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余清泽没有睡觉,在完善图纸。
稻床的结构比较简单,他直接画在了木板上。可是脚踩打谷机和风谷车的构造就复杂一些,他不得不先在地上画草稿,确认各个部件的细节,大小、长度等。特别是脚踩打谷机,还得确认各个齿轮的大小,是否能咬合,滚轮每块木板的长宽等等,等到确认无误了,再画到木板上。
这是项挺花时间的工作。
正好下午插秧,余清泽的脚伤没好,没办法去帮忙了,他便专心在家弄他的图纸。
花了一下午,他终于将构造图大致弄了出来,还剩下的一些细节,需要到时候跟制作的人商量决定,毕竟他们是专业的。
晚上吃过饭,余清泽请常爷爷带他去村长家,昨晚他就已经跟常爷爷大略说了自己的想法。
常爷爷见他这么快弄好了,很干脆地就答应带他去了。常浩好奇,也跟在后面去凑热闹。
不过他们还没出院子门,就碰到村长提着一只鸡一条鱼上门来了。
常爷爷笑着道:“哟,根生啊,我们正想去找你呢,快进来坐。”村长叫余根生。
几人进了堂屋,村长将手里的东西往常爷爷手里塞,道:“昨晚回来太晚,也没来得及好好谢谢乐哥儿,白天又忙,这会得了空便过来了。一点心意,希望阿叔和乐哥儿别嫌弃。”
常爷爷推拒,摆手道:“嗐,这是干什么,都一个村的,小乐也就是正好碰上了。这些拿回去,大健夫郎不是刚生了娃娃吗,拿回去给他补身子!咱爷仨身体好着呢。”
大健是村长的大儿子,他夫郎半个月前刚好生了个小汉子,正是需要补身体的时候。
“诶,阿叔,家里还有呢。昨天要不是乐哥儿,我家那条水牛可就没了,这么点东西一定要收下!”
常爷爷继续拒绝,“你不是让我们用你家牛了吗,这就行了。”
余清泽和常浩就在一旁看着他俩在那里你来我往的。常乐听到村长来了,端着的一碗水都没能送出去。
好一会,村长见常爷爷不接,干脆将那只鸡放桌下,将那条鱼直接搁饭桌上了。
常乐终于把水给送了出去。
村长坐在长凳上,接过水,喝了一口,又亲自向常乐道了谢,这才问道:“阿叔,您刚说找我有什么事?”
常爷爷手一指余清泽,答道:“不是我找你,是阿泽找你。”
余清泽赶紧跟村长打了个招呼:“是,村长,是我有事找您。我叫余清泽”想着村长大概还不知道自己,他便自我介绍了一番。
“你也姓余,跟咱们村真是有缘。”村长笑着点头,看着他好奇道:“你有什么事?”
余清泽笑道:“听说您木工活做得特别好,我想请您给我打一样东西。这是图样。”
说着,余清泽将画着稻床图的木板递了过去。
村长接过来看了一会儿,然后皱眉问道:“你这个架子,做倒是不难做,不过,你做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木板上面画着一个四方的长架子,架子中间横向又均匀地连着许多横杆,说是床又没有四根柱子和床头,说是板车,又没有轮子
村长很好奇。
余清泽答道:“这是稻床。”
“稻床?”在场的几人都看向余清泽。
余清泽说道:“对,稻床,稻谷的稻。这是用来打谷子用的。”
说到是打谷子用的,常爷爷和常乐俩兄弟都围了过去,凑头过去好奇地看村长手里的木板。
余清泽继续给他们解释:“咱们现在打谷子是直接将稻谷往箱壁上打,这样其实很费力,而且速度也慢。这个稻床,打的时候,就将稻谷往这上面打,你们看这横杆,可以用竹片做,也可以用薄木条做,侧着放,这样稻谷往上打的时候,有了阻挡,谷粒脱落得会更快。而且我们的胳膊也不用一直砸到底,又快又省力!”
常乐他们一听,又快又省力?顿时双眼一亮,这东西好啊!
而村长想的又跟他们不一样,他做木工多年,凭借着敏锐的直觉,他知道这个东西,能赚钱!而且做起来也不难。
余清泽仔细观察着村长的表情,看见他眼里的亮光,知道他意识到了这东西的价值,便继续给他加了一把火。
“而且,这稻床可以直接放在打谷机里用,也可以直接放在平地上用,只不过到时候要扫一下地面的谷子。等到农忙过了,这稻床还可以做他用,晒晒东西,放放物品什么的,也非常方便。”
这就非常动心了!
第52章()
您的v章购买比例不够;请耐心等一会儿吧第14章:开张啦
桐山城的北门出去三里就是港口,每天都有上百艘船只往来运载客商和货物;人流量非常大。
而在城里,人流量最大的就是与港口直通的南北大街;其中;北大街又是最繁华;商铺最多,人流最大的地方。
人多的地方怎么会少得了吃食?在靠近北城门的街上;就有许多卖吃食的,有店铺,也有很多小摊贩。许多行商会在出城搭船前将肚子填饱;或者是直接买了路上吃。
这天,在北城门附近,一个老汉带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汉子在赶路。太阳刚刚升起不久,他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太阳的热情;两人皆出了一头汗;就像是已经赶了很久的路。
“爷爷;我饿了,走不动了。我们吃点东西再走吧。”小汉子捂着肚子,停在一个小摊前,小脸皱得苦巴巴的;看起来是真的很饿了;特别是街上左右都飘散着食物的香味;直把人肚子里的馋虫都勾醒了;但是他的声音却不小。
老汉左右看了看,问小汉子,“你想吃什么?面条?小混沌?”
小汉子看了下热气腾腾的面馆,皱眉:“太热了,不想吃面条。”
老汉又问:“包子?馒头?”
小汉子还是摇头,“包子也热。爷爷,就没有什么不那么热的吗?这天已经够热了!”
“不热的就只有水果点心了。你吃吗?”老汉为难地左右又看了看。
“我想能吃饱肚子的。”小汉子皱巴着眉头答道。
“那就把面条放凉了再吃吧。”
“好吧。”
爷孙俩正想往一旁的面馆走,这时,一声吆喝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在他们右手边前方两步远,一个年轻汉子正在一个叫‘余记一口鲜’的小摊前吆喝。
“新摊开张,卖凉面凉皮了啊,开胃爽口,前五十位客人免费送绿豆汤了啊”
听到‘凉面’俩字,又听到有绿豆汤,小汉子双眼一亮,拉扯着他爷爷就往那边走,“爷爷,凉的面!还有绿豆汤!”
周围听到吆喝的行人被‘凉面凉皮’吸引,有些是被免费送绿豆汤吸引,都想看看这是卖的什么东西。
有的人就问了:“你这凉面是个什么吃食?怎么卖?”
摊主就端出一碗做好的凉面,柔滑的面条里有红色的辣椒油,里面点缀着青翠的黄瓜丝和葱花,还有褐色的豆角?
摊主笑道:“客官看好了,这就是我家的凉面,绝对爽口开胃,您们可以用竹签先试吃一下。”
一个有着厚刘海的年轻人就拿出了一把竹签和空碗,让别人试吃。不过却没有人上前。
那个小汉子拉着爷爷挤进人群,看见可以试吃,立马叫嚷道:“我来我来!”
厚刘海的年轻人笑着拿了两根竹签给他,再夹了一筷子凉面放到碗里递给他。
小汉子用竹签呼呼地一下就将那一小筷子的凉面吃下去了,吃完他双眼就亮了,“好吃!爷爷,我们吃这个!”
老汉看孙子喜欢吃,无奈道:“老板,你这凉面多少钱一碗啊?”
摊主答道:“小份的五文钱一碗,中份的六文钱一碗,大份的七文钱一碗。”
老汉道:“那给我们来两碗小份的。”
“好嘞,小份凉面两碗!客官是要微辣、中辣还是很辣?”
“微辣。”
“客官请那边坐,稍等一下,马上就好。”
听小汉子说好吃,周围也有人忍不住去试吃起来。
面条入口爽滑,微辣微酸,味蕾一下就被唤醒了,而里面的黄瓜丝和那豆角清脆爽口,被这炎热夏季封存了的胃口一下就被打开了。
“唔,是不错啊!”
“老板你那凉皮又是个什么味道?可以试一下吗?”
“可以可以,喏,这一碗就是凉皮了,各位尽可尝尝。”
“这凉皮味道也不错,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老板,给我来一碗凉皮,我喜欢吃这个!”
“唔唔,这个好开胃,这大热天,我一家子都不怎么有食欲,小孩都瘦了!老板,给我来两碗凉面,一碗小份的,一碗中份的!”
“”
试吃过的人胃口都被吊了起来,一整个夏天过来,他们的胃口都快麻木了,现在一被刺激打开,顿时觉得肚子饿得不行。
两张小桌子很快就坐满了,最开始试吃的爷孙俩互相看一眼,笑眯眯地飞快吃完起身,将座位让给了别的客人。
“老板,结账!”小汉子特别豪气地将十文钱给了老板,还冲他眨了眨眼睛。
老板,也就是余清泽忍俊不禁,将钱收下了。他身后的常乐看着爷孙俩,憋笑憋得脸都红了!
爷爷和小弟装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老板,你这个豆角怎么做的?很好吃啊!”一位客人夹着碗里的酸豆角,问余清泽。
余清泽笑道:“这是我家腌制的酸豆角,别人家没有的,秘制的!”
这么一说,那客人也知道做法是问不出来了,便道:“这豆角可以卖一些给我吗?我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余清泽边熟练地煮面条,边答道:“行啊,七文钱一斤,您看要多少?”
客人吃惊了,“那么贵啊,市场上豆角才五文钱一斤。”
余清泽道:“就是卖的这个味道。”
那客人考虑了一下,道:“行,先给我来一斤。”
余清泽冲常乐一笑,道:“乐哥儿,给客人称一斤酸豆角。”随后他又交代客人,酸豆角拿回去不可放久了,最好尽快炒了,不炒也可以就这样吃。
常乐眨眨眼,从坛子里捞出一斤酸豆角,称好用油纸包好递给客人,又接过来七文钱。
早上余清泽叫他再搬一坛子上板车的时候,他想到有人会单独买酸豆角,但没想到余清泽卖那么贵,就腌了两三天,就比鲜嫩的豆角多卖了两文钱一斤!
好赚钱!
看见酸豆角可以单独买,其他客人也纷纷这个半斤那个一斤的买起来。
不到一会儿,那一大坛子酸豆角就被卖光了。没买到的客人还很遗憾,都向老板预定明天来买。
常乐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可比卖新鲜的豆角还赚钱呢。
看见常乐开心的模样,眼睛里仿佛盛着星星,很是好看。余清泽心中微痒,握着竹笊篱的手紧了紧,咧开嘴也忍不住笑起来。
常浩和常爷爷还没走,两人在街上溜了一圈又回来了,先前那一批人吃完走了,也就没什么人认识他们了,他们就回来帮忙了。
余清泽没让他们忙小摊子的事,让常爷爷带着常浩去菜市场买萝卜,他之前看到有人在卖,酸豆角好卖的话,酸萝卜肯定更加好卖,便让他们有多少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