿这个推荐位推广《我叫MT》,那样的话无非也就是给他多赚个一千多万的净利润,不至于对帝朝互娱产生太大的损害。
结果《雷霆棋牌》一出来,林朝旭立刻意识到了,陈陌并不是那种贪小便宜的设计师,他的野心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大!
这样一个才刚入行不到一年的年轻人,竟然已经连续推出了四款不同类型的游戏,而且还都卖得很好!
尤其是雷霆游戏平台的出现,更是让陈陌的意图变得昭然若揭。
但事已至此,林朝旭也没什么办法了,雷霆游戏平台已经有了一批非常忠实的用户。
现在陈陌要钱有钱,要用户有用户,唯一缺少的,就是一款关键产品。
像《我叫MT》这种,虽然赚钱不少,但口碑不行,而《植物大战僵尸》终究是单机休闲游戏,在很多玩家和业内人士眼中,陈陌仅仅是凭借着这些游戏,还难以跻身一流设计师的行列。
这场风波彻底平息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许多的玩家和设计师们,都在期待这陈陌接下来的动作。
他到底要做什么?
是继续出坑钱游戏?继续扩展用户量?还是说再去开发其他类型的游戏?
没有人知道陈陌到底是怎么想的。
……
两个月的时间之内,雷霆游戏平台的用户量在稳步的提升之中。
《雷霆棋牌》的用户量逐渐稳定了下来,累计用户量达到九百万,每日活跃用户也维持在270多万,成为了扩展雷霆游戏平台的主要产品。
雷霆游戏平台虽然还不足以撼动帝朝游戏平台和神幻游戏平台的地位,但也已经算是小有影响力的游戏渠道了。
《我叫MT》仍旧在稳定的运营之中,虽然月流水有所下降,但陈陌每月仍有将近千万的纯收入。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游戏圈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官方应用市场和各大渠道上,出现了七八款卡牌类游戏。这些游戏的题材各异,有武侠、仙侠、奇幻、动漫,有自创IP,有热门小说、动漫改编,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在游戏玩法上都是高仿《我叫MT》。
从战斗系统,到贵族收费系统,再到各类指引,基本上都是借鉴于《我叫MT》,就算有一些改动,也都是表面文章,根本不敢触动这套体系的内核。
这些设计师们还没有完全研究透《我叫MT》的盈利模式,他们也很害怕,万一改动了哪个关键设定,游戏就不火了呢?
就连帝朝互娱,也出了一款叫做《斩魔劫》的游戏,改编自同名热门网络小说,不过内核玩法却和《我叫MT》极为雷同。
这也没办法,《我叫MT》的各项特征,从战斗表现到玩法系统,再到盈利模式,全都太特别了,就算这些模仿的游戏百般掩饰也没用,玩过《我叫MT》的玩家还是能一眼就看出来。
要真改得完全看不出来,那等于是完全换了一种游戏类型和盈利模式,借(chao)鉴(xi)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这些游戏基本上在两三周之内就连续出现,一个个争先恐后,唯恐比其他游戏晚,失去了先机。
很快,玩家们炸锅了。
一款坑钱游戏还不够,你们还扎堆来了?有完没完啊!怎么净跟着陈陌整这些幺蛾子,能不能学点好啊!
第95章 虚拟游戏体验()
“什么鬼啊!这都第几款了,又是抄《我叫MT》的,也不要这么明目张胆吧!”
“我的天,光是看游戏介绍就能猜到内容了,果然,卡牌战斗,跟《我叫MT》有什么区别啊,完全就只是换了个皮啊!”
“啥也不说了,差评走人。”
这些游戏的评论区很快就炸了,好多玩家组团刷差评,导致这些游戏的评分全都一路走低,从刚开始的8分一路下跌,一直跌到6。5左右。
《斩魔劫》因为制作比其他游戏都精良,所以评分稍微高一点,但也仅仅7。1分。
还有好多玩家跑到陈陌的微博底下评论的:“你看看你都干了些啥,把其他的设计师们全都给带坏了,现在一个个都做的啥游戏啊……”
抱怨归抱怨,差评归差评,可玩家们回过味来才发现,这些游戏虽然评分很低,但下载量都挺高,玩的人还不少。
很多玩家都觉得无语,到底是谁在玩啊?
……
《斩魔劫》的官方论坛里。
“好想要一张主角卡啊,妈的抑制不住想要充钱的冲动啊!”
“又有人来骂我们抄袭了……”
“骂就骂呗,不用理他们,我们玩我们的就好了。”
“我觉得还是帝朝出品靠得住,《我叫MT》虽然也挺好吧,但毕竟是个小公司出的,充钱总感觉不踏实。”
“《斩魔劫》的品质也不错啊,至少不输《我叫MT》。”
“还别说,换上《斩魔劫》的素材之后也没什么违和感。”
“加好友送体力啊大家!”
……
很快,这些卡牌游戏的盈利数据大致出来了,全都不低!《斩魔劫》的成绩最好,业内人士预估,月流水甚至可能逼近《我叫MT》当时的2300万。
撕逼与反撕逼是免不了的,这次帝朝互娱也学乖了,不管粉丝们怎么撕逼,官方就是铁了心地当缩头乌龟,一言不发。
而在这一批游戏之后,许多的游戏设计师们都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这种卡牌游戏的模式是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题材的,只要原样做一个,就能赚钱!
虽然要被骂,但能赚钱啊!
《斩魔劫》和这一批卡牌手游的火爆,又引领了一波卡牌游戏的热潮,那些原本在观望的设计师们也纷纷行动,把《我叫MT》式卡牌手游的开发计划提上日程。
一时之间,整个手游圈子被搅得天翻地覆。
或者说……乌烟瘴气。
……
而另外一边,陈陌则是没了动静。
《雷霆棋牌》在帝朝游戏平台的首页推荐位上挂了一个月之后已经被撤掉了,但陈陌依旧在持续送奖品。
在这种用户体量之下,有没有宣传位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在《生命线》之后,陈陌暂时没有公布新游戏的开发计划,大部分设计师暂时松了一口气,但也在猜测陈陌下一步到底要做什么。
现在的陈陌手上有资金,有玩家,如果再能延续之前的成功,继续开发几款爆款游戏,那这个扩张速度就太可怕了。
很多设计师都在暗中祈祷:“让这个怪物赶紧休息个一年半载吧,闹不住了啊!”
……
陈陌试着碰触了一下面前的墙壁。
指尖传来非常真实的触感。
走动、跳跃、挥拳,陈陌试着做了几个动作,感觉与现实中没有任何差别,而且力量和速度增强了不少。
现在陈陌感觉自己像是个运动健将,哪怕是快速跑动一段时间,也根本不会气喘吁吁。
“这个世界的VR游戏竟然已经做到这种程度了?了不起。”
陈陌也不由得感叹。
是的,陈陌现在正躺在工作室的游戏舱内,体验国外的VR游戏《地球OL》。
这款游戏现在红极一时,在全球的用户量达到了七百多万,也是现在最热门的VR游戏。
当然,这个用户量看起来挺少的,毕竟陈陌的雷霆游戏平台都有千万用户了。这主要是因为,VR游戏的成本太高,VR游戏舱距离PC的普及程度还有很远的距离。
VR游戏舱的价格,基本上在5万到20万之间。
要是说最顶配……那价格是没有上限的,许多VR舱的制造商提供定制服务,只要你给钱,什么特殊部件都能往上加。
这个价格对于VR游戏的体验效果而言,不算贵,但也不便宜。
不同VR游戏,对于游戏舱的要求不同,像《地球OL》这种游戏,就必须得是顶配游戏舱才能跑得起来。
而且,VR游戏本身的售价也非常贵。
VR游戏的开发成本,基本上十倍于PC上的3A大作。PC上3A大作的开发成本平均在4000万美金左右,VR游戏想要做到同样的世界架构,随随便便也得上亿美金。
这个研发成本,在国内,也就只有帝朝互娱和禅意互娱这么个别几个大公司能掏得起。
研发成本高了,售价自然也高。《地球OL》的售价是399美金,在国内,价格在2000~2500块钱这个范围内波动。
肯花十几万买一台游戏舱、再花几千块钱买一款游戏的土豪终究是少数。对于大部分普通玩家来说,VR游戏虽好,但毕竟是虚假的,有这笔钱,还不如买辆车来得实在。
也正是因为VR游戏舱太贵,所以VR网咖也应运而生了。这些网咖的价格基本上在50~200块钱/小时,一些买不起游戏舱的玩家,就只好去VR网咖体验VR游戏了。
也正是因为高昂的研发成本、较少的用户群体,VR游戏的发展并没有一帆风顺,距离完全取代PC,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陈陌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地球OL》的新手区,一个负责接待的房间。看样子每个玩家都是独立的副本,互不干扰。
旁边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游戏内的注意事项,陈陌大致看了一下,很快就搞清楚了这款游戏的核心玩法。
《地球OL》是一款拟真游戏,玩家在这款游戏中可以体验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人生选择。
一个盲人可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