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近傍晚时分,魏佳和高妍先带着两个孩子从店铺归来,为大家准备晚饭。
魏佳看苏秦一个人在书房里,就进去问候一声。苏秦见魏佳进来,忙站起身,做出手势请她坐下,魏佳却摆了摆手,仍然站在那里未动。
魏佳发现苏秦正坐在书案前苦读,就问道:“苏先生一直在书房里读书啊,怎么也不出去走走?”
第163章 悬梁苦读()
苏秦未料魏佳会问自己所读之书,定了定神,不加隐瞒地回道:“我看这部《太公阴符》很是有趣,就想读懂读透它。说来它与你也有联系,因为它正是姑娘的先父魏卬将军赠予我的。”
魏佳听说是先父魏卬的藏书,兴趣顿生,她说道:“那可否让我来瞧它一瞧?”
苏秦回道:“那有什么不可,姑娘尽管看就是了,说不定你还能指点一下苏秦呢。”他说着就将《太公阴符》递给了魏佳。
魏佳接了过去,看了几眼,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说道:“这本书太深奥了,而且讲的是兵家的大事,我可看不太懂,更何谈指点先生。”
她就又把帛书还给了苏秦。接着又好奇地问道:“苏先生一向温文尔雅,突然间怎么对兵法感起兴趣来了?”
苏秦笑了笑,说道:“兴趣谈不上,只是魏卬将军将它赠给我,一定有所用意,我多加研习才好。”
魏佳深知苏秦与自己的父亲之间有着很深的友谊,她说道:“小女子虽然不懂军机大事和排兵布阵,但是如果苏先生能领悟什么,可否告诉我一下,也好让我更深入了解父亲的一生。”
苏秦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只要姑娘想知道,苏秦一定知无不言。”
魏佳又关心地嘱咐苏秦道:“先生也不要太辛苦了,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一下吧。”然后,就转身出去准备晚饭去了。
苏秦看着魏佳袅袅而去,打心里觉得魏佳是个好姑娘。去年魏卬还曾提出将魏佳许配给自己,但苏秦又怎敢答应,他其实最担忧的是自己不确定的前途会让魏佳受到连累,耽误了魏佳的一生。
苏秦想:“不管魏佳跟着什么样的男人,只要对方老实本分,就能过上一个和谐美满的生活。唯独跟着自己给她带不来安定与祥和。”苏秦只能从内心祝愿魏佳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当天众人吃罢晚饭,又闲聊了一会儿,大家就各自去干自己的事情了。苏秦回到书房,仍然拿来《太公阴符》认真研读。
他慢慢地从书中看出一些门道:《太公阴符》里从作战的基本原则、战前准备、排兵布阵、协同作战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一个因势利导的根本思想,这与鬼谷先生教授给徒弟的观念是相一致的。
所谓因势利导,关键就在于能在符合当时的实际形势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相应的安排,但这确实是相当困难的。
人皆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总是要以“我”的意志来左右现实,因此,即便是冷静分析形势也难以做到,更何谈进而做出合适的选择。
苏秦一字一句认真地读着《太公阴符》,也认真地思考着,他发觉其实这部托名姜太公子牙先生所作的兵书,是一部千古以来兵家智慧的结晶,很多不知名的人将他们的才智添加到这部书中,才形成了这部精深的兵书。
苏秦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他仍然有一大半没有读完,苏秦有些着急,想坚持着多读几篇。可是,越到后来,身体越困乏,眼皮老打架,有几次都不由自主地眯瞪了起来。
苏秦觉得自己必须坚持才能终有收获,他仍然不愿即刻昏昏沉沉睡去。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精神起来呢?
他想了想,有了一个主意,于是就翻开自己的包袱,找到了一根捆绑包袱的布带,布带的一端系在书房的房梁上,又将自己的顶冠摘了下来,露出了长长的头发,他把布带的另一端系在自己的头发上。
这样,苏秦只要一打瞌睡而头往下斜的时候,布带立刻勒紧了头发,头皮被拽得生疼,睡意顷刻间全无。
如此一来,苏秦终于找到了一个克制睡意的好办法,可是饶是如此,仍然时不时地再次困顿,头皮一次次地被布带拽得发麻。
此时,魏佳姑娘发现苏秦的书房里仍有灯烛闪亮,她关心地去瞧看苏秦。她站在书房的窗口,往里面一看,发现苏秦的头发用布带吊在房梁上,大吃一惊,她以为苏秦一时想不开,于是赶忙推门而入。
苏秦也没料到半夜会有人来,惊愕地看着魏佳。魏佳劝苏秦道:“苏先生有什么难处,竟至于想出如此折磨自己的办法?”
苏秦见自己的行为吓着了魏佳,赶快呵呵笑了几声,回道:“不打紧的,我是用这个办法防止自己睡着,耽误了研读《太公阴符》。姑娘莫怕,我哪里有什么想不开的地方。”
魏佳明白了苏秦的用意,她仍然有些担惊受怕,说道:“先生这个办法固然可以防止自己睡去了,可是你这阵势实在是有些吓人。如果半夜有人来访,还真以为你想不开寻短见呢。”
苏秦自己倒是没想到这一层,不觉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于是就解下了头发,用手将头发梳理了几下,将它们归拢平整。
魏佳说道:“先生如此刻苦,一定从《太公阴符》得到很多收获了吧。”
苏秦谦虚地回道:“也不敢说有太大的收获,只是略有心得,越读越觉得自己从前的很多做法欠周全,缺乏明确的方向,技巧也不足,今后如果再游历诸侯国之间,绝不会再像先前那样鲁莽。”
魏佳发觉苏秦还真有一些进益,他读了《太公阴符》,能反思过去的做法,两者一对照,发现从前的不足,这不就是明显的进步吗。
因此,魏佳鼓励苏秦道:“先生过谦了,以我听来,你从这部兵书中已经领悟了很多深邃的道理,境界有了大的提升,说不定哪天就思想上脱胎换骨,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呢。”
苏秦听了魏佳的鼓励的话语,打心里觉得魏佳是自己的红颜知己,对她不由刮目相看。
苏秦说道:“感谢魏佳姑娘的首肯。我也是从这部书中一点一点地看出来,一个人要想有大的成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领悟,切忌人云亦云,跟风盲动,像没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
第164章 锥刺自励()
魏佳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她点了点头,眼睛凝望着苏秦,想继续听一听他的想法。
苏秦见魏佳很专注地听着自己的言语,于是兴趣大增,继续说道:“世人所忧虑的往往是自己跟不上趟,被甩在身后,所以要强烈地表示出自己的随潮流而动,强调出自己的存在;其实细想想,恰恰是完全没有了自己,成为可怜的附庸或奴隶。”
“自己恰在投入到自己坚持的道路和事业之中,百折而不挠。就像我一样,如果放弃了曾经的理想,真如父亲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商人,那才是真正没有了自己。”
“前人的智慧凝聚在少而精的书简之中,反复认真研读,加上自己的勤思细悟,自然会形成自己的独门绝技或绝学,生存之道在其中,富贵之道亦在其中。”
魏佳尽管细心地听着,但一时还是被苏秦说的话弄得有些头大,她眨着大眼睛,流露出少许迷茫和不解。
苏秦看在眼里,给她进一步说明道:“你看咱们院子里有两株大树,一株为枣树,另一株为槐树,它们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禀赋,都在天地间成长,各有生命周期和生存之道。如果枣树按照槐树的方式生长,或者槐树按照枣树的方式生存,那它们岂不是都会失掉自我的独特秉性而死得很惨?”
魏佳听到以大树为例的说明,方才明白了苏秦的意思,她说道:“先生的意见,是人都要随时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呗,别像洛阳城里的一些无聊之人,整天人云亦云,跟风随流,虽然也能自得其乐,但是生命却苍白无力。”
苏秦拍了拍巴掌,赞道:“魏姑娘说得几乎比我都透彻,真是蕙质兰心,苏秦很是佩服。”
“我其实倒也不是反对沉溺闲聊胡侃和自得其乐,那也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能那样过一生也很不错。毕竟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怎样选择都在各自的造化和领悟。”
“就如同这《太公阴符》一书,到了你父亲手里它是兵书,可是到了我的手里,它就变成了哲理著作,皆因我们不同的禀赋和选择。”
魏佳听得入迷,还想再听下去,可是,苏秦自己只是才读起《太公阴符》,尽管还有其他的一些体会,又觉得很不成熟和不透彻,一时还不愿说出。
所以,他就说道:“我的领悟目前就只有这些,今后如果能再参详出精要,定会及时与魏姑娘切磋。”
魏佳这时才收住了心,不再追问。魏佳对苏秦的想法当然有些兴趣,实则更喜欢看苏秦说话的样子,陶醉在与苏秦对话的氛围之中。对于这一点,苏秦就没有那么清楚地看到了。
苏秦屡次强调个性和抉择,那魏佳自己的选择会是什么呢,苏秦没有想到去询问她一下,其实魏佳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两人兴致勃勃地交谈,不觉就过了一个多时辰,魏佳起身告辞。苏秦想了一想,就向魏佳求道:“魏姑娘有没有做针黹的锥子呢,可否借我用一下?”
魏佳不知道苏秦用锥子干什么,楞了一下,说道:“我当然有啦,姑娘家都要用它来缝衣编织,几乎人人都有那个东西的。可是,先生一个男人家的,要它来干什么?”
苏秦笑了一笑,说道:“我反正是有点用处,你暂且借我一用,如果你哪天做针织活儿,我把它还给你就是了。”
魏佳答应了苏秦,她于是就到自己屋里取了针锥,送来了苏秦的房间,带着一脸疑问告辞出来。
苏秦把锥子放在书案上,继续看书。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睡意再次袭来,苏秦于是鼓足勇气,用锥子在大腿上刺了一下,身体顿时一激灵,赶走了睡意。
可是毕竟是锥子尖头刺入了肌肤,有一两滴鲜血慢慢渗出,苏秦觉得腿部异样,掀开衣衫细看,发现血已渗入衣服中。
苏秦原本想着头悬梁的姿势有些吓人,不可继续使用,所以又想出了锥刺大腿的办法。看来这个方法也有危险,他不由得提起了小心,再次赶走睡意时,用锥子的尾部击打一下大腿,也能使身心一懔。
苏秦就这样一边教子女念书,一边闭门苦读,乐在其中。时间慢慢地就从身边溜走了,寒来暑往,不觉已经过去了十个多月,又是一年深秋时节。
魏卬所赠那本《太公阴符》,苏秦都读了不下百遍,其中的文字都能倒背如流,他也将自己的感想随时记录下来,渐渐地也汇集成了一部新著,苏秦把它命名为《揣摩》。
在新著中他特别强调一个人从自己的人生中学习和思考,以及如何分析和辨识形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这就要求能从对方的立场上反复推求。
经过这一番陶冶和锻炼,他觉得自己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已经能从封闭的个人小圈子里走出来,游走于此在与彼在、我与无我之间,随时调整策略,因应变化,从而立于重摧不垮的状态之中。
两个孩子已经能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