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浣衣女-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红只要刘白氏不在她身边唠叨,便万事大吉。

    大宝小宝知道妈妈生病了,这阵子异常乖巧,成天围着李小红转,也不吵闹。

    这个问:“妈,你吃不吃糖?”

    那个问:“娘,你喝不喝水?”

    李小红心中甚是熨贴,觉得生了两个贴心小棉袄。

    这一日,小宝从外面咣咣跑进来,扑到母亲跟前说:“娘,外面铁蛋儿他们在吃一种红红的果子,我没吃过,我也想吃。”

    李小红的烧已经退了,只是躺在床上,再将养两天,日常的工作已经开始接手了,闻言便起身:“娘带你去看看是什么样的小红果子。”

    一看居然是草莓,深秋时节的草莓真罕见,想必是谁家早早种了,一直没有结果,深秋时节才捡了几个果子。

    大宝正含着手指,流着口水,站在边上看别人。看到母亲过来含混的,喊了一声:“吃。”

    那群小孩,有十几个,草莓只有四五个,轮下来一人还轮不到一颗,自是不肯分给大宝小宝这样的小小孩。

    李小红便去跟领头的大小孩铁蛋商量,用一颗糖换他一个草莓。

    铁蛋闻言大喜,那草莓在他家地边上,结了几个果,他拿出来炫耀的。李小红拿出来的糖是“酥点记”的糖,他还是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吃过。

    李小红把那颗草莓一分两半儿,大宝吃一半,小宝吃一半。心里想着酸倒牙的东西,小孩总是好奇,无论好坏都要见识一下。

    没想到大宝小宝吃了之后还想吃,居然爱吃酸口的,难道以后长大了爱吃醋?

    李小红无奈,只得一手一个把两个孩子牵回家。和李妈妈商议,要不要到别人家去挖两棵草莓树,回来自己种。

    李妈妈笑道:“这两个孩子,好吃的吃多了,没吃过的就是好的,尽琢磨自己没见过的。”

    李妈妈拎了把铁掀就出门儿了,要说对周围邻居的熟悉程度,李小红远不如李妈妈。

    李妈妈一会儿铲两棵草莓苗子过来,李小红看那草莓上还结了几个小青果子,便把那草莓种暖棚里去。

    从此之后,大宝小宝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那几个青果子红了没?

第75章 麻烦又来了() 
李小红看这两孩子馋成这样,又悄悄的找了几颗草莓树,挪到空间里,空间里温度合适,肥料也合适,草莓这种东西原本象野草一样长得飞快,而且会自己蔓延生长。

    有一天早晨,李小红端了一盘红红的草莓出来,想给大宝小宝一个惊喜的时候,却见大宝小宝含泪看着她说“我们想自己摘。”

    李小红表示,孩子的脑回路真奇妙,不大能理解。

    李妈妈嘲笑李小红太惯孩子了,李小红不敢认同,家里最惯孩子是李妈妈,谁要是敢动大宝小宝一个指头,李妈妈立马跟人翻脸,不管是谁。

    这件事情的后果就是刘家店铺里,一冬天常年摆着新鲜草莓。

    草莓这东西,产量是很高的,没几日就蔓延霸占了李小红的半个空间,李小红为了大宝小宝爱吃,忍痛将兔子减少了一半儿,把兔子地盘划出来了一半儿种草莓。

    要说人真是奇怪,平日里李妈妈催李小红进空间去种地,李小红左推右推,嫌太辛苦。

    等到大宝小宝想吃草莓,李小红也不要人催,硬是天天进去采摘,施肥料,也不觉得辛苦。

    多余的草莓摆到店里卖,李小红从来不知道这酸掉牙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多人爱吃。

    连二姐都经常从乔家过来,到暖棚里揪两颗草莓再走。

    乔婶很好奇,去年的西瓜挣钱了,怎么今年不种西瓜改种草莓了?过来才知道,只是因为大宝小宝想吃,乔婶不由得感慨,你们家也太惯孩子了。

    李小红一边麻利地洗着衣服,一边笑着说:“哪里是惯,等你有孙子就体会到了,反正不麻烦,种啥都是种。”

    又感慨道:“我想惯也惯不了两年了,送到学堂去就该吃苦了。”

    正说着话,王大妈去买锅盔回来,街口新出了一家烤饼店,锅盔做得极好,用大土炉子,明火烤制,里面还有自家采集的野蜂蜜,红曲黄曲放得很多,一口吃下去,竟然有爆浆的感觉,偏又是咸甜口的,一点都不腻人。

    李小红赶着切了半个锅盔,让乔婶带回去。

    甘肃这边的锅盔,有一个巴掌厚,四五十公分宽。一个锅盔,全家人一天都吃不完。

    这家锅盔做的好,价格不便宜,一般人家还真舍不得天天去吃。只是李小红向来信奉,吃得好才能更有力气干活,赚更多的钱。

    乔婶喜恭恭地,拿了锅盔回家了,顺便又从刘家暖棚里采了两棵辣子,二媳妇这阵胃口老是不好,大着肚子,还非要坚持到外面去上工。

    乔婶心里清楚,二媳妇是在躲着大媳妇,二媳妇天天挺个大肚子,大媳妇虽然不说什么,但总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乔婶已经暗地里敲打了大媳妇好几回,就算心里再难过,也不能眼红人家怀孕。

    只是大媳妇钻到牛角尖儿里,乔婶经常见到她暗自垂泪。

    甚至乔婶还带着大媳妇看了大夫,没有什么毛病,补药也吃了,可就是没有动静,只能说缘分还没到吧。

    所以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从外人看起来,李小红家和乔婶家,过的多好,可是其实每个家总有自己的,这里不如意,那里不顺心。

    这几日刘大牛完全闲了下来,从庄子上回来后,便日日跑新宅基地那边,与包工头商量,该怎样修整,怎样盖房子,进了不少的沙石土料。

    刘二牛和刘老实父子都上来帮忙,二牛便日日的住在新宅基地那边,晚上都不回来,看着进来的原料,生怕被人偷了。

    刘家的新宅基地,离刘家小院儿并不太远,是县城统一规划的城外扩出去的一块地。

    宅基地上一片红红火火,有空劳动力的许多人家已经早早的把房子盖了起来,打算在新房里过年。

    刘家因为父子几人都要种地,必须等到全部秋收完了,下雪之前,抽出人手来盯着看房子,连小叔也主动的跑来帮忙。

    小叔是因为对李小红夫妻心有歉疚,又端着长辈的架子,不好意思直接道歉,用这种方式,来缓和两家的关系。

    小叔心里明白,小桃的事,怪不得别人身上,谁叫她自己不争气,一个人想要走弯路时的,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这几天小桃又在家里闹着,要她娘退亲,甚至自己找了一个大户人家要去做妾。

    只把小婶气的要吐血,已经在家躺了两天了。

    刘家建房的同时把云大娘房也要建起来。

    云大娘的宅子设计风格和李小红家不同,更偏重于南方的感觉,更小巧、玲珑、秀气。

    李小红家的风格,就是方方正正、端庄大气,更符合北方人的审美,以实用为主,院子里并没有像李小红前面设计的弄个池塘,而是和以前一样,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可建筑面积,不仅预留出来了田地,盖了两间草料房,甚至还预留了两间客房。

    这一日刘白氏上门,李小红一见她的脸拉得长长的,心里暗叫不好。

    这阵子刘白氏安安生生,没有给她找麻烦,她也疏忽大意了,如今家里要盖新房子,刘白氏必然心里有所不满。

    刘白氏张嘴便说:“你上次说的让老四明年去赶考,那你把老四赶考的钱先给我,省得你盖房全花光了,到时我怎么办。”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你都有钱盖房子了,还没有钱帮助小叔子吗?

    李小红压着性子慢慢与她讲道理,只说已经安排好,明年让刘大牛请假陪刘文星赶考。

    刘白氏不依不饶,非让李小红先把20两银子交给她。

    李小红大怒,别人家赶考,只要一二两银子就够了,凭什么我们家要用20两银子。

    刘白氏来就没打算和她讲道理,板指头给她细算,去,要住客栈,要吃饭,要打点,还要请客吃饭,听说主考官要围好,要不然的话,会受到不公平待遇等等,算下来20两根本不够。

    李小红最近才觉得这个婆婆好一点,这一看还是不靠谱,照她这种花钱方法,刘文星只考这一次试,就够他们家倾家荡产了。

    李小红反复跟婆婆解释,第一次考试不用打点主考官,海选都没过呢,主考官知道你是谁呀,考完之后如果上榜再去拉关系也来得及。

    偏婆婆不吃他这一套,坐在地上撒泼,非要让她把钱拿出来。

第76章 盖新房(一)() 
李小红气恼极了,忍不住也吼了起来:“你非要看我们住在租的房子里吃糠咽菜,才开心么?我们想有个自己的房子就不行吗?”

    “我为了这个新宅子,省吃俭用,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去,还借了一大笔债,你当我心里不难受。”

    “两个孩子眼瞅着就大了,我们总得有个自己的窝,天天这样飘荡,你当我心安吗?”

    云大娘进门的时候,就见着婆媳两个跟两个斗鸡似的,大眼瞪小眼,站在院子里,剑拔弩张,硝烟弥漫。

    不用问就知道必是刘白氏又来讨债,云大娘琢磨了一下问:“大宝娘,你上次说要跟我借钱去建房,我看材料都拉来了,你打算这笔钱啥时候还呢?”

    刘白氏一看,真讨债的来了,起身拍拍土走了,临走还不忘了从李小红家的兔子窝里捉只兔子走。

    李小红叹息地摇头对云大娘说:“我这个婆婆平时花一分钱都在算计,偏偏莫名其妙有时候会突然大方的离谱,倾家荡产的往外秃噜。不是一个好的当家人啊!”

    云大娘无奈地摇摇头,这种事情谁都没法解决。

    云大娘原是来和李小红商量,县令夫人想请她去议事,李小红摸不到头绪,很茫然。

    新县令夫人是个爽朗的将门虎女,李小红一见她,便被她吸引,喜欢上了她。

    有的人就是有这样的魅力,总能成为一群人的中心。

    县令夫人未语先笑:“我早就听说你了,我年少时在京城待过两年,和云大娘打小就认识,她可是时时提起你,对你可是钦佩的紧。”

    县令夫人上来就攀交情,李小红见县令夫人一点都没有架子,便开心的与她交谈起来。

    却原来县令夫人听云大娘提起,李小红打算办个帐房学校,觉得这是个机遇。

    在甘肃这个地方,地处西北,学风淡薄,民风彪悍。

    若是县令在为官任上能够把学风抓上去,哪怕就是这种教人手艺的学堂,政绩上也是深厚光彩的一笔。

    便与李小红商议,学堂算是公办,聘李小红做山长,就是校长。

    教师由李小红招募,县里负责建起学堂,并给每位教职员工发放工资和三节补贴,入学的贫困学生除了减免学费外还有额外的生活补助。

    李小红一听大喜,她一向觉得无论任何事情与政府合作是最佳途径,政府代表强权机构。

    光是给教职员工发放工资和贫困学生的补贴,李小红自己就撑不下来,有政府的支持,自然最好。

    李小红前世一直都属于公家人的身份,很明白,社会地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的时候,远远比钱财管用。

    公办学堂里,她是山长相当于校长的身份,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