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双眼凹陷,黑黑的眼圈,大大的眼袋,青黄的脸色,满脸的皱纹,任何帅哥的影子都不见,完全就是一个糟老头的样子。他伸出的手,青筋暴突,瘦得皮包骨头,无论娄昭君如何调理养生的汤药饮食,吃下去都变成血块吐了出来,如何能吸收?
“高欢……你放心,我会阻止他们任何一种痴心妄想的。高澄应该没有那种胆子,只是高洋……”
娄昭君隐隐记得,她要生每个孩子前都有的异兆之梦。
怀高澄时梦见一条断了的龙;怀高洋时梦见大龙,头尾连接天地,张开口眼睛转动,样子惊人;怀高演时梦见蠕龙在地上;怀高湛时梦见龙在海中洗浴;怀二女时都梦见月亮进入怀内;怀高淯、高济时梦见老鼠钻入衣服下边。
“洋儿的确很有魄力,只是被蛊毒影响,有时会有激进之举。罢了,我只能说,你尽力就是。天若要灭我高氏,我们也无可奈何!”
高欢到此刻,也想起娄昭君之前说过的那些怪梦。不得不说,有些事情,要是上天注定,又能如何?他痛心疾首,有些事情,的确是他处理得不好,才有这些后患,就像最终只能不了了之的游氏命案一样。
377雪中送炭()
“我已经叮嘱高澄,我死后,能瞒多久就多久,等他继承了我的爵位,稳固了实力后,再公布天下。”
高欢又歇息了一会儿,才说了最后的要求。
“好。”
娄昭君已经煮好了参汤,给高欢提神。她一口一口仔细喂着,将他不小心流出来的汤水,细细擦掉。
“不要浪费这些汤药了,千年人参,留着给你炖鱼胶养颜岂不更好?”
高欢见着如同三十出头的娄昭君,自惭形秽。自己情绪总是过于大起大落,才会如此折了寿命。
“若是拿我三十年寿命换你三年,我也情愿。何况这千年人参?”
娄昭君坚持给高欢喂汤,见他抿着嘴不肯喝,干脆以口相渡,让他不得不吞咽下去。
“君儿……”
终于一碗汤全部给喝了下去,高欢哽咽着。
“好啦,我们是夫妻,不要这么计较这些东西。你先卧一下,我帮你抚背助你消化。也别在这边耽搁太久,你才可以回去休息多一会儿。”
娄昭君像哄孩子一般,帮高欢轻抚着背部。高欢闭目养神,眼角流下了一滴泪。
武定五年正月初八,东魏勃海献武王高欢去世。
史书评价,高欢性格深沉谨细,一天到晚总是一副很庄严的样子,谁都不能猜测到他内心想些什么,在掌握机会和权变方面,他能千变万化,如有神助。在治理、驾驭军队方面,又能做到法令严格。他听取和断决事情,能做到明察秋毫,谁也不敢冒犯、欺骗他。在选拔人才,提升任用官员时,只注重其才能,如果能担当此任,哪怕是仆人也不管;那些徒有虚名而无实际能力的,都不被任用。高欢平时喜好节俭朴素,所用的刀、剑、马鞍以及缰绳都没用金银玉器装饰。他年轻时很能饮酒,自从担当大任之后,饮酒便不超过三杯。他了解下属,喜欢人才,对有功勋者和老部下都极力保护、成全;每次俘获到敌国的那些为本国尽忠尽节的大臣,大多不处罚他们。由于这样,文武百官都乐意被他使用。
高欢去世,长子高澄封锁了高欢去世的消息,秘而不宣,只有行台左丞陈元康知道。
“我要见高欢。”
茹茹公主硬要闯进娄昭君的屋子,自初八后,高欢就失踪了,她找遍了整个晋阳城,翻遍了整个丞相府,就只剩这里没有搜了。这娄昭君要干嘛?为什么要把病入膏肓的高欢给藏起来?
“怎么办?茹茹公主要闯进来了。”
高澄在娄昭君屋里与娄昭君一起守灵,他每日除了上朝,其余时间都来娄昭君屋里守灵,不怪乎连茹茹公主都起疑了。
“头七已过,不如从暗道送去墓里吧。”
娄昭君知道现在消息还是不能透露出去,她房里的暗道是高欢临死前告诉她的,就为了此刻一用。
“但这地方,如何布置收拾?”
高澄看着屋里的摆设,一时要挡住那茹茹公主,就必须一点破绽都不能显露出来。
“交给我。”
明空突然出现,娄昭君和高澄面上一喜。
“明空……”
娄昭君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表达自己的谢意。
“你们又没有给他超度,又没挑日子,怎么能匆忙下葬?”
明空埋怨,不过双手一挥,整个房间已经恢复了常态,高欢也已不见。
“明……”
高澄其实是知道晋阳的事情的,只是那时他犹豫着能不能出面的时候,他们已经消失了。正如现在,他还没表示感谢,明空也已经消失了。伴随而来的是茹茹公主手下终于闯了进来的声音。
“忘了,还有衣服。”
明空再次在角落出现,他们的衣服恢复常态,正是雪中送炭!
378侯景之乱()
“高欢一定是死了,高澄秘不发丧,就是为了提防我!”
河南,侯景收到高欢已经好几日没有见茹茹公主的消息,私下揣测。
“主公,您不是一直说高澄是软柿子吗?何不……”
身边一个下人一向甚得侯景欢心,他立即帮侯景说出了他很久以来的心事。
“我在东魏,有彭乐、娄昭、段韶一众草包压着,难以表现我的重要之处。可我要到了西魏或者梁国,他们正正缺了武将,能不把我当珍宝吗?”
侯景眼睛一眯,黑黑的脸上充满了对权力的向往。他的高大魁梧,却因两足不一样长而被其他将领耻笑。他的英勇善战,却因有太多身先士卒的其他人而被埋没。他之前一直隐忍不发,是看在高欢的识人善用上。如今高欢死了,他再不反,今生看来是难以有出头之日了!
“大王高见!臣定当追随大王,誓死效忠大王!”
几个很狗腿的下人立即跪倒在地,表态支持侯景。
“侯景果然反了……”
收到密信,娄昭君叹气。
总觉得自己挺对不起高欢的,是明空包办他的超度和下葬,她和那些儿子一个都没办法上前去,只为了他已经打下的天下。
如今,高澄羽翼未丰,侯景就开始叛乱。只怕天下从此,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了。
权力,如此让人失去理智。不顾生灵涂炭,不顾昔日情谊,只为了自己的欲望,而膨胀自己内心的那只魔鬼。
“据最新情报,侯景依据河南而反叛东魏,归属了西魏,颍州刺史司马世云带领全城百姓响应他的行动。侯景引诱并捉住了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怀朔人暴显等人。他派遣了二百人的军队,用战车载着刀、戟等兵器在黄昏时分进入了西兖州,想用偷袭的方法夺取这个州。西兖州刺史邢子才发觉了,不动声色先发制人,侯景派出的二百人马全部被擒,于是邢子才向东方的各个州都散发了檄文,这些州各自都做了准备,因此侯景未能夺取这些地方。”
新荷凝重地报告最新消息,看来形势并不乐观。
“澄儿有什么表现?”
娄昭君一边继续和侍女们收拾着屋子,一边问。
那日茹茹公主搜了她的屋子,找不到高欢,砸了很多东西。不少侍女过后都在收拾时扎到手,加上要尽快把灵堂的东西都烧了毁灭证据,侍女不够用,娄昭君和新荷不得不分工,让新荷去搜集情报,她则在屋里收拾东西。
“各位将领都认为侯景之所以反叛是由崔暹引起的,高澄出于不得已,想要杀掉崔暹,以此向侯景道歉。陈元康劝谏高澄现在虽然天下还未太平,但国家法纪已经确定。如果因为几个将领外叛,为了讨得他们的欢心,便枉杀无辜、破坏刑典,岂止有负于上苍神灵,而且又用什么来安抚黎民百姓呢!汉朝晁错的事情是前车之鉴,希望高澄慎重处理此事。高澄听完这番话,才打消了杀崔暹的念头。高澄派遣了司空韩轨督率各路军队去讨伐侯景。”
新荷报告,语气中没有起伏,而娄昭君面色越来越难看。
“这个笨孩子!高欢之前的估计果然没错!”
379面面相觑()
刚刚投降西魏不久,西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若干惠为司空,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公。
三月中旬,侯景又派遣他的行台郎中丁和前来梁朝,在上表中讲道:“我与高澄之间有隔阂,请允许我率领函谷关以东,瑕丘以西,豫州、广州、郢州、荆州、襄州、兖州、南兖州、济州、东豫州、洛州、阳州、北荆州、北扬州等十三个州来归附,而青州、徐州等几个州,我只要随便写封信过去就能来归降。况且黄河以南,都是我管辖的范围,行动起来易如反掌。倘若青州、徐州一旦平定,就可以随后慢慢攻取燕、赵之地了。”
梁武帝也知道侯景投降西魏一事,可是有这么个有名的武将甘愿投降,还说要给他带来如此丰厚的降品,任谁也不能不动心。虽说梁国之前与高澄关系已经打得火热,可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他马上召集大臣们来朝廷商议此事。
尚书仆射谢举等人都说:“近年来,我们与魏友好往来,边境地区一直平安无事,现在若要收留其叛逆之臣,我们私下都认为不太合适。”
梁武帝沉吟许久,回答说:“尽管如此,如果得到侯景的话,塞北就可以到手了;机会难得,怎么能胶柱鼓瑟而不知变通呢。”
谁也不知道,这一年的正月,梁武帝梦见中原地区的牧守们都献地来投降,举朝上下一片欢庆。
早晨起来,梁武帝遇见中书舍人朱异,便把做梦的事告诉了他,并说:“我这个人很少做梦,如果做了梦,梦中之事就一定会应验。”
朱异忙说:“这是天下要统一的征兆。”
等到丁和前来告诉梁武帝,说侯景定下计策要在正月十七日这天行动,梁武帝就更相信这个梦是天神的意志。但是他的决心还没有完全定下,曾独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国家象金瓯一样,无一伤缺之处,现在忽然要接受侯景送来的土地,这难道是合乎事理的吗?倘若因此而引起混乱,后悔怎么来得及呢?”
朱异揣摩到了梁武帝的心思,便对梁武帝说:“陛下圣明无比,君临天下,南北方的人都仰慕、归心于您,只是因为没有机会奉事您,所以其心意一直没有实现。现在,侯景把魏的一半土地分割出来归附您,如果不是天意引导他的心,人们又赞助他的打算,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如果拒绝侯景,不收留他,恐怕就会堵绝了随后准备来归降的人的希望。这些实在是显而易见的,希望陛下您不要犹豫。”
梁武帝听完这席话,于是决定接纳侯景。所以,此时的话,不是他的一时兴起。
第二天,梁武帝任命侯景为大将军,封他为河南王,让他担任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及大行台之职,并特意授权他可以如后汉的邓禹那样秉承皇帝的旨意发号施令。
侯景非常高兴,立即从西魏那边率领自己的军队投奔梁朝。
“不是吧,这么快变脸,不要我们的西魏了?”
宇文毓已经长大,也开始慢慢接触政治,上朝和宇文泰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