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句,“唉,您真该早些买进的,早买的人这会儿都发财了。”
田大华挂断电话后才咬牙骂了句:“还用你说?!”
心像被铁签串着放在火上烤,田大华擦了把汗,无力地看着周围几个同样到处联系人却怎么样都没法交易成功的股民,不禁升起了同病相怜之感。
这感觉就像是一沓一沓的钞票长出了腿和翅膀,擦着手心从眼前飞过,只要是生意人,谁能受得了这个啊!
他又不禁想到了那个不久之前才打过交道的,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年轻人,对方在开市当天第一时间以最低价格买入的那五十万股票,这一成交额几乎占据了交易所开业当天早市所有成交额的十分之一。他心中除了服气,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了。
对方那张白白净净时常挂着笑容的和气的脸蛋现如今在他的分析中,每一根汗『毛』的颤抖里都写满了老谋深算。这世上怎么就会有那么深谋远虑的人?就跟懂得未卜先知似的。能如此大手笔地挥挥手就买下如此巨额的数目,又在交易成功后洒脱到一刻也不多做停留,说走就走。
田大华原本只当这是富家少爷没把五十万当回事,但现在看来,对方恐怕早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前景。
申市交易所开业前一周,大盘便开始了稳步有序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试图了解股市,随后几天的申市日报上刊载的内容也都与此相关。田大华一直观望着,他心中的不确定被那条上升的曲线一点一点打消,终于有一天,申市日报的头版头条上出现了以“国”为字眼的领导人对申市交易所充满褒赞的鼓励。
而同时,另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消息传了回来,特区的证券交易所不久之后也要开业了!
这是国家要大力发展股票证券的隐意啊!举国金融圈都为此沸腾了。燕市、特区……无数申市之外的人闻讯蜂拥而至,将原本就已经很热闹的发行场彻底堵了个水泄不通。大户托人找关系,散户抱着钱靠自己朝内挤,两块一张的委托单转瞬间就被抢光,盛况空前!
田大华不能再犹豫了,他终于决定下水了。
但此时的池子里挤满了竞争对手,已经没有鱼苗可被人捕捉。
申交所股票不多,在这样疯狂的抢夺下,股价一路狂飙,上升弧度近乎直线,却都是空涨。
因为根本没有几个人愿意抛售。
成交量剧减,田大华除了干瞪眼没有任何办法,他在托熟人留意散户,但其他人的门路未必不比他宽。僧多粥少,一股难求,众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此时,就拿林惊蛰购入五十万的时代科技举例,股价已经狂飙了两倍还多。
那五十万已经翻倍成一百多万了,这才半个多月而已!除了将脑袋绑在裤腰带上的那些外,还有什么生意能比得过这个利润?!
许多工人甚至辞了职开始专业蹲守看盘,一个新行业仿佛一夜之间便已经崛起。看大盘就像是一种甜蜜的折磨,田大华悔恨自己的优柔寡断,却又忍不住每天都要来见证一次历史。
******
群南,郦云,申交所的盛况已经传到了这里。
但这一时代大多数普通人都对此没什么兴趣,除了惊叹几声外,股票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个陌生的充满了陷阱的世界,围观一下可以,参与进去还是算了。
林惊蛰平常不太看报,等他看到了那张三四个豆腐块大小篇幅的大盘内容时,已经是一个月后,而他的五十万,也早已经在这段时间内翻涨了数倍,价值飙升到了两百多万。
林惊蛰翻了翻就放下了,他心中奇异的没什么波动,与之相比,好像还是眼前收拾到一半的行囊更加重要些。
周海棠的父亲今天也请假没去工厂,同邓父邓丰收一桌坐着,俩人一块抽林惊蛰从申市带回来的烟,你一口我一口,小心翼翼不肯浪费每一口。
邓丰收眯着眼睛看着报纸,他不太了解体制外的世界,颇有些惊叹:“嘿,这外头居然开始大张旗鼓地搞起资本主义了。”
周父摇了摇头:“咱们郦云也有人去了,就煤炭厂的两个工人,厂里听说之后,直接把他们开除了。你说这搞得,工作都没了。”
邓丰收心有戚戚:“咱们可得脚踏实地点,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别老搞这些虚的,那都是没影的事!”
正在叠衣服的高胜和周海棠闻言抬头对视了一眼,同邓麦一起将视线投向林惊蛰。
林惊蛰面无表情地回以目光,警告他们不要瞎说话,余光捕捉到一道人影,又迅速转身『露』出个懂事的微笑:“周阿姨。”
“哎!”周母抱着个罐子从外头进来,满脸慈祥,“惊蛰,你上次不是说阿姨腌的茄子好吃吗?阿姨刚摘了些细茄子,晒得特别韧,特意做了一罐给你带去学校吃。唉你别拿你别拿,这个重,我放在海棠的袋子里,你让他帮你提到学校宿舍。”
说着又朝周海棠袋子里塞了几瓶诸如腌萝卜酱笋之类的小菜,好像生怕孩子们在燕市吃不好似的,里里外外忙得脚不沾地。
胡玉和邓母翻着以往的报纸在那研究,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零下二十度?这得多冷啊?燕市这冬天这也太可怕了,咱们去年冬天最低温度多少度来着?”
“零下五度?反正也冷得够呛了,零下二十跟零下五差别大不?”
邓丰收『露』出一个受不了的表情:“那还用说吗?十五度的差别,二十度的天跟三十五度能一样?”
邓母便发愁地抖开原本收拾在袋子里的棉衣,反复地『摸』:“这估计不够厚啊……”
“给他们钱,让他们的到学校自己买去!”周父拍了拍桌子,朝老婆道,“行了!你也别塞了,袋子都快给你塞破了,你怎么不把煤球炉也给塞进去?”
家长们『乱』成一团,林惊蛰特别想笑,跟几个小伙伴一起蹲在那试妈妈们赶工纳的布鞋。
布鞋的鞋底很硬,但吸汗透气,穿起来十分凉爽,妈妈们的审美不错,款式竟很有些后世红遍大街小巷的渔夫鞋的味道。
穿着那身白『色』休闲服,踏上布鞋,他很江湖神棍风范地提着自己格外轻的行李袋这也是巧手的妈妈们亲手做的,里头只放了一些必需用品和几套夏季较薄的换洗衣服,同大家长们告别。
场面一时静默,妈妈们的眼眶偷偷地红了,聚在一起抹着眼泪,爸爸们闷头抽着烟,不发一语,邓丰收半晌后问:“不送你们,真的没事?”
“我觉得不行。”周父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我还是请个假……”
“真的不用了。”林惊蛰已经拒绝了好几次,此时仍笑着回绝,“我们四个人结伴,到省城坐火车直接就能到燕市,学校接新生的人就等在火车站里,不会有问题的。你们往返几天时间,车票贵不说,还得耽误多少事?”
这一家的长辈,胡玉临近开学走不开,邓妈妈和周妈妈都没出过远门,送完人自己回来更危险,邓丰收手上的古董案到了收尾阶段,整个专案组都靠他领导,决计走不开,周父嘛……
暖瓶厂近来一直试图找茬搞一批职工下岗,这趟假请完,回来他估计就不用工作了。
林惊蛰倒是有心让他和周母自己创业,只是现在时机没到,本钱又全压在股票里,为时尚早。
诸多困难大家心知肚明,父亲们很愧疚,孩子们第一次上大学,自己竟然不能送行,实在是非常不负责任了。
邓妈妈抹着眼泪将自己做好小腰袋拿过来,绑在几人的腰上,千叮万嘱:“学费和最近半年的生活费都缝在里面了,给你们捆在腰上,绑了死结,到学校缴费时再打开知道吗?千万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点的东西,车上睡觉的时候别睡太死了,大家互相照顾着,要多小心!”
邓麦给了林惊蛰一个眼神,林惊蛰不动神『色』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先收下。
绑完了钱,便开始发路费,给完了三个孩子之后,妈妈们硬是要塞给林惊蛰一百块。
林惊蛰推拒道:“我身上真的有钱!”
“你收着!费什么话!”胡玉吸了吸鼻子,硬是塞进了他的兜里,不容拒绝地拍了他后背一把,仰头看着他,表情似哭似笑,“臭小子,什么时候都长那么高了。”
家长们送着孩子到了巴车上,一路不住地叮嘱各项注意事项,直到车快开了,才不得不下去,又相互依偎着望着车窗落泪。
周父抽了有半包的烟,他望着儿子的脸,心中愁苦的同时充满欣慰。
儿子要去燕市读书了,再过几年就是个大学生了。他和妻子都有志一同地隐瞒下了前段时间四处借钱的窘境。
车开动后,邓丰收追上来,探进车窗将铁掌拍向儿子脑门,喝道:“去学校要好好读书知道不!”
邓麦抹着眼泪探出头朝他招手,转身坐回车里,嬉皮笑脸的小青年第一次嚎啕大哭起来:“我对不起我爸妈!”
林惊蛰回首静静地看着那群被甩在车尾的人,他们追赶了几步,但身影仍旧越来越远,在巴车一个转弯之后,终于彻底消失。
他坐正,看看泪流满面的邓麦,轻轻地叹了口气。
“那你想读书吗?”
邓麦迟疑了一下,却仍旧摇头。
“那到燕市之后,我就带你去办存折,过几个月把学费寄回给家里,你就说是打工赚的。”林惊蛰安静地拍了拍邓麦的肩膀,权作安慰。
这几日开始新生报到,去省城的人特别多,车站增派了一批往返车辆,落地群南后,另一辆下来的车里,林惊蛰居然看到了几个熟人。
于志亮打老远就喊了他一声,随后飞快地奔了过来,他在眼前站定,目光颇有些羡慕地看着林惊蛰的行囊,问:“林惊蛰同学,你这是要去燕市大学报到了吧?”
他父母紧随其后,也拎着一堆东西跟了上来,干瘦的父亲肩上甚至还扛了一床被褥。
“哎呀!林惊蛰同学,居然那么巧能碰见你。我都听于志亮说了,你这次考试是我们全市的状元!还被燕市很厉害的大学录取了!”于志亮热情的母亲二话不说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钱就朝林惊蛰手心里塞,被林惊蛰死活推拒了,又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这孩子,我们于志亮能有今天全都要感谢你,你跟阿姨瞎客气什么?”
“就是。”少言寡语的于父也内敛地笑了。
“我真不缺钱。”林惊蛰握着于母的手温言相劝,“于志亮一会儿去学校报到以后还要买很多东西,阿姨你先留着吧,真想谢我的话,下次有机会我去您家吃饭。”
于母大喜:“来来来!一定要来!”
于志亮目光复杂地看看父母破旧的衣服,又看看林惊蛰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态度,沉默半晌,开口轻声道:“林惊蛰同学,祝你一路顺风。”
“你也是。”林惊蛰对他只是淡淡的点点头。
不远处又出现几道熟悉的身影,林惊蛰下意识看去,意外地发现竟然是江润和江晓云夫『妇』。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居然没有开车而是坐巴士到的省城,总之下来的三个人拎着大包小包,脸『色』都不是那么好看。江晓云看起来憔悴了很多,下车后她抬头环顾四下,一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