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黄先生面色如常,深躬道谢,送走了灰老太爷。
她连夜收拾了一下房间,把过年时做的一身新衣服换上,又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拾掇出来包了个小包袱。然后翻箱倒柜,把自己的衣服,日常用具,都拿到院外,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第二天上午,小黄先生接待了两位患者,诊脉开药,宛如平常一样。眼看天色近晌,她让黄半山搬了两张椅子,二人坐在院里。
黄半山不知师父所为何事,但还是规规矩矩地垂手坐着。小黄先生笑眯眯地打量着他,“师父的本事就这么些,你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半山已经是大小伙子了,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你师爷和你师傅,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长白山,希望你能走远一点。”
说着,交给他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包袱,“这些钱财带着。”
小黄先生眼圈有些红了,她伸手摸摸黄半山的头,“你这孩子根性善良,脑子也活泛,走到哪里我都放心。”
简短几句话说完,小黄先生起身进屋,留下呆若木鸡的黄半山一个人。
一会儿工夫,小黄先生拎着一个油纸包裹又走了回来。
“半山,你师爷和我,有一件事交待给你。时间仓促,你且听我道来。”
黄半山一听,赶忙站立起来,垂手肃立,凝神静听。
小黄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以前跟你说过,你师爷是一位阴阳先生,他临终时候说过,阴阳先生东北不缺他这一位,手艺失传不了。但这纸包里的东西,是他一位故友留下的东西,希望你能保存好。”
原来,黄半仙年轻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陌生人。
那人自称名叫李继唐,是关里过来的,要寻找铁匠打几样东西。
黄半仙古道热肠,与李继唐一见如故。几番推杯换盏过后,二人更成莫逆之交。
李继唐后来说到,他来自于一个隐秘的门派,玉格门。受师门指派,来东北长白山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一枪不放,把东北拱手让给狼子野心的鬼子。鬼子一边扫荡奋勇抵抗的爱国志士,一边掠夺东北的资源。同时,扶持前清废帝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甚至在山海关立下了“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的界碑。每个老百姓从那下边走过,心里都不是滋味。
伪满洲国之所以选择扶持废帝溥仪,除了笼络前清遗老遗少的一些势力,主要是想利用满清龙脉的残余力量,自北向南,一举吞并华夏。
玉格门认为,虽然时逢乱世,自己作为一介术士,别无所长,但也要略尽绵薄之力。
这抵抗侵略需要真刀真枪的拼命,自己能从风水玄学的角度尽一分力也是好的。所以他们就盯上了长白山。
明末就有人启奏崇祯皇帝,建议派人秘密去东北长白山截断龙脉,以免关外女真人入主中原。可惜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
清朝取得天下后,从顺治元年就正式下令,封禁长白山,除了四时拜祭以外,严禁任何人进山。后来甚至连整个东北都严格控制,唯恐有人破坏龙脉。
这长白山一封就是二百年。直到清末国力衰退,到了咸丰年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出关讨生活,禁令也就名存实亡了。
长白山作为北龙的一部分,要想彻底截断掉龙脉,除非大规模的发动民夫挖断几处主要的风水,不然实在难以一劳永逸。
李继唐这次来,人单力薄,只有采用权宜之计。来之前,请精通厌胜之术的高人制定了厌胜镇物,要把满清龙脉锁起来,但下镇物需要十多枚锁龙钉,他才就近寻到了官屯村子来,找铁匠制作。
黄半仙所在的村子偏远,但也听说过鬼子拿老百姓不当人。不准老百姓吃大米,否则判为“经济犯”直接枪毙。逼迫大量劳工采矿,累死了直接填万人坑。他也巴不得这混账皇帝溥仪早点倒台,把鬼子早日赶出东北。
黄半仙赶紧带李继唐找到了村里铁匠,可是那锁龙钉的图样实在复杂,就算连夜赶制也要十几天。
这十几天来,李继唐就住在黄半山家。得知黄半仙是阴阳先生,李继唐也是大感兴趣。与他讨教起降妖驱邪的法门来。一般门派,都有师门规矩,独家秘法不得外传。但偏偏玉格门和阴阳先生偏偏没有这规矩,只要能够救人济世,乐意见到术法施遍天下。
黄半仙学的术法本身只是师傅徒弟口口相传,比不得玉格门有正经的师门传承。李继唐在闲暇之时,翻看黄半仙的藏书,见尽多是志怪类的古书,就干脆拿笔进行批注。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在书上直接写了下来,其中尽多玄妙的术法,让黄半仙叹为观止。但可惜其中有些术法催动,需要大量阳气或者阴气,所以即使知道了,也没法使用。
李继唐又把自己师门中的法宝至阳通灵钉告诉了黄半仙。最后犹豫再三,也告诉了他配制五阳散的方法,并且一再叮嘱他,五阳散对身体危害极大,超量服用必死无疑。而且累积服用超不过十次,越是后来越是凶险,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服用。
转眼之间十几天过去,李继唐临别之日与黄半仙把酒话别。酒过三巡,李继唐又叹息到,自己的师门中,其实有一套更加玄妙的心法,能直接借用天地阴阳二气。所为一力降十会,只要阳气足够强烈霸道,不需要什么术法也可以直接破除阴煞邪气。
但这项高深的术法早已失传,只是知道这项术法学习的法门就在道家经典《阴符经》里。希望黄半仙有缘能够参悟得到。
黄半仙却拽住了李继唐,说好了要跟他一起去长白山。
第二天一早,黄半仙醒来,却看见屋里空空如也。
第29章 入世遇九爷()
桌上留着书信一封,看罢书信,黄半仙叹气落泪。
原来,李继唐说的以厌胜术锁龙脉之事不假,却有所隐瞒。
锁住龙脉如同困住当地的地气,需要大量的阳气作为引子才能下得了镇物,以当下李继唐的道行,必须服下五阳散。李继唐之前已经服用过九次,这次服用之后,定然不能幸免。
他已经打定了有去无回的主意,不想兄弟生死相别,所以只留下轻飘飘一张书信。
信里又提到,玉格门早已门人凋敝,现在算他只剩下两人。他的同师兄与人去了昆仑山,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做一件大事。玉格门的传承可能就此断绝。
只可惜时间仓促,玉格门的法术只在书上记下那么多。希望黄半仙能继承整理这几日他记录下来的术法,既能助他日后降妖驱邪一臂之力,也给玉格门留下一点传承。
黄半仙后来去长白山碰运气寻找过,但茫茫十六峰,哪里寻得到。
可惜自己女儿不学术法,他临终之际便把李继唐批注过的书托付给她,让她寻有缘人传下去。
小黄先生抬眼看了看太阳,站了起来,一个人走进卧室躺下。然后再也没有起来。
黄半山这才明白师父怎么突然跟自己交待了这么多事情,这些其实是师父在跟自己交代后事。
三日过后,师父下葬。全村的人每一家都受过黄半仙和小黄先生的照顾,人心不空,出殡的时候都来了。
黄半山一个人在坟前守了七天七夜。最后一天的半夜,来了一个白胡子的老爷子。
老爷子穿着灰黄色的衣服,拄着拐杖,像没看见黄半山一样,站在坟前絮絮叨叨地讲了一通。黄半山跪在旁边泪如雨下。
守孝期满,黄半山来到坟前跟师父告别。
时值入秋,夜色中满山半黄的草木在风中飒飒作响,仿佛十六年前那个下午。
十六岁的黄半山第一次离开官屯村,也第一次离开东北。
之后许多年来,黄半山走过许多城市,认识了许多人,也见过许多事。最后,在沧海市落了脚。
一开始,他在红旗小区租了间门市。没有医师证,开不了诊所,也不敢自称中医,黄半山就老老实实地起名叫“玉格养生馆”。平时做做推拿按摩,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给患者服用。由于医术的确精湛,也有一些回头客。
白天开店,晚上研读玉格门留下的书籍批注。还自己买了一些古本书以待查阅印证。尤其买了一本《阴符经》反复习读。
这一天傍晚,黄半山去红旗小区后身的红旗市场买点吃的,就看见市场门口打老远过来一位老爷子。
这老人家穿着圆领白短袖衫加大裤衩,手拿一把蒲扇,优哉游哉地溜达着。在煎饼果子摊旁边站了一会儿,接过一大把找零就揣兜里了。
这时,见他身后跟上一个缩头缩脑的小伙子,从袖子里抖搂出一根长柄镊子。黄半山打老远瞅着,心想你一个大活人,又拿个这么大的家伙,怎么能得手得了。
看着看着,瞧出门道了,却见那小伙子越凑越近,老爷子迈左脚,他也迈左脚,老爷子甩胳膊,他也甩胳膊,每一个动作没有一丝差错,就像老爷子的影子一样。只见他脚下步子不停,手里镊子仿佛活蛇一样,倏忽钻入老爷子揣钱的兜里。
眼看老爷子要吃亏,黄半山刚要过去提醒。却见老爷子手里拎的煎饼果子突然脱手,随着惯性正巧往身后甩掉了地上,位置不前不后,正落在那小贼的脚下。
小贼右手正全神贯注地“使活”呢,脚下一踩,往前就栽。
前边的老爷子仿佛身后长了眼睛,往身旁一闪身,小贼结结实实地趴在了地上,镊子也甩飞老远。
老爷子格外古道热肠,没去心疼煎饼果子,把蒲扇往后腰一别,伸手扶在小贼的腋下,把他搀了起来。“老要张狂少要稳。年轻人呐,走路脚底下得有根。”然后拍了拍手,继续往前走。
那小贼回过神来,就要去拾镊子,可刚走两步,一拍裤兜,却是空空如也。这下知道碰着同道高手了。
按这行的规矩,应该跟着人家到没人的地方赔礼道歉,然后离开此地。可这小贼流窜各地,仗着有几个同伙,还没吃过这种哑巴亏,于是一边跟着老爷子,一边向人群里打手势。
黄半山看老爷子拐进一个偏僻的胡同,怕是要吃亏。也紧跟几步走了过去。进了胡同,只见老爷子还在不紧不慢地往前溜达,身后四个小贼越跟越近。
黄半山拿出电话放在耳边,假装打起电话:“……是!张队!就在红旗市场后边胡同!”然后挂断电话,昂首阔步走上前去。“你们几个,靠墙站好!”说着拿出钱包在他们面前飞速一晃,“看清楚了。一会跟我去局里做笔录。”
然后继续往前走,冲着老爷子一挤眼,嘴往前面的胡同口一努,意思让他赶紧先走。“老爷子,我们这办案,这里没你的事儿。您先请回吧。”
那四个小贼互相狐疑地看了一眼,却看见那老爷子揉揉眼睛走了过来。“小伙子,你不是红旗小区门口开按摩店的嘛。怎么拿我老爷子开起心来了。”
黄半山心里连声叫苦,不等那四个小贼反应过来,就几步猛冲过去,一脚猛中当先小贼的小肚子,蹬得他坐地上起不来,黄半山自己跟着滚倒在地。
没等爬起来,其他三个家伙就一拥而上,拳打脚踢。黄半山还不忘抱住一个家伙的腿,喊着老爷子赶紧走。
却见老爷子不慌不忙,从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