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着村长在收拾,余清泽到后面的成品区仔细观察了一下,虽然这些东西样式都很简单、传统,但不得不说,村长家家传的手艺确实很不错。
如果说之前只是冲着村长的为人想跟他合作赚一波快钱的话,现在,余清泽则改变了想法,或许改为长期合作也是可行的,毕竟,手艺是真不错。
村长将门一关,把中间的桌子清空,请余清泽坐下,然后叫上俩儿子,四人围在桌子前开始开会。
村长先给余清泽做了介绍,大儿子余大健,二儿子余大勇。
随后,村长拿出布包,里面是三十两银子,有一块大的银锭,其他都是碎银子,还有不少铜钱。他递给余清泽,让余清泽清点。
“我相信村长。”余清泽笑着说道,并没有清点,包起来随手放在一边。
三十两银子眼睛都不眨,连清点都不用。大气!村长感慨了一下,听到余清泽那么相信自己,心里还挺美。
而事实呢,其实是因为,余清泽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清点那三十两银子!
如果是三个银元宝那也就省事了,他也看过不少古装剧,大概那个大小的,一个差不多就是十两银子。铜钱也好算,一两银子是一贯钱,也就是1000个铜板。
问题是,那些大小不一的碎银子,要怎么算?!是半两一两二两,还是25两?
既然不知道,他索性就不点了。
旁边的大健大勇看着三十两银子就这么出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两人对视一眼,大健作为大哥,出声问道:“爹,这是?”
村长拿出那块稻床图的木板往两人眼前一递,道:“大健大勇,你们看看这个,这叫稻床,是阿泽想出来的,我觉得会赚钱,便买下来了。三十两。”
三十两买张图?大健大勇好奇得接过来看了起来,村长就在一边给他俩解说。
大健脑子比较活,人也大胆,很快看出这里面的商机和前景,对他爹的决定很赞同。
大勇人比较谨慎,但是他爹已经跟人家说好了,也没办法,何况他爹和他哥都同意了。
说完这件事,村长又将余清泽想跟他们合伙做生意的事情提了。
大健问道:“不知道余大哥说的具体是什么生意?”
余清泽28岁,比大健大了6岁,一声余大哥没错了。
余清泽答道:“比稻床更能省力省时的打谷机。”
村长家三个汉子都听懵了。随即反应过来就有点儿生气了。
既然有比稻床更能省力省时的打谷机,那你还把稻床卖给我家?!逗我们玩儿呢?!
还要我们三十两银子!那可是我们准备盖房子的钱!
没错,村长家因为人多住不太开,三儿过几年也该成亲了,到时候小崽子们也长大了,更加住不开。他们这几年一直在存钱,准备再盖一座房子,最好能盖两座,到时候三个儿子一人一座房子,也不会偏颇了谁。
三人看余清泽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不说大健大勇两个年轻人,就是见过不少‘大场面’的村长,也绷不住面子了。
三十两,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很大一笔了。
大勇沉着脸道:“余大哥,我们叫你一声大哥,你不能坑我们啊。既然有更好的,那这稻床我们到时候卖给谁?”
就是。大健和村长点头,都看着余清泽,等着他解释。
“不要着急,我定然不会坑你们,我还想在牛头村生活的。”余清泽淡然道。
大健听出里面有些其他的意思,问道:“余大哥的意思是?”
余清泽也不吊他们胃口了,说道:“那个打谷机之所以没有说卖给你们,其一,做工复杂,第一台需要不断试验,估计第一台完全做出来至少需要两三个月。”
村长家三人听说要这么久,心里有些好奇那打谷机长什么样。
余清泽接着说道:“其二,即使做出来了,但销量估计不会太好。”
大健想了一下,问道:“可是价格太高?”做工复杂的,价格肯定不低。
余清泽点头,“对。除非几家凑钱一起买,像买牛那样。这么说吧,如果稻床卖一两银子一张的话,那打谷机至少能卖三十两一台。这还是保守估计。”
三十两,一台!
村长家三人沉默了。
要是三十两一台的话,虽然赚得多,但是确实没几个人家能买得起。不像稻床,咬咬牙,普通人家也还是能拿出来的。
而且,重要的是,稻床做工简单,卖得多的话,利润也很可观了。
此时,他们也终于相信,余清泽真的没有坑他们。如果将打谷机卖给他们,到时候他们做出来没人买,那银子才是真的打了水漂了。
大健忽然问道:“余大哥,能给我们看下那打谷机什么样吗?”
余清泽笑,“等我们达成合作,自然会给你们看的。”
村长家三位互相看了一阵,最后村长道:“阿泽,这个,要怎么个合作法?”听听合作方法,再说。
余清泽说道:“很简单,我出图纸,你们出手工,材料也你们出,我只要利润的三成。”
村长家三人陷入沉思中。
这个打谷机卖这么贵,即便更省时省力,但是使用时间其实并不长,而且有了稻床,估计普通农户家宁可辛苦一些,也不会买的。但它的前景确实诱人,等到大家都富足的时候,就有购买能力了。
过了一会儿,大健又问道:“余大哥,你之前说,还有其他的一些工具?”
“对。还有一种分离秕谷子的工具。”余清泽也不瞒他们,说道:“这个工具叫风谷车,如果稻床卖一两,这个大约可以卖到十两银子一台。”
村长三人傻眼了,这余清泽脑袋里是怎么想出那么多工具的。
余清泽看着三人,又补充道:“打谷机和风谷车是比较复杂难做一点,不过只要做出来第一台,也就不难了。你们可以好好考虑一下,不过我希望能做出来,就算没人买,做出来自家用也是极好的了。”余清泽最想的是能做一台出来送给常乐家,以报答救命之恩。
大健看着他爹和二弟,说道:“爹,我看可行。”
这等于就是余清泽白给了他们一个赚钱的机会,而且前期只需要投入人手和木材,并不需要再出图纸钱,本金不算大,这不把握住,余清泽转头就可以找别人去做。而且,大健对那打谷机和风谷车很感兴趣,就是不卖,他也很好奇它们长什么样,想鼓捣出来。
大勇就谨慎多了,“如果这也做那也做,到时候稻床我们就没时间做了。”
这也是一个问题。稻床的图他们是已经出了银子的,就必须在这个秋收将本收回来才行,不然过了那段时间,其他的人必然也已经做出来了。
看出三人的顾虑,余清泽也不急,他问道:“家里有纸笔吗?我把稻床的另三种样式画出来给你们。”
第93章()
您的v章购买比例不够,请耐心等一会儿吧常乐还是很担心;不时就往那边看一眼;就怕忽然从里面冲出来几个人,拿着棍棒就来打他们。
“余大哥;哥;出,出来了!”常浩端着个小板凳紧张地小声叫了他们一声。
余清泽和常乐闻言;往那边看过去。
刘记面馆门口;瘦高的中年汉子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然后;往他们这边看了过来。
看过来了!
常乐和常浩赶紧低下头装作很忙的样子,眼角余光却还在观察着。
他们就看到余清泽和那个老板对视了一会儿;然后;那老板往南边走了。
走了
两兄弟对视一眼,心里对余清泽充满了敬意。
敢于直面不怀好意的对手的挑衅,是条汉子!真是特别威武!
余清泽转头;看到他俩的眼神,不明所以,“怎么了?”
两人一致摇头,啥事都没有。
“”余清泽走到常乐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乐哥儿;别担心;他们不在理。”
常乐比划了一下;意思是,那些人讲理的话也不会做出那样的事了。
余清泽笑了下,摸了下常乐的头,道:“没事,大不了,咱们就换一种吃食,我会的又不止这一样。不担心了,嗯?”
许是余清泽脸上的笑容太轻松,态度太淡然,神情太自信,常乐忽然就不怕了,还被余清泽摸头的动作,以及他话里哄人的亲昵语气弄得红了下脸。
余大哥怎么把自己当小孩哄了,怪不好意思的。常乐脸热热地低了下头,感觉有些羞涩,自己都这么大了,还被人这样哄。
不过,心中却有些高兴,暖暖的感觉。爹和阿么过世后,除了爷爷,余大哥还是第一个这么哄他的人。
“小浩也别担心了,知道吗?”余清泽安慰完常乐又转头对着常浩说道。
常浩点点头,继续摆小凳子了。
“乐哥儿,你怎么了?脸怎么红了,是不是很热?这会儿没客人,你坐下歇会儿。我把遮阳伞撑起来,这几天,你们又晒黑了不少。”
余清泽刚才完全是无意识地用摸头安抚常乐,完全没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亲昵,还以为是早上赶路刚才又忙着开摊给热的,忙将常乐按坐在桌子边,准备去将昨天拿回来的遮阳伞撑起来。
常乐赶紧摇手,表示自己没事,帮着去搬石头来固定遮阳伞。
“你坐着,我来就好。”余清泽将遮阳伞撑开插|进定做的三脚架里,又搬来大石头固定好。
三把遮阳伞,一把遮着他们的摊位和后面洗碗的地方,另外两把遮着桌凳,总算是不用顶着大太阳做生意了。
刚摆好摊,米哥儿提着食盒就到了。
这几天,米哥儿每天都要来两次,一早一午,每天早上还都特别早,而且每次都要买好几份凉皮凉面,已经成为了小吃摊的忠实顾客,余清泽他们都认得他了。
“米哥哥,你今天好早呀,我们刚准备好呢。”常浩小少年看见米哥儿来了,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米哥儿笑道:“我就是想来等着买头一份的呀。老板,今天要小份凉皮一份,中份凉皮两份,中份凉面两份。再来一斤酸萝卜。”
“行,稍等。”余清泽应了一声,开始下面条。
常浩就继续跟米哥儿聊天:“米哥哥,你们连续吃了几天了吧?”
米哥儿点头道:“是啊,你们家的吃食味道很好,我家二少爷现在除了你们家的吃食,对其他的都不感兴趣,我们好不容易找着一样他感兴趣的,都巴不得他多吃一点呢。”
这几天聊下来,余清泽对他家二少爷也有了点了解,知道对方常年吃的东西都极少,当下就皱眉问道:“米哥儿,你家二少爷平常吃东西少的话,肠胃是不是也不太好?”
米哥儿点头,“是啊,大夫说比较虚弱。”
余清泽道:“这样的话,你家二少爷还是不要再吃凉面凉皮了比较好。”
米哥儿问:“为什么呀?”哪还有人让客人不要吃自己卖的吃食的。
余清泽道:“他肠胃虚弱,不宜吃生冷硬食,即便他吃得少,但是再吃下去,他就该闹肚子了。最好是每天喝些养胃的粥和汤水,将肠胃调整过来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米哥儿皱眉,忧心忡忡:“可二少爷对吃食要求很高的,味道不好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