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职遵命!”
“卑职告退!”
第一百十七章 衣锦还乡
大宋绍兴三年六月初三,阳光浓烈,幸好海风徐来,吹走了一些暑气。今日又是天文大潮,五艘大海船,乘着退潮,杨帆起航,离开了杭州湾码头,很快就淡出了送行人的视线。
这五艘正是刘朗一家返乡的船舶。这次返乡,阵容强大,原本从泉州过来的那批人,除了刘朗四兄弟留在临安,几乎全部返回,再加上刘朗一家,以及钦差随护侍卫等等。因此,他除了征用临安水师的两条旗舰,还从自家致远船行里派出了一条船。两条水师战船自然是钦差出行的官船,一条作为刘朗和家眷的座船,另一条上就是随行的三百钦差侍卫和随从。
陪同钦差出行的侍卫,都有特别津贴可拿的。这次刘朗回乡,朝廷恩准了一个月假期,除了路途上的时间,到家后应该还有近二十天的休息时间。他原本打算让侍卫们带着钦差仪仗,押后一段时间再出来,但考虑到兄弟们的各人利益,也就一起带出来了。到时,可以暂时驻扎在泉州城外,差旅费,朝廷还是会给的。
可惜临安水师还没有正式成军,这次出行也就无法征调自己的士兵了。不过,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元庆,还是够朋友的,又派出了另一员爱将营指挥展鹏飞带队,因为上次出行曾经遭遇危急,这次更特别挑选了三百精锐军士。
同行的致远船行船舶上,前任刘府大管家秦峰亲自押队,上面不仅有秘密从火器坊转运出来的装备,还有昌化庄园打造兵器战甲。随同南下的,还有周工和一批火器坊开除出来的工匠,以及一些自愿跟随的工匠家属。这条船上,才真正是刘朗的宝贝,是他不惜成本打造的大利器。可以说,未来能否成功,这条船上的人员物件,至关重要。
刘朗已经多年没有回乡了,这次回乡祭祖,可谓全家总动员。获得老夫人认可的妻妾,包括青莲居士,都被老夫人召集回来了。当然,老夫人或许更多地是看重她的重孙孙,生怕离开自己视线,照顾不周。为此,老夫人更是执意与刘朗同船,其关爱之情,不言而喻了。不过,对于几位妻妾,特别是几位侍妾,这就是莫大的惊喜了。这时代,妾侍的地位非常低,若能参与拜祭祖宗,那对她们以及她们孩儿稳固在刘家的地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刘朗同行的,还有一位特殊客人,那就是朱淑真的父亲朱时贵。自那次他们翁婿商议妥当之后,刘朗就暗中活动了一下,甚至还走了吏部侍郎儿子何猛的关系,终于把朱时贵调到泉州。原本他的目标是县丞,后来或许何侍郎父子出了不少力,运作到了安溪县知县,却是意外之喜了。刘朗出行之前,朱时贵的任命也下来了,刚好和女婿同船去赴任。
船舶顺着潮水,航速非常快,不过一个时辰,就完全到了海区。天空湛蓝湛蓝,水天一色,船边成群的海鸥不时飞来飞去。刘朗迈步走到船首甲板上,望着大海深处,久久无语。朱时贵和刘谦陪同在侧,虎臣手持一根精钢棍,退后一丈站立。老夫人在船,刘谦自然要同船伺候了。这次张大力被刘朗留在临安看守宅子,新任贴身护卫虎臣,也就做了新跟班。
“永明在想什么?”朱时贵看刘朗望着远处,一动不动,不禁问道。
“多好的海疆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若遂风云便,这一片天空下,我能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篇章!”刘朗伸出右手,向前一挥,充满豪情地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好壮志!永明,你这次运作老夫到泉州,可有什么安排?有需要老夫做的,你尽可吩咐!”朱时贵近前一步说道。
“岳父大人,大家都是自己人,小婿也就直说了,我打算在岳父辖区设立一些机构,具体计划到时再跟您细说,关键的时候需要您掩护一下。”刘朗开门见山道。
“老夫听凭吩咐!”朱时贵爽快的答道。
“好!岳父大人,小婿今天也给你一句话,我刘家但有寸功,绝不负你朱家!”刘朗郑重地说道。
沉吟片刻,刘朗又说道:“二叔,咱们刘家产业里,有没有一些荒僻地方?”
“荒僻的地段倒是有,就在朱知县的安溪就有一处山林,原本想建几个库房,但太偏僻,道路也不好,就作罢了,现在只是用作家里二郎们围猎的场地了。大郎,不知此处可合用?”
“那处山林有多大面积?”
“面积倒不小,原本是荒山,祖上派人种植了些林木,一共有大小四座山,里面还有两块谷地,有一座是石头山,没有什么林木。”
“好,这处山林划到小侄名下吧,有大用,以后我要严密监管,让家里人不要随便进去了。”
“嗯,为叔会交代下去的。等回家之后,为叔再陪去你视察一下。若还有其他需要,也尽可开口,家里会全力支持你的!”
“二叔,小侄也就不客气了,家里置办了多少田地?划出十顷左右良田,小侄到时要安置一批工匠家属。”
“大郎,这事为叔可以做主担着,只是动用这么多田地,是不是要知会太君?”
“不用了吧,祖母年纪大了,有些事还是不要让她知道为好,免得她担惊受怕的。小侄这些谋划,成则让咱们刘家一飞冲天,败就是流血五步的结局,二叔,你可有思想准备?”
“大郎,你全力去做,不用顾忌家里,为叔坚决支持你,为咱们刘家闯出万世功业!”
“好!有二叔和岳父大人的这次,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不过,也请你们放心,我会计划周详才出手的,最差的结局,不过是海外称王罢了。”
船上的时光是枯燥的,但有家里人陪同,也就不觉得无聊了。船行不止一日,已经顺利进入泉州水域。
泉州位于福建东南,辖**、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不仅是福建路也是南宋,重要的港口城市,与广南东路的广州,并驾齐驱,商贾云集之地。大宋南渡江南,虽是被迫,但也带来了江南的大发展,特别是政权稳固之后,积极推动海上贸易,也就促进了泉州和广州等地的兴盛。当然,现在还是南宋初期,国势依然艰难,泉州还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刘朗一行在前一站补给时,就派人快马回泉州报信了,同时,也把自己的行程告知了泉州知州。因为随行的钦差侍卫,暂时还需泉州知州安置。
五艘大船降下船帆,缓缓驶进港区。两艘官船行在前方,周围的民船一看见船上高挂的钦差旗帜,迅速向旁边让去。这时,码头方向过来一艘联络船,禀报说泉州上下官员正在码头迎候。刘朗一行原本打算到刘家专用码头靠岸的,他听了码头传来的消息,连忙吩咐转向官方码头停靠。当然,后面的三艘船,继续前往自家码头。
两条官船缓缓靠上码头,跳板一搭好,展鹏飞立即率领侍卫到码头布置警卫,然后再到刘朗座船,恭请刘朗上岸。刘朗一身便装,走出船舱,望着码头上一大群欢迎的人,微微一笑,带着虎臣走上码头。
刘朗已经两次被委任为钦差,并且和朝中两府关系和谐,一看就是前途无量的节奏,泉州上下官员不乘这时巴结一下,还等何时?于是,一听到钦差官船即将到来的消息,泉州城里大小官员,都蜂拥而至。
泉州知州孟和靖,虽然没有见过刘朗,但见他气势不凡,就知道是钦差大人到了,急忙率众上前,施礼道:“来的可是钦差刘大人?下官泉州知州孟和靖拜见!”
“本官正是刘朗,孟大人不必客气!孟大人百忙之中,还亲临码头迎接,本官万分感谢!”刘朗也连忙还礼道。
“钦差大人,荣归故里,下官理应恭迎!这几位是泉州和市舶司的上下官员,以及泉州乡绅!”孟和靖拱手施礼,又一指身后一班官员道。
“拜见钦差大人!”众位官员和乡绅连忙趋前行礼。
“多谢诸位大人和家乡父老,亲自来迎接!”刘朗拱手一一还礼道。
“钦差大人,可否让我等为大人接风洗尘?”孟和靖又上前问道。
“孟大人,不啦,船上还有本官家眷,本官就先回府了。圣上已经恩准了本官回乡祭祖,本官在家里还要逗留一些时日,改天再与诸位大人和乡绅,聚谈不迟。”刘朗婉拒道。
“也好,那下官等就先行告退,改天再到府上拜见!”孟和靖知道刘朗说的也是实情,也就不再打扰他一家团聚了。
“孟大人,这一营侍卫还要在泉州驻扎一段时间,还请大人妥善安置!”刘朗点点头,又说道。
“下官遵命!若钦差大人没有别的吩咐,下官等就告退了!”孟和靖躬身答道。
“好,本官不送了!”刘朗拱手还礼道。
第一百十八章 制造局
“小的们恭迎大公子!”
迎接刘朗的泉州官员和乡绅一走,等候在一旁的刘府下人,急忙上前拜见。原计划,刘家下人是到自家专用码头接人的,刘朗临时改道后,刘谦急忙吩咐码头上管事,分一部分人马到官方码头接应。还好,两地相距很近,赶过来也费不了多大事。
现在以刘朗在家族的身望,等于事实上的家主,下人们也明显恭敬得多。他对迎上来的下人们点点头,随即吩咐他们准备马车,迎接老夫人和自己妻妾一行,并卸下船上带过来的箱笼。
作为官船的两条水师战舰,在人员和物件全部下船后,刘朗对管事交代了几句,就让他们原路返回了。这里他要动用的船舶很多,也没必要继续占用水师的战舰,让返回去参加训练才是主要的。
箱笼的搬运自然用不到刘朗来操心,他一待老夫人和妻妾们都上好马车,就准备先行回府了。
这时,同船跟来的朱时贵上前道:“永明,老夫就在此告别了。”
“岳父大人怎么不到府上小住两天才去上任?”刘朗连忙问道。
“不啦,你才回府,事情也多,老夫就不去打扰了,反正安溪也不远,改天再叙谈也一样。”朱时贵答道。
“爹爹,你这就去上任了?”朱淑真听完父亲就要走,急忙走下马车,问道。
“嗯,真儿,你在府里多孝敬老太君和几位长辈,保养好腹中孩儿,不必牵挂为父!”朱时贵点点头,对朱淑真叮嘱道。
“孩儿理会得,爹爹,你多保重身体!”朱淑真恭敬地说道。
“嗯,为父走了,你们也多多保重!”
朱时贵说完,就带着一班随从往安溪赶去。刘朗为了照顾岳父,特别派了两名禁军侍卫,沿路护送。
刚才泉州知州一行离开时,刘朗也令侍卫统领展鹏飞带领三百侍卫,护着钦差仪仗跟随去安置。展鹏飞临走之前,特意留下了十名侍卫,听刘朗调用。
刘朗身边原有一班护卫,上次杨勇带走了一批,现在又留了几人在临安看家护院,剩下数人都派在跟来的致远船行的商船上,看护重要物件。如今他身边就只有虎臣一个人,因此,他也就默许了孟鹏飞的好意。
诸事停当之后,刘朗就令剩下的八名侍卫前头开路,他自己骑在追风马上,走在家眷马车之前,虎臣也骑着马紧紧跟随在侧后。府里原本为刘朗安排了一辆马车,但他多年未归,对泉州的记忆早就没有了,想一路好好看看,就选择了骑马。
远看去,刘家码头上一行人已经启程了,刘朗就吩咐大家跟上去。上了大路后,前后相距不远两行车队,引来了不少路人的观看。也别是刘朗一行,八名彪悍的禁军侍卫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