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臣道:“陛下,臣以为,独孤宝桥谋反之事,不一定是事实,还有待查证。但高勾丽人亡国之后,心怀怨恨,仍想复国,这却一定是事实。所以,臣以为,出兵征讨事在必行,只是在由谁领兵的问题上,还需慎重。”
这个话倒还算是中庸,没有偏向谁,既没说李正隆行。也没说他不行,就是大家讨论一下呗!
这种话,就很难让人反驳了,那些御史便没再出声,而独孤女皇则点了点头,对于她来讲,不管让谁领兵出征,也绝不会让李正隆领的,她现在对李正隆的印象差到了极点。而且在她的心中,去征讨一群在深山老林中的高勾丽人,根本也不用着讨论什么,反正只要派出一支军队。谁领着去,都一定能打胜的。
又有一个依附长公主的大臣出班,道:“陛下,既然临淄王是候选人之一。那么臣以为如要临淄王领兵,就应该让他把在京里的事都处理好,这样走时才心无旁挂。能更好的指挥作战。”
独孤女皇微微一怔,她可不知道国子监的学生在外面闹事,顺着话茬儿便问道:“他要处理什么事,是右神武军的事吗?”她还以为是右神武军出了什么事呢,就算她是女皇,可让她凭空猜测,她也猜不到是国子监的学生在闹事啊!
大臣忙道:“刚才就在宫外,有国子监的学生怒骂临淄王,称其为国贼,并有大概二百多名国子监的学生一起出现,在宫门处喧哗,事出仓促,臣等来不及详查,还请陛下恩准,让那些国子监的学生进殿回话。”
这话说得就很符合官场艺术了,他没有说李正隆有什么不对,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一个事情经过,而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嘛,要想知道真象,那皇上你就得问别人了,问我是不好使的!
独孤女皇听了,果然很奇怪,道:“国子监的学生?他们为什么要骂临淄王?”说着话,她看了眼李正隆。
李正隆的心里一抽抽,虽然这是在朝堂上,可独孤女皇开口就叫他为临淄王,这种正式的称呼,从他的皇祖母嘴里说出来,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独孤女皇挥手道:“二百多个学生,朕怎么看得过来,让领头的进来吧,朕要问他的话。”
身边伺候着的梁大忠连忙答应一声,打发一个小宦官出去,去叫领头的学生了。
蒙正天现在还在广场上跪着呢,他现在也不知道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了,感觉又是害怕,又是兴奋,不过害怕还是占了上风,毕竟独孤女皇喜怒无常,万一护着孙子,把他这个小小的国子监学生给咔嚓了,也是极有可能的啊!
正当他疑神疑鬼之时,见一个小宦官出来,和御前侍卫说了几句话,一个御前侍卫便冲着他们走了过来。
御前侍卫问道:“你们谁是领头的?吱一声,让我看看!”
国子监的学生们谁也不吱一声,大家谁都想出名,可看那御前侍卫的神色不善,这时候出头,能不能出名不一定,可先挨顿拍,那却是一定的了。
蒙正天这时候已经豁出去了,别人不吱声,他吱声,他道:“学生蒙正天,便是国子监学员里面的领袖,此次事端,只与学生一人有关,与他人无关!”
这话听起来真是义薄云天,相当地仗义,很有让后面那些同学感动的理由,蒙师兄就是蒙师兄,真够意思,他想当领袖,就让他当吧,就凭这份义气,他也有资格当。
可惜,那御前侍卫的一句话,就把所谓的义气给击破了。御前侍卫冷冷地哼了一声,道:“如果皇上不追究,那这都是你一个人的事,你岂不是要大大地出名了,估计全长安的人都知道你是谁了吧;如果皇上追究,就凭你这句话,还真能只杀你一个人不成,在场所有的人都有份,谁也跑不掉!”
后面的学生们一听,全都明白过劲儿来了,好啊,你个蒙正天,都这时候了,还在和我们耍心眼儿,真不是个东西!
蒙正天却急道:“学生不是那个意思!”
那个小宦官走了过来,道:“是什么意思,进了大殿再说不迟!”
两个御前侍卫过来,把蒙正天架了起来,跟在小宦官的身后,走进了皇宫。
杨泽看到了蒙正天被架进来,心想:“该,不作就不会死,让你作,这回肯定必死无疑了!”
进了大殿,御前侍卫把蒙正天往地上一按,等着独孤女皇发话。
独孤女皇看了看蒙正天,道:“抬起头来,让朕看看你的长相,敢骂临淄王的人,必定不是平凡之人!”
蒙正天听了这话,赶紧把自己的头给抬了起来,刚一抬起来,他就想到自己挨了顿揍,现在自己这张脸应该是没有半点儿的可看之处吧!
独孤女皇看到的是一张鼻青脸肿,嘴角还带着未干血迹的脸,真是难看,这种脸在朝堂上出现,简直是有损朝廷体面。
“把头低下吧!”独孤女皇不想再看了,又道:“你为何在宫外闹事,与临淄王有何关系,长话短说,说吧!”
蒙正天忙把他认为李正隆不应该担任假大将军的事说了出来,他现在紧张得很,口齿难免有些不利索,而且说到大义什么的,也是磕磕绊绊,没有什么气势了,把独孤女皇听得直皱眉头。
独孤女皇心想:“这人是谁派来的?唉,逃不掉我那个大女儿,可大女儿现在也是糊涂了,就算找人办这种事,也找个能说会道的呀,怎么找来这么个货色!得给大女儿一点教训,否则再这么个闹法,朝廷的脸面全让她给丢光了!”
一拍龙书案,独孤女皇喝道:“一派胡言,状告郡王,却又拿不出真凭实据来,这便是诬告!来人啊,将他从国子监除名,另外痛打一百鞭子,永不录用,还有外面那些跟着闹事的学生,也都痛打一百鞭子,他们算是众犯,给他们一个机会改过自新,不用从国子监除名了!”
蒙正天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种结果发生,他这可是为了独孤女皇的江山着想,不想让李氏重新掌握兵权,为何独孤女皇反而生气,还给自己这么重的处罚,难道独孤女皇想把江山再还给李氏?
完了完了,自己全想错了啊!
可后悔也来不及了,御前侍卫们又把他给架了出去,任凭他大喊冤枉,拖出了皇宫,就在广场上,把他的上衣扒下,抡起鞭子,就开始狠抽!
那些还跪着的学生们不明所以然,但看到蒙正天被打,他们都有种预感,似乎自己也要不妙了,但法不责众,只惩首恶,他们应该没什么事儿吧!
可等小宦官把独孤女皇的旨意说出来时,学生们全都傻了,也要打他们,也是一百鞭子?看御前侍卫打蒙正天的样子,那一百鞭子下去,估计能把他们的筋骨都给打断了呀,那可真是下手半点儿不留情的。
“蒙正天是主使,我们被他蒙骗了!”
“这事儿跟我们没有关系,都是蒙正天策划!”
“我根本就不知道啥事,是被骗来的……”
不管学生们怎么叫喊,御前侍卫们都不会听的,将学生们一个个地按翻,噼里啪啦地抽起鞭子来!
顷刻之间,广场上一片哀嚎,蒙正天和他的同学们想要出名,这次是真出了,大街那边无数的百姓在看着,他们想不出名也难啊,这就叫求仁得仁,夙愿得偿。
殿内,独孤女皇道:“虽然那个蒙正天是诬告,但却也给朕提了个醒,也许民间确有这种谣传,朕爱护临淄王,不想让他受此恶名,所以领兵出征之事,便不由他领兵了。”
李正隆一听这话,双腿发软,完了,这事儿到底被搅和黄了!
第四百四十三章就由你带兵出征吧
独孤女皇明确表示不许李正隆带兵了,大臣们的心思各有不同,依附长公主的大臣们心里都高兴,认为立了一功,可以向长公主好好邀功请赏了。
而那几个刚才叫唤的御史却都傻了,怎么搞的,临淄王不能领兵,可为什么没有重臣替他说话呢?杨泽不是派人和重臣们都联系过了么,都到这种时刻了,重臣们,该你们上场了啊!
杨泽在殿外心想:“唉,我算计了这么久,可计划却不如变化快,到底还是没能把李正隆给赶走啊!如此一来,那等李晏回京了,形势怕是不会好转,我还得拼命啊,这年头想办成点儿啥事,咋就这么难呐!”
一旦不涉及李正隆了,那些中立的大臣们便有话说了,一个个的出班,向独孤女皇推荐他们认为不错的将军,大将军有很多,右神武军大将军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只要独孤女皇愿意,有的是人可以派的。
可独孤女皇听了几个人名之后,却摇头道:“不可以,他们都是朝中柱石,都是名符其实的名将,让名将去打高勾丽,那以后要是打别的国家,该派谁?”
她的意思很明显,有名的将军,品级又高,如果派出去打高勾丽,那有损天朝上国的威名,毕竟高勾丽已经亡国了,深山老林里那些不过是难民一样的存在罢了,这都要派出名将,那以后要是和突觉这样的国家作战,难不成还要她御驾亲征么!
京兆尹马维山出班了,他觉得被杨泽摆了一道。实在是太过憋气,要是不报复回来。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马维山道:“陛下,臣以为。派兵去征剿高勾丽奴,不必派出名将,也不必派出大队人马,不如派一名使者去,用圣贤之道说服高勾丽奴,让他们从此归于王化,岂不是好!兵者凶也,能不用兵,就先不用兵。起码先礼后兵,也是我天朝上国该做的!”
他把大道理一讲,就等着问独孤女皇问,你想推荐谁去啊?他就回答,让杨泽去吧,杨泽别的不行,嘴皮子功夫却是极厉害的,向来会忽悠人,这个使者不让他当。别人当也不合适啊!
独孤女皇听了这话,当即点头,道:“马爱卿所言有理,但如果只是派出文官。去和高勾丽人讲道理,那就需当派出得力的大臣了,这和品级就无关了。不如马爱卿你去吧!”
马维山一咧嘴,有没有搞错啊。皇上你倒是问我该派谁啊,我出来说话。不是毛遂自荐啊,我是要推荐杨泽那条小狗的!
马维山连忙跪倒,道:“陛下,臣是很愿意去的,只是臣有腿疾,怕路上耽误时间,误了陛下的大事,所以臣以为要派也要派一个年轻力壮的文官去才好!”
“那你认为谁去好呢?”独孤女皇道,此时她还真没有往杨泽身上去想。
马维山道:“臣以为万年县令杨泽,堪当此任,他向来能言善道,而且他在镇西时,也带过兵的,所以由他当这个使者,很合适。”
独孤女皇一听,杨泽?嗯,这确实是个好人选,杨泽不是在镇西带过兵么,还和鸠摩多罗打过一回,竟然把堂堂突觉的国师给打败了,这事儿她听菜菜说起过。
还有,杨泽嘴皮子上的功夫,那是不用再验证了,非常的厉害,战斗力超强。远的不说,独孤女皇想起她让杨泽去国子监,不就是让他去修理那些学生么,结果呢,杨泽这才刚到国子监,她就成功地打了全体国子监学生的屁股!
国子监学生闹事和杨泽有没有关系,这点还需调查一下,但杨泽是个灾星,到哪儿哪就一定会出事儿,这点确定无疑了!
独孤女皇瞬间就决定,要派杨泽去高勾丽了,能找到失踪的独孤宝桥和英帼公主那是最好,如果找不到,把高勾丽奴给彻底灭掉,也是好事!
一想到孙女英帼公主,独孤女皇忍不住叹了口气,虽然不喜欢这个孙女,可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女啊!
马维山听独孤女皇叹气,他便想:“是不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