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静芬说:“你给谁出钱了?”
卖菜的说:“给你们的校长,我是个没有面子的人,投了多少人,都没有办成,我害气了,自己亲自出马,认不得校长,可校长认得钱,钱往下一放,过几天就转进去了。钱是个好东西,可以畅通无阻!”
“真的!”
第二百一十九章 进城农民的难处()
卖菜的就是那个进城的农民,他用钱开通了自己的孩子进城里学校的门,不过是他几天的辛苦钱罢了。他进城什么活都做,只要能挣到钱。
他见自己孩子学校的老师来买菜,就每斤便宜五毛钱,斤数分量足够,这样他还不亏本,只是少挣了几个钱。他深深地感到农民进城不容易,几乎全是新的课题,孩子念书就难倒了自己,其它事情他倒不追求高要求,租赁住房可以次一点,便宜一点,吃喝可以凑合,自己的穿戴可以不讲究,孩子的穿戴却不能按自己的穿戴要求来,争取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来。所以他起早贪黑,想办法挣钱。他把钱看得既重又轻,没有钱不行,在城里没有它更是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但又觉得钱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为生活而奔忙,他很赞同李白的那句诗:“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常想人生在世一个时间,钱多的一小时,钱少的也一个小时,并不因为你钱多,而生命有所延长,并不因为你钱少,而生命有所减少,把钱看淡些。在他有生命以来,特别是进城以来,他发现人越有钱,心就越黑,见钱眼开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他不会忘记,为了孩子念书,他投了不少的人,也许是自己是个农民,没有潜在的用处,每一次投人,对方都显得为难,勉强答应下来,过几天得到的答案是不行。他只得再另找他人,结果还是一样的答案。他害气了,他决定自己亲自出马,结果仍然让他失望,学校领导几乎是一个口气,班级满了,盛不下。可他发现学校领导仍然是开条子,往里接纳学生,难道对他盛不下,对别人就能盛得下吗?
无意中他听到一个学生家长说给校长花了几百块钱报进去了,他顿时茅塞顿开,可又想到自己没有多少钱,花去几百块钱一家人的开支就要受到影响,不免心疼起来,可孩子的念书要紧,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回到家中,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向老婆学说了一遍,老婆也心疼起钱来,可没有办法,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老婆也知道他这段时间天天奔忙,天天失望而归。老婆心疼了一阵,不得不同意他的计划和打算,看着老婆揪心似的面容和表情,他宽慰地说:“孩子的念书要紧,就是不吃不喝,也不能误了孩子的念书,咱们已经瞎眼了,不能再让孩子瞎了眼。”
老婆无话可说了,停了一下,老婆还是说:“这个这样了,那二的哩,三的哩?我说不要生这么多,你就是不听,我说你把避孕套戴上,你就是不听,还说那样不好,不舒服,不茹乏。这下好了,看你有多少钱?”
他只得争辩说:“你说那些干什么呀,是那样了,你干脆就不要结婚,省多少事情,一个吃饱全家不饿,多省事,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无忧无虑。那你为什么要结婚哩!”
老婆被说得脸红了,害羞地过来捶打着他,说:“老天爷留下的嘛,不结婚人家笑话也嘛!”
他争辩说:“那你不要和男人睡觉嘛,不上炕,不脱裤子由你的哩嘛!”
老婆的脸色越发红了,在他背上擂打起来,用手捂着他的嘴,说:“再说哩不了?”
他笑了,他说:“开个玩笑,话是丑的,理是端的。咱们当初不一定是为了要孩子,现在既然生下了,就要按生下的来,再说什么也已经来不及了,迟了。再说把孩子好好培养成个人,说不定里面有个当官的,到时咱们老了,好好享享清福!再说钱是个什么,花了再挣。不要把钱看得太重,看淡些,千金散尽还复来!”
老婆说:“就你会说,把死的说成活的,把活的说成死的。”
他说:“理就那么个理,说死说活,都在那搁着哩!”
老婆被说通了,在那个旧箱子里拾翻了一阵,拿出五百元钱,数了一遍,倒过来又数了一遍,才递给他,说:“不要丢了!”
“晓得了,再是个做什么的,放心吧!”说着接过来,揣进内衣袋。
吃了饭,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出了门,第二重点小学的大门已经关了,他知道还有一个后门,但要绕道走,从另外一个巷道口走上去,走到学校上院,从台阶上下来,在台阶和到厕所的交界处,他停下来定了定自己有些紧张的神经,又看了看下院,下院一片寂静。正当他准备向校长办公室走的时候,近处的一个窑洞门响了,张会武出来要上厕所去。
他问张会武:“你们的校长在不在?”
张会武说:“啊呀,可能在哩吧!”张会武含而不露,淡淡地笑了笑,向厕所走去。
他慢慢的,轻手轻脚地向校长办公室走去,当快到校长办公室时,发现校长办公室的窗帘遮着,隐隐听到里面有呻吟的声音。过来之人的他马上想到晚上的夫妻之事,难道校长是和自己的女人趁放学之后享受欢乐之愉,孩子大了在家行事不方便,在这里偷空行事。想了一下,不像,孩子大了,孩子在办公室住,并不影响晚上和老婆的那个事,难道是和外人,是和社会上的人,和社会上的人怕出入不便吧,那还住着一家人,外人怕不好意思进来;那难道是和学校的老师,学校的老师还做这样的事,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他是过来之人,这种事最反感人破坏,何况自己有求于校长,不能破坏了校长的情趣,停住脚,停了一会儿,他转身慢慢地离去了。
回到家,老婆有些期待,也有些茫然,说:“怎么样,答应了没有?”
他重重地唉了一声,半天没有往下说,急得老婆脸色先变了色,老婆着急地问说:“怎么了,怎么了?”
他不好回答这个问题,怎么说呢?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唉,没有见到校长,你说我碰到什么了?”
老婆说:“碰到什么了?”
他说:“学校大门不开,我绕道上到上院的后门进去,下到下院,我怕烦躁人家,轻手轻脚地往校长办公室走去。谁知校长的办公室的窗帘遮着,里面传来女人的呻吟声,就像你来了瘾的那个呻吟声。”
老婆把他捣了一捶,说:“你是说校长和一个女人在里面发生关系哩!”
“所以我不敢进去,怕坏了人家的好事,就退了回来,明天了再去。”
第二百二十章 找校长报名()
卖菜的第一次给校长送钱的时候,碰上了那样一个场景,怕坏了人家的好事,让人家责怪,特别是校长的无形责怪,校长不给报名就不给你报名,你能怎样,就是给校长钱也怕不行。那是最让校长尴尬的事,校长能不刻骨铭心吗?
卖菜的农民的老婆怕迟了误了孩子的学习,让自己的男人明天再去,抓紧时间,早些搞成。
第二天,卖菜的农民在学生放学时就回到家,吃了饭,等待下午的到来,约摸到了昨天那个时段,又来到第二重点小学,学校的大门照样上了锁,他看了一眼就绕道进了下院。这次校长办公室大开着门,他走到门前,见校长正在,沙发上坐着一个女人,进去不合适,破坏了人家的拉话气氛,不进去,今天又误过去了,想了想还是硬撑着进去了。
校长很是不乐意,冲着他说:“做什么哩,有什么事?”
他说:“有个事。”说着看了一眼沙发上坐着的女人。
沙发上的女人识得来人的眼神,站起来,说:“回也,回去吃饭去。”
校长说:“我也回去吃饭去。”明显是对来人说的,有事就说,没有事我就要锁门了。
见坐着的女人出去了,走向大门开门回去了。
卖菜的农民说:“转个学生嘛!”
校长直接了当,并有一点火气地说:“不行,盛不下!”
卖菜的农民一看不行,非得花钱不可,否则再说一阵话的机会也怕不给了,把手抬上桌面,展开有些黑乎乎的手,里面竟有几百块钱,手翻了个个,把那几百块钱放到玻璃板面上,同样黑乎乎的手背慢慢地缩了回去。
校长的脸色马上变得缓和了不少,有些笑意地说:“啊呀不行呀,盛不下呀!”
卖菜的农民说:“啊呀,高抬贵人一下,我们农民进城不容易哩,孩子念书就是个难题,你做一下好事,一辈子记着你的好!”
校长矜持了一会儿,显得有些为难地说:“啊怎看在你是农民的份上,我想想办法,尽力而为,怕不一定能办了,还要在校务委员会上研究哩,等研究了再给你打招呼。”
卖菜的农民说:“那就麻烦你了,会上好好给我说说。”
校长哦了一声。
卖菜的农民出了校长办公室,他感觉到还是有希望的,心里轻松了许多,又绕道出了学校。民间有一句俗话:“提着猪头寻不着庙门。”今天校长接下了钱,肯定不会落空吧!
第二天,不放心的卖菜的农民又来询问情况,研究了没有。本来就不用校务委员会研究,只校长的一句话,就可转进去办了事的,当时是为了搪塞,说得难度大些,不然这五百块钱就不好收下。
校长说:“校务委员会研究了,校务委员们意见还是比较大,我说了半天才说服了他们,但他们说这一学期不行,下半学期了的。”
卖菜的农民担心下半年变卦了,不认账,自己的五百元钱岂不打了水飘,急得冒出一头汗水。
校长打保票地说:“下半年开学你就找我来,我一定给你办理,没有问题的!”
卖菜的农民担心地说:“那你调走了呢,我到哪里去找你哩?”
校长说:“调不了的,我刚到这儿还不上一年,你放心吧!就是调了我也要豁出老命给你想办法办理的。”
卖菜的农民说:“那我没有凭据呀,到时你不认账怎么办?”
校长说:“你放心吧!”说着拍着卖菜的,把他推着送出门口,卖菜的只得相信校长的话。
回到家却让老婆数落了半天,信不信校长的话只能让心悬着,怕校长骗了,怕校长调走。五百元钱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不算一个小数目,为了以防万一,卖菜的农民私下打问到李军的老家在哪儿,现在在哪儿住着。每天为这事留意操心,盘算着下一学期的开学。
终于在焦急心悬着的折磨中等待到下一学期开学的那一天,老婆在前一天就唠叨上了。这一天,卖菜的农民没有出去批发菜卖菜去,而是早早地来到学校找校长,谁知校长这一天正忙里忙外后,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校长办公室坐着好些人,专等校长,而学校的正常秩序已经铺开,各班班主任报着名,一年级新生也已经开始报名,副主任按户口上的名字生月接受报名,开出单据到总报名处出钱报名。
等呀等,等到下午三点多四点,仍然不见校长露面,等不上的来人陆续离去,校院渐渐清静下来。卖菜的农民肚子咕噜噜地响起来,无奈之中,他找到开小卖部的那个老师,问说:“哎,你们的校长哪去了,怎一天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