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月球基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他在昨天的谈判桌上学到的,既然啊思利康可以用溢价收购来吸引火力,再布置股权置换的手段来埋伏他,那么他也可以学着包装一枚糖衣炮弹打过去,等你上了我的船,那就要按照我说的做了。

    你既然要试探,那么就一次**给你个重磅炸弹,看看你兜不兜得住。

    这边刚挂断电话,李云峰的电话又打了进来,询问今天上午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陈忠会认识他。

    聂鹏在电话里解释了一番,关于变异体的事情没有说,而是说同瑞士研究中心有点私下往来,一来二去就认识了陈忠。

    李云峰自然是不信的,只不过没有什么危险,也就随着聂鹏去胡闹了,他自己目前的事情还有不少需要处理,比如陈忠今天抛来的几个国家级项目的合作院校名额,以及副校长会后的嘱咐,都令他闻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联想到今天杜明礼吃瘪的样子,以及陈忠前后态度的转变,李云峰忽然想起自己每逢新生开学时必说的那句话:

    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

    (本章完)

第21章 迂回(三)() 
91年的一个夜晚,米国一名谈判大师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自己在科威特石油公司的兄弟被伊拉克大独裁者萨达姆扣为人质,他想聘请他为谈判顾问,说花多少钱都愿意赎回他的兄弟。这位谈判大师告诉对方,他不用花一分钱赎金就能救回他的兄弟。

    他联系了一名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著名记者,问其是否愿意陪他去巴格达一趟,与萨达姆展开谈判,如果他愿意,就把独家采访权给他。时逢美伊激战正酣,真是天逢良机,记者非常乐意,但CBS总编却不同意记者冒险上战场。

    于是这位谈判大师又拿出第二套方案:在伊拉克临国约旦采访萨达姆。结果,萨达姆喋喋不休的对着电视说了两个小时之后释放了人质,而这正是那段时期萨达姆所放出的唯一的人质。

    这便是谈判的魅力,当你准确的把握了对方的诉求时,那你将会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胜利。

    聂鹏此刻的感觉就是如此,当啊思利康的团队步入会议室的时候,他只是邀请陈忠一同去了门外私聊了5分钟,回来时便已经是满面笑容。

    随着他一同进来的陈忠,也是面色轻松的走回座位上,对着随他而来的谈判负责人低语了两句。随后的谈判顺利的简直就像市场上批发大白菜,每当谈判停滞,陈忠几乎都会站在端行的角度上分析。甚至可以说,是他在帮着端行要价。

    这样一来,作为啊思利康的谈判代表就拿不准他的注意了,趁着中间休息的机会,私下里向他打探谈判的方向。

    “在略有盈余的基础上,务必谈下来。”陈忠笑眯眯的说了这么一句。

    这已经是极大的暗示了,直到他转身走回会议室,谈判代表都没有从迷惑中明白过来,甚至都在怀疑是不是有人假扮了陈忠。于是报价就在两方的争夺中,逐渐的向着聂鹏的心理价位靠拢。

    最终在双方的协定下,停留在了70万欧元/克的报价上,并且在陈忠的默认下,啊思利康签署了即刻回款的协议。这就意味着,一旦啊思利康确认收到合格品,那么必须在自然周内完成回款,否则端行有权收回产品,或单方面终结协议。

    这在大额交易行为中,已经可以算得上标准化合约了,能够促成这样的合约,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交易平台,那么只能说双方是紧密相连的价值链上下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协议落笔,双方起立握手的时候,聂鹏,陈团,陈盼盼,狄佳颖都有种如梦似幻的错觉。而真正令几人感到窒息的,却是陈忠问起聂鹏什么时候可以购买第一批成品的时候,陈鹏的答复。

    “只要资金能到位,随时都可以啊。“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只保温杯,拧开之后夹出一只浸在干冰中的小玻璃瓶,摆在桌子上。

    “这里是200毫克中间体,你们可以带回去检测。”

    聂鹏话音刚落,众人的眼睛就跟着那个咖色的玻璃瓶,生怕眨动一下就消失掉。就这么一瓶,一百万。而聂鹏刚才掏出的保温杯里,显然还有不止一瓶。

    此时此刻,陈团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了,看着桌上的小瓶子,又看看聂鹏,像是看到去建材市场交易河沙的老板和客商:

    “老板,细沙怎么卖?”

    “一方四十,这是样品,拿去验验,能用的话送货上门”

    。。。。。。谁家敢这么交易550万一克的中间体?想起那只几天前还在聂鹏的办工桌上,被他用来泡茶的保温杯,此时被他装了上千万的东西,陈团就觉得这些年自己的金钱观都喂了狗了。

    而一旁作为谈判主力的狄佳颖此时也目瞪口呆,好家伙,这人就这么把百十万的东西给人了?想我辛辛苦苦在香港干了5年,挣的钱刚够从他手里买1克中间体的,为什么感觉自己好失败。

    。。。。。。。。。。。。

    当啊思利康的队伍踏入机场的时候,四人终于是松了口气。回程的路上,陈团向表姐和狄佳颖说起报酬的事情,两人却回绝了,陈盼盼的回绝理由是借着这次机会涨了不少见识,就当是踏入商界的纪念吧,于是只要了陈团1块钱当做日后的谈资。

    而狄佳颖却提出了另类的要求:这次的援助她分文不取,但是接下来她要留在端行打工,直至收到啊思利康确认疗效的消息。

    受不住陈盼盼眼神的逼视,狄佳颖终于是交代了她的目的:她认为啊思利康这一次会在萨宁综合症上有所突破,而常年和金融打交道的她明白,此时正是投机的最佳时机,想要等第一手的消息确立后,做一笔短线。

    这让车内的几人都来了兴趣,纷纷打探起具体的投资计划来,狄佳颖也不遮掩,从头至尾的将她的投资方案讲给众人,不一会的功夫就引得几人心驰神往。聂鹏甚至都在想,如果不是急需一笔资金来扩展月球基地,那他放在手里的钱也未尝不可参与到其中。

    接着又想到,就目前的挖掘进度来看,手上留足100万暂时是够了,剩下的钱完全可以委托狄佳颖去操作。说起基地,可是有日子没有动工了,想起那天凿了一晚山洞后的酸爽,聂鹏甚至还有些期待。

    回到家中,将手机设置了来电录音后,聂鹏扛起凿岩机和汽油桶,又一次去月球征战了,经过这两天的培育,剩余的四只培养槽都已经结束了工作,变异体也被他一一制成了中间体存放在了干冰柜中。

    整整83克中间体。如果按照现价来算,这就是5800万欧元,可是聂鹏知道,一旦萨宁综合症能够成功治愈,实验对象转为阿兹海默症患者时,这些中间体就不值钱了,到那个时候,他留给陈忠的泡沫块才是真正的摇钱树。

    (本章完)

第22章 疯狂购物() 
当聂鹏终于将山洞里的空间开凿出想要的形状时,已经是两天之后了,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聂鹏除了吃喝拉撒在家,其余时间基本都泡在了月球上。确切的说,是泡在了山洞里。

    将照明灯卡在隧道壁上,几乎将整个洞内照的宛如白昼。看着这方堪比自家卧室的胶囊状空间,坑坑洼洼的洞壁偶尔还会滑落一丛粉尘。于是又抄起手边的打磨机进行抛光。

    一时间尘土飞扬。

    这间胶囊形的空洞是聂鹏思考了许久之后的成果,因为考虑到周边岩石的导热能力,以及将要放置在这处洞穴里的房间保温问题。他决定先找一些和洞壁内径一样的圆箍型支撑物,将洞顶支撑住。

    当洞壁稳定,便会定制一些韧性强的充气气囊,将气囊放在洞穴中,充气后挤压洞壁。

    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将功用不同的气囊充起。通过多层填充,就像是在山洞里塞进一只内空外实的保温壳。

    最后在壳内以环箍状材料作为支撑架,将整个胶囊状空间固定下来。那么这处简易的隔热防尘外层就算做好了,剩下的就是在内箍上安装强化板材了。

    一边抛光的聂鹏一边幻想着自己第一个基地雏形,决定当一切就绪后,自己必须要在这里睡上一觉,感受一下这38万公里外小憩的滋味。

    一直等到将所有的洞壁凸起都打磨平整,测量了洞内尺寸后,聂鹏才回到家,看着车库中已经被自己塞满的空间,决定抓紧时间租一处库房,否则日后不断增加的设备,这个车库是难以胜任了。

    看到手机提示有两个陈团的未接来电,聂鹏打电话过去问发生了什么,这才得知啊思利康已经将105万元人民币汇到了端行的账户上,并且想要继续购买3克中间体。陈团问他这笔钱如何挂账,聂鹏觉得有必要和他商量一下中间体的利益分配了。

    看了看时间,下午5点,于是让陈团过来。

    。。。。。。

    远在上海的陈忠此刻被一份报告书烦的要死了,谁曾想原以为是个清闲差事,这时候却牵连出来这么多问题。

    尤其是第二次谈判前,聂鹏在会议室外递给他的圆筒状泡沫块。对国内航空航天业务并没有接触的陈忠,听到那块泡沫是按照培育槽容积制做的模型时,他认为自己明白了聂鹏的意思,认为是聂鹏身后的组织在向啊思利康示好。

    那时的他只顾着兴奋,不论端行的变异体是在空间站培育的,还是在地面培育的,起码他此行的目的……初步建立关系,尽可能的达成合作,是达到了。

    带着样品和模型,一路清闲的回到总部,以为算是完美交差的他,随着这两天市场分析部交给他的报告。才明白自己究竟是接触到了什么层面的东西。

    看着报告书上用红笔圈出的文字,陈忠想破头也想不出来聂鹏和国家航空航天部门是怎么扯上的关系,可是报告书上醒目的“天宫二号”、“神州十一号”字样却是清晰地指向了整个事件的原点:

    聂鹏。

    11月18号,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携带的高等植物培养箱返回单元、空间材料制备实验样品顺利回收并运抵北京。

    那一天,他们刚刚以啊思利康的名义向端行去电,表述想要建立合作的意愿。

    而5天后的第二次谈判就出现了由Elaprase变异体制得的中间体。

    11月 17 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

    在那之前一天,是聂鹏最后一次联系瑞士啊思利康研究中心,并且在那次的邮件中传递了大量的Elaprase变异体照片。

    “巧合,太过巧合了,一定是的。”陈忠不停的在暗示自己,这里面解释不通的疑点太多:难道国家已经在攻克阿兹海默症的道路上走了这么远么?

    可是为什么要将制成的中间体出售给啊思利康,而且是假借毫无关系的他人之手。

    那,那块泡沫是什么意思?是暗示合作的意思?为什么不在升空之前和啊思利康取得联系?是谁在主导这件事?目的又是什么?

    陷入了无限死循环的陈忠不停地揪着头发,将原本整齐的发型拽的如同鸡窝一般,整个人看起来分外狼狈。可如果不能赶在明天将分析报告总结出来,他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加狼狈。

    。。。。。。

    本以为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