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91章 建立女学堂()
李浩在登基之前,一直在不断找借口拒绝各个大臣和地方节度使送来的秀女,这也让诸多群臣感到了不满,也纷纷将矛头指向了楚湘儿,认为一个心怀天下的国母,不应该如此心胸狭隘,而是要广结善缘。
“广结善缘?”楚湘儿听后,妩媚的凤目微微一眯,红唇轻启冷笑一声,“是为他们自己找靠山吧!”
谁都知道,只有能够有人得到皇帝的宠爱,她背后所代表的那个家族,便能在这朝廷之中占据很大的分量,也能够在私下为自己家族获取巨大的利益。
被弹劾的张国忠不就是如此,为了自己私欲,将已经出嫁了的张玉儿,再次送到元宗的床上!
楚湘儿是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除非她不当这个皇后!
群臣都以为这个看上去娇小无害的楚湘儿,一定会顶不住外在的压力而屈服,但是却没想到就在第二天,皇后亲自下了一道懿旨!
凡是想要进宫当秀女的未婚女子,必须先要进入女学堂学习三年!
女学堂?什么女学堂?
大臣们懵了,这是皇后故意拒绝秀女入宫的借口吗?
但很快,楚湘儿的第二道懿旨便下来了。
在长安四个最重要的街区中,开设四所女子学堂!
而女子学堂的筹备还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因此那些想要进宫的秀女们,还得回家等待学堂的招生。
这么一等的话,要想再进宫,就必须要四年的时间,这些待嫁中的秀女们,不就变成了老姑娘了?
这不是变相地在拒绝秀女入宫?到底还是皇后的阴谋!
楚湘儿对此根本不再做任何解释,管你朝中大臣掀起滔天巨浪,她也不松口!
尽管看上去是个借口,但是女学堂的筹备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周方氏被楚湘儿一道懿旨一下,便直接被调往了京城,全力负责女学堂的筹备情况。在这半年多的时间之中,楚湘儿还在四处征求贤良淑德的女先生入京。
女先生的选拔得到了民间大多数人的拥护,比起选秀女来说,更受百姓的欢迎。
而楚湘儿看到如此的情形之后,便开始思索着要增添朝中女官的数量和让女性参加科举的念头。
前朝那位女皇帝在位的时候,也曾设立了许多女性的官位,但是在后来她驾崩之后,后人却根本没有沿袭她的指令,再度恢复了以男子为主的治理。
而楚湘儿的最终目标,是要让这些贵族的女子,不要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完全依靠自己的才能,也能获得幸福。
当然她私底下是希望天下对李浩觊觎的女人们,都纷纷止步!
乱了一阵之后,终于到了李浩要正式登基的时候。
为了不让楚湘儿过多的担心,李浩并未对她说关于登基那天太多的事情。
有时候李浩会觉得这一次楚湘儿的失忆,和流光镯的失效,倒不失为一件好事,就可以让楚湘儿安安静静地呆在后宫带孩子,没有必要参与到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之中!
对于他来说,若是失去了楚湘儿和小琢,他的这个皇帝宁可不当!
第592章 登基大典()
看着手中那份名单,李浩的脸上波澜不惊,他早已预料到这份名单上的大臣们,将会在他登基的那天倒戈!
赵泰和云白的脸上,显出一丝担忧。
“那剩下还有多少官员?”李浩的声音终于在御书房中的回响起来。
“不足四成!”赵泰的眼神中露出隐隐的不安。
“那足可推翻朕的皇位喽?”李浩的冷笑略带一丝清冷,有种深不见底的寒凉。
云白一双眸子深邃无比地看着他:“那登基大典”
“准时举行!”李浩俊美的面容露出一股看不清道不明的微笑。
————
九月初八。
礼部鸿胪寺的官员,早早地便在宣政殿中放置了一张放诏书的黄案,并在丹陛正中设一张黄案。同时,礼部在午门外设龙亭和香亭,工部在城楼垛口正中设金凤台,在太极宫城楼东第一间设宣诏台。
朝中所有大臣文武百官全都穿戴整齐,事先恭候在那里,均已按官阶高低在外排队肃立,等待着新皇的登基大典。
而宫门外也站满了前来观礼的百姓们,但都被侍卫阻拦在了午门之外,远远地观望着宫门内的情形。顿时间,皇宫外围的街道上,水泄不通!
当隆重的礼乐奏响的时候,李浩身着明黄色庄重奢华的衮服,头上戴着一顶九龙金冠,浓墨剑眉之下,一双乌黑深邃的眼眸之中,含有锐利无比的光芒,削薄而轻抿着嘴唇,棱角分明的轮廓,犹如暗夜中的黑鹰,孑然独立间散发出傲视天地的强势。
内阁大学士们严阵以待,神色庄重无比地等待在宣政殿一侧,手捧诏书准备颁照仪式。
待李浩缓步踏上宣政殿的的时候,内阁大学士恭恭敬敬地将诏书放置在殿内的黄案上,等待李浩盖上玉玺。
李浩从王公公手中的玉盘中,接过那一方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对着诏书缓缓盖下去的时候,忽然殿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王公公和内阁学士,以及宣诏官们都纷纷错愕不已,这种庄严的时刻,竟然有人在外喧哗!
“亲王殿下且慢!”
一个苍老的声音响了起来,那是大魏元宗时的太师王文殷,已经年过八旬,是先皇时代元宗的元老级一品官员,因年迈而早早回家颐养天年,因此次新皇登基大典才难得出来一次,但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唱对头戏的,竟然就是他!
李浩微微地眯起了双眼,朝王文殷望了过去,眼底里透出犀利如剑,寒冽若冰的光芒!
王文殷朝前走了几步,老态龙钟的身躯已经不堪重负,但是他还是透过一双浑浊的双眼看着李浩:“殿下且慢!老臣还得请殿下等一等!”
他左一句右一句的“殿下”让众人都倒抽一口冷气,新皇登基在即,他竟然还称呼“殿下”,实在是太过放肆。
静候在一旁的平国公皱了皱眉,本想开口说话,但却被身边的陈琦轻轻地咳嗽一声,阻止了他的发话。
他疑惑不解地望了一眼陈琦,只见他朝自己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便只得作罢。
第593章 哪里来的遗诏()
“大胆王文殷,胆敢阻拦新皇登基!此乃欺君之罪!”但是另一个人却忍不住了,厉声喝道。
王文殷冷冷地看了一眼坐在一旁椅子上的李培,冷哼一声:“今天老夫不跟你计较!”
大家本以为李浩会勃然大怒,没想到他竟然微微额首:“既然王老太师有求,那朕就暂且等上一等!”
李培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站在他身边的李彦皱起了眉头。
文武百官们纷纷露出诧异的神色。
赵泰和云白交替了一下眼神,神色凝重。
花清秋则一副担忧的样子,望着大殿上面无表情的李浩。
王文殷并不在那份名单上,但为何会突然在这登基大殿上闹了这一出幺蛾子?
王公公和内阁学士们,额头上都微微冒出了冷汗。
而位于大殿外围的林子仪和刘安,早就率领着军队和皇家侍卫,全副武装地守候在外。
殿下的众官员们神色各异,但是脸上都露出沉重的神色,悄无声息静候着。
“玉真上人到!”
随着这一声从宫门外传来的声音,李浩的眉毛微微一挑,终于来了!
果然,沿着宫门外至宣政殿的长长的石径上,徐徐走来了一行人。
为首一人正是身着皇家礼服的玉真上人,她今日竟然换上了一套暗红色的正装,雪白的发髻上戴着一顶金光闪闪的凤冠,端庄而高贵的气息挟带着一股来势汹汹的气势,正朝着宣政殿走来。
赵泰的面色变得惊诧不已,为何陛下竟然放她进了宫门?
一旁的云白朝他暗暗地使了一个眼色,让他稍安勿躁。
令文武百官们惊讶的,跟着玉真身后的,不仅还有两位身着道袍的道姑,还有一位身着大魏文官官服的老者。
这位老者看上去早已进入耄耋之龄,看上去陌生之极,只有朝中少数年迈的官员,才似乎觉得此人颇有些眼熟。
太真、小清和丹增三人,面无表情地尾随在玉真的身后,踏入了宣政殿。
李浩竟然露出了一个令众人都看不懂的笑容,端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进入大殿之后,只见玉真朝着李浩的方向望去,声音中气十足道:“好一个越俎代庖的亲王!”
这句话就像是在众人之中扔下了一枚深水炸弹,炸得所有人外焦里嫩,不知所措!
整个大殿沉寂了下来,静谧地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其他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一个豪气的声音笑了起来:“请问姑奶奶,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浩虽然脸上含着笑意,但是那张清逸俊美的脸上却缓缓呈现出一抹危险的暗沉。
玉真对着身后的庄书礼道:“庄大人!您将证据拿出来吧!”
文武百官们纷纷面面相觑起来,这位庄大人是何许人也?
只见庄书礼缓缓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木匣,然后打开木匣,取出一份早已泛黄的卷轴。
玉真大声地对着下面文武百官道:“这份遗诏,是当年本宫的父皇,太祖皇帝亲自写下的诏书,皇位原本是要传为于永安亲王李孟,但是却被李翰给擅自篡改了遗诏!三十年前的那份遗诏本就是矫诏!”
第594章 李浩的态度()
此时整个大殿之中发出了唏嘘的声响,多数三品以上的官员面露难以置信的神色。
“玉真上人!请问您所说的这份遗诏从何而来?”赵泰面不改色地上前一步询问道,神色凝重。
“庄大人,您来说一说这份遗诏是从何而来?”玉真冷笑着道。
庄书礼对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们恭恭敬敬道:“老臣手中这份诏书,是从前一任吐蕃王多仁那里获得!”
赵泰面色一沉,追问道:“那有何根据说此诏书是当年太祖乾宗皇帝的诏书?”
庄书礼朝赵泰礼貌地额首,再次望向全体文武百官:“当年老臣庄书礼就是迎送文平公主入吐蕃的使臣。这份遗诏就是在文平公主薨亡之后,由吐蕃王多仁交给老臣的”“请等一等!”赵泰再次打断了他,“那就请庄大人详细说明一下,这份诏书为何会在吐蕃王泽仁处?”
大殿之中的群臣纷纷低声交谈起来。
而坐在龙椅上的李浩,却依然古井无波,面色平淡,仿若大家谈论的不是他的皇位,而是普通稀松平常之事。
此时的楚湘儿正在宣政殿一侧的宫室中,从太监的口中得知了刚刚发生的情况,不由着急起来。
一旁的素青,是以尚书夫人的身份进宫陪伴楚湘儿,在一旁安慰着她:“陛下聪明睿智,应该应付得了那些情况的,您放心吧,娘娘!”
楚湘儿今天一身娇艳的正红色华丽宫装,但是装饰精美的装扮也无法掩饰她脸上的焦虑。一双凤眸之中,透出不可言喻的担心和失神。
她虽然还未能回忆起之前的事情,但是也知道这一次登基仪式对李浩来说,有多重要。
虽然李浩并不一定是真正想要登上这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