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1章 尘归尘()
十月;边关告急;云都王李潇在与敌军交战之时;在茂林中被剧毒之蛇所伤;为了防止剧毒扩散全身;李潇当机立断的砍掉了自己的手掌,捡回了一条性命;他擅长使长枪;没有手;武艺无法施展,也不能上战场杀敌了;李祈宁临危受命,领了元帅之职;行军布阵,发号施令。
和南诏的将士一场厮杀刚刚结束;秦军收兵回营;李祈宁安排手底下的士兵们清点伤亡人数;然后与几位将士们商议作战的策略,商议完毕时;月已西沉,他匆匆用了些饭食;然后便出了营帐,往另外一座营帐走去。
云都王李潇的营帐还亮着;他掀开帘子进去;看到李潇手臂上绑着纱布吊在脖子上;仍然坐在床榻上,还未睡去,见他进来了,目光看向他,李祈宁大步走过去,他垂着垂眸,没忍心去看他的眼睛,短短几日的功夫,云都王憔悴了许多。
他走到跟前,在云都王身边坐下,他道“阿爹,可好了些?”
云都王微微一笑,点头道“我没什么大碍”
他们这些个久经沙场之人,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连生死都是小事,不过断了一截手臂,这点痛苦他还能承受的起,身为一名将士,自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他上战场那一日,便知道自己终究会有这样的一日,若是可以他宁愿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成为一个残废,再也无法上阵杀敌。
说到底,心中尚还有些遗憾。
李祈宁长大这么大,还没有那件事情是让他费心的,一直以来,他对这个儿子是十分满意的,如今他正当年轻,朝气蓬勃,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抬起另一只手,拍拍李祈宁的肩膀,郑重道
“二郎,这军中的大局,阿爹就交给你了,莫要辜负阿爹的期望”
李祈宁点点头,他道“阿爹请放心”
李潇当然放心,自己的儿子就是他最放心的人之一,此时眼底里已经没有适才作为主帅的严厉,反而像个慈父一般,眼底露出一丝温和,他道
“二郎,若是这场仗打的顺利,咱们下月初便可以领兵回京,那时候,阿辞肚子里的孩子,也快要出生了,你也快是要当爹的人了,可别阿爹和家里头的人担心”
提起崔清漪,李祈宁的心头,便是一热,眼底情绪翻滚,他喉头微动道
“阿爹,我知道”
李潇这句话虽然没有说透,可其中的意思李祈宁是明白的,作为一个主帅,他希望手底下的将士们奋勇杀敌,作为一个父亲,他自然会关心儿子的安危。
李祈宁从李潇的营帐里出来后,四周已经安静了,只余下巡逻的将士们整齐的步伐声,营帐弥漫着一股雄黄味,为了祛除蛇虫,他命将士们在营帐周围洒下雄黄酒,又拿艾叶焚烧,这个方法是很有效的,营帐周围基本上还算太平。
他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屋内点了灯,他坐在案后,忽然将手探入怀中,抹到一块手掌大的玉佩,玉佩贴身带着,透着一股暖意。
他将玉佩拿出来,手指提着玉佩上的穗子,玉佩轻轻的晃动,在灯光底下莹莹发光。
这是一块极品羊脂重环龙凤配,玉佩上,精致细腻的雕刻栩栩如生,龙凤相交,首尾相连。
他的手指轻轻的抚上玉佩,清冷的眸光渐渐的变柔,指腹在玉佩上轻轻的摩挲,看着这块玉佩,他脑海里便回忆起与她在一起的时光,一颗内心也渐渐变得安详起来。
睹物思人了许久,李祈宁才将玉佩重新收回怀中,随后,他提起搁置在一旁的狼毫,醮了些墨,在宣纸上开始写起来。
崔清漪收到这份家书之时,已经是半月之后,肚中的孩子已经有八个多月大了,腹部渐渐隆起,她换上了宽松的衣裳,虽然说体态不似从前妙曼婀娜,可一张芙蓉面却是白里透红,眸含秋水,气色十分好。
她如今怀着身子,也没有四处走动,只是待在院子里,城阳公主时不时的来院子里探望她,陪着她说说话。
这日,婆媳二人正在说笑,门外便有丫鬟拿着家书送进来了。
那丫鬟上前将家书呈上,崔清漪拿在手里,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脸上虽然平静,内心却是在微微的发颤。
城阳公主也看到了上面儿子的字迹,李祈宁从小就懂事,学文习武,半点都不让她操心,一笔草书也写的十分出色,她想起儿子在身边的场景,眼眶微湿道
“阿辞,快打开看看,念给阿娘听听”
崔清漪点点头,将信封拆开,里头一共是两封信,一封是给城阳公主的,一封是给她的,崔清漪打开写给城阳公主的那封,逐字的念给她听。
李祈宁在战场上,无论每次面对多么凶险的事情,李祈宁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他绝不会让家人知道他的处境不好,让家里头的人为他担忧。
因此每一封家书的内容大抵都差不多,嘘寒问暖了几句,然后报个平安,让城阳公主多保重,就再无其他的了。
不过城阳公主听到他平安的消息,依然很开心,等她念完书信,公主便问
“祁宁可有说何时归来?”
崔清漪摇摇头道“战场上胜负未分,他未曾说归期”
说完之后,她就注意到,城阳公主的目光落在她的肚子上,如今已到了十月份,再过两个月,她肚中的孩子就要出生了,李祈宁或许看不到儿子出生了。
城阳公主眼底露出一丝愧色,她伸手拍了拍崔清漪的手背,柔声道
“乖孩子,可苦了你,怀着身孕,祁宁也不能在身边陪着你”
崔清漪笑道“阿娘这是哪里的话,祁宁哥哥身负重任,阿辞岂能将他禁锢在身边”
城阳公主素来喜欢她聪明懂事,听她这样说来,心中也十分感动,她眼眶微红道
“阿辞,你真是个好孩子,咱们家祁宁娶了你,真是他的福气”
长安城到了腊月,已是严冬,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下了一日的大雪,雪停之后,整个长安城便是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
崔清漪裹着厚厚的斗篷躺在美人榻上,手里头抱着一个汤婆子,紫繁和桐馥跪在她的脚边上,给她轻轻的捏腿,竹露抱着几株梅花兴冲冲的跑进来
“少夫人,园子里的梅花开得真艳,奴婢从外头折了几枝回来,给夫人放到房内观赏”
小姑娘说话的声音清脆,崔清漪瞧着她的肩上还有些雪沫子,一张小脸冻得通红,手里头抱着几株开将开未开的梅花,花枝挨着脸颊,尤显她脸颊雪嫩。
崔清漪望着她手里头的几枝梅花,的确是娇艳,她笑了笑道“亏了你有这份心,的确是好看,就放墙角的玉壶春瓶里”
竹露应了声“是”,抱着花枝走向墙角。
就在这时,崔清漪也不知为何,只感觉肚子猛地痛了一下,她以为是孩子在踢她的肚子,伸手摸了摸肚皮,谁知这疼痛却是一阵阵的,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疼痛便越发加剧,短短的时间内,她疼的内衫都汗湿了,忍不住发出呻/吟。
紫繁瞧着她这个样子不对劲,恐怕是要生产了,撒腿就跑出去喊产婆过来,屋内的丫鬟齐齐动手,几个将崔清漪扶到床榻上去,瑞香一边替崔清漪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回头对桐馥和杏靥道
“你们两个,一个去找大夫,一个去厨房端热水过来”
“还有你,去请公主过来,快!”
松露点点头,转身飞快的出去了。
眼下这种情况,也顾不得许多,瑞香掀起裙子,看了看崔清漪下面,她的小裤已经湿了,离大夫说的,娘子生产之日还足足有半个月,看这情况,孩子这是要提前出生了。
她看了一眼后,抬起头来,又拿起手中的帕子替崔清漪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边安慰她道
“娘子,产婆马上就到了,你再忍一忍”
崔清漪痛的抓住她的手,艰难的点了点头。
很快,产婆急匆匆的就过来了,城阳公主也随后就到了。
产婆进来之后,守在床榻边上的丫鬟自动让出一条路来,产婆来到床榻前,分开崔清漪的腿,往下一看,湿了一片,刚好这时候,杏靥也端着热水进来了,产婆走到公主面前,她福了福身子道
“公主,还请您带着她们先出去,屋内留下两个给我打下手的姑娘便行了”
城阳公主也是明事理的人,点了点头,领着丫鬟出去了,屋内只留下紫繁和瑞香二人。
公主站在屋外,听着里头崔清漪的叫喊声一声声的高,一颗心也是七上八下的,只好念叨着“阿弥陀佛”求着佛祖保佑。
产婆利落的用剪子将崔清漪的小裤剪开,她扶着她的双腿,对崔清漪说道
“少夫人,用力”
崔清漪只感觉疼的离开,身子里的骨头仿佛裂开了一般,听到产婆的声音,她咬着牙,抓紧床榻上的被单,使劲的用力,她睁开眼睛,视线已经被汗水模糊,什么也看不清,疼痛让她喘不过气来。
产婆一直在不停的喊
“少夫人,用力”
“少夫人,头已经出来了,快用力”
她实在是受不了,这不生孩子当真不知道生育的痛苦,如今轮到自己生孩子了,才是知道生育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她拼命的用力,用力,也不知过了多久,只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都使完了,孩子依然还是没有出来,那一瞬间,她脑海里的念头是,她不想生了,干脆放弃算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她的力气越来越小,气息也越来越微弱。
产品一看到她这幅模样,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赶紧吩咐一旁的紫繁
“姑娘,快去拿一只人参过来,给少夫人含住,越是名贵的人参越好”
听她说要人参,紫繁赶紧去柜子里寻来了一只五百年的野参过来,不需产婆再吩咐,她让崔清漪张开嘴,见她的嘴动了一动,便将人参放入她的嘴中。
她看着自家娘子受罪,心里头也极为不好受,忍住要哭出来的冲动,抓着她的手,在她的耳边喊道
“娘子,你要挺过来,这可是你和世子爷的孩子,你一定要把她生下来,世子爷很快就回长安了,你一定要等他回来啊”
瑞香也在一旁不住的叫,声音里带着哭腔“娘子,快醒醒,孩子就要出生了”
崔清漪只感觉浑身的力气都已经抽干了,可意识却十分清醒,瑞香和紫繁说的话,她都听到了,此时,她想起了李祈宁,想起和他厮守在一起时的岁月,仿佛只要有他在身边,她的心便是安宁的,未有任何的畏惧,对,紫繁说的没错,她还要等李祈宁回来,他当爹了,见到他和她的孩子,定然会开心吧,她不能放弃
想到这里,崔清漪猛地睁开眼睛,咬紧嘴里含着人参,许是那人参当真起了效果,不多时,她又有了力气,猛地用力,产婆瞪大了眼睛,一会儿,脸上露出某种惊异又欢喜的神色,随后“哇”的一声,婴儿的声音响亮的传开,产婆高兴地连叫了几句“阿弥陀佛”,抱起婴儿,用剪子将他身上的脐带剪断。
紫繁喜极而泣,往崔清漪床榻上一扑,抓着崔清漪的手,哭着道“娘子,生了”
崔清漪虚弱的睁开眼,看着产婆抱着孩子,擦了身子,用襁褓抱起来,她这才放心下来,双目一闭,陷入睡梦中。
城阳公主等人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