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房玄龄笑道:“原来如此,那本官今日一定要好好地尝尝这新式火锅了。”
长孙无忌亦是点头笑道:“不错,光这辣味就让人精神一震,想必味道也更是好吃。( )”
余长宁解释道:“因为个人口味喜好不同,火锅又分为微辣、麻辣、特辣型,各位大人可结合自身选择辣味,但下官须得提醒各位的是,烹制火锅的辣椒比茱萸辣了不少,辣椒一定不要放多了。”
大臣们纷纷点头落座。
红木长案上除滚滚沸腾的火锅外,还摆着一盘盘精致非常的食材,如羊肉、牛肉、鲜鱼、鲜虾等等,由于担心大臣们不喜,余长宁并未准备鹅肠、鸭胗一类的动物内脏,这些食材他还是决定等到以后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推广。
哄哄嗡嗡的好奇议论声中,大臣们纷纷将盘中的食材夹入火锅内烫制了起来,不消片刻便响起了一阵拍案叫好之声,对这火锅纷纷是赞不绝口。
眼见火锅很轻易地便被诸位大臣所接收,余长宁这才放下了心来,微笑落座也开始就食。
今天的廊下食大臣们都是非常的满意,刚刚吃完,不少大臣已是前来询问余长宁这火锅现在宾满楼可有售卖。
余长宁笑着开口道:“各位同僚,目前火锅尚未推广,正处于籍籍无名的阶段,今日供应廊下食,是因为想看看反响如何,既然现在各位同僚都已经开口说好,那自然用不了多做犹豫,七天之后宾满楼将在酒肆中举行火锅美食节,到时候欢迎各位的参加。”
话音落点,顿时响起了一片迎合叫好之声。
……
当罗凝和陈若瑶知道火锅深受大臣们的喜爱时,终于放下了心来。
得知余长宁准备七日之后举行一个火锅美食节时,罗凝不由蹙眉问道:“长宁,七天时间会不会太长了一点,为何你不乘热打铁尽快推广呢?”
余长宁放下茶盏笑吟吟地开口道:“推广早了,火锅的名号还未传开,只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今日这些大臣们吃了一通难忘的火锅,一定会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门生故吏大肆宣传,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七天之后将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也勾引了无数人们的好奇之心,那时候举行火锅美食节才是正当其所。
罗凝这才恍然醒悟了过来,颔首笑道:“若是如此这样也好,正好可以充分准备一番。若瑶,火锅美食节的准备工作就交给你了。”
现在陈若瑶已是成为了两家酒肆的掌事,负责统揽全部的工作,闻言立即笑着点点头,问道:“余夫人,余驸马,不知这火锅定价多少合适?”
余长宁想也不想便开口道:“我们宾满楼走的是高端路线,记住,一定越贵越好。”
陈若瑶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已是盘算着借机为酒肆狠狠地赚上一笔。
七天的时间很快就过,火锅美食节终于在宾满楼举行了。
当清晨的太阳刚刚划破云辰,东市宾满楼已被迫不及待的人们围的是水泄不通。
站在三楼上一番打量,望着密密麻麻如潮似浪的人群,余长宁等人不由膛目结舌。
吩咐店小二们打开店门,食客们立即蜂拥而入霸占了每一张桌子,抢到位子者得意洋洋,其余人等跌足长叹,原本安静的大厅陡然吵闹无比,店小二们又是斟茶又是递水,忙碌得犹如陀螺一般转个不停。
不消片刻,一口口热气腾腾的火锅端了上来,一盘盘的食材也是紧随而至。
在腾升而起的滚滚烟雾中,食客们纷纷吃得大呼爽快过瘾,不少人更是辣得直吸凉气,通通对火锅的味道赞不绝口。
整整一天前来宾满楼的客人们都是络绎不绝,直到夜晚依旧是人流似海地涌入,大厅中根本不会出现片刻的空座,推广火锅已是大获成功。
今日的余长宁已非昔日宾满楼内那玩世不恭的小庖厨,火锅美食节开始没多久他便已经走了,因为鸿胪寺正奉命筹划一场***的欢迎典礼,欢迎前往西方天竺国取经的玄奘大师归来。
说起玄奘,朝中大臣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位三藏大师现在实在太出名了,连李世民也为他舍身为佛的壮举敬佩不已。
玄奘乃是当代著名高僧,俗家姓名“陈祎”,“玄奘”是其法名,被世人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他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求取真经,其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令当世之人大为感动,而后世文人吴承恩更是以之为原型,创作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让唐僧取经成为了中国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故事。李唐皇室自喻为是老子李耳的后人,所以一直尊奉道教,但也无法改变佛教已成为了中原大地信徒最多、庙宇最多的天下第一教,如今这位声名赫赫的佛教大师归来,为示对佛教的尊敬,朝廷自然不遗余力地进行准备,而这番重任就落在了主管宗教的鸿胪寺卿余长宁的身上。
第八百章 合格幕僚
诸事杂乱得毫无头绪,余长宁召集狄知逊、柳元、杨贤文三人商议了一上午,才将欢迎程序基本定了下来,并报尚书省。
厘定了程序,接下来又是各种事务的准备,朝廷哪位官员出席典礼、以何礼制规格欢迎大师等等,都需要明确,余长宁虽然不善于具体事务,好在狄知逊却是这方面的老手,一通建议下来,余长宁立即依言而行,吩咐由狄知逊统揽全局筹备,若有大事不决,再报自己知晓裁决。
夜晚回家,余长宁前去余府询问酒肆生意情况。
没料到罗凝与余长致也是刚刚才回来,正坐在厅内歇息。
眼见余长宁到来,余长致胖脸上洋溢着既高兴又疲惫的笑容,笑嘻嘻地开口道:“二弟啊,这几天的生意真是太好了,从早忙到晚也没有空闲,你烹制的火锅已是大获成功。”
罗凝也是笑着点头道:“长致说得不错,多亏有陈掌事在店中坐镇,两间酒肆的人忙归忙,但一切还算有条不絮,没出现什么差错。”
余长宁欣慰点头道:“如此甚好,也不枉费我们幸苦种植了这么多的辣椒。”
余长致撇撇嘴道:“姨娘,怎会没有差错,难道今日那番争吵你不准备给长宁说说吗?那谢千仇实在是太过分了。”
罗凝嗔怪地看了余长致一眼,显然是在责怪他不该提及这事。
见他们如此模样,余长宁不由好奇问道:“谢千仇他怎么了?”
余长致冷哼一声道:“因为他是二弟你介绍而来的,所以我们一直对他礼遇有加,没想到他今天给客人上菜的时候竟出现了差错,将一锅火锅料倒在了一名客人身上,将客人烫伤了不说,还害得姨娘赔偿了二十两银子方才了事,我刚说了他几句,没想到他却还敢顶嘴,你说可恶不可恶?”
“竟有这事?”余长宁眉头陡然皱了起来。
罗凝柔和一笑道:“长致,谢千仇他新来酒肆不久,加之从未干过这般重活,有所差池也是理所当然,你又何必对此耿耿于怀呢?这次受到了教训,我相信以后他一定会有所改正的。”
余长致不满地皱了皱眉头,继而又是一叹道:“姨娘,你对他如此之好,他未必懂得感恩图报,这种人应该让他早一点滚蛋才是!”
罗凝淡淡笑道:“长致啊,人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做的越多犯错的机会也是越多,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若连改正错误的机会都不给别人,只怕以前我早就将你赶出家门了。”
想及自己以前经常犯错惹姨娘生气,余长致不由大窘,闷着头不吭声了。
余长宁笑道:“谢千仇是我带回来的,这事我也有责任,我现在就去看看他,如果他确实对当店小二没有兴趣,我就辞退他便是。”
余长致找到了知音,笑嘻嘻地开口道:“还是二弟之言甚合我心。”
离开正厅,余长宁穿过月门进入了府邸东面一座小小的跨院内。
这座跨院乃是由余府仆役家丁居住,谢千仇刚来不久,加之快要搬离,所以当时负责府邸管理的冬梅给他安排的是单独一间屋子,余长宁信步登上三尺台阶走上走廊,透过那扇打开的窗户便看见谢千仇正在屋内唉声叹气。
只见他垂头丧气地斟满一杯酒水,仰头一饮而尽,叹息道:“谢千仇啊谢千仇,你何其没用也!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却只能当一名跑腿的店小二,犹如张飞作画,武侯舞刀,牛头不对马嘴也!”
余长宁若有所思地愣怔了一下,推开房门大笑道:“怎么?千仇还喜欢一人独酌,不如本驸马陪你喝几杯如何?”
谢千仇惊愕地一望门口,当看见是余长宁入内时,急忙站起来惊讶道:“呀,驸马爷你怎么来了?”
余长宁淡淡笑道:“听闻今天发生了一些小小的不快,本驸马特来与千仇你聊聊。”
谢千仇闻言羞得无地自容,起身拱手作揖道:“余驸马,谢千仇实在有负你的重托,竟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余长宁上前扶起他正色道:“刚才我在窗外听闻千仇你说自己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而本驸马却让你去当一名跑堂的小二,的确是有些失误,要说过错,本驸马也有过失,没能做到知人善用。”
谢千仇闻言更是羞愧:“余驸马,你千万不要这么说,这一切都要怪我。”
余长宁摇了摇手,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我看不如这样,宾满楼你明日就不要去了,以后呆在本驸马身边专门负责出谋划策,你看如何?”
谢千仇心头一惊,顿时一脸惊喜道:“驸马爷若能任用千仇为你的幕僚,千仇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余长宁点头笑道:“那好,以后你就住在余府之内,我会吩咐冬梅单独给你备上一间上房,从明天开始你就跟在本驸马的身边。”
谢千仇颔首道:“驸马爷放心,我一定会成为你合格的幕僚,必定不会让你失望。”
接下来几天,谢千仇开始效力于余长宁的鞍前马后,在鸿胪寺衙门的时候,谢千仇又是替他斟茶,又是替他草拟文书,不时还对公务提出自己精湛的见解,不由令余长宁大是满意。
这日午后,余长宁处理完公务,突然想起李谨行看上去似乎不怎么顺利,上次询问他与刘小姐的情况也是苦笑不语,便决定前去看看。
带着谢千仇离开官署,余长宁直接来到了西市,虽然已经时隔多年,但还是很轻易地找到了李谨行所居住的胡风寓。
一听是余长宁到来,李谨行亲自出门前来迎接,今日他长发披散,颌下短须,身子壮硕而威武,活脱脱的一个英勇的胡人武士。来到胡风寓后面的那片草地,绿油油的草地上矗立着一间偌大的帐篷,一派春日胡地的美丽风光。见状,余长宁不由回想起了自己在漠南时候的日子,也想到了那美丽可人的汗王婀娜的身姿,一时间不由百般感叹。
第八百零一章 李谨行的烦恼
走入帐篷落座,余长宁开门见山地问道:“前不久我见谨行你似乎闷闷不乐,正好今日有所空闲,所以特来关怀一番,不知你与刘小姐情况如何了?”
闻言,李谨行明朗的脸色瞬间便黯淡了下来,长吁一口气后沉声道:“多谢余大哥关心,刘小姐她已快嫁人了,谨行与她总归是有缘无份……”
“什么,快嫁人了?”余长宁顿时惊奇不已地张大了嘴巴。
李谨行苦涩地点点头:“我与刘小姐情深意重,也多次向刘大人提亲,但是由于柴哲威早已捷足先登,所以刘大人一直不同意我俩的事。”
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