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至暂告一段落的哨声划破苍穹,彩霞已然铺满了天际。
晚自习较之昨天要安静多了,许是精力被军训消耗过多,没了气力喧闹了。校方也颇为通情达理,提前了一个小时结束了晚自习,若脱笼之鹄的新生命直奔食堂,素来节俭的昝三邻也未能抵住肚子的抗议,跟着舍友们一起进军食堂。
翌日的军训项目难度加强,齐步走与跑步走的排面也挺整齐的,那个左撇子的女生似乎强制纠正了步伐,至于那个左右不分的男生偶有出错,也属于尚能忍受的范围,处女座教官略感欣慰,颇有淬铁炼钢的成就感。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难度当属正步走了。踢正步的起始动作讲解起来容易,踢起来的步伐却很难协调,高一(3)班有十几位男女同学无法准确完成动作。
安康就是其中之一,抬腿跨出75厘米的标准距离显然不科学,教官打量了一下他两条大腿围,也莫可奈何地把75厘米缩减为45厘米。
精神与肉|体饱受欺|凌的安康却越挫越勇,一有空暇就要踢正步,自己踢没气氛,非要拉着502舍友陪着踢,那股认真的较量劲头感染了很多原先嘲笑他的人,到后来虽然75厘米依旧只跨出45厘米,但却受到了处女座教官的赞扬,那股豁达的性情也获得了不少女生们的青睐。
逐渐适应了军训强度的新生们一反初始时的散漫与倦怠,热情空前的高|涨,口号喊得震天响,正步走队形遵循的节奏踏出的场面很有震撼效果。站在高楼的校方领导颇为满意,趁人不注意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到q群自鸣得意,得到褒贬不一的回应,也没太计较,嘴中喃语:“青春啊……”
至于高三党则了冠冕堂皇了许多,靠窗的可以一边旁听一边回忆往昔的情怀,无心向学的则蹲守军训解散的休息时间撩拨漂亮学妹,当然英雄救美的桥段亦时有发生,只是英雄难当,政教处又迎来几个生事学生的监护人,校外的权力博弈也令校方领导颇为头疼,再没心思到q群去更新照片了。
军训第五天晚上,轮到教官检验火箭班叠军队豆腐被子的成果,所以五个班级无须上晚自习,待在寝室静候教官们出现。
教官没等来,倒是寝室的电话先响了。这类200卡电话基本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昝三邻清扫寝室时就从尘封了的课桌抽屉内翻出的电话座机,询问过宿管阿姨尚可使用之后才购买了张200卡,此刻响起,自然只找昝三邻了。
电话那端传来赵嘉鹏的声音:“三邻,是我!刚举行完了迎送会,嘿!好舍不得教官学姐啊!”叭啦就是一通迎送会上细节,也不管昝三邻听没听。
昝三邻自然很认真的在听,他知道赵嘉鹏口中的教官姐姐是一名大三的体院生,高挑、豪气、青春也美丽,就是皮肤过于健康,是个地道的黑美人。
“我们班很多男生都说要报她的那所体院。”赵嘉鹏兀自说个不停。
“那你呢?”昝三邻问。
“我啊……”赵嘉鹏显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电话那边沉吟了片刻,才笑道,“要是可以啊,你考哪所学院,我就考哪所,虽然觉得不可能。”语末竟然有缕难言的悲伤。
“你怎么啦?”昝三邻听出他语间的异样,寻声问。
“想你了……”那端冲口而出,昝三邻怔愣失神间,赵嘉鹏仿佛没意识到自己的失言,问道,“你这个周末该军训完了吧?”
昝三邻轻应了一声,寝室门此时被推开,三名教官跨入502寝室,为首的处女座教官威严地道:“一分钟时间让你们集合!”
电话那端的赵嘉鹏显然也听到了,问道:“谁啊?怎么了?”
昝三邻三两语交代了始末,赵嘉鹏笑道:“那行吧。你军训完了我去找你,方不方便呢?”
“速度,速度!”教官报秒道,“还有48秒!”
“好……”昝三邻挂上电话的那一刻,耳旁依旧响起赵嘉鹏欢快的声音。
第72章 年少足风流()
(还是先放一下防盗章节,希望莫怪,我要不要把以前的同人文发出来啊每次电脑里翻啊翻也挺麻烦)
以下我讲述的这件事情跟凶宅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因为有点离奇,还是撰写到笔记里去,以供后人参考。
今年的中秋节与国庆同贺,国家放了个长假,我与朋友兴冲冲地回到了我的家乡。
算起来,朋友也是我的老乡,只是他家住在镇上,我家则住在隶属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初中时我俩就形影不离,朋友每逢寒暑假都会在我家住个十天半个月的,那家伙长得俊朗,口才又好,很得我爸妈的疼爱,年少时我还曾因此嫉妒了朋友好一阵子呢。
几年前朋友的家里人都移民去了温哥华,朋友因为我的缘故留了下来,我虽然觉得很对不住他家里人,但还是很开心他的抉择。
想到仲秋国庆黄金周出游的人会很多,而我目前居住的城市离老家又比较远,打电话问航空得知黄金周的机票全被定完了,明后天的才有空位,我想了想,反正现在也没凶宅要看,我跟朋友都很有空,彼此不受工作的约束,提前三四天回去跟父母过节也在情在理,于是便定了明天的机票。
第二天下午我们下了机,手里大包小包全是昨晚大肆购来的礼品,以月饼居多——我与朋友虽然不喜欢吃,家里的两个老人却喜欢得紧呢……
为了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家,我们打了辆出租车直奔小镇,所幸路上没有出现堵塞现象,出租司机又是健谈的同龄人,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不至于太无聊。
期间侃侃而谈的司机说起了一件我们镇里出现的怪异事情,我原本昏昏欲睡的脑袋听了之后精神大振。
原来我们镇上有一户姓米的人家专门做叉烧月饼,手艺是祖传的,我小时候也吃过,好不好吃没有太在意。这些年“米氏月饼”也算远近闻名,许多远地方的人都特意驱车过来买,本来生意也是红红火火的,哪知道今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据说是有天夜晚米氏关了门数钱时,他家精明的婆娘发现收了两张冥币,顿时吓得脸都绿了!报了警之后,警察也调查不出个所以然,那钱的出入都是经过老板娘的手,不可能会被人做手脚,调出店铺的监控器,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事情,就以为是什么人恶作剧,草草了事。
不想第二天继续发生这样的怪事!
那天米家嫁到临镇的一个姑娘回娘家帮忙,在收银台上站了一个中午,午饭时她带来的小儿子喊着要吃雪糕,米姑娘翻开钱柜后惊慌地大叫起来,原来最上面的几张人民币很突兀地压着一张冥币。
这下惊动的不仅仅是警察,还有四邻八坊。
流言像龙卷风一样肆虐。
后来别人都不敢去买米氏月饼了,听说米氏也没再开门做买卖。
我望了朋友一眼,他眯起了眼,朝我摇了摇头。
我想反正也与我们没有什么干系,也就没有再追问了。
到了小镇,早有朋友的熟人叫做安子的开着小车接我们,彼此正聊起一些近况,这时一位俏丽的女孩走过来,怯怯地站在安子的身边朝我友好地笑着。
行啊你小子!朋友推搡了安子一把,笑问什么时候可以喝他的喜酒。
安子腼腆地笑了笑,突然抓住了朋友的手臂,恳请道:“这杯喜酒能不能喝上,还请秦哥无论如何也助一把。”
我跟朋友愕愣起来,旁边的女孩点了点头,眼睛瞬间噙满了水花。
安子郑重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女友,米香。
米姓啊……我们镇上姓米的唯独一家,我跟朋友恍然大悟,对视了一眼,心中有数。
我朋友的家族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书香子弟,但在当地却极受人们的尊重,因为他家族的方术是远近驰名的。
米香见我的朋友脸有犹豫之色,气一抽,泪珠儿就跟下雨似的泛滥成灾了。
安子慌忙安慰她,却手忙脚乱的哪儿哄得停?英雄气一短,只差当场没给朋友下跪了。
朋友忙扶起他,算是应允了他们的请求。
安子跟米香欢喜得要请朋友吃饭,朋友看看手表皱着眉说还是先去出事的店铺看看吧。
于是坐上安子的车前往米氏月饼店铺。
坐在后驾驶位里,朋友悄悄握住我的手,我觑了他一眼,心里也没有怪他的自作主张的意思,毕竟这样奇异的怪事,我还是很想弄个究竟的。
大概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停在十字路口的一处光鲜的店铺前,看光景是米氏生意做得不错,店铺都搬到好的地段来了,还装修得很高档。
下了车,朋友看着十字路口不语,米香也不敢问,惴惴的去开店铺的门。
说实在的,我很久没有到镇上逛过了,没想到比之以前繁荣了许多,这也不能怪我的,大学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找不上工作,后来跟着朋友在外地做起了凶宅生意,托朋友的福也算把这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了不小的一笔,这两年的节假日也是回家小住几天,只是见完了疏了几代的叔公姨婆就差不多到了结束假日的时间了。原本我打算把父母接出去住的,但父母却不肯,说住惯了,邻里邻居都像一家人似的,舍不得离开他们。
我跟着朋友的脚步进了店铺,两百多平的大厅,窗明几净的,布置得很高雅,没看出什么不妥,当然依我这种水平自己也没指望能看出个所以然来。倒是朋友一直抿住嘴蹙着眉,时而摸摸这敲敲那的,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我看了心里不住地嘀咕着。
“冥币还在吗?”朋友端视了一回大门,突然问道。
米香连连点头,指着那张看起来价格不菲的收银台说:“在抽屉里边。”却不敢上前去取出来。
安子大步上前,取出抽屉里的冥币摊放在桌面上,颤着的手不自觉地在衣摆里搓了搓,显是极畏惧。
那是三张有些发皱的大面额冥币,一看就知道用了许多年的那种阴司纸,不是现在使用的接近于人民币的新版冥币。
朋友拿起冥币放在鼻子里闻了闻,“咦”了一声。
安子跟米香很紧张,忙问朋友是不是看出什么门路了?
朋友摇了摇头,放下冥币,说想在铺子的四处转转看看,安子显然已经是米家的半个儿子了,店铺里外都很熟悉,便带着朋友四处转了去了。
我在朋友转身之际收到了他打来的眼色,明白他的意思,于是趁机问起了米香一些店铺的问题,比如事发前有什么怪异的事情发生,是什么时候迁店的,之前的店铺是什么场所,装修店面时可有发生过什么意外等等。这些都是我做凶宅生意时练就的功力,带着随意顺口而问,米香很配合,一五一十地把所知道的事情都交待了。
朋友回来之前,我并没有从她的口中得出更有价值的线索。
米香小心翼翼地问转回来的朋友看出什么端倪,朋友沉吟了一下,说现在没有必需的工具,发现不了什么问题,晚上再过来看一下,或许有什么发现。
我瞪了朋友一眼,心里怪他自作主张又要夜探凶宅。
安子忙表示已经在镇上定了酒店的两个房间。
我忙拒绝了,说我家离镇不远,回家却不在家里过夜,父母会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