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狐族,有田!-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疏便没再推辞,接过了那十两银子。

    他其实都懂,权贵们给你赏赐,那是看得起你,你必须得拿着,拒绝就是让权贵们掉了面子,他们可是会很不高兴的。

    “替我谢谢你家少爷,若没事我就先回家去了。”灵疏施礼道。

    “灵掌柜且慢。”卫元武赶紧喊住灵疏,这灵掌柜一走,少爷又不肯吃饭怎么办?少爷好不容易好好吃了顿饭也没发脾气,而且看样子心情还不错,他自然不能就这么放这位灵掌柜走了。

    灵疏被卫元武带进了一间厢房,卫元武这才开口道:“灵掌柜,我想请你到卫府做厨子,专管我们少爷的吃食,一个月三十两银子怎么样?”

    灵疏刚才心里就有些猜测,这卫管家怕是会让自己留在他家给卫修涯做饭。

    开的薪酬也非常之高了,三十两银子就是三万文钱,要知道很多大户人家的丫鬟小厮一个月的月钱也才几钱银子呢。

    工钱是高,可惜灵疏却不想把自己禁锢在这高门大院里。

    于是灵疏摇了摇头,客气道:“卫管家,这次您府上的少爷吃的开心,不过是我取巧,做了些少爷从前没见过的吃食,若是天天吃同样的东西,就是山珍海味也会吃腻的,您说的,我不能答应。”

    卫元武面上一急,正想说话,灵疏又打断了他:“承蒙您瞧得上我,在这吃食上,我确是有些不同于常人的想法,不过我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永远创新,永远有新奇的吃食拿出来给卫少爷吃,您心里就没这个担心么?卫少爷总有一天会腻味的。”

    “说句不敬的话,您家少爷这是心病,您这么做也是治标不治本,”灵疏诚恳道,“不然这样吧,那蛋糕的做法和奶茶的做法我都教给您府上的厨子,不要天天都给卫少爷做,那样怕是要不了多少天他就会厌烦了,只需要隔三差五的做上一做,调剂一下味口就好。”

    卫元武沉吟了好一会儿,不得不承认,这小灵掌柜说的很有道理,心里倒有些好奇,灵掌柜这般通达,真不像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呢。

    “这样也行,”卫元武点点头道,“那你随我到厨房去吧。”

    灵疏留了个心眼,说:“不怕您笑话我小家子气,我想和您签个字据,这两样吃食教给您府上厨子,只能在卫府里做,不能流到外面去,更不能用它盈利。您要知道,我家做的那些小本买卖,可就是靠着小吃食来赚钱的。”

    “灵掌柜的要求甚是合理。”卫元武没觉得灵疏这话有什么不对,哪家若是有真手艺的,哪个不是把方子图纸什么的藏着掖着,就是在京城里,也有不少富商世家,就守着祖传的手艺过日子呢。

    别看那蛋糕和奶茶两样小吃食看着是不起眼,做法也不复杂,但胜在新颖,京城中都没有的吃食,大庆此前从来没有过,这要是拿到外面去,定然会风靡一时的。

    卫元武亲自书写了一份契书,灵疏仔细看了内容,觉得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便按下了手印。

    卫元武本想着灵疏一个乡下小子,不一定认字,还想给他念一遍的,哪知灵疏竟是识字的,就有些惊讶了。

    在大庆朝,读书识字不是一笔小开支,且不说要给先生的学费,就是笔墨纸砚都不是一般农家人能供得起的。

    看那严家村灵掌柜的家里不像是富裕的家庭,却不知这灵掌柜是如何会识字的?

    这样的疑问在卫元武心里绕了一圈,心下越发怀疑灵疏是富贵人家流落在外的孩子。

    灵疏倒是没将这些放在心上,契书一式两份,他收了一份在怀里,跟着卫元武到了厨房,把蛋糕和奶茶的做法教给那几个厨子,便坐着卫府的马车回了严家村。

    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了。

    一进门就见小院子里来帮工的乡亲们干活干得热火朝天的景象,小侄儿亮亮口里喊着“小叔回来了!”小跑着朝堂屋里去告诉爹娘,厨房里正升起袅袅炊烟。

    灵疏只觉得心底一阵发热,绷了半天的精神,一下子就放松下来。

    还是自己家好。

    帮工们纷纷和灵疏打招呼:“灵疏回来了。”

    “回来了啊?”

    “中午那老爷是什么人啊?请你干什么去了?”

第41章() 
谢谢大家支持正版么么哒

    田金香又把自己带过来的篮子拿出来;道:“这里头有几个鸡蛋,给亮亮和婉儿吃。”

    灵疏知道她这是还自己那山楂酱的礼,也没推辞,接下了篮子。

    第二天陆续就有村里人背着背篓上门来送山楂了;有的人只带来了几斤,可能是怕摘多了严家给不出工钱来;就少摘点儿试试。

    灵疏也不管送来多少;刨除没熟的、烂掉的,全都接收;也都是按斤两给钱。

    村里的人后来见严德贵都是满背篓的往严大川家院子里送,工钱也是现场就给的;大家那点儿怀疑的心思也就放下了,后面两天送山楂过来的人就多了起来。

    灵疏估计着后山那片野山楂林怎么也能有上千亩,不过因为是野生的;没人管理,果子结的小,能吃的不多。

    但就算是这样;院子里的山楂也堆成小山了。

    人手不够,灵疏又雇了些村里人帮忙熬山楂;家里的灶不够用,还借用了严德贵家的;还有右边邻居陈水牛家的;只不过给山楂酱加糖这道工序都是他自己亲自做。

    山楂太多了;也不能全做成山楂酱;灵疏便准备弄点儿山楂果脯,再做点山楂糕。

    山里那片野葡萄也让人给摘回来了一些,但毕竟数量少,只做出了几坛子葡萄酒,余下的一些做了点儿葡萄酱。

    宣平镇集市的时候,灵疏和自家大哥大嫂照样带了十来筐米糕过去,一同带去的还有不少山楂酱,卖米糕的时候顺便也卖了不少山楂酱,更是有个宣平镇上的富户一下子就买走了二十罐山楂酱,说是之前吃过这个酱,觉得好吃,要拿去送礼。

    如此又忙碌了两天,定春镇的集市又到了。

    这年代陶罐的密封性不太好,山楂酱不能保存很久,必须要尽快卖出去,这回灵疏去定春镇,就是要想办法卖自家的山楂酱的。

    集市依然是人山人海的,灵疏家的果酱糕之前在这附近的三个镇子都卖过了,毕竟是新鲜吃食,再加上灵疏俊秀的长相令人印象深刻,现在他家这果酱糕的摊子很是有些名气,慕名而来的人很多。

    今天他们带来的米糕完全不够卖,幸好灵疏让带了不少山楂酱来,再说本来米糕就不是什么稀罕的吃食,山楂酱才是大家没见过的东西,是以山楂酱卖得非常好。

    米糕卖完了灵疏也就相对轻松点儿了,每块米糕上都需要用小勺子舀了山楂酱蘸在上面,这活儿很繁琐,每次半天下来灵疏胳膊都是酸的。

    灵疏和自家大哥大嫂在摊位后面坐着闲聊,一边守着摊子,正说着话,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个随从过来了。

    灵疏忙站起来招呼人:“今天米糕卖完了,还有山楂酱,您要买点儿么?”

    那随从一身干净的短打,开口道:“这位是我们‘盛香居’的沈掌柜,今儿来呢,是想问问小掌柜你这山楂酱的方子卖不卖?我们掌柜出五两银子买你这方子。”

    五两银子真心不少了,这要是放在以前,严大川和陈兰芝只怕是会被吓着,一个果酱糕的方子,就能卖五两!

    但是前两次王家庄、宣平的集市和今天定春的集市,这几次卖果酱糕,哪次不是能挣个好几两银子的?

    现如今他们还真的不稀罕这五两银子。

    见灵疏不说话,那沈掌柜开口了:“我们‘盛香居’买了这方子,你家也还可以照样做买卖,这又不冲突,小掌柜难道是嫌钱少?那十两银子如何?”

    价钱一下子翻了一倍,又听这沈掌柜说自家还能继续卖这山楂酱,不是买断方子,这下严大川和陈兰芝都有点儿心动了。

    灵疏淡淡一笑,方子他是会卖的,但不是现在。

    “盛香居”是定春镇最大的酒楼,在定春镇屹立多年不倒,这要说背后没有背景,灵疏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灵疏猜测,这“盛香居”很有可能还是连锁的。

    别看山楂酱的做法简单,平常人觉得这么个小吃食的方子卖上十两就了不得了,但这可是此前从来没有的吃食,整个大庆都是独一份,像“盛香居”这种大店,如果真在其他的县城有分店的话,拿着这方子能做出来多少山楂酱?能给“盛香居”带来多少收益?

    再者说,就算“盛香居”卖不了那么多山楂酱,以他们的人脉,还能把这方子转卖呢,大庆国土何其大,到时候他们获利的就不是十两,而是几十几百个十两了。

    “方子不卖,”灵疏道,“山楂酱我家倒多的是,沈掌柜您要想要的话,我给您便宜点儿,批发价,就不知道您能吃下多少了,想必您也明白,我家的山楂酱别说是定春镇了,便是整个大庆朝,也是独一份的。”

    灵疏不担心自家的山楂酱卖不出去,至少短时间内是不担心的,山楂成熟期过了这个月就结束了,就算有人能研究出来山楂酱怎么做,等他们能做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山楂给他们用了。

    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

    沈掌柜那表情明显是噎了一下,他本以为农家人没见识,给个十两银子买山楂酱方子是很容的事儿,哪知道面前这长了双狐狸眼的小掌柜,竟这么机灵。

    灵疏又不紧不慢地笑道:“过完这个月,山楂就都烂在树上了,您要不买以后可就买不到了,我家这山楂酱可是紧俏得很呢,对了,还有山楂果脯,是新做出来的,这回我也带了点儿,您可要尝尝?”

    “果脯?”沈掌柜一听顿时心中一动,道,“既然小掌柜邀请,那我就尝尝这山楂果脯吧。”

    灵疏拿出个小罐子,用勺子舀了几颗山楂果脯出来,这果脯也是去了核的,红红圆圆一小颗一小颗的,光是看着就好看,再闻到那酸酸的香味,直让人流口水。

    沈掌柜拿了一颗放进嘴里,细细品尝了一番,目中精光一闪,心思连番转动。

    这果脯,是好东西。

    用小瓷瓶装了,卖给县城、府城那些高门大宅后院的女眷,定然非常受欢迎。

    可惜这小掌柜不卖方子。

    也罢,这中间的差价也足够赚了,毕竟是新奇吃食,价钱能卖得上去。

    沈掌柜问道:“这果脯怎么卖?”

    灵疏道:“零卖四十文一罐,您要是要得多,就给您算三十八文,这一罐大约有两斤呢。”

    山楂做成果脯大小会缩水,一斤鲜山楂做不出来一斤果脯,而且果脯的工序比山楂酱要复杂许多,处理好山楂之后,要先用盐水浸泡,用以固定颜色,熬煮的火候又要拿捏到位,用糖腌渍时不能搅动,以免破碎,最后还要高温烘烤,是以果脯的价钱要比山楂酱贵很多。

    “你家有多少罐?”沈掌柜又问。

    灵疏道:“家里那些暂时没装罐,但总也有上千斤,您要多少?”

    其实家里没有这么多果脯,还有很多鲜山楂没做出来呢,山上的山楂也还多着,全部都摘回来的话不止千斤,上万斤都是能有的,家里雇的人也正一刻不停地做着,灵疏说的这个数字,是他估计了一下鲜山楂做成果脯的大致斤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