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子里去。
这石头房子,现在是刘家鱼饵店的店面同时又是仓库。
石头房子一共有两间,进门口位置上摆着一张古老的木头桌子,这张桌子原先是村会计的办公桌,不过太破旧了,一直丢在这里,现在成了刘青山的办公桌。
刘振远不识字,所以记账等的工作只能让别人来做,刘青山若在,便让刘青山干这项工作,而刘青山不在的时候,就让林士花来干这个活。
三百斤的鱼饵,小推车一趟就运到了石头房子里。
这石头房子没有屋门,门口挂着一条草帘子,屋里没有炉子,在早晨的时候还是有些冷的。
在运鱼饵的路上,刘振远问自己儿子寒假作业做完了没有,儿子说做完了,昨天晚上一晚上就做完了。
对于那些小儿科的作业,刘青山做起来实在是太过于轻松了。
明天周三,就要开学了,所以刘振远这才赶在今天正月初八开业。若要使自己儿子有空的话,那么他们的鱼饵店拖到正月十五以后开业也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完十五不算过完年,走亲戚对于农村老百姓来说,可是比赚钱重要的事情。
吃过早饭之后,上午九点半开始,随份子的邻居,贺喜的亲戚,刘家的帮工,另外当然还包括本家的二叔,便陆陆续续得来了。
开张营业,图个吉利,所以刘振远夫妇两个把本村的神婆子朱三婶给请过来,要烧纸祈福。
上午十一点的时候,大家在刘家家里把祈福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然后一大群人,便跟着神婆子朱三婶来到了打麦场。
打麦场的正中间,放着一张方桌,菜都摆上去,香炉摆好,神婆子便在方桌前念起来了。
这种仪式刘青山很喜欢,是农村里流传了数千年的信仰,其实这种信仰无所谓好坏,存在也无伤大雅的,然而信仰本身的力量却让人惊叹。有信仰,要比无信仰好多了。
第57章 会计的人选()
明天就要开学了,有件事情一直挂在刘青山的心头。
自己现在还不能辍学,那些同学资源将来是自己干大事的重要部分。
既然非得去上学,难道要听老师将十以内的家法?认识那些自己闭着眼睛都会写的字儿?还是背诵总共不超过二百字的课文?
搞笑吧,一年级下学期那些内容,自己完全不用上课,都能考个满分。
在学校里面大把的时间需要打发,要是没有什么打发时间的方法,那可真是遭罪了。试问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孩子都得上五六年级,然后让他呆在一年级的教室里面,听个一两节课还能说勉强凑合,要是说天天如此,那可真是折磨人了。
“何太昌家里有本蜀山剑侠传,五百多万字呢,要是搞过来的话,那这个学期不就有事干了吗?怎么样,把那本书弄到手呢?老头说要等到我上高中才肯让我看,这还得等八年多呢,如何能成?”
刘青山住在山村,这里连个租书的小书店都没有。
何太昌是个老光棍,不过听起来好像认字,要不然也不会看武侠了,而家里面鱼饵店缺个会计,而何太昌人品可以,要是说自己说服父亲让何太昌来当家里小卖部的会计,一天给他二十块钱工钱,到时候,再说武侠的事情,不就好说话了吗?
想到这里,刘青山扔下手中的笔,从椅子上跳下来,跑了出去。
中午的酒席已经结束了,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偶尔有前来买鱼饵的钓手,而刘青山的父亲刘振远这会儿在石头屋子外面跟别人聊天,刘青山则在石头屋子里面记账。林士菊、马向江、老包和马军则在刘青山家里面帮着收拾东西。
“爸,我有个事情跟你商量商量。”
“啥事?”
“爸,赶明儿我就开学了,接下来咱们家这个鱼饵店里谁来记账呢?”
“谁有空谁记呗,反正账目也不多。”
“那可不行,现在看着咱们账目不多,下一步大家看到钓鱼赚钱,想干这一行的越来越多,到时候到咱们家买鱼饵的也越来越多,账目肯定也越来越多了。到时候要是没有人记账,咱们赚了赔了都不一定呢。”
“赔?不可能赔吧,再说了”
“爸,话可不一定,咱们还是得仔细点好。”
“那就让你小姨记账?”
“小姨?不行不行,我小姨还得卖鱼饵呢。下一步咱们前边盖一排房子,有了正式的门头,谁站柜台,肯定得找年轻漂亮的小姨了,让小姨又记账又卖东西,她肯定忙不过来。”
刘振远这会儿皱起了眉头,忽然他眼前一亮,看着刘青山说道:“要不,让你二叔过来帮忙?”
“哎,爸你别说我没提醒你。我二叔的脾气性格你是了解的,既懒惰又执拗,到时候干不好你说他不是,不说他也不是,那不是自找麻烦吗?再说了,我二叔心大着呢,怎么会安心吃咱们的工钱?他下一步干鱼贩子,比咱们还赚呢。我看二叔啊,你还是别动这个心思了。”
“那怎么办?找谁合适?”
刘青山见时机成熟了,面带微笑着说道:“我有个人选,肯定合适。”
刘振远一听有些高兴,忙问道:“山子你说得是谁?”
“咱们村的老光棍,何太昌。”
“他?他识字?”
站在一边,刚才跟刘振远聊天的清泉岭村村民曹洪庆忙说道:“振远,太昌哥早年可是地主,人家上过私塾的。”
这一点刘振远还是头一次听说:“上过私塾?”
“对啊,太昌哥不但认字,算盘还很厉害呢。”
刘青山心里猜测,像何太昌这个年纪,应该是四几年出生的,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认字肯定是上过民国时候的国立小学。
那个年代西学已经流行,至于说私塾,应该不是这个年纪的人上过的。
“爸,你看我说的没错吧,你要是同意啊,我就去找何太昌说去。”
刘振远皱了下眉头:“你一个小孩子,去合适吗?”
旁边的人笑着说道:“何太昌这个人好说话,谁去都行。”
“那行,那你去跟他说去吧山子,那,咱们一天给他多少钱?”
“二十怎么样?”
旁边曹洪庆啧啧叹道:“振远你们家可是真发财了,啥时候你们家缺人了,也照顾照顾兄弟我啊。”
刘振远拍着胸脯说道:“好,没问题,山子你去吧。”
刘青山一听,高兴了,蹦蹦跳跳得就往村里去。
明天就要开学了,自己要翻山路,到庙子村小学去上学。
清泉岭村人口少,根本不符合立学校的条件,然后清泉岭村的子弟,就只能到邻村庙子村小学去上学。好在路程不远,翻过一个山坡就到了。
清泉岭村,跟刘青山同学的一个也没有,然后比刘青山小一岁的就有他叔家的妹妹刘婷,另外比他大一两岁的倒是还有几个。
山村人少,他们这伙人总是结伴一块去上学。
山路崎岖,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天黑得早,要是不结伴,路过一片乱葬岗,小孩子们会害怕的。
何太昌家门口敞着,刘青山在门口喊了一声,便径直走了进去。
“侄子啊,今天怎么来找你大爷呢?”
“何大爷,有件事想问问你愿不愿意呢?”
何太昌正在自己缝衣服,他没有老婆,有个老母亲,眼睛瞎掉了,什么都干不了。
“啥事啊?”
“我爸想一天二十块钱雇你当我们家会计,你愿不愿意?”
正在缝衣服的何太昌听到这句话,一下子静止了,慢慢地抬起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小孩,笑了。
“村里看得起我这个老光棍的人不多啊,你爸这么好,会让我当你们家会计?”
刘青山直截了当得说道:“是我说服的我爸,不过我是有条件的。”
何太昌皱了下眉头:“什么条件?”
“你得把你的蜀山剑侠传借给我看,而且是借一年。”
何太昌哈哈大笑:“小子,你这么点儿,能看得懂蜀山剑侠传?”
“你拿出来试试不就知道了?”
“说的也是。”于是,何太昌转身进屋,估计是去拿自己的宝贝去了。
第58章 成交()
“昌儿,外面谁在跟你说话啊,怎么不把人家让进来喝口水呢?”
刘青山站在外面何太昌家的天井里面,听到屋里传来了何太昌老母亲的声音。
虽说当年何家地不少,但是成分划成地主还是有些勉强的。不过,既然被认定成了地主,那挨斗是少不了的,何太昌母亲的眼睛,就是因为他的丈夫挨斗死了之后急瞎的。
“哦,娘,是刘家老大的儿子,说是让我给他们家当文书,还一天二十块钱呢。”
“哎呀,一天二十不少了,儿呀,你可得好好给人家干啊,将来攒够了钱,还得娶媳妇呢。”
何太昌现在已经四十八岁了,对于找媳妇这件事,早就死了心了。
“哎,娘。”
何太昌从一个小木头箱子里面找到了他的一套线装本蜀山剑侠传共十册中的第一册拿了出来,小心得擦了擦封面,然后盖上了木头箱子。
“儿呀,你小时候娘给你算过命,说你这辈子有贵人相助,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的。”
“哎,娘,我知道了。”
何太昌人很孝顺,很少逆着自己母亲说话,不过对于母亲说的话,实际上他并不赞同的。如果真有贵人相助,那么他也不会到了四十八岁年龄,还是光棍一个吧。
“大侄子,那,这就是我跟你说的蜀山剑侠传。”
看着泛黄的书面,以及这上了年岁的封装,刘青山抬头对何太昌说道:“大爷,这书得有些年代了吧?”
“这书啊,是有些年头了,这书比我的年龄还大。”
刘青山有些惊讶,要说比何太昌的年龄还大,那说明喜欢看武侠的人最开始不是何太昌本人了,猜测一下不难想到,买这套书的应该是何太昌的父亲。看样子爱看武侠这件事,对于何家来说还是祖传的。
“哇塞,刺激了,还是繁体字呢!”
接过何太昌手里,感受着满是年代感的书,刘青山莫名得感到一阵感动。
这本书,自己前世的时候是听过的,不过可惜没看过。前世的时候自己到死也是个光棍,看也是打发时光的重要手段,而自己看得也实在不少,上学阶段已经把大路边的武侠看了个遍,然后毕业之后又开始看网络,什么三少啊,番茄啊,土豆啊等人的,那必须是本本都看过。
“怎么样?认得上面的字不?”何太昌笑呵呵得看着刘青山问道。
“有些挑战,确实有些挑战,不过仔细看看,还是能读出来的。”
“哦,是吗,那你念念这第一回的目录我听听。”
刘青山也不含糊,皱着眉头,用手指着有些摸起来有些粗糙的纸张上的字儿念道:“月夜棹孤舟巫峡啼猿登栈道,天涯逢知己移家结伴隐名山!”
刘青山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读的,因为繁体字比起简化字来,自己确实有些不熟。不过,虽然是繁体字,但是仔细辨认然后再根据前后文也能勉强辨认出到底是哪个字儿来。
何太昌大吃一惊,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小孩竟然真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