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身边的刘大妈,她并不认识,从小也没有照顾过她,但是她知道这个妈妈,对她和别人不同。
可是她更想得到李小红的爱,天天和大宝小宝一起玩,看着李小红怎样地宠爱着大宝小宝,如同她的娘亲宠爱她一般。
小妞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那充满书香的园子,而这说着土腔土调,需要耕田种地的人家是她以后永远要生活的地方。
她本能地如同小兽一般靠近,这家中最充满母性光辉的人,李小红的身边。她在久违的温暖的怀抱中,忍不住,喃喃地喊了一声“娘”
李小红紧紧地搂住了怀中这小小的躯体,这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啊。
小宝过敏后第二天,李小红便觉得自己头痛欲裂,浑身酸痛,嗓子痒,不停的咳嗽,很明显受凉了。
没想到,这可真是一家的病人。
王大夫给小宝换了药,这次特别简单,只是一点柴胡和金银花,其他的麻黄什么的都没敢往里加。
他拿不准,上次那药里中的哪一种是过敏因素,只给最简单,最不易过敏的两样,清清热,其他的只有等小宝自己慢慢好转。
大宝见小宝病了,这么痛苦难受。赶紧把自己零食袋里所有的宝贝都掏出来,摆了一炕。
有糖葫芦两串儿,花生一把,小苹果两个,油桃一个,李小红竟然从他的零食袋里面发现了半个蛋糕,已经干透了。
李小红把大宝训了一顿,太不讲卫生了,这个零食袋里面要生多少细菌?
王大妈讪讪地默默把零食袋取走洗了。
刘家庄托人捎话来说,要办刘二牛的婚礼,农村就是这样,年前娶了新媳妇,过年的时候新媳妇就可以在家里操持家里过年的事情,就是我们老话说的,娶个媳妇好过年。
李小红在这里生活的时间长了,思想慢慢也认同了,这里的人什么都能和过年扯上关系,住个新房好过年,娶个媳妇好过年,卖个老母猪好过年。
刘大牛躺在床上动不了,李小红身体也不好,小宝的病也没好透彻,托小桃带了五两银子回去,让小婶帮忙全程操持。
刘白氏大怒,在刘家庄又是大吵大骂一顿,只是没敢冲到城里,上次李妈妈对她说的,再来打断腿的话她还记得。
刘白氏一方面嫌钱少了,另一方面嫌交给小婶,没有交给她。
刘老实敲了敲旱烟袋,烦躁地问:“你到底啥时候能有个满足,大媳妇就不错了,五两银子可以办一个像样的婚礼了,酒席钱也尽够了,你还闹什么?”
刘白氏恨铁不成钢地看这样的丈夫:“老大家的既然肯出五两银子,那就证明手里肯定有五十两,他们有五十两,才肯给我五两,我当然不愿意。”
刘白氏吵闹的事情传到了李小红耳朵里,李小红叹了口气,心想,这大概就是更年期吧,没事也要找点事出来吵,不把身边的人搅和个遍,永远没有个头。
过了几日,吃了酒席的小桃回来说,二牛的婚礼办得很热闹,女方家也很满意,杀猪菜上得足足的,每个来吃席的人,都吃得肚子溜圆的回去。
酒席上的猪是陈屠户家出的,就这么一个女儿出嫁,肉管够。
刘家庄出了十几个小伙子去迎亲。虽然做不到一串的牛车,可是拼了十几辆驴车,也是乡下难得的隆重。
陈屠户总算赶在年前把陈大姐儿嫁出去了,要说大姐这个老大难,在他们家也是年年发愁。
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家里亲朋好友来拜年,往往第一句话就问的,大姐儿的亲事怎样了?今年总算可以过个安稳年了。
陈屠户这个当爹的实在,答应给大姐的赔嫁没一点埋伏,实实在在给的真金白银。
大姐嫁到刘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找里正,划了半座山头的宅基地,要建自己的养猪场。
里正本来不同意,刘家人口不多,要占这么大的宅基地,旁人肯定有意见。
大姐只说我家大嫂说了,你若不同意,她便和我大哥来找你说道说道。
里正的老眼前闪过了李小红和壮壮娘的脸庞,犹豫再三,一咬牙,一狠心,终于同意了。
大姐儿开心地回家了,心里想着大哥大嫂的名头,真是好用,果然大哥大嫂在村里算是有头面的。
刘白氏一听说,家里要划那么大的宅基地做猪圈用,立刻表示不同意,非说二媳妇不会当家,把钱往水里扔,让二媳妇把嫁妆钱交出来,让她帮忙打理。
刘白氏爱闹腾,陈大姐儿比她还会闹腾,大冬天的,年前里头,日日都坐在村头开始哭自己命苦。
婆婆心太狠,刚进门,连三天娘家都还没有回,就想把她的嫁妆全部剥夺了去。
这眼瞅着到了年根儿下,刘白氏一看,家里不仅灶糖灶饼什么都没有做,衣服也没有洗,什么都没有准备,新进门的儿媳妇天天只知道坐到村口去哭,不由得大为烦恼。
只好通过二牛沟通,让儿媳妇先把家里年关过了,至于她想盖猪圈就让她盖去。
这下大姐儿才满意的回去了。
陈家大姐儿对刘白氏第一回合,陈家大姐儿赢。
第91章 慈善义卖()
进入年关,各项店铺的生意慢慢停歇了下来,李小红专心在家照顾刘大牛的身体,今年过年他们两个都不回刘家庄了,这是刘大牛主动提出来的,李小红抚掌赞同。
让小桃带了三份年礼回去,分别给刘老实家,小叔家和里正家。
要说小桃确实能干,过年前这一个多月里卖了一千多只兔子,光提成就拿了将近一两银子,再加上其他洗衣服,卖菜等等,还有固定保底工资,小桃拿了一两半银子回去。
王大妈与她一屋,两人经常私下里说些悄悄话,见小桃取出了半两银子,好笑的问:“你存私房钱呢?”
“你不知道我娘,虽说心疼我,可是更疼她的儿子,我要是把这些钱全给了她,她可不会给我留一个子。”
王大妈点点头:“我若当年有你这种心眼儿,也不会落到如此境地,人还是要多为自己考虑呀!”
“就算这半两银子也不全给我娘,还有个大姐嫁到邻村过得不好,我想给她给一些。”
“你打算怎么给?”
“偷偷地给,让她藏起来。”
王大妈不赞同地摇摇头:“你还是没有人生经验啊,你这样做,对她在婆家的处境没有任何改善,万一被人发现了,还要解释钱财的来历。”
“你就把这钱给你娘,分开了给,告诉娘这钱是专门给姐姐的,你娘知道该怎么做。”
小桃自从吃过亏后,一直特别听话,爽快地答应了,要说她毕竟是未出嫁的女子,考虑家庭问题,尤其是对于这些婆媳关系等等的相处问题,还是不太明白。
她回家与她娘一说,小婶便明白了小桃的意思。
第二天便支了十文钱,让买了半袋面,要大儿子送给大闺女家去。
亲家一家喜出望外,觉得这大媳妇家真是挺有眼色,知道快过年了,居然送了面来,热情地留人吃饭。
大年初二媳妇回娘家的时候,第一次没经历任何为难,小桃姐姐回娘家来了。
小桃感叹,原来钱是这样花的,小桃姐姐回家来,感谢娘家给她撑面子,娘家日子不好过,还处处想着自已,小桃姐姐感动的。
初二下半响,小桃姐姐要赶回婆家,小桃娘二话不说,给装了一只猪大腿,让儿子帮忙背了回去。
亲家一看小桃家日子过起来了,对儿媳妇也不敢象从前一样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言语中尊重了许多,小桃姐姐的日子好过了起来。
三天年过完各种年会开了起来。首当其冲的便是县令家的年会邀请,李小红早早的便从京城送来的年礼中,选了一些适合做伴手礼的物件儿。
李小红出面是作为即将开业的账房学堂山长身份出席。她知道这种场合吃喝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要结识人群。
像这种古浪县高层人物出席的宴会,能结识一到两个真正支持你的人,对以后账房学堂的发展很有帮助。
李小红热情地与前来出席的各家的夫人、小姐、太太、老太太们攀谈,宣扬帐房学堂的教学思想、秉承的原则、未来发展的前景等等,这也是一次对账房学堂的很好的宣传的机会。
县令夫人本以为李小红农妇出身,到现在这样只是靠着一技之长,没想到李小红还有如此的经营头脑,在某些场合也能做到长袖善舞,不由得对李小红刮目相看。
对于李小红提出的希望给账房学堂再划拨几十亩公田,用于家贫的学子勤工俭学,县令夫人一口答应了。
李小红本以为自己对于年会的准备已经非常充分了,没想到最后一个环节才使她意识到身份的差距影响是巨大的,日常生活中不同影响也是巨大的,而最大的影响是信息不对等,人人都知道的事,只有她不知道,她就像是闯入皇宫舞会的灰姑娘。
年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慈善义卖,难怪参加宴会的夫人太太小姐们都盛装出席,每个人身上随时都可以拿出几个钗几个镯子,李小红虽然也精心准备了服饰,可只带了一个金钗,并没有带其他的首饰,此时不禁有些捉襟见肘。
好在李小红毕竟是有急智的人,仔细想了想,自家与其他人家相比较的优势,提笔写了一张纸,递给了前来收东西的仆人。
义卖开始,大多数都是自己把自己的东西拍了下来,到了李小红的环节才是真正的高潮,因为李小红写的是,自己亲手种的成熟的西瓜两个,葡萄十串。
面对一片的议论纷纷,似嘲笑、似询问、挖苦的各种声音,李小红站起来,从容给大家鞠躬,用比平时高八度的声音,对大家道:“大家都知道,我是庄户人家出身,最擅长的是种庄稼,这西瓜和葡萄是我亲自种的,给孩子当零食吃的。”
“我家里的金钗玉镯拿出来,当然是比不上在座的各位那样精致大方,也就是我亲手种的这些西瓜葡萄,算是个冬天里的稀罕玩意儿。”
“术业有专攻,我比不了各位的家大业大,各位也比不了我的种地和做帐,但是大家的善心是一样的。”
“您若是拍下,我派人送到您府上,拍出来的善款,用在穷苦人身上,也是大家都尽了一份善心。”
周围许多抱着看笑话的太太夫人的眼光,看到李小红不卑不亢的解释,眼光变为了赞赏,人不怕穷,只怕自卑,自卑的人心态不正,最不能接近。
这两个西瓜十串葡萄,最终被城南的徐大虎家以五十两银子拍得。
李小红回到家中,看着那一摞摞的年会邀请,难道每次年会都用西瓜和葡萄,去做义卖吗?
云大娘知道了她的烦恼,给她出主意,伴手礼根本不需要,去参加年会,原本为的就是为了义卖出个好名声,其实大家也没有带什么伴手礼。
可以把准备好的京城年礼中挑选一些精致物件,直接拿去卖就好,李小红怅然,若是帐房学堂开张了,这种场合,拿出去的东西必然会是已编制好的教材,这是仅有的可以拿出手的东西了。
现在除了这些西瓜葡萄,没什么可拿出来的,京城的东西虽好,一来没有那么多,二来太招摇。
第92章 孤儿院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