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浣衣女-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舒服呀。”她感叹。

    得到赞赏的刘大牛笑得眯了眼睛:“若是舒服,以后我天天给你洗。”

    刘大牛明白李小红心里的念头多,她走得比自己更快,也比自己更远,自己在事业上不能帮助李小红,只能在生活上更多关心和照顾。

    只要刘大牛在家的日子,便日日给李小红打水洗脚,这个习惯维持他们的一生。

    李妈妈进来想说什么,看着女婿给女儿洗脚,笑眯眯地退了出去,她就是喜欢看着女婿去宠爱自己的女儿,自己女儿这么好,就是应该受到天下人的宠爱。

    那种所谓的女人应该管家管孩子伺候老公的说法,都是放屁。不知道疼爱自己妻子的丈夫,根本心里就没有自己的妻子。

    只要真心爱你的人,就一定会把你放在心坎里,舍不得你受苦受累。

第101章 刘家家训() 
桌上的热茶渺渺地散发着热气,李小红与刘文星商议着:“有四句话,我想应该作为刘家家训,长传下去,也可以作为警钟长鸣。”

    “第一句话,“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我想这是作为官员的起码要求;”

    “第二句话,“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要当官就不要想发财,这一条恐怕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有所追求,必有所丧失;”

    “第三句话,“寸心不昧,万法皆明”,贪污受贿,鱼肉乡民,这是国法不容的;”

    “第四句话,“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当官的宗旨就是奉献,利益问题上,“拿来主义”要不得,不能图实惠,谋私利。”

    刘文星击掌大笑,笑容散发着这个年纪的张扬和青涩:“大嫂,这些太对了,这个家训,刘家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不仅刘家要传下去,我还要带给山长看,让书院的同学们都遵照执行,这才是天下为官者的法则。”

    早春略带暖意的阳光,照在李小红办公室的课桌上,让人觉得无比明媚。

    李小红终于能忙里偷闲过问这段时间学堂的运作详情。

    刘大妈送上来的帐本很清晰,可是李小红看着账上的几个数字,嘴里微微有些发苦。

    她干笑着问刘大妈:“怎么会多出来这么多产出,这么多钱?”

    刘大妈恭敬的回答:“时值青黄不接的时节,您家里的两个老宅子暖棚出产了很多新鲜蔬菜和反季节的瓜果,合并在学堂的产出里一并出售了,有一部分是学堂自用了,我给您单列了一本账。”

    李小红心里毛毛的,她就知道自己的亲娘是个胆大包天的,没想到在她出门的这段时间里,李妈妈竟然拿出了如此多的反季节蔬菜,这哪里是两个宅子能生产出来的量。

    李小红不知该庆幸,还是该后怕,幸好是合并在学堂产出里,掩盖了下来,学堂毕竟还是有几十亩地。

    李小红试探的看着刘大妈说:“我娘是一个种田能手,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吧。”

    刘大妈是一个心里透亮的人。在她看来,无论李妈妈有什么特殊手艺,都是好的,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成为保命保家的手段。

    曾经在京城,她见过的奇能异士更多。有人能把秋天的橘子保存到冬天,在购买的时候,清香扑鼻,外观良好,只是你打开后,里面如同毛絮,根本不能吃。

    李妈妈有这一手本事,刘大妈甚是欣慰,尤其现在刘文星又中了秀才,刘大妈从中看到了通往以前生活的一丝曙光。

    她明白李小红问她的意思,她目前要尽心竭力的维护李小红和李妈妈。这两个人可是刘家的希望,是小妞以后人生道路的保护者。

    刘大妈保持着一贯的恭敬道:“李妈妈能有这一手本事,可是刘家的福气,我看最近节余金额比较多,应该够买下一些田地作为刘家的根本。”

    “恕我直言,刘家四老爷既然中了秀才,大老爷再出去给别人打工也不像样,不如种自家田地出去也好说一些。”

    李小红太忙,忙的还没想到这茬,收到刘大妈的提醒,觉得这是个正途。

    回家便跟刘大牛商量,刘大牛当然很高兴。能有自己的一块地,是庄户人家祖祖辈辈的希望,土地就是他们的根所在。

    李妈妈更是高兴,她不喜欢搬来搬去,更希望有一片自己的庄园,能把空间里产出来的东西掺在里头卖掉,而且空间在她的经营下越来越大,壮壮娘忙不过来了,这边的草还没锄干净,那边的草已经长高了。

    空间若想再扩大,形成良性循环,必须再增加人手,这个要求她没和李小红提,李小红周围都是文化人,她要去农庄里寻访。

    最近她天天带着傻姑在两个老宅子和空间来回忙活,深感空间潜力巨大,若是运作好,在天灾人祸面前,可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她不想与李小红谈自己的想法,这个女儿胆太小,万事都要安全第一。

    在她的规划中,空间慢慢可形成一个小村庄,她要给空间里的人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

    刘大牛是个急性子,得了准信儿就找朱大地主的大管家去辞工,大管家很遗憾,觉得刘大牛是个忠厚能干的人,是可以长期使用的好帮手。

    大管家硬是要留刘大牛吃个中午饭,朱大地主得知刘大牛便是刘文星的大哥,一句话便把午宴的规格抬高了。

    刘大牛便成为了朱大地主的座上宾,刘大牛原为庄头,只是在年底的时候,到主家来述职,与朱大地主并不熟悉,一时之间便有些拘谨。

    好在大管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有他在中间做着润滑剂,双方相谈甚欢。

    朱大地主听说刘家打算买个庄子经营,赞同地道:“如此甚好,这样你家里便是真正的耕读传家了。”

    在听得大宝小宝也在五车学堂启蒙,朱大地主深为奇怪,他家小儿子原本也是打算送到五车学堂去启蒙,被学堂严词拒绝了。

    五车学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现在的高中性质,只为那考大学临门一脚的人,并不收启蒙的小孩子。

    刘大牛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因为孩子聪慧,被山长相中了。

    朱大地主觉得这好事儿怎么都轮到刘家头上呢!可是好运气也是人的本事一种,他一直深信与那些有福气的人打交道做朋友,自己也会借着他们的福气走得更高更顺,因此毫不犹豫的便要把刘大牛原来做工的那个庄园,送给刘家。

    刘大牛坚持不收,他还记得李小红处理那些田地银钱的原则,朱大地主又转了口风,说卖给刘家,开出的价格,让刘大牛觉得非常合适,真是一点也不高。

    回家说与李小红知道,朱大地主下了狠心,要结这个善缘,李小红也不是那不知变通的人,能和当地的豪强富绅结交,也是一件好事。

    这田庄买卖毕竟是公平交易,大家谈不上谁占谁的便宜,只是比平常更亲近了几分。

    李小红极愿意接受这庄子,虽然说庄子比预想的要大一些,可是里面用的佃户都是刘大牛相熟的,不用一切从头开始,省了多少事啊!

第102章 十里不同音() 
春耕马上起来了,现在接手农庄不耽误今年一年的耕种。

    与李妈妈说的时候,李妈妈大为高兴,竟然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李小红很吃惊,自己亲娘手里有这么多钱,竟然比自己还富有。

    李妈妈借此机会开始训子,“你们从小过的是好日子,哪里知道手里没钱没粮的痛苦,若是经过那三年自然灾害你们就知道,就算地主家,也一定要有余粮。”

    “你知不知道我那空间农庄里面存了多少粮食了?”李妈妈骄傲地说。

    李小红知道李妈妈是被三年自然灾害吓怕了,这一辈子都习惯性地存粮。

    她关注的重点是,空间存了那么多的粮食,不会腐烂吗?

    李妈妈不在意地:“还好,最近出了两批麦子,都直接送到磨坊里面,由磨坊磨成面直接帮我们出售了。”

    李小红苦恼的看着妈妈问:“妈,你就不怕动静太大,引起别人注意吗?”

    李妈妈最见不得女儿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样子,不开心地说:“你要是害怕我给你惹祸,那我就自己搬到农场去住。”

    李小红赶紧补救,从小最怕老娘发火了,道:“哪有这种意思,我就是想着安全第一,凡事还是要低调点好。”

    第二天,刘大牛李小红便带着刘大妈这个大管家,一起去朱大地主家。

    刘大牛夫妻俩跟朱大地主夫妻谈天谈地谈古今,就是没有谈生意,从头到尾都没问农庄应该卖多少钱?

    过户及银钱交割自有刘大妈去和大管家商量交涉,仿佛与刘大牛和朱大地主,没有任何关系。

    两家人就如同积年好友在一起,男人们聊着国家大事,女人们聊着衣服首饰。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加深了互相的了解。

    初春的刘家庄,地里已经泛着淡淡的青色,为了防备初春时节天气多变,农民们都会稍晚一些播种,这时候的风灾雪灾,一旦碰上,重播可是一大笔开支。

    年年这时候农民们都揪着心,日日望着天,猜测着,后面会不会有雨、有雪、有冰雹、有大风、有沙尘暴?播的晚了吧,害怕到冬天成熟不了,播得早了吧,若是遇到风雪或者沙尘暴天气,也是灭顶之灾。

    看天吃饭,农民这个行业风险是很高的。

    刘家的老宅子已经空了,所有人都搬到了养猪场去住。那里不仅宽敞,而且是全新的砖瓦房。

    第一批的小猪崽已经抓了回来,陈大姐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每天盯着人给小猪崽儿打扫卫生,小猪吃的配料都是她亲手配制的。

    刘白氏发着牢骚,小猪仔吃的粮食太多了,比人都吃的好。

    陈大姐儿不理她,小猪崽儿就和人一样,要从小打好基础,稍微长成一些能站住了,可以加一些青草辅料,不用再喂这么精贵。

    若是站不住养不活,那前面的投入可不全白活了,这本帐,陈大姐不和刘白氏去细算,她觉得刘白氏不是能讲清道理的人。

    城里刘文星的开支全由大哥大嫂包了,陈大姐儿只要管好村里的小家就好,丈夫和公公都是省心省事的,只有婆婆爱刁难人,陈大姐儿觉得自己能应付,谁家都不是一帆风顺。

    刘二姐儿抱着孩子来看李小红,倒是一件喜事要告诉家里人,乔家分家了。

    乔婶很舍不得小孙子,刘二姐儿又是个不让人的,乔婶是眼瞅着大媳妇一日比一日憔悴,一日比一日焦虑,乔婶是个心地厚道的人,怜惜着大媳妇儿的痛苦和不易,便分家了。

    刘二姐儿和乔小衙役现在住在乔家的老宅子里。二姐在家带孩子,以前虽然有公婆帮忙带孩子,可是,乔家大哥一见小孩子便两眼放光,扑上来要抱,乔家大嫂见到孩子又满脸泪水,总是搞得人心里很不舒服。现在虽然累了些,可是心里舒坦。

    李小红也支持二姐搬出来。人心难测,乔家大嫂现在只是看到孩子流个眼泪,若是哪天心里太难受,下个毒手,等到后悔都晚了。

    她一直提醒二姐,大嫂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心胸并不宽广。二姐的心比较粗,嘴巴又不饶人,得罪人也往往不知道。

    两家离得远些,让乔家大嫂缓一缓,不要再往牛角尖里钻,说不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