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山村当老板-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

    刘青山坐在河边松软的沙子上,将头埋在膝盖里面,手则攥着沙子,然后任凭沙子从手指的缝隙里流下来。

    现在河里的河沙真是好,不过,用不了十年的功夫,这些上等的河沙便会荡然无存,变成的是又臭又黑的河沙。

    刘青山抬头看看天,太阳已经偏西南了。

    “让你爸别开拖拉机了。”

    刘青山觉得自己快要回家了,忽然转过头看着包怀亮,一脸严肃得说道。

    包怀亮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看着刘青山:“为什么呢?”

    这几分钟的时间里,刘青山一直在想个合适的理由,可是他真没有想到。

    “反正,反正你就是要想办法别让你爸爸开拖拉机了就是。”

    包怀亮有些生气了:“山子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

    “山子你不能这样!”刚子好像也不赞同刘青山说的话。

    “我,我,我去跟你爸说去。”

    刘青山见说不通自己前世的同学,竟然大着胆子站起来要找包怀亮的父亲。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包怀亮的父亲是因为开拖拉机出车祸去世的,那么不让他开拖拉机,悲剧不就不会发生了吗?

第35章 曲线救人() 
“叔叔,我觉得你以后最好不要开拖拉机了。”

    包怀亮的父亲愣了一下,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只有七八岁年纪的小孩,笑着摸着他的头问道:“小伙子,叔叔为什么不能开拖拉机呢?”

    自打几天前在大寨村集市上见到了包怀亮,刘青山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能够让一个大人放弃眼前正在干的工作,对于刘青山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难题。

    “反正,反正就是不能开拖拉机了。”

    “你总得给我个理由吧?”

    “太危险了。”刘青山说完就后悔了,这算什么理由啊。

    “没事,小伙子,叔叔小心着呢。亮子,快带你朋友到我们家去玩吧,把爸给你买的爆竹拿出来你们一块放吧。”

    亮子和刚子站在刘青山的身后,亮子有些生气地拉着刘青山的手说道:“走走走,我爸还忙着呢。”

    亮子说的是实话,他的父亲朝手上吐了口唾沫,便又开始卖力地劳动起来了。

    南河的沙滩上,只剩下包怀亮的父亲一个人了。

    刘青山走出去了十几米远,忽然转过头,冲着包怀亮的父亲大声喊道:“我们家要开个渔具店,你能给我们帮忙吗?”

    “不行,小伙子,跟亮子到我们家玩去吧。我们家和刚子的姥姥家是邻居。”

    看到自己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包怀亮的父亲,刘青山感到内心一股无力感,紧紧地笼罩着自己。

    难道,我真的没有办法,阻止包怀亮身上的悲剧?

    自己,可是一个拥有了超前二十多年记忆的重生者啊!

    刘青山不甘心,不过,根据前世里面包怀亮告诉自己的情况,留给刘青山的时间不多了。

    自己出面看样子不行了,如果,让别人出面的话,让谁出面合适呢?

    刘青山眼珠子一转,想到了刚子的父亲,马向江。

    “刚子,咱们回家吧。”

    “我姥姥说让我们吃完了饭,让我舅舅送我们回家。”刚子好像还不想走。

    “要不你在这等着吃饭,我得回家了,我回去还有事呢。”

    刚子很好奇得问道:“山子你有什么事?”

    “我找你爸有点事。”

    “那,我也回去吧。”

    刚子跟自己姥姥说了一声,便要走,急的刚子小脚的姥姥跑着要追他们,可惜她那盈盈可握的小脚怎么能追得上人呢。

    原路返回,刘青山回到了大寨村,直接来到了刚子家,来找马向江。

    不过,马向江并不在家,他在哪里呢,他现在正在南水库卖鱼饵呢。

    刘青山剩下的鱼饵都在马向江家里面,而现在,马向江正在以每斤十块钱的价格对外出售。

    一斤十块钱,他手里有三十多斤鱼饵,能卖三百多块钱了。

    南水库现在上鱼还很多,所以马向江的买卖很好做,这才一天的功夫,就卖出去了十来斤,收获了一百多块钱。

    这些天来,刘青山周围的人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不过没有人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个七八岁的小孩亲手设计的,大家还以为自己的运气多好多好呢。

    刘青山找不到马向江,便打发刚子去叫他。

    听到刘青山叫自己,那马向江不敢怠慢,便忙背着剩下的二十几斤鱼饵回来了。

    “表侄子,找表叔有啥事?”

    马向江现在再看这个表侄,可是亲切得很了。

    “表叔,我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刘青山看了一眼马向江丢在门口的鱼饵,问道:“我先问你表叔,这鱼饵好卖不?”

    说句实话,前世的时候,省委办公室里的领导想要跟自己搞点这种鱼饵,都得托人送礼的,而现在自己拌了这么多鱼饵,可真是便宜了大家了。

    “还行吧,都是我家的粮食,放在家里也没用,我怕浪费了,就到南水库碰碰运气,不过也卖不了几个钱。”

    马向江的意思很明显,这些鱼饵都是用我家的东西拌的,卖了钱是我的,再说了也卖不了几个钱。

    刘青山一边抠着鼻孔,一边说道:“我还以为我配的这个鱼饵挺好卖的,我还打算专门开个卖鱼饵的店呢。”

    “哎,大侄子,你这个主意好,这个主意不错,你这鱼饵,好卖。”

    “好卖?”

    “可好卖了,我今天一天卖出去了十来斤了。”

    这会儿,马向江完全转变了口风。

    “哎对了,大侄子,你跟表叔说要开个卖鱼饵的店,是不是商量着要跟表叔合伙呢?”

    “哦,不是。”刘青山鼻屎扣完了。

    马向江有些失望:“那你为什么要跟表叔说这个呢?”

    “我想雇你到我店里帮忙。”

    “雇我?”

    “对,不光雇你,还得再雇好几个人。”

    “你,就对自己配的这个鱼饵这么有信心?”

    刘青山笑了,他心说:表叔,别的不敢说,就这种鱼饵配方,要是做成产品,稍微推广推广,整个齐鲁省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就都是自己的了。

    就算是按少了说,齐鲁省的鱼饵市场规模也得在三亿元以上,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这就是一点五亿了,利润率按照百分之三十来计算的话,也有四千五百万了。

    在1991年的时候,能有四千五百万的年收入,这样盈利水平的公司,已经算得上是大公司了。

    “还行吧,先做做看,我现在需要人手,还有,表叔你能不能帮着找两个会开车的,拖拉机最好,人诚实的,最好吧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家里小孩呢跟我差不多大的,能找到不?”

    刘青山所有的条件都是卡着包怀亮的父亲说的,不过,马向江却一时半会没有想到包怀亮的父亲这个人。

    “到哪里找这么个人呢?马军的话,年龄才二十出头吧,哎我说表侄啊,怎么人家小孩多大还得考虑呢,这到哪里去找啊?”

    不过,刚子很快想到了人选,看着爸爸说道:“爸,我姥姥家的邻居,亮子的爸爸,不就会开拖拉机吗?”

    “啊,老包这个人够实在的,年龄应该三十来岁,他的儿子好像跟你差不多大,哎,这个人满足你说的要求呢。”

    刘青山点点头,心说表叔你终于碰到我心里去了。

    “行,表叔你马上去问问他愿不愿意干这个东西,带拖拉机我一天给他五十块钱。”

    一般情况下,在1991年的时候,劳动力一天的工钱顶多就十块钱,就算是带拖拉机的话,一天二十块钱已经算是很高的工钱了,刘青山给的工钱,明显溢价了。

第36章 一切都在预料中() 
刘青山的想法是,改变老包的人生轨迹,然后不就能够阻止那场悲剧发生了吗?

    现在看得出来,马向江很支持刘青山的想法,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卖鱼饵肯定能赚钱。

    有马向江这个说客,下一步父亲的工作也容易做了。

    如果刘青山去跟父亲说自己打算下一步在家里开一个鱼饵店,对方肯定不会同意,而如果说自己帮着马向江想好说辞,从马向江的嘴巴里面说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

    刘青山在马向江家里等着,一天五十块钱的工钱,是非常有诚意的。

    同时呢,刘青山心里也开始估算起自己打算干的这件事的可行性。

    别看现在鲁中县范围内钓鱼的人并不多,一百人里面能有一个喜欢钓鱼的就不错了。鲁中县总人口二十三万,车不多也就只有两千多个喜欢钓鱼的。

    两千个钓鱼的人,平均每个人每年能拿出一块钱来买鱼饵就算不错了。如果单纯这样来看的话,刘青山的买卖是铁定要赔钱了。

    一个人平均花一块钱买鱼饵,两千个人,市场也才两千块钱而已。

    钓鱼的人少,而鲁中县范围内水库却很多,别的乡镇不说,只说大寨乡,就有大寨村的南水库、仙女庙村的上游水库、清泉岭村的莲花山水库以及肖马村的扳倒井水库。

    这些都是优良的垂钓资源,换句话说,这些水库里面,可都是钱呢。

    刘青山没有认真做调查,但是光大寨村的南水库就有最少三十亩的水面面积,而南水库在整个大寨乡来说,并不是最大的水库。清泉岭村的莲花山水库就有三个南水库大。

    整个大寨乡的水库,总水面面积应该在二百亩到三百亩之间,一年能够生长出来的鱼的重量能够达到四十万到一百万斤之间。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每斤一块五来计算的话,也就是能卖六十万到一百五十万左右。

    而鱼饵的成本能占到钓鱼成本的百分之五,也就是说,整个大寨乡鱼饵的市场,大约是三万到七万五之间。

    这还只是大寨乡的范围,如果算上整个鲁中县城的话,按照当前的行情,鱼饵的市场可以做到三十万以上。

    自己负责调配鱼饵的工作,然后门头就开在清泉岭村,刘青山还有下一步的计划。门头开在清泉岭村,可能会影响到一开始的销售,不过坚持过最开始的困难期,以后就好了。

    而且鱼饵只不过是刘青山的一个小计划,他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甚至于说,鱼饵这个项目,对刘青山来说赚钱不赚钱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要把人给引过来。

    有了人,就有了一切。

    清泉岭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实际上清泉岭村优势有两个,一个是靠近莲花山,另一个就是莲花山水库。

    如果把这两个文章给做好了的话,那刘青山这辈子的老板梦,肯定能实现了。

    想到这些,刘青山心情一下子高兴了不少。

    两个小时之后,马向江高高兴兴得回到了家里面,然后很得意得对刘青山说道:“表侄呀,你吩咐的事情,表叔都办妥了。”

    “行,不过,下一步还得麻烦表叔一件事,待会遇到我父亲呢,你如此这般得说一下,我想咱们的事情就办妥了。哎对了,表叔你今天卖鱼饵是按照多少钱一斤卖的?”

    “就,就几块钱,卖不了多少。”

    “行,咱们按照五块钱一斤卖,我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