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民女人站起来,边紧裤子边说:“我们那个地方迟早要被征去修建学校的,不知哪个包公才能干出来那样的好事,有利于学校,也有利于我们。我们早就不想在这儿住了,卖没有人要,修建城建局不批,活不活的死不死,让人难受!”
刘艳点着头,表示理解和同情。
第二百0五章 没有同情心()
李军在笔记本上列出开会的内容,但他今天心里却沉甸甸的,虽说进行了周密的思考,也想出了对付的办法,可毕竟是自己做下了不踏实的事情,账目上有问题。如果像以前一样七八年就来一次运动,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自己难免不成运动员的。
那个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每七八年就要来一次运动的可怕局面再不会出现,可谁知道这次要求公开财务的做法是怎么一种情形,检查学校的来,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暴风骤雨前的恐怖压着他,这是一个未经历的未知数。他不断告诫自己要沉着气,要压得稳,不能自己先乱了章法,应看一步走一步,走一步看一步,沉着应战,使出浑身解数应付局面。
尽管李军不断告诫自己要沉着,要冷静,但还是能从脸上看出他的恐慌和不安,脸微微发红,不坦然,像有什么心事似的。真应了那句话,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李军正处在急风暴雨前的平静,不,是他感觉到急风暴雨就要来临了。
这天他感到很长,又感到很短,盼会议召开把红头文件传达出去,又害怕全体老师们知道红头文件的内容,监督自己,知道学校的财务账目,知晓自己的黑线内幕。
李军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出得办公室,看着工程公司的几个人在院子里忙活,看了一会儿,觉得索然无味,又回到办公室。
办公室后面的黑暗处,老鼠正啃着什么,圪嘣嘣的声音很是响亮,全然不顾主人的存在。烦燥的李军站起来,走动,跺脚都不能使声音停息,恼火的李军拿起一块脚地松动的砖块抛进后面的黑暗处,咣当一声,那肆无忌惮的声音停止了,同时听到不知把什么东西打着了。他不想去黑暗处看个明白,也知道里面不放什么值钱的东西。
刚停了一会儿,坐在椅子上的李军又听到里面响亮的啃动的声音,善于打游击的老鼠,哪管人的情绪和烦恼,何况几个这样的窑洞老鼠早已穿通,来去自由,畅通无阻。
李军无心再理会无知的老鼠,手头也没有再可抛掷的东西了,任老鼠制造声音和啃食磨牙等无聊的举动。
最后一节课,李军给自己的远房侄儿李正通知,放学以后全体教师在四年级一班教室开会。最后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了,喇叭上传来李正的醋卤普通话:全体教师请注意,放学以后带上笔记本在四年级一班开会!全体教师请注意,放学以后带上笔记本在四年级一班开会!
准备按时回去的老师们不得已,打电话给家人通知,放学后开会不能按时回来。带着孩子上学的老师,赶到小卖部为孩子准备一些吃的,按住孩子的肚子,在办公室写作业,开会停当和孩子一起回去。
张会武和老婆此时都在小卖部,他们酌情给老师们便宜一点,或者买两送一,买三送一。张会武唉了一声说:“小卖部开不成了。”
老师问说:“又是校长不让开了,给你出难题了?”
张会武说:“这次不是校长不让开了,是县上不让开了,各学校的小卖部都不让开了。”
老师说:“啊呀,以后给娃娃买一点东西还得到街道去买。县上也是管得宽哩!”
张会武有些沮丧和灰气,前半年校长借口关了小卖部,好不容易和校长讨价还价,每个月给校长一千五百块钱,校长才答应让小卖部重量开张,刚开了不上半年,县上又来了指令,禁止学校开设小卖部。这让张会武始料不及,满以为这下和校长讨价还价,每个月给校长一千五百元钱可以长期开下去,这是个摇钱树呀!这几年张会武殷勤对待和奉承校长,保住了对小卖部的经营权,说是给学校交一定的钱,他没有交给学校的会计,而是亲自交到校长手里,至于校长给不给学校他就不管了。这几年他买下了三孔窑洞,又按揭了县上给教育上分的套房,这是经营小卖部赚的钱呀!现在县上要彻底关闭小卖部,能不让张会武沮丧和灰气吗?简直要了张会武两口子的命,他们再没有办法挽回,如果是校长的这样的指令,他们还可以再想办法疏通挽回,还可以再提高上交的数额,可现在再没有办法了!
“县上不管这些就没有事干了!”张会武发狠地说。
老师说:“学校已经给你们通知了?”
“通知了,就这号事通知快。”张会武对校长很不满,怨校长上次停了小卖部,不然少损失多少钱呀!你说给钱少了,你直接开口呀,何必拐弯抹角停了小卖部呢?唉,当官的要做什么可以找下千条理由,还冠冕堂皇,冒似条条在理,却隐藏着险恶的个人用心。
张会武和老婆为了多延续几天,不敢自己去进货,让亲戚或其他人去进货,从后门递进来。校长限制了时间,校长怕县上知道,说顶着对着干。
县上不让开设小卖部的消息很快就在老师们间传开来,几乎没有人同情张会武的,尽管张会武的人缘不错,也在老师们的孩子来买货时给不少优惠或者不收钱,认为他在此挣了不少的钱,上班和小卖部挣钱两不误,老师们的心理不平衡呀!
有的老师干脆数列着张会武在开设小卖部和家住学校所能得到的好处,住在学校水电炭费房租能省多少钱?
宜静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张会武家住在学校经历几任校长,经久不倒,久历不换也是张会武的本事,换成其他人,有那个本事,有那个殷勤劲吗?没有,我们应该向张会武和他老婆学习,殷勤奉承,热情周到,校长有什么事马上就到跟前。其他人能做到吗?我是做不到,学也学不会,性格上就不愿意做那些殷勤而低三下四的事情,人家就能做的,事事不误,常常不误,不简单呀!就像领袖人物说的,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人家张会武对学校校长就能做到有求必应,事事在前,有事必在跟前。你说学校领导是喜欢张会武式的人,还是喜欢你我式的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学校领导一定喜欢张会武这样的人,那他在几任校长跟前长信不衰,长留不去就不足为怪了。
赵田荣说:“分析的有道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有道理,自己明知道应该那样,可性格上却不想去做,永远成不了张会武式的人物。”
宜静芬说:“唉,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去眼红人家,人家能得到那样的好处,是人家付出的结果,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办公室的老师都笑了,但对关闭小卖部还是不感到遗憾。
第二百0六章 传达红头文件()
李军夹着他开会听课常带着的文件夹,上到上院,细心人还是发现了他不同于往日的神态,不是自信,而是恐慌,眼睛有些发红,神情有些游离。
老师们陆续走进四年级一班的教室,找自己愿意亲近的人坐在一块,张会武脸色平静,但有些失意的情绪,刘艳虽然争到校长答应交流经验的承诺,心里还是觉得被落冷的凉意,对校长产生了怨恨。外在表现最明显的是校医杨秀,一手托着头,脸面转向窗户,不看校长一眼。
校长坐在讲台下面学生桌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面向老师们,他的面前放着从腋窝转移到桌面上的文件夹。他的左边是孙越超、景升翼,右边是杨花亭、王力新。
校长让各年级组长清点一下本年级组的老师人数,各年组组长依年级顺序汇报了老师到会人数。校长从文件夹里拿出教育局的红头文件,递给孙越超,让他到时给大家宣读。
校长巡视了一下教师,教师摊开笔记本准备做记录的人并不多,只是张着耳朵听会议,他也不好再要求什么。
“咱们现在开会,今天有这么几个议题,一是大家也可能感觉到了,前半年是各类考试安排,后半年教育局就腾开手了,要进行各学校的工作检查;二是在教育局检查团来之前学校要进行检查,教导处要安排听课,检查教案、作业等往常常检查的项目;三是学校的学生安全问题;四是学习传达一个教育局的文件。最后有几个小问题说一下。先进行第一个议题,一年一度的学校大检查是全县教育上除统考之外的又一重要事情,是了解各学校工作的重要途径,所以各学校都十分重视,力图展示出本校的最好的一面。我们学校当然也不例外,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装面子的时间到了。这不是说我们专门为了检查而检查,我们平常就做的不错,就把不错的一面拿出来让他们检查,各老师各班级,把自己该做的做好,教案不要缺了,作业不要少了,该批改的批改了,就不会落下不好的概念。我们就是做这工作的,是吃饭的基本。总之大家注意些,粉要擦在脸上。”校长说了第一个议题,扭头看了一下孙越超,接着说:“第二个议题是在教育局检查团来之前,教导处先作个安排,检查一下各老师各班级的教案、作业,备案和批改情况,我想教育局的检查团要来,各位老师已经注意了,可以抽查一下,如果没有时间就不要了,可以让各年级组内部各老师互相检查一下。教导处也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学校的教学计划,汇报工作的书写等等,都得花时间。学校检查是为了应付教育局的检查,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样做重复了,浪费了时间,但目的只有一个,只要大家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学校的检查可以简略或省略。第三个议题是学校的学生安全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最近我们的教学楼进入实施阶段,车辆、机械、机器的搬运,都比较频繁。各班主任要在班里强调,上院的学生尽可能地不要到后院去,要去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叫工程上的车辆或机械等硬东西碰撞上自己。后院的学生下课或放学出入要注意自己的脚下,不要叫脚下的东西绊倒,跌伤自己,也不要站下看,应远离工地。当然也给工程上安顿,要他们也注意,两方都注意方可尽享安全。”
第四个议题是传达教育局的红头文件,校长停了一下,说:“下面有一个教育局的文件传达一下,请孙主任传达。”
孙越超拿到文件已经看了一遍,从内容看他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嘴上不能表现的过于喜形于色,但心里还是很欢迎学校的财务公开的。他虽是校务委员,他只能管理教导上的那摊子,无权过问和干涉学校的财务,就是教导上要买个什么教学用品,也不能私自买,要先向会计处提出要求,会计向校长请示了,校长同意了方可实施。学校的财务成了校长和会计的专利,要做什么从来不商量和征求意见,更不公布做了些什么,花费多少,像一本黑账,阴暗而见不得人。他作为校务委员,就是问上王力新,王力新也是守口如瓶,从不透露半个字,让他这个校务委员很是扫兴。有时他也曾想争这个权力,为什么不能知晓学校的财务,为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