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许大人官场实录-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拉了一下,张建礼也就不在起身,只是还是不停的打量,就怕出些状况。同学明显知道他的心思,也就不再勉强。侧过身子和身边其他人聊起来,无外乎今天这几个娃娃,以及邕城仓库的教学。

    一下子上台这几个娃娃,着实长了大家的脸面。好些之前想着授课浪费时间的读书人,也开始思考要不要自己也接个班级,说不得哪天也能这样展示展示,多长脸。

第53章() 
等到闹哄哄的一阵过去,各自又找着自己的位置,老潘才咧着嘴上了台。看着下面依旧有些窃窃私语的乡民,不由的高声说道:“娃娃念书念得好吧,嘻嘻。”嘴角是止不住的笑,就差没把自家大虎抱上台去了。

    许哲翻个白眼,上台前还嘱咐低调,全白忙活了。

    老潘可是满脑子的兴奋,比之当年自己猎了黑豹子还要得意几分。这要得啊,小小年纪,就能把这么大段的书给背下来,简直继承了自己的衣钵有没有。完全忘记自己为了几张台词辗转反侧几日难眠了。

    “咳,咳,娃娃吗,念书念成这样也正常,大家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就比如我家的,才念书不过几个月,现在都能把这么大段的文,那啥文来着,背出来了。这也是正常的么,毕竟也不看看谁下的种子啊哈哈哈哈。。。”

    许哲捂着脸,简直不忍直视。这个老潘,也难怪十里八乡的仇恨拉的这么多,这都是有迹可循的啊,俗称作死。

    果然,老潘话音未落,就有起哄的叫了起来:“哎哟,怎么大虎成了老潘你下的蛋了。看不出来啊,老潘你简直宝刀未老啊。”

    “难怪儿子叫小虎孙子却起名叫大虎呢,感情是炫耀自己那”

    “哈哈哈哈。。。”

    老潘这才发现自己居然口误了,有心调侃回去,只是看着台下坐着的一堆文曲星又难得的有些不好意思。当即挥挥手:“瞎叽歪什么呢,也不看看什么场合。要聊的今晚都到我家吃饭,管饱!”

    说罢也不理睬下面叫的欢的人群,径自走到编筐的老者身边:“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来看看大家都编的怎么样了。”

    要说老潘机灵呢,他挑着站的地方刚好是张太爷编的地方,这么一说大家也就只能安分了。你道为什么,张太爷不仅辈分高,连着老潘这样孙子都有的人都得喊他一声‘叔爷’,更不用说其他十里八乡的人了;还活的久,已经是耄耋之年,却依旧声音洪亮,走路利索,在家里蹲着还能帮着干活。

    这次冬运会,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居然也要参加。他家除了他,最大的就是他孙子,不用说反对了,连句话都不敢说。一家人天不亮就起床,连夜编了一个竹做的小榻,想要把他抬得来,要知道张太爷住的可是深山,一大清早的赶路,不要说老人家,就是小伙子都得小心翼翼。

    他倒好,看见竹榻就发了火,叫着家里把他当走不动路的老头子,只把快五十孙子都已经有的张家当家给训的唯唯诺诺,然后就要自己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出大山来到码头,把跟在后面的家里人吓得胆都快破了。

    不过好在没出什么大事,大家也就松了一口气。老潘一来就听见张家那个嘴碎小媳妇的抱怨了,因此了解的很清楚。看看张太爷脚底的黑泥,老潘下意识的抽抽,在张太爷耳边大喊:“叔爷你今天辛苦了,走的累吧?”

    毕竟年纪到了,张太爷手上有力,耳朵却不怎么好,和他说话得高声在耳边喊才行。听见老潘的话,张太爷吼得比他还大声:“还行,不算远,我以前还挑着担子走呢,那么重的东西一炷香就走完了,没事!”

    你那以前至少得有三十年了吧。老潘心中暗暗吐槽,嘴上还得扯出笑来:“叔爷你编的这事什么啊,怪好看的。”这到不是老潘拍马屁,张太爷编的的确不错,一股脑的墨青色竹条,裁小去刺后变成软软的一条条,在经过张太爷亲手编织,细细密密的挤在一起。

    “这是个。。。青虫?”老潘怀疑的猜测:“是吧叔爷?”

    张太爷嘴角咧开一个大大的笑,满脸的褶子像是绽开的大雏菊:“像吧,我就知道这一猜就着。”说着转转手里的小物件,墨青色的小虫子随着张太爷的旋转不停的展示方方面面。山里人大多会两手编制,青虫做为最基础的竹编物件也有好几种编法。但是都没有张太爷手里的这个看着精致紧凑。

    “哎哟,这是你自己想的方法吧?”家里有了乖孙,老潘时不时的也弄些小东西忽悠人,对于这些物件心里都有数。看着张太爷手里的青虫,明摆着就是以前没见过的编造法子。干脆蹲了下来,拿起一个成品放在手里细细打量:“这手艺,差点的估计还做不来。”

    “那是,这和咱们之前唬娃娃的可不是一个样子的。你看这里,这里,我都用细竹条子固定了,把他给卡死了,保证几十年不会散架。还有这里,这里,毛刺也去的干净,就算放丝绸进去也刮不着。”

    老潘听着频频点头,张太爷指的几个点都是青虫里手艺比较高的地方,一般人要是没几把刷子还真折腾不了。比如刚刚指的一个固定点,青虫本身就手指大小,固定点还在青虫里面的隐蔽处,固定的洞口就那么点,恰恰塞个成人的手指头,还要在里面打结固定,可不是一般的本事。

    老潘看看张太爷的大手,再看看自己的,不由的竖个大拇指:“叔爷,你厉害。”张太爷咧嘴一笑,倒是很自信:“不是我说,这手艺,十里八乡的没得在我上面的,嘿嘿嘿。”

    老潘刚要点头,就听着身后一声‘哼!’转眼一看,老潘为难的挠挠脑袋:“哟,朱师傅,你也快编好啦”

    朱师傅是邕城县城补鞋底子的老师傅,做了一辈子的鞋底子师傅,那手艺那是杠杠的。十里八乡甚至邕城以外的人都晓得他的大名,每次赶集就他那个位置永远挤不进去人,都等着修鞋呢。

    山里人走路费鞋,而且一般的草鞋只能走走山路,真要是进山狩猎采药什么的,上山下水的,一双草鞋可不顶用,还是得用皮质的靴子。一双靴子用的好了,十几年也可是用的,这中间破洞露线什么的,可不就得朱师傅出马了嘛。

    朱师傅的特点就是牢靠,一双蒲扇大的手却是异常的灵活。他的缝补线是特制的,他的缝补皮也是上好的,凡是他缝补过的靴子,下次开口绝对不会是同一个地方。一块块的黏上去,虽说丑了点,却是整个邕城人离不开的行当。

    因为手艺,朱师傅底气足足的。张太爷这样的辈分,任谁见了都得小心招呼着,惹得他不高兴了,呼你两巴掌是轻的,古人不比现在,对于辈分那是非常的讲究。但是到了朱师傅这里,就可以平心静气的说话,要是那句话不高兴了,扯着喉咙顶上去也是可以的。

    就像现在,张太爷的青虫的确可以算是宝贝,但是他这样的夸耀自己,旁边的人可是都听着的。要是旁人,老早有人开口顶上去了,那容得这么嚣张。但是说话的人是张太爷,也就朱师傅敢吭声,其余的都装着鹌鹑不说话呢。

    老潘看看朱师傅手里的物件,轻轻‘咦’了一声,“不是鞋子啊?”

    朱师傅斜了他一眼:“怎么,我一补鞋的就只能编鞋子啊。”说罢也不理老潘,继续编着手里的活计。

    朱师傅编的是一艘小船,看样式明显是借鉴了现在邕城正使用的几艘。船身编的比较大,中间空空的底很深,应该是用来放东西的。船头上还用竹叶子团的一只大雕,展翅高飞的样子,颇具威风。现在朱师傅正在撕扯更小的竹条,应该是想要做船桨用的。

    “朱师傅好气魄!”老潘比着大手掌,直直的夸耀:“这气势,这大鸟,都是杠杠的。”

    朱师傅得意的一笑:“还行,我要不是这手艺怎么也甩不下来,老早就改行做编筐的了。”说完看着老潘又是得意一笑:“我家的竹筐,大大小小的,可都是我亲自动的手,有些还是几十年前的货呢,到现在也还好好的。”竹制的东西容易发脆,用几年很正常,用几十年的那就真是有本事的了。

    旁边的张太爷突然大吼一声:“潘子你怎么见谁都说好啊,这么没立场。”张太爷耳朵不行,但是眼神可是好使的很。刚刚老潘比的大拇指他可是看得清清的。现在脑子里晃过神来,自然就叫起来了。

    老潘还没说话呢,朱师傅就先歇了手里的活计,在张太爷耳朵边上喊起来了:“怎么滴,就允许说你的好啊?”

    “当然,我的可是这个。”张太爷一边大吼,一边比着大拇指:“刚刚你没听着,潘子可说我的是这个,你的不行!”

    眼看着两人就要杠起来,老潘赶紧拉过两个人,冲着两人中间大喊:“我觉得所有人编的都好,都比我好。但是我说好没用啊,得秀才公们说好才行。时间差不离啦,别人来了你们还没做完就丢人了。你们赶紧收尾,一会秀才公可就要上来评点啦”

    两人才各哼一声,勉强分开。老潘摸摸额头不存在的汗,也不敢再看下去了。看看角落上摆的漏刻,大致估算一下时间。

    “大家抓紧啦,还有一刻钟。”

第54章() 
许哲因为是县令大人,好歹算是邕城一把手,老潘就小拍一下马屁,把他的职权提成两朵花。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许哲看着手里的两朵大红花一脸懵逼。

    小红花是邕城老太们现扎的,用的还是清明扎纸花的法子,只是颜色改一改,看上去熟悉又陌生。红布来源于郝家,因为涉案原因,郝家抄家时是张守备下面的一个伍长带着一群丘八进去,两个时辰后,抄家结束的郝家就像被过的大姑娘,凄惨的比什么都凄惨。

    丘八们也是能人,连着挂在大木床边上的纱布都扯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也是颜色不好或是不值钱的后悔就又随手丢弃在地上。老抠孙德远那个舍不得啊,又给拾缀拾缀捡回来了。家里没有地方放,干脆就一股脑的堆到仓库去。

    这次组织冬运会,刚好要用到布匹,许哲就让人在仓库翻了翻,紧着一个颜色的挑出来,都给裁剪裁剪做成了小红花,就等着当做评选利器呢。这些小红花送出去也就送出去了,许哲也提前说好了,给谁就谁拿回去。

    许哲也是没办法了,孙德远那家伙,也不知是不是这几年心惊胆战的日子过久了,现在日子过得比谁都抠嗦。那些他捡回来的纱布,本身是床边,窗边挂着挡蚊子的,价格便宜质量还不好。而且被丘八东扯一下西抓一下,破烂的不像样子。

    偏偏数量还多,烂布条子一样的东西,能怎么处理,这两个月县衙里发的帮闲货,大部分都是这些不能用的烂布条子,衙役们拿回去当鞋垫的当鞋垫,做抹布的做抹布,随便怎么滴都行。就是仓库那边的学堂,每位先生也是人手一份,当然,先生的肯定是精装版,可以直接当做毛巾使用的,并且兑换处还直接挂了兑换物品,只要十几二十个个积分就能换一条(简装版),亏本大促销。

    就这样,仓库还堆着一堆用不完的。这些纱布说实话直接丢弃又有些舍不得,毕竟邕城清苦,还没有到可以肆意扔掉纱布的地步。可若是使用,又实在找不到用的地方,匹不成匹,段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