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浣衣女-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刘贾在南方的活动,要读《荆燕世家》。而刘邦之所以能够动无过失,靠的是张良,所以要看《留侯世家》;刘邦能够长期在前线督战,又靠的是萧何后方的镇守和供给,读《萧相国世家》;此外还有冲锋陷阵的猛将,读《樊郦腾灌列传》《傅靳蒯成列传》,与之搭配的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另外还有策士的游说,读《郦生陆贾列传》。

    小妞所有的努力,是给刘大妈看的,她一直把刘大妈视为一生的仆人,一只能陪伴她终生的忠狗。只要讨得刘大妈欢喜,其它的事,她都不怕,不得不说,刘大妈的强势给她很深的依靠。

    至于李小红,以前这个养母给了她许多温暖,可是她现在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养母了。

    能把所有《史记》融会贯通,引经据典的小妞没想过刘大妈已经离开钟家多年,她对钟家的忠诚还有多少?

    与其说,刘大妈一直以来对小妞的照顾与保护,是对钟家的忠诚,不如说是对以前辉煌的留恋,只有在小妞身边,她才是钟家最合理的代言人。

    可是现在情形不同了,小妞长大了,知道男女之情了,面临订亲成亲这些每个女人要经历的事,不能再象以前那样,混混沌沌地过了。

    嫁了人的小妞,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不再是钟家的小小姐了。

    如果要让小妞过现在这样,想出去玩儿就出去玩儿,想读书就读书的惬意生活,就必须永远留在刘家。其他人家谁能这样纵容她。

    要永远留在刘家,就要许配给大宝或小宝,可是这样小妞可能会成为刘家的当家人,这是拿刘家所有人的性命陪小妞冒险,李小红是否愿意呢?

    李小红与刘大妈商议了很久,一方面觉得小妞的才华确实好,一方面又很为难,女孩子才华好又怎样呢,还是要嫁人的。

    现在刘大妈在屋内给小妞分析以后的人生。

    一是选一个小妞喜欢并崇敬的师兄,让对方来提亲,以后就会嫁入大户人家,做那户人家的主妇,管理全家人的吃穿用度,日日在家务事中周旋,要遵守大户人家对女子制定的各项规矩制度,每日向长辈请安,不得随意出门。

    二是在大宝小宝两个人中选一个,以后就永远留在刘家,提出这个方案,李小红是下定决心,用自己的余生,去管束小妞。

    可是小妞自己呢?她从小就把大宝小宝是当弟弟看,让弟弟做自己的丈夫,对于心高气傲的小妞来说,很难接受吧!

    小妞哭得很厉害,想到大宝小宝天天跟庄上的孩子泥地里打滚的样子,哎呦,如果真的在刘家留一辈子,这周围哪有人跟她谈经史子集,难道她的后半生要天天跟麦子玉米打交道吗?

    可是嫁到大户人家也不好,她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怎么能管家务事呢,她只想读读书、画个画,和丈夫谈人生理想、风花雪月。

    可是这让她怎么说出来呢?

    李小红听里面无论怎么劝说,小妞只是哭,她推门进去,把小妞搂在怀里,内心慨叹,有多久没抱过这孩子了,从这孩子大一点就开始不和她亲了。

    “无论你想留在刘家,还是嫁到外面,娘都是支持你的,你在娘心目中永远都是好孩子。”李小红安抚着小妞,这是个傲骄的孩子啊!

    “我,我,不是不想留在刘家,我只是觉得,我可能更适合外面的生活,可是我又不会管家务。”小妞用她所能使用的最委婉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李小红听明白了,刘大妈也听明白了。

    虽然还在冬季,路边的雪已经慢慢开化了,皑皑的白雪地上露出一块块黑色的补丁,预示着季节的变化。

    李小红和刘大妈两个人相互扶持着走在林间小道上。

    刘大妈有些难堪,她没想到,小妞竟然不愿意留在刘家,除了刘家,谁会这么骄纵她,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还能当家作主。

    李小红的心底是松了一口气的,小妞看不上刘家,这段时间她表现的很明显,而且李小红自己也没有信心,能约束得了小妞。

    小妞若是在公开场合说些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发表一些犯忌讳的文章,没根没底的刘家会不会陪她一起倾覆。

    嫁出去好啊,不过是个养女,嫁出去刘家对她就没有责任了。而且嫁出去,她关在内宅,能抛头露面的机会很少,也能避免她给家族带来灾祸。

    “按照小妞的意思开始给她寻摸人家吧,找个家世好的,规矩好的,不要是长子,不需要管家务的就行了。”

    李小红语气轻松地给刘大妈安排着,至于她自己,这几年把嫁妆准备好就行。

    刘大妈迟疑地问:“您,心里不难过吗?这可是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

    “为什么难过,就算是亲生的,一样要嫁人,最多也就象现在这样,顺着她的心意,尽力安排选择好人家。”

    是啊,就算亲生的,也不过如此。刘大妈释然了。

第167章 又来了一个厉害媳妇() 
选个好女婿不是容易的事,不少大户人家都是从女儿小的时候就开始想看了。

    翻过年,小妞11岁,虚岁就是12岁了,现在开始相看,时间正好,相看人家,不仅要对方孩子本身过关,还要考察父母家庭宗族。

    好在知道了小妞的想法,李小红决定为她的想法而努力,达成她的心愿。

    此时,兰州而来的官道上一队人马快马加鞭的行进,是刘三牛和李玉娘两人,由杀神护送着,回来成亲的。

    两人的定亲的仪式在军营很简单的办了,结婚可必须回到刘家的老宅里去办流水席,还要开宗祠,拜祖宗,入族谱,这可不能省。

    这时候刘三牛才想起来,还没跟爹娘报备,订了个媳妇的事儿,因此第一站,他们还是回李小红这。

    近乡情怯,刘三牛指着前方说:“快到了,前面那个庄子就是。”

    李玉娘突然心慌了起来,据说刘家都是他大嫂做主,大嫂要是不喜欢自己怎么办呢?

    杀神带队哪管别人犹豫不犹豫,一马当先就冲了出去。

    李玉娘撅着嘴巴看着杀神的背影,阿爹怎么让这个人护送自己成亲呢?

    杀神还要背自己上轿门,这可真是,这么不懂得体谅别人的一个人?这可是自己最重要的婚礼呢!

    杀生从来不揣摩别人的心理,勇往直前,第一个到了庄子门口,根本不需要别人通报,兄嫂的家就是自己家,他大踏步往主院里闯,门子连通报都来不及。

    刘家的晚宴,李小红看着这一桌人,心里说不出的妥贴,笑得嘴都合不拢。

    刘大牛看着一表人才的弟弟和妹夫,眼里有些酸酸胀胀。早几年的时候多盼这一天啊。

    看着大嫂和大哥都是软和人,李玉娘放松了下来,看来会与一家人相处愉快。

    可惜她高兴得有点早,李小红为了让她有个心理准备,提前打预防针。

    “弟妹啊,这家里人的人都好相处,就是婆婆嘴巴不太好,不过,你不理会她就行了。”

    “婆婆不需要孝敬伺候吗?”茫然的李玉娘问。

    李小红喝了口汤,想了想,说:“父母都住在我们县上的庄子上,不用伺候,孝敬嘛?你看着办,能孝就孝,孝不了就敬着吧。”

    这话有点绕,显然大嫂有话不能在桌面上说,李玉娘暗暗提醒自己,这婆婆似乎有些棘手。

    第两天,刘大牛李小红夫妻陪伴,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古浪县。

    自打上次过年回去,刘白氏越想越不对劲,本来自己是想要到大儿子那里去住,怎么最后被四儿子绕来绕去,成了自己主动要在县城住呢,她这两天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还没想明白。

    看到一群孩子们来看她,刘白氏自然高兴,老大夫妻终于想到自己老夫人的地位了。她赶紧找人把刘老实叫回来。

    可是一听到,刘三牛竟然自己领回来一个媳妇,并且打算立刻结婚,刘白氏当场就炸了。

    “这怎么可以呢。咱们刘家现在是什么身份地位?哪里能允许你自己找媳妇,我就把你媳妇相看好了。就是咱们村东头,你三表叔的四舅哥的小闺女。”

    刘三牛茫然的看着自己的亲娘,那到底是谁呀?

    微微含笑的李小红点头说:“母亲说的是,那婚礼的日子就定在三日后吧,昨天找人算的黄历,三日后是好日子。三牛请不了几天假,结完婚之后玉娘也可安心,陪三牛回玉门关照顾他的生活。”

    “那怎么能行,新娶的儿媳妇应该在爹娘身边照顾,哪能跟着去照顾自己的丈夫呢,父母重要还是自己重要?”

    “母亲说的是,那就这样定了,我就去安排婚礼事宜了。”

    旁边陈大姐抱着孩子喜恭恭地问:“大嫂,那婚礼上用的猪肉?”

    “自然都用你的,到时候你直接跟桓娘结帐就可,桓娘去把婚礼上需要用的东西,列个单子,都采购齐全了,三日后在刘家庄宗祠前面摆个流水席,请所有刘家庄的人都来吃席。”

    刘白氏赶紧表示反对意见:“摆上几桌就行了,不用摆流水席,也太奢侈浪费了。”

    从善如流的李小红微笑着说:“母亲说的是,那流水席就定三天吧,总也是我们刘家的大喜事儿。”

    李玉娘心里舒坦了,要是只摆几桌,那也太看轻她这个儿媳妇了,好歹她爹也是从三品呢,可惜这里太偏僻,说官职他们听不懂。

    陈大姐和桓娘已经离开去准备了,李玉娘看着大嫂和婆婆鸡同鸭讲,各说各的,深刻理解了大嫂说的,能孝就孝,孝不了就敬着这句话。

    若是真听婆婆安排,李玉娘转着眼珠子,她非吵起来动鞭子不行,大不了不嫁了。

    这个家里还是大嫂最好,温温柔柔,细声慢语,又什么事安排得好好的。

    在过后几天里,李小红给了李玉娘充分的尊重和关怀。

    没娘的孩子可怜,李玉娘打小就没了娘,她爹一个人把她拉扯大,连陪嫁的嫁妆都是宝刀宝剑加兵书。李小红把嫁妆扣在后院,不让刘白氏翻看,省得她又不满意。

    连婚礼要用的新娘嫁衣、喜幔、喜帕、龙凤被一应事物,全是从镇上现采购的,李玉娘是一问三不知。

    “哇,结个婚要用这么多东西,为什么要我准备,我又不会绣花。”

    “我的衣服,城里买呀,各种各样可以挑,干嘛自己做,我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做。”

    得,李小红一看,这根本与农家生活格格不入的一个女武者,

    好吧,既然刘三牛觉得不错,那就两夫妻过好就行,反正这样的组合在现代见多了,人家都过得挺好。

    李玉娘要从县城出嫁,绕县城一圈后,轿行到刘家庄,然后拜堂成亲,入洞房。洞房当然设在刘家老宅里。

    在县城待嫁的这两天,李小红可算开了眼。

    每天清晨,院子里杀声阵阵,鞭影与刀剑齐飞。

    李玉娘混迹在一群大头兵中,丝毫不显弱势,对男人对阵,十场输赢基本对半,而且这些大头兵都没让她。

    其他人都觉得李玉娘真不错,是个不好惹的角色,只有刘白氏毫无危机感,只是咂舌,哪有个女人的样子。

第168章 妈妈老了() 
知道李妈妈特别爱凑热闹,李小红趁着没人,进空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