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实客栈-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也没有很深厚的背景,她如何会从感情危机中一下子变成商业奇才。

    这事,付刚根本不信。她如果是那样的人,她早去做了,何必等这次。

    但他也没有必要说明白,老实客栈这帮人感情是真挚的,希望魏薇过得好,也能自强。她表面上是走出了危机,可谁又能知道她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回到沪市,无人去依靠的时候,她还是会回到那个男人身旁,也再没有勇气去离开他。

    所谓,一鼓作气,二鼓衰,三鼓竭。

    当你有勇气的时候,必须一往无前,唐吉歌德没什么不好,他为自己的理想而活着,死在自己的理想中,这其实是最幸福的事情,就怕你死在悲哀中。

    我死在自我追求的道路上,是一件多难能可贵的事情啊。

    (本章完)

第113章 世间不存在真正的美好与幸福()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

    如果用有限的知识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件危险的事情。

    知道危险而还以为知识使你聪明,那就是更危险的事情。

    庄子说:人要超越知识,而不是背负知识,为知识所累。知识是为了了解养生的道理,了解后,就跟随自然的变化,不要再追求多余的知识了。

    付刚说:切。

    看来庄子是舍死而取生,是舍义而取生。

    他如果不再追求多余的知识,就不会说那么多废话,讲那么多故事,写那么多书了。

    有些人,不能只看了他说得是什么,而看他做了什么。

    很多人言行不一,还是以行动去理解他的本质,而不是说话。

    人类不追求知识,可能有社会类型的变化吗?

    他们总害怕人类的主动变化,但人类不主动变化,就会回退。

    在生物金字塔顶端的位置,不进则退,总有生物会占据顶端,把人类淘汰。

    这是生物的自然法则,自然界可不在乎谁是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可人类自己不会在乎吗?

    既然你已经有智慧,你还要普通生物那么随自然变化而变化,而不去主动寻求变化,这是对人类智慧的讽刺。

    生物每一次主动寻求变化,是生物自身的巨大进步,我们要舍去这种巨大进步,只遵循动物本能,人类还自夸什么自己是自然的精灵。

    没有生物可以回退,这是自然法则。

    他以为随自然动而动是遵循自然法则吗?

    当你没有智慧的时候,这没有问题。但你有了智慧后,你这就是违背自然法则。

    庄子还会认为自己的认知对吗?

    人类已经走上了一条进化的道路,是无法回头的。

    对于种族来说,要么生,要么死。

    所以,你看到很多类人猿的化石,但只有一支据说非洲发展出类人猿最后变成人类,而其它类人猿都失败了,这是自然的残酷性造成的。

    对于自然法则来说,人类要么活下去,要么死,自然可不在意谁是金字塔顶端的生物,也不在意生物是生存还是死亡,大不了重新孕育。

    ~~~

    对于很多问题,付刚在看书的时候都会去思考,人类的进步始终伴随着苦难。

    这个世界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只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一切所谓美好与一切所谓丑恶是并存的,它们并不对立,只是真实存在。

    所有的美好被人夸大,让后来者觉得那是美好,我们只是被误导了的一群人。

    所有丑恶也会被夸大,让后来者觉得那些事丑恶的根源,人类形成的理念也在诱导着我们每个人。

    这个世界真的没有美好与丑恶吗?

    付刚认为没有,一切都是被人误导而树立起来的概念,按心理学上来说,这些人就是易感人群,容易被诱导。

    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神话,这些描述都是古人无法客观地去描述,而被很多有心者披上了神灵的外衣,那是古人还不能认知这个世界。

    当人类的社会类型在进步,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没有神的存在,虽然还有些怀疑论者去质疑这些事实。

    他们觉得事情一旦披上神的外衣,他们就会解脱。

    但他们怎么可能解脱,他们只是神灵豢养的一群虫子,没有自尊,没有自信,没有自我的可怜虫。

    而实际上却是,他们自己圈养了自己。

    他们自己塑造出了神灵,然后这些思维生物又开始约束他们的行为,他们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怪胎。

    那些人就是这个怪胎生出的怪物,他们对这些思维生物唯唯诺诺,对待思维生物之外的事物又充满仇恨,他们称之为那个思维生物为信仰,其实都是它在作怪。

    然后思维生物开始同化这些人,本来就是怪胎的他们,进一步被信仰化,变成信仰的杀戮机器。

    他们所倡导的信仰称之为美丽,信仰之外被称之为丑恶。

    他们把人群分成三六九等,他们把自己无限架高,因为他们就是怪胎与信仰的结合体。

    无论是百家争鸣还是文艺复兴,你能看出思想世界的大不同,但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社会,他们却要同化思想,变成一种唯一意识产物。

    而真正使人类社会能够向前发展的却是思想世界的大不同,而不是唯一意识产物。

    所以,每种哲学在碰撞的时候,是丰富多彩的思想世界。一旦思想进入单一世界,那么这种哲学就会死去,等待着下一次思想的碰撞,去创造出新的社会类型。

    哲学不会死,但某一种哲学类型会死,于是玄学死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灭亡了。于是,科学也会死,西方的资本社会也会灭亡。

    但新的哲学还会诞生出来,死就代表方向的错误。

    付刚不知道人类会发展出多少个社会类型,用前面的一句话:我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我会知道哪些是错误的,因为已经实践过了。

    人类自进化开始就是一条血腥之路,没有人会去同情失败者。

    你会同情与人类祖先争斗的那些类人猿吗?你会去同情BJ猿人吗?

    你去同情它们,就不会有你,而是另一个你的近亲来统治这个星球,人类又算什么东西呢?

    从哺乳动物出现的那一天起,争斗自然开始了。

    它们与天斗,与地斗,与其它生物斗争,还要继续多样化的发展来充实自我。

    然后哺乳动物之间也出现了争斗,在哺乳动物之间形成食物链,搭建金字塔结构。

    起初,这个金字塔顶端是平的,被一些物种左右着。

    当猿类后来开始进化,就走上一条不归路,要么生,要么死,回不了头。

    世界各地都发现类人猿的化石,但为什么人类的基因图谱显示各种人类其实是一支猿类进化来的,那些类人猿去哪里了呢?

    杀戮是自然界进化的一个阶梯,没有生物爬到顶端是和平崛起,只有血淋淋地杀出来了,才是通往顶端的道路。

    但如果你只这么想,又偏激了。

    人类进化是由鲜血铺成的道路,但也不仅仅是鲜血,还要保证物种的种群数量。

    于是,在人类内部,战争完就要修养,当人口到达一定数量又开始争斗。

    如果种群灭亡,人类就彻底没了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要去争斗来实现进化。

    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你可能杀了一个伟大的人,没有关系,只要人类种群保持一定数量,伟大的人还是会出现,没有最伟大,只有更伟大。

    付刚不愿意去说这些事情,好像他在倡导战争,在倡导杀戮。而是人类的历史告诉他,人类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类自己可能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去争斗,这是进化的需要,也是自然物种的需要,无法避免。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与角度不同,看到自然也不一样,付刚是这么认为。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和平的繁殖,还是争斗中的杀戮,都是人类进化的必由之路。

    他只是芸芸众生,人类的一份子,看明白有什么用?

    只能坦然面对现实。

    看不明白又如何?

    你还是需要面对现实。

    世界就在这里,你怎么想只是你的事情,与世界没有关系。

    这个世界死了谁都一样;

    这个世界死了全部人类也一样,大不了一种物种爬到金字塔顶端,然后重新开始。

    进化的最后结果很可能还是死亡,所以人生没有意义。

    有意义的是,在你活着的时候去揣摩意义的所在,你自己高兴就好。

    (本章完)

第114章 关于中庸的自我理解() 
?    “人是无情的吗?”惠施问庄子。

    “是的。”庄子。

    “人是无情的,这是什么意思?人如果无情,还算是个人吗?”惠施问道。

    “我所谓的无情,不是说人没有情感。我是要世人不要用自己私人的好恶之情,那不符合自然之道。”庄子答道。

    庄子:人为的感情,有所爱便有所不爱,这种偏爱之情会伤人伤己。自然之情,无爱,无不爱,所以要普及,普及就能长久。

    付刚:庄子以为的长久,不过是只有三天的细菌看人类,人类看地球,地球看太阳,太阳看比它大的恒星而已,所有的最终还是要灭亡。

    如果你不是那种事物,你过好你的一生就完了。

    老子与庄子既然都追求自然,那么生老病死也是自然,又何必强求呢?

    每个人都是矛盾体,矛盾在于自己没想明白,付刚的很多言论可能也矛盾,那就是他自己没想明白。

    没有情感就能长久吗?

    想得美。

    你活着的时候不去经历,不去想自己活着的意义,不体会情感,到最后死了的时候,真没有意义了,那倒也直白。

    付刚可以理解庄子想表达的内容,但他不会赞同,因为这些对于他没有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妨碍他去理解。

    理解的目的就是为自己找到自己以为正确的道路,而赞同就是找到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

    ~~~

    付刚对于世界的看法,他借用儒家的中庸,但与儒家的中庸关系不大,他只是借用而已。

    付刚借用一个模型,那就是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

    电子离近了会被原子核排斥,离远了会被原子核吸引,电子只是在一个范围内随机运动,这个范围才是中庸。

    而且电子的运动遵从着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电子运动到最远的距离,必须返回,这就是规则。

    过犹不及的情况不会发生,在无干涉的情况下,事物都有自然的规则,而规则控制下,是不会出现违反规则的事情。

    但人类某些状况,会出现过犹不及,一旦过了就会被修正。不论是自然界修正,还是人类自身修正。

    前面说道杀戮,这个规则也适用。

    当人类出现战争,有了大范围的死亡,那么战争之后,就会有大范围的修身养性,表面上是修复战争带来的痛苦,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修正,以保持种群的数量,这也是自然界进化的需求。

    而人类的历史也是这样,总会出现波峰与波谷。

    波峰就是数量堆积到一定程度,那么就需要消耗。

    波谷就是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那么就需要积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