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蜜宠悍妻:腹黑汉的心尖宠-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宝指了指门外,长明和元宝到门口聊天。

    元宝想了想说道。

    “扫盲班你应该办针对的的扫盲班。大人想要来学习,可以预定在晚上。白天来上学的规定是二十岁以下的不分性别的南川县人。上课的地点,也不要那么随意。”

    长明点点头,搂过元宝啃一口,笑着道。

    “就这么办!细节再完整一下。争取能把扫盲班办成功。”

    元宝笑着道,“你去吧。把大概思路分下去。要给年轻人机会。别什么都你上。你就一个人,活是做不完的。”

    长明笑嘻嘻的蹦蹦跳跳去前院。

    衙门有的是食堂。家属也可以在食堂吃大锅饭。前提是在衙门帮忙了,才能吃。

    很多活都安排不过来,带出来的富二代的夫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能力。被拉来干活的不在少数。一个个刚开始还是很傲气的,后来发现出门干活,充实生活,充实眼界。一个个争着抢着来竞争。

    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不精致。意义重大呀!

    长明把事情吩咐下去,乐悠悠的回家看元宝和福气。休息一晚,长明带着元宝去重点发展的三个城镇。

    元宝皱着眉头道。

    “不是重点发展吗?家家户户都种着桂花,最多的一家也才十来颗。玫瑰花的种植人家更少。怎么会这样?”

    长明摊手道。

    “大概是要等着看见收益,一个个才会大面积种植。幸好第一年的销量,我没指望会有太多。”

第354章 南山县(四)() 
万事开头难!

    田地不种粮食,百姓可是舍不得。种花都是抱着怀疑的心态种。花苗也不是免费。等到收获卖掉之后,花苗的钱要补上。

    花苗是长明带着人去山里找到的本地生长比较好的树。

    外地来的,怕不适应。

    长明指着面前的玫瑰花圃道,“这里往西,和我买下来的田地。都种上了玫瑰花。跟来的人,有样学样,附近也买了不少,种上了玫瑰花。请的都是附近的农人。若是发现谁家的小孩子随意的损毁玫瑰花。再也不会请这家的大人来干活。”

    “如此一来,能调动的积极性还挺好。我看你玫瑰花都开了一茬。一亩地能赚多少钱?”元宝蹲下来,检查玫瑰花。

    玫瑰花已经摘过一次,并且重新并拢不少。

    “一亩地收割一茬,能赚二两银子。比种粮食划得来。你说的改良水稻种植,已经有人在办。进度不大,可能要等好些年,才能有喜人的效果。”长明叹一声道。

    “水稻亩产量太低,但是一时半会也改善不了。要是那么容易提升产量,早就改善了,还用你来!开头已经铺下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我只担心太子扛不住压力,你干出来的政绩,被人摘桃子。”元宝语重心长道。

    长明不在意的耸耸肩道。

    “我要是被人摘桃子,那也是命。到时候,咱们找个太平地方归隐的好。”

    元宝翻个白眼,没说话。

    两人继续转悠起来。

    镇子看起来还挺不错。家家户户都种了好几颗桂花树。离着县城这样近,附近的老百姓,贫穷得吃不上饭只有几家老弱病残,青年壮劳力都没有的人家。

    元宝转了一圈道。

    “漏洞依旧存在。毕竟是一个镇子那么大,不像以前就一两个庄子。实际情况,还要复杂很多。回去之后,还要好好合计一下。扶孤院找个老奶奶过来帮咱们照看福气。我跟着你跑跑,时间不等人。”

    “成,回去就安排。扶孤院我熟悉,请宋阿婆来帮忙照看福气。咱们管一天三餐,一个月给五百文银子。当得上镇上酒馆里跑堂的小二的工资。”长明爽快说道。

    之前已经给宋阿婆说过,宋阿婆答应过。明天就可以让宋阿婆来帮忙。

    福气已经能认人,还很小气。不熟悉的人,逗一逗可以,不让抱。宋阿婆来照看福气,元宝也还要等福气熟悉了,才敢出门。

    三个镇子,种植玫瑰的人家,今年已经看见了钱。一个个都后悔没有种玫瑰花。

    想要重新去预定花苗,也要等到明年去。

    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赚钱。

    脑子活络又胆大的人,找到许多桂华或者是直接在自家的桂花树上分支下来。希望家里的桂花长势能更好。

    一个个眼巴巴盯着桂花。边边角角都种上。地里还是没有一家人敢种。

    长明和元宝也没有失望。

    趁着这段空闲,长明和元宝的目光投入到了徭役上!

    今年的徭役,南川县还没划下来。长明直接把主意打到了这上面。能为衙门增加收入,也能让南川县发展得更好。

第355章 南山县(五)() 
折子已经上了,等着上面批准就能开始。

    长明抓耳挠腮道。

    “这个事情我再县衙说过。大家争论不休。徭役的路段一直定不下来。大家各执一词。有些麻烦。”

    “我觉得就近徭役。谁也不得罪。并且来服徭役的人。会很愿意的做。徭役时间是一个月。一个月没有完成,可以出钱让要留下来的继续挣这个钱。这个钱,你可以向上面打折子。能批下来多少,决定修建到什么程度。”元宝建议。

    长明鼓掌。

    “好办法!知道是自己走的路,他们徭役的时候,动力更多。也不会磨洋工了。”

    带来的那些富二代一个个都不是本地人,经验不丰富。刚开始总是被忽悠。

    衙门里的主簿等都是老油条。

    这些富二代被坑多了,现在时不时的被坑一下。

    关于徭役的事情,拿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跳着脚的想要为自己拉利益。

    长明想了想道。

    “我争取在年前把徭役的事情落实下来。南川县冬天,大山里是要封山的。这里比郦城气温低很多。大雪封山,山里的人就出不来了。要服徭役就得等到明年了。”

    “冬天没什么进项。我觉得可以把服徭役的时间定在冬天。着重照顾大山里的山民。他们冬天没进项,夏天和秋天积累下来的钱财,得花得一干二净。若是穷疯了,还得要冒着大雪出门。门外都是饿得眼冒绿光的野兽,安全没保障。”元宝建议道。

    “嗯。。。。”长明有些迟疑的摸着下巴,有些难以抉择。

    元宝知道长明的顾虑,建议道。

    “那些来服徭役的山民,你包吃包住。山民出山之后,修建哪段路,直接让就近的村长安排住进村子。能有空住着就行。服徭役拨下来的款项,保证他们的吃。还能有剩余发工钱。”

    长明摸摸下巴,仔细考虑一下可行性。

    似乎也可以,只要操作的好,能让山民过个好年。

    原本也没打算,一次服徭役就能把官路修建到大山。今年的计划是把南山县内的官路重新休整一遍。

    等以后家家户户富裕起来,再来扩建。

    长明很是动摇,又和元宝商量了一下,觉得可行性非常高,去衙门找人通知下去。

    元宝买了一些肉和菜,等着回家能吃团圆饭。

    饭菜倒是准备好了,遇上长明加班。大半夜才回来。元宝耸耸肩。当官真是太辛苦了!

    大伙儿都辛苦加班,把徭役的事情定了下来。

    大方向是修整南山县内的官路。上面也会额外批钱下来。官路修好之后,优先聘请山民继续修路修河道等。

    徭役期间,一天包两餐。额外每人一天十五文钱补贴。徭役之后,依旧是一天包两餐。工钱算的是一天三十文。

    官路本来就有,按照原有的基础填填补补,活不累。

    因为是就近修整官路,附近的村民都很积极。毕竟就在家门口,他们用的多。修得都很仔细。一点也不毛躁。

    比预期的修得还要快!

    幸好还计划好了修官路之外,还特意的要修整如今重点发展的三个镇子。

第356章 南山县(六)() 
三个重点发展的镇子,争取把大路修到每个村口。并且每个村子的都要保证水井水塘的供水量。水沟和河道都要修整扩建等等。

    这算是服徭役之外,来工作的人,都会有钱用。

    三个镇子的人要安排这些人住下。不拘于是分开住进村里人家还是住进废弃无人房。反正这三个镇子要把人安排下来。

    上面批下来的钱不多。比往年服徭役批下来的钱要多一点点而已。

    长明想了个法子,让三个镇子的员外乡绅集中起来,捐钱!也不白捐钱。捐钱的人都记下名字,记下捐了多少钱。

    到时候修路,钱用了多少,谁谁谁捐的,都立一个碑在这里。

    另一种意义上的留名!

    一个个积极得很!

    如此一来,生活质量上可以提升一下。

    长明洗脑还是很成功的,乡绅地主看见自己的名字就立在路边。别提多激动!

    但凡有人从这里过,看见这个碑,都能给后人带来印象。

    长明看乡绅地主一个个意犹未尽,回到县衙开会。这次集资很成功。以后也可以用。如今的三个镇子是实验镇。行得通的要记得。以后还要用。

    想要富,先修路。

    这话真没错!

    三个镇子的发展,就算没有长明开展特色种花,也会发展得比其他镇子要好。

    这三个镇子的人,自从大路修到家门口,空了就把自家的菜送来县城卖。鱼虾这些家里捉到也不自家吃。拿到城里换钱。鱼虾容易死,如今道路通了,送到县城还活得,价格不错。

    家家户户都舍不得吃了。

    鱼、泥鳅、黄鳝等等在县城出现得比以前频繁多了!

    长明才来一年,这三个镇子有肉眼可见的发展。县城扫盲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带来的富二代和富二代的妻子绑了大忙。

    县城的扫盲很成功,就要发展去乡下了!不求一个个懂法律,至少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得来呀!

    长明和元宝又讨论了细节之后,又分下让泥腿子不能被白叫泥腿子。至少要知道泥腿子怎么写!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不能被哄骗一下,攒下的钱财被骗走!

    这项工作交给最先开展扫盲的扶孤院的那些孤儿。

    这些孤儿有男有女,学习了一年,算术都不错。加减乘除完全没问题。

    让这些孤儿同县衙的衙役一起下乡下,教导六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学习。

    扫盲!

    扫盲的开展同样不限男女。

    后期这些孩子已经超出孤儿能教导的范围,可以来县城学习。不论是县学或者是扫盲班。

    县学,自然是要考试才能进的!这一类人,看主要是学习四书五经,以后要从科举的。

    扫盲班重点培养的人才是学习识字,认识契书,会写契书。会算术会查账等等。

    扫盲开展得很顺利。

    这是个很尊敬先生的时代。

    特别是男女都收之后,女孩子的出生率都高了一些。开展得特别成功的要数如今的实验三镇。

    其余的地区,有学生。年龄多在六到八岁之间。超过十岁的孩童很少。

    十来岁的孩子,在农家已经可以干活,当得上一个劳力了。送来学习,家长舍不得。六岁的孩子,在家里人嫌狗厌。去学习几个字,还能帮忙看孩子。

第357章 南山县(七)() 
试验镇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