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后我还有许多实用工具图纸可以给你们,普通百姓也可以买得起的那种。”
余清泽顿了一下,想到之前看到的带孩子的年轻夫郎,便说道:“比如可以让大人带孩子轻松一点的,给几个月大的娃娃坐的婴儿车学步车什么的。”
“婴儿车?”大勇眼睛一亮,他儿子半岁,每天都很好动,他夫郎每天带孩子都很耗费精力,去干农活只能背着去,如果能让夫郎轻松点,那可就太好了。
余清泽点头,“可以让大人轻松很多,出行也很方便。应该会很好卖。”
三人都很动心。
村长点头,郑重道:“我们今晚会好好讨论一下,明天就给你答复。”
余清泽道:“那甚好。”
悠哉悠哉又撒下了鱼饵,余清泽在大健的陪同下回了家,他相信,明天,他一定能收到满意的答复。
摸着怀里的三十两银子,余清泽想着,启动资金有了,等脚好了,双抢过了,就去城里考察考察,是时候考虑考虑发展老本行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解决——往后的吃住问题。
下午午睡醒了之后,常乐拿出渔网放进木桶里,长长的竹篙穿过木桶扛在肩上就准备出发。
此时,常浩还在呼哈呼哈地睡着。
“乐哥儿,你不等小浩了吗?”余清泽听到动静就醒了,看到厨房门口已经准备好的常乐,问道。早上听常浩的语气,分明是很期待去捕鱼的。
常乐摇摇手,表示自己一个人去。比划完手势,他就往外走。
余清泽赶紧跟上,道:“我跟你去。”
常乐眨眨眼,摇手不同意。
余清泽说道:“乐哥儿,我没捕过鱼,想跟你学学。”
常乐比划了一个划水的动作。
余清泽猜应该是问他会不会游水,便点头道:“我会游水的,游得应该还不错。”
常乐本来还想拒绝,但看堂屋里常浩翻了个身,他赶紧点头,往外走。再不走,常浩就醒了,他不想带弟弟去。
家里离河边并不远,十分钟不到就到了。
河边有个简易的小码头,村民们自己用石头堆砌而成,边上还有一些石板,可以用来洗衣服。有时候冬天小溪里的水少的时候,村里的人都来这里洗衣服,码头另一边有三个木桩子,栓了三条小渔船。
岸边上有座小木屋,一个老头在门口补渔网,看到常乐,他乐呵呵地说道:“乐哥儿,今天要捕鱼?田里忙完了?”
常乐笑着点头,比划了个手势。
老头答道:“今天没去,昨天网破了,正补着呢。你快去吧,这会儿,鱼大都在树荫下躲凉。”
常乐点头,带着余清泽往小船边走。
后面,那老头又喊了一句:“别去太远,有事喊我!”
常乐点头,朝老头挥了挥手,然后弯腰解开右边那条小船的绳子,将小船拖到岸边,等余清泽上去,随后自己也上去了。
余清泽小时候在爷爷家也坐过这种小渔船,一上去,小船会摇摇晃晃的,那时候他还老怕船翻了掉下河里去,双手得紧紧抓着船舷。他爷爷就老笑话他,怕还要上来。
如今倒是不怕了,但是,爷爷早就不在了。
余清泽摇摇头,将情绪调整好,到另一头坐下。
常乐将渔网和水桶放好,长长的竹篙一撑,小船渐渐远离岸边。
这时,岸上一个小身影飞奔而至,一边跑一边大叫:“哥!余大哥!等等我啊!我也要去!”
可是小船并没有停下更没有返回。
岸边的常浩见了又急又气,他哥又不带他去!好气!
老头在一旁笑,道:“哎哟,又没赶上啊,好可惜”
常浩气鼓鼓朝老头瞪眼,道:“大爷爷,你怎么不让我哥等我一会儿啊!”
老头显然跟他们很熟了,道:“你哥有心不让你跟着,我能怎么着。”
闻言,常浩不说话了,气呼呼坐在石头上,眼巴巴地看着小船。
余清泽看见岸边小少年就坐那儿了,问常乐:“你们总是这样吗?”
常乐转过来,点点头,脸上带着无奈。弟弟是总想跟着他来的,可弟弟还小,他怕
这条河很宽,放眼过去,对岸只能看个模糊的影子,少说也有一两千米。水面波光粼粼,不时有江鸥飞过。
常乐撑着船没有往中间去,而是到了下游一点的位置,就在距离岸边百多米的地方,换篙为桨,边划边观察。这会儿天气太热,很多鱼会到岸边纳凉,最后,常乐似乎看到了鱼群,停下了。
余清泽没捕过鱼,便在一旁看着。
只见常乐放下锚,拿过渔网,理顺,左手握住渔网三分之一处和部分网蹶子,右手将网蹶子挂在大拇指上,又握住剩下的渔网蹶子,然后看准水面,将渔网撒出。(注1)
常乐的动作顺利流畅,渔网张开,像一个大罩子跃入水中。
等线绳到头了,渔网沉入水中,过一会儿,常乐便慢慢收网。
渔网露出水面,余清泽惊喜地发现,里面真的有鱼,还有三四条。
“嘿,有四条!咦,这是什么鱼?”等常乐将网弄上船舱,余清泽走过去帮忙将鱼弄出来,却发现那条大一点的背上有花纹的鱼自己并不认识,可能是这边特有的品种。
常乐打了两个手势,可惜余清泽看不懂。
两人大眼瞪小眼看了片刻。
常乐嘴张了一下,似乎是想说什么,可最终也没能出声。他泄气地跨下肩膀。
余清泽挠挠头,不好意思道:“回去再问小浩和爷爷好了。”
常乐只能无奈点点头。
将网里的鱼都弄出来,有一条比较小,常乐将它放生了。随即他们又换了几个地方撒网,有时候能网到鱼,有时候没鱼。
“乐哥儿,能给我试试吗?”余清泽看常乐撒了几把,心痒痒了。
常乐很干脆地点头,将理顺的渔网递给他。
余清泽接过来,回想着常乐的动作,将左右手该抓的抓,该握的握,自觉没啥问题了,问常乐:“是这样吗?”
常乐将那条网顶的绳子举到他眼前。
“哦,忘了,这个要缠手上。”余清泽不好意思地接过来重新缠上。
好险,万一把整张网都丢出去了,那不还得下河去捞网?
随后,余清泽学着常乐的样子,身体往右边一转,用力将手里的渔网朝着有鱼游动的地方撒出去。
呼——哗——
随着渔网被甩出去的破风声和落水声,还有余清泽的一声惊叫。
第166章()
您的v章购买比例不够;请耐心等一会儿吧第17章:粥谱
早上开摊时;几人都还是有些担心的,不知道那小偷回去后,那背后的人是个什么反应。他们经过刘记面馆的时候,还特意往那边看了一下;好像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
常乐还是很担心,不时就往那边看一眼,就怕忽然从里面冲出来几个人,拿着棍棒就来打他们。
“余大哥;哥;出;出来了!”常浩端着个小板凳紧张地小声叫了他们一声。
余清泽和常乐闻言,往那边看过去。
刘记面馆门口,瘦高的中年汉子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然后;往他们这边看了过来。
看过来了!
常乐和常浩赶紧低下头装作很忙的样子;眼角余光却还在观察着。
他们就看到余清泽和那个老板对视了一会儿,然后;那老板往南边走了。
走了
两兄弟对视一眼;心里对余清泽充满了敬意。
敢于直面不怀好意的对手的挑衅;是条汉子!真是特别威武!
余清泽转头,看到他俩的眼神;不明所以;“怎么了?”
两人一致摇头;啥事都没有。
“”余清泽走到常乐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乐哥儿,别担心,他们不在理。”
常乐比划了一下,意思是,那些人讲理的话也不会做出那样的事了。
余清泽笑了下,摸了下常乐的头,道:“没事,大不了,咱们就换一种吃食,我会的又不止这一样。不担心了,嗯?”
许是余清泽脸上的笑容太轻松,态度太淡然,神情太自信,常乐忽然就不怕了,还被余清泽摸头的动作,以及他话里哄人的亲昵语气弄得红了下脸。
余大哥怎么把自己当小孩哄了,怪不好意思的。常乐脸热热地低了下头,感觉有些羞涩,自己都这么大了,还被人这样哄。
不过,心中却有些高兴,暖暖的感觉。爹和阿么过世后,除了爷爷,余大哥还是第一个这么哄他的人。
“小浩也别担心了,知道吗?”余清泽安慰完常乐又转头对着常浩说道。
常浩点点头,继续摆小凳子了。
“乐哥儿,你怎么了?脸怎么红了,是不是很热?这会儿没客人,你坐下歇会儿。我把遮阳伞撑起来,这几天,你们又晒黑了不少。”
余清泽刚才完全是无意识地用摸头安抚常乐,完全没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亲昵,还以为是早上赶路刚才又忙着开摊给热的,忙将常乐按坐在桌子边,准备去将昨天拿回来的遮阳伞撑起来。
常乐赶紧摇手,表示自己没事,帮着去搬石头来固定遮阳伞。
“你坐着,我来就好。”余清泽将遮阳伞撑开插|进定做的三脚架里,又搬来大石头固定好。
三把遮阳伞,一把遮着他们的摊位和后面洗碗的地方,另外两把遮着桌凳,总算是不用顶着大太阳做生意了。
刚摆好摊,米哥儿提着食盒就到了。
这几天,米哥儿每天都要来两次,一早一午,每天早上还都特别早,而且每次都要买好几份凉皮凉面,已经成为了小吃摊的忠实顾客,余清泽他们都认得他了。
“米哥哥,你今天好早呀,我们刚准备好呢。”常浩小少年看见米哥儿来了,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米哥儿笑道:“我就是想来等着买头一份的呀。老板,今天要小份凉皮一份,中份凉皮两份,中份凉面两份。再来一斤酸萝卜。”
“行,稍等。”余清泽应了一声,开始下面条。
常浩就继续跟米哥儿聊天:“米哥哥,你们连续吃了几天了吧?”
米哥儿点头道:“是啊,你们家的吃食味道很好,我家二少爷现在除了你们家的吃食,对其他的都不感兴趣,我们好不容易找着一样他感兴趣的,都巴不得他多吃一点呢。”
这几天聊下来,余清泽对他家二少爷也有了点了解,知道对方常年吃的东西都极少,当下就皱眉问道:“米哥儿,你家二少爷平常吃东西少的话,肠胃是不是也不太好?”
米哥儿点头,“是啊,大夫说比较虚弱。”
余清泽道:“这样的话,你家二少爷还是不要再吃凉面凉皮了比较好。”
米哥儿问:“为什么呀?”哪还有人让客人不要吃自己卖的吃食的。
余清泽道:“他肠胃虚弱,不宜吃生冷硬食,即便他吃得少,但是再吃下去,他就该闹肚子了。最好是每天喝些养胃的粥和汤水,将肠胃调整过来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米哥儿皱眉,忧心忡忡:“可二少爷对吃食要求很高的,味道不好的他吃不下去,我们家厨师也想办法做了很多好吃的,也有粥,我们还把全县城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