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镇国公脸色并不好,见了钟离二郎。脸上带上了怜悯,“忽要多想,只准备前去任职。”
“祖父事先知道此事么?”钟离二郎木木地问道。
老镇国公摇摇头,道,“得了处斩消息那日,本待通知你。可此事与刺客有关,涉及便是灭族大罪,圣人不怪罪镇国公府已是好事,却不能让你得知了。”
钟离二郎目光稍微带上了一丝暖色,“孙儿何曾不知?可她毕竟乃是我的生母,还请祖母允许,让我帮她立衣冠冢。”
“此事一概与镇国公府无关。”老镇国公目光灼灼,看向钟离二郎。
钟离二郎目光苦涩,“孙儿晓得。”
石氏被休,她的名字便不能进钟离族谱,便是死了埋葬,也不能入钟离家族墓地的。而石氏娘家人,肯定也不会愿意要这么一个乱臣贼子。
他的母亲,一世为了他谋划,他却不能为她做什么,甚至连死后,他也不敢帮她发丧。他只能让他的母亲,做那没有家族墓地可收的孤魂野鬼。
钟离二郎转身出去了,脸上泪水却怎么也阻不住往下流。
他带上付氏,在城外一处庄子上帮石氏立了衣冠冢,上了香拜祭。
天气炎热,山风不吹,四处并没有人,端的是山河寂寞。
钟离二郎看到跟在自己身旁抹着泪水却目露嫌弃的付氏,心中发寒,却什么也没说。
回到府中,钟离二郎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还专门到华恬园门口去道歉。
华恬知道他道歉是什么意思,并没有出去相见,只是接了那道歉之物,又使丫鬟前去说一句节哀顺变。
钟离家族祭田被发卖之事已经传出,钟离家族的族老已经开始上京,准备彻查此事。
此事因石氏而起,钟离二郎这一声道歉,却不能消弭所有。
如今石氏伏诛,镇国公府却无事,京中众人都怀疑石氏到底与哪家勾结。
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老圣人有继续追查之意,众人未免有些失望。
但钟离家族的族老进京查祭田被发卖一事,又让京中众人重新活跃起来。
虽然说大家都不大相信安宁县主华六娘会发卖祭田,可石夫人说得言之凿凿,众人免不了想去瞧一瞧热闹。
祭田是一个家族的根本,动摇不得。如果华六娘当真做了此事,岂不是要遭受天下人唾弃?
钟离一族本家离京城不远,不多时便来到了京城。
因此事事大,若不彻底澄清,华恬要背数十年的黑锅。所以老镇国公夫人提议,此事交予京兆尹查实。
她这些话一传出来,便震惊了许多人。
竟要查实,难不成当中真有什么隐情?
果然。老镇国公夫人又传出,祭田的确曾被发卖过,所以一定要好生好清楚。不让好人蒙冤,落下个坏名头,也不让坏人得逞。
此言一出。众多人心思更加翻滚。
当然也有人暗地里嘲讽,说石夫人已然伏诛,镇国公府再说什么,也是死无对证了。
言下之意,竟认为这些皆是老镇国公夫人并华恬的阴谋。
好在士人们多数是支持华恬的,这些声音并不曾冒出来。
很快京兆尹并钟离一族的族老们便拿到了所有的田契,也将涉案的众人都请到了钟离家的大堂里。
因此事对外公开,所以邀请了许多德高望重之辈,又开放了外门,让许多平民也能旁听。
田契共三份。清楚表明了祭田当真曾经被卖出去过。
华恬带了兜帽,坐在老镇国公夫人下手,却是并不说话。
但跟着族老而来的老太太们,看向她这边的脸色,却不大好。
毕竟钟离一族的族长之位,其实一直颇有争端,只是镇国公府势大,才得了族长之位。
京兆尹将田契交予钟离一族的一位族老,由他来发话。
那族老看了看手中三份不同时期的田契,轻咳了一声。用老迈的声音将事情说了一遍,“祭田果真被卖过,三年前便被卖了出去,半月前才赎买回来。”
他说到这里。看向华恬,“既是三年前的事,便与安宁县主无关了。”
这族老的年龄大了,但并非老糊涂,此事明白与华恬无关,所以他也就顺口说清楚。将华恬摘出去。老镇国公识得华家威势,他同样识得。
镇国公府还说有个爵位顶着,日子无论怎么都过得下去。可他们这一族的族人,以后定然多数是走科举之路的。既然走科举之路,少不得要借华家的势。既然如此,何不卖华恬一个人情?
华恬站起身来,微微福了个身,说道,“谢族老帮六娘洗脱卖了祭田这名头。”
那族老点点头,将目光看向老镇国公夫人,“祭田的田契由镇国公夫人掌管,还请说明,这祭田是如何被卖出去的。”
老镇国公夫人见华恬被摘出去了,心中松了口气,如今被问,便将之前对华恬说过的话重新说了一遍。
那族老听见,又问了当初涉事那族老,证明了老镇国公夫人所说属实,他的确曾上京拿取过田契。
“不过那田契,在知道无用之后,我便还回去了。”涉事族老说道。
这时老镇国公夫人问道,“敢问族兄,当初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我们祭田周围的田地要发卖?”
此言一出,周围众多议论声响起来。
“你是说——”涉事族老看向老镇国公夫人,眉头皱起来。
老镇国公夫人点点头,站了起来,命人将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子请了进来,说道,
“那祭田被此人买去,六娘管家之后发现田契是假的,我们便首先联系他要赎回祭田。可他起先并不愿意,说是将祭田卖与他那人说过,此祭田价值连城。”
那人点点头,说道,“正是,安宁县主的人第一次来买祭田时,出的价格是我当初买过来的两倍。因有人吩咐过,要死死拿住祭田,我便不卖。可第二次,安宁县主又将价格提升,并赠予我一幅双城先生的名画,我感念她买祭田之心,便同意了。”
大堂内外顿时喧闹起来,都在咋舌,安宁县主竟然舍得将双城先生的名画相送。
一时之间,落在华恬身上的目光多了起来。
华恬似乎颇有些不好意思,站起来轻声说道,
“祭田乃是钟离家的根基,断不能丢失。六娘想着,作为钟离家之人,必定是以家族为先。而六娘手中,正好有双城先生的画,便拿来一试。幸好这位周先生高义,愿意将祭田卖回给我们,让我们不至于丢了大脸面。”
她这话一出,又得到老镇国公并钟离家族的许多族老连声赞扬。
在大堂里的权贵们,对华恬也不由得诸多赞叹。
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人高声说道,“先前石氏诬蔑安宁县主卖掉祭田,现实却相反。安宁县主竟将价值连城的画送出,就为了将祭田买回来。”
周围赞扬声又起,都用颇有些钦佩的目光看向华恬。
在许多男人心目中,这样为家族着想的人,才是持家的好人选。
面对这些赞扬的目光,华恬再度站了起来,声音异常认真,“石夫人已去,还请诸位莫要提及,当是一种尊重罢。”
“安宁县主太过善良了——”有人带着赞赏之意叹道。
这时有族老看向那个买了祭田之人,问道,“你可还记得,谁将祭田卖与你?”
“一个某并不认识的管事拿来卖与我的。”那人说道。
这倒是不好追查了,族老一时也找不到好法子。
周八在旁问道,“有人将祭田卖与你,你竟不好奇,去打听卖主的身份么?”
那人苦笑道,“某为的是利禄,便是知道有不妥,也不会去追问,反而多多掩盖。且卖祭田之人身份隐秘,我后来得了空再去追寻,也是查不到。”
嫌疑一时又回到老镇国公夫人身上,她自己亦知,听了这话便道,“想来世人定是疑我卖这祭田,可镇国公府并不缺银两并珠宝首饰,我缘何要将祭田卖掉?”
华恬忙道,“六娘是绝对相信祖母的,卖掉祭田的银两不多,麻烦却不少,何必做下这等孽?且祖母一心为钟离家族,断不会做出这等事。六娘方才听这位周先生所说,先头那卖主要周先生死死拿住不卖,倒觉得奇怪,似是有人故意要与我们钟离家为难。”
事情的确诡异,许多人听了都点点头,同意华恬所说。
线索到这里便断了,一时大堂内皆静默起来。
这时周八又问道,“这祭田被卖掉,镇国公夫人并安宁县主是何时知道的?”
“两个多月前发现的。那时祖母命我管家,将账册并一应田契等都交予我。我命丫鬟对账并整理田契,丫鬟发现田契是假的,我再说与祖母,祖母才知道。”
华恬不紧不慢地回道。(未完待续。)
603 立足舆论()
听了华恬的话,周八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许多人,又缓缓开口,“那么祭田的田契为假此事,安宁县主和镇国公夫人可曾对外透露过?”
华恬摇摇头,“并未透露,只是交代了去买祭田的丫鬟并管事。' 超多好看小说'这些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不会在背后乱嚼舌根,更不会将此事外传。”
老镇国公夫人也说道,“因事态严重,我们都是将人支开才商量此事的,所以我身边,也不可能有人知道。”
众人听到这里,已经渐渐明白周八的意思了。
既然事情被瞒着,那么除了偷盗过田契的人,其余人是不可能知道祭田被卖掉的。便是田契是假的,也不会立刻猜到祭田被卖出。
果然,周八说话了,“既然事情被瞒着,那么石氏从何得知祭田被卖?且还专门指明是安宁县主卖了祭田的,当真令人费解。”
当下就有人出来说话了,“最有可能,祭田被卖,和石氏有关。先前也有过传言,石夫人想让府上二郎君取代镇国将军继承镇国公府的。”
一人说完,又有许多人连声附和。
听着这些话,华恬摇摇头,站起身来说道,“石氏已去,死者为大。此时没有证据,还请诸位莫要说这些话,亵渎逝者。”
众人听见,又是赞扬她心地善良。
此事进行到这里,因为证据不全,却不能继续下去了。
不过华恬的嫌疑却是完全洗清了,且她还得了一个以德报怨的好名声。
当初石氏诬蔑她暗地里卖了祭田,可事实上祭田却是她花了大代价赎买回来的,且她还力劝众人不要扯到石氏身上,尊重石氏这个已经去世的人。
便是和华家不对付的人,也挑不出华恬的一丁点儿错处。
京兆尹宣布,此事需要进一步查清才能定夺,随后让众多涉案人员归家。但那位买下过祭田的周先生,却被留了下来。
经过这一次公开查问。落在华恬身上的怀疑视线消失了。
而很快,京城里也多了一种传言,那就是镇国公府里各房都颇为仇视安宁县主,常常将难听的罪名按在安宁县主身上。而事实上全都是谎言。为的是诬蔑安宁县主。
更有人疾呼,“此乃一而再再而三捏造谎言中伤好人之言,我等仍需再信么?”
这诘问传出之后,许多人皆言不信。
华恬屋内,丁香将这些传言报告出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