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请父亲往后莫要再佩戴这枚玉佩了。父亲……”她轻咬着唇,满脸的怒『色』也掩不住眼中的悲伤,眼泪无声地从眼眶里滚落下来,“父亲不配戴它……”
“芸雅?”上官昭还是第一回见这个女儿哭,不由得有些手足无措,站在她面前不知如何是好。
“父亲昨天是怎么说的?你明明答应得好好的,跟我说不管是谁来说亲,你都一概回绝,信誓旦旦,言犹在耳,为何今日就突然变卦了?是不是燕姨娘和父亲说了什么?”
“不关她的事……”
“她都跟我说了。”芸雅泪眼婆娑地打断他的话,“是燕姨娘告诉父亲皇后看上了二妹妹,想指给六皇子当正妃的是不是?父亲好糊涂!皇后是什么身份?她若是真的看中了二妹妹,若真心实意要为六皇子立下正妃,最起码也应该派一位一品诰命夫人前来做媒说亲。哪里有皇子的婚事由姨娘出面的道理?”
“这个……”上官昭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确实,这件事只是燕姨娘的一面之词,皇后根本没有派人来,万一这只是谣传呢?
芸雅见上官昭有些犹豫,接着抽噎说道:“再者,我都已经答应怡王妃了。早上怡王妃还到了府上一趟,告诉我男方一听是二妹妹,当即就答应了。我这才急着赶回来同父亲商量,谁承想父亲这么快就变卦了。我回去该如何同怡王妃交代?”
“这个嘛……”上官昭怔了半晌,轻轻地问,“不知怡王妃说的是哪户人家的公子?”
“父亲听说过钦天监少监陶榆的名头吗?”
陶榆?上官昭目光一亮:“你是说皇上跟前的大红人,那位无所不知的半仙?”
哈?
这下子轮到芸雅呆愣了,连哭都忘了哭。陶榆有这么大的名头?半仙?真的假的?
上官昭见她愣愣的样子,问:“你不知道那位陶先生在京里的名头?”
她摇摇头。还真的不知。
上官昭顿时忘记方才的心虚愧疚,得意地捋了捋颌下的胡须:“你这就孤陋寡闻了。陶先生出身名门,从小拜了一位名师,随其学习经纶易理,武功医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三年前他随其师游历京城,被皇上所赏识,便留在了京城任职。听说他占卜问卦极准,所以官职虽不高,却是皇上现今最信任器重的人,个个皇子或者达官贵人们都要争相巴结。”
是吗?
芸雅之前的两三年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偶尔回娘家和赴宴之外,她对外事一概漠不关心,竟然不知陶榆在京中有这么大的名气。
“芸雅,怡王说的人,不会是陶先生吧?”
“嗯!没错。”芸雅连忙点头。
听父亲的语气,对陶榆是十分满意的。芸雅觉得眼前还有一线希望。
“这位陶先生相貌人品都令人赞不绝口,只是他……”上官昭想了一下,才想到一个词,“他那么闲云野鹤般的人……”
这就是陶榆的特点。
他明明身在京城的权贵之中,可以和他们打成一片,飞扬恣意,可给人的印象却是飘然出尘,仿佛是不问世事的方外之人。所以谁也没有想到陶榆至今尚未婚娶。
“芸雅,陶先生会看上芸韶吗?”
芸雅听了这话,微微笑了起来:“父亲说什么话?怡王妃早上告诉我,陶先生已经点头答应了,现在就看父亲和母亲还有二妹妹的意思了。”
上官昭还在犹豫。
照理说,论相貌人品和才情,陶榆绝对是京城里挑不出第二个比他还好的。可是皇后那边……
他实在舍不下这番期盼已久的荣华富贵啊!
芸雅见他犹豫不决,看了看周围,确定厅里面只有他们父女两人,这才上前一步轻声说:“父亲,你只看见眼前的荣华富贵,为何不想想将来?”
“将来?”上官昭虽糊涂,可是不傻,一下子就听出她话中有话。
“父亲看见了皇后能给穆国公府的富贵,可是这样的富贵是维系在二妹妹一个人的身上,能享受多久呢?父亲再想想,当年之所以有穆国公府和几代人的荣华,是因为什么?”
“当然是祖先立下了赫赫功勋。”话音未落,上官昭震惊地望着眼前的女儿。
他比谁都清楚,祖先立下了什么样的赫赫功勋。那是拥立新皇登基!
他这个女儿究竟要跟他说什么?
“芸雅,你在和父亲说笑吧?”
“父亲,我不会拿这样重要的事情和你说笑,也不会拿穆国公府来说笑。天下之事瞬息万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想想前太子当年是如何受宠,这两年又是如何失去圣心,最后被『逼』而死?两年前,你能想象得到吗?”
上官昭沉默了。
这个女儿话里的意思太让人震惊,也令人不由得感到恐惧发抖,可是心中却有一股莫名的期待和兴奋。
是啊!他们这样无权无势的人家和皇家攀亲,即便能够得到荣华富贵,可终究要战战兢兢,处处被人瞧不起。可是如果并非依靠女儿,而且自己挣来的富贵,那就不一样了。而他并不需要做什么,他只需要暗中表白投诚,不就行了吗?
他脑子不断地转动着,衡量着两方的利弊得失。
“问题是,我们若是拒绝皇后的好意,万一皇后发怒……”
“父亲无须担心。只要父亲拿定了主意,这件事情便由我出面。毕竟我的身份摆在这里,皇后最多就是不高兴不待见我,不会将我怎么样的。”芸雅加紧说服,“况且,我婆婆在皇后面前也有几分薄面,还有几位王妃帮着说话,不会有事的。”
不用承担皇后动怒的后果,又能找到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婿,并且说不定将来还能挣一份功劳富贵,上官昭此刻是才彻底动心了。
第240章 强说亲4()
“哦?”上官昭饶有兴致地看着女儿,“何事要与父亲商量啊?”
自从赵如珝办案回来,在上官昭眼里,这个女婿比以前更加有出息,而皇上此番派赵如珝负责运粮则是皇上的另一番看重,所以他连带对这个女儿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芸雅微笑地让他坐下,亲自递上一杯茶。
上官昭满意地微笑点头,看着芸雅的目光越发慈爱:“可是女婿那边需要帮忙?”
赵如珝那边,他能帮什么忙?芸雅苦笑,摇了摇头:“是这样的,我和母亲方才说起了二妹妹下个月及笄的事情,也就提起了她的婚事,不知父亲对此有何打算?”
上官昭看了周氏一眼,脸上闪过一抹不快,清了清喉咙道:“此事由你母亲全权负责,我能有何打算?”
“母亲比不得父亲能在外面走动,能认识多少青年才俊?还需得父亲多为二妹妹『操』心才是。”芸雅心里明了,转头给周氏递了一个眼『色』,继续道,“父亲可别说气话,你要是不帮着二妹妹打算,为她挑选一门好亲事,母亲一个人怎么可能忙得过来?不说别的,对方相貌人品,不还得父亲去打听吗?”
“这话我爱听。”上官昭就是看不过周氏那强势的『性』子。上回他好不容易说了一户好人家,结果周氏一听顿时板起了脸『色』,将他一顿冷嘲热讽,让他完全抬不起头。他一时气不过才撒手不管二女儿的婚事的。可怎么能真的不管?谁知道周氏会给二女儿找什么样的人家?以她的『性』子,十有八九就是找一个寒门子弟。
可寒门子弟怎么可以?最起码必须是书香门第吧?他还想找一个家世显赫的女婿呢!
“芸雅,你跟我说起此事,可是有好人选?”上官昭心里一动。上官芸雅嫁到平原侯府,每天来往都是皇室宗亲,说不定真的有好人选。若是能再次攀上皇亲,那穆国公府就要发达了。
“人选倒是没有。”芸雅笑道,看着上官昭脸上迅速闪过一抹失望,她接着说,“只是今天进宫赴宴,和怡王妃说起了二妹妹的事情。怡王妃是热心肠的人,听我这么一说,就想为二妹妹做媒。她说她心中已有人选,那人出身家世,相貌品行都是好的,只不过是怡王认识的人,还需回去和怡王商量了之后才能作主。”
“真的?”上官昭目光一亮。
怡王!
那可是皇上的亲弟弟,他认识的人想必是非富即贵。
“怡王妃让我回来同父亲商量,若是父亲答应,那么她就派人来说媒。若是父亲不答应,此时便罢了。”
“自然答应。怡王妃做的大媒还能有错吗?只是不知是哪户人家?”
“父亲忘记了,我方才不是说了,怡王妃要回去和怡王商量以后才能来说媒。不过我听怡王妃的语气,似乎此事是能成的。她还特意嘱咐我先跟父亲说好了,二妹妹是她看中的人了,要是还有别人来说亲,父亲可千万不能应允。怡王妃还特意向我保证,对方家世品貌绝对不输给世子爷。”
不输给赵如珝?这是真的?
上官昭有些不可置信。
当然他这个傻女儿……啊!不!大女儿嫁给赵如珝之时,他都觉得是在做梦。穆国公府无权无势,别说和皇室攀亲了,就是一般的权贵人家也看不上他们。况且上官芸韶还是侧室所生,可能吗?
“父亲别想可能不可能。二妹妹长得好,品行也好,还有一手好女红,为何就不能找那样的好人家?”
上官昭深以为然:“没错!没错!”
“既然父亲也同意,我就回去同怡王妃说了?”
他点点头:“你二妹妹下个月就要及笄了,此事不宜拖延,得尽快定下来。”
“我晓得。只是既然说好了,在那户人家来说媒提亲之前,若是还有别人来说亲……”芸雅犹豫了一下,“恐怕我无法跟怡王妃交代。”
“管他是谁来说亲,我一概回绝。”有怡王妃当大媒,别人他还看不上。这些日子来说亲的有,可是大多数都是不上流的人家,要不就想续弦或者侧室的。他都憋了一肚子火气呢。
“父亲也别如此决然,要是有更好的人家来说亲,你也可以考虑一下,别耽误了二妹妹。”
“为父答应了人家的事情,岂能出尔反尔?”
芸雅怕的就是上官昭会毫不犹豫地出尔反尔,所以也只能抬出郑青兰的王妃名头先让他定心。她还是担心,万一皇后派人来说亲呢?上官昭还会不会记得此刻的诺言?即便他不想反悔,那么芳姨娘和燕姨娘呢?
“父亲,一言为定?”
“为父说话算数。”
芸雅笑了起来:“既是如此,父亲先给我一件信物,我好给怡王妃回信。”
上官昭想了一下,一时不知该拿什么东西出来做信物。周氏在旁边淡淡地说道:“你不是经常带着一块白玉佩吗?”
上官昭这才想了起来,伸手要解下腰间的玉佩之时,又犹豫了一下,转头看向周氏。
“怎么了?”周氏见他怔怔地看着自己,眉头微蹙了一下。
上官昭讪讪地摇头,收回了目光,将腰间一枚白玉佩解下来放在芸雅手里,却似乎有些不舍,一双眼睛紧随着玉佩转动。
周氏见状不由得冷笑一声:“怎么?舍不得?这是谁送给你的东西?你这般珍惜?”
“谁说舍不得?”上官昭顿时恼羞成怒,站起来一甩袖就走了出去。
芸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