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能农场主-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秋阳那边不需要卫靖泽操心那么多,一个是龙虾好养,另一个是潘秋阳这人自己有想法,也不需要卫靖泽多去指导。到五月底,潘秋阳的龙虾也养了两个月了,就可以开始出售了,养龙虾也是回本很快的一种办法。

而最近,潘秋阳找卫靖泽,问的多的是关于龙虾繁殖的问题。龙虾也是每年产卵两次,不过是在秋季和春季两个气温比较稳定的季节,而且龙虾是一夫一妻制的,到了繁育季,就会打洞钻进泥里,受精产卵。

所以,潘秋阳的这批龙虾出掉之后,还要进一到两次虾苗,不过潘秋阳说了,等到这批出去之后,再进一次虾苗,就不进了,中间休息一段时间,让池塘生态恢复一下,为自己第一次繁育小虾做准备。

卫靖泽觉得这样挺好,自己掌握了繁育和养殖技术,以后怎么着都能够赚钱的。

卫靖泽从潘壮牛家里出来的时候,大风又在外面等着了,这家伙还真是忠心得很。

对于卫靖泽想养蚯蚓的事儿,家里人都没意见,又不是靠这个盈利,买蚯蚓就是几百块的事儿,自己做蚯蚓箱,从外面挖一些比较肥的土壤回来,就可以开始养了。

第二天,卫靖泽就开始忙活着做蚯蚓箱,如今山上正在平整,取材也方便,卫靖泽就叮叮当当忙活开了。

虽然算不上手工达人,但卫靖泽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正忙活着呢,老汉从外面回来,挑着的筐子一放下,卫靖泽就觉得分量不对,伸头一看,竟然有两只花色的小狗。

老汉说:“这是别个母狗生了小狗,不想养了,送给我的。”

卫靖泽哦了一声,说:“那就养着吧,正好以后山上都需要狗帮忙巡逻。”

老汉点头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小狗一从筐子里出来,大风就十分好奇的跑了过去,在两只小狗身上闻来闻去,两只狗是白色的底子,有黑花和黄花,嘴部黑黑的,圆滚滚的,十分可爱。

一只大风也是养,两只小狗也是养,一起养着,倒是也不费事儿。吃住就跟大风一样就行了。

为了不亏待大风,卫靖泽都是去市里买了狗粮拖回来的,当然大风的零嘴也不少,什么肉骨头之类的就没少过,陈寒有了啥好东西,就留着,等江延宗过去了就取一下,给大风带回来。大风也是有很多人宠着的呢。

像大风这样通灵性的狗,也是十分受大家的欢迎的。

给小狗吃得狗粮,卫靖泽是先泡软了的,小狗们还吃得挺香。

下午,蚯蚓箱还没做完,亲戚家就打电话来了,村里有人想要卖正在下蛋的母鸡,让卫靖泽跑一趟。

卫靖泽准备在山上养个百只左右的鸡,所以当然立马就跑了一趟。

虽然农村没有城市里那些高科技,可是邻居之间的消息还是传的挺快的,有什么新鲜事儿,大妈大婶们一聊,全村的人就都知道了。如果只是传这样的好事就好了,只可惜大妈们还传各种不好的事儿。

卫靖泽收鸡的事儿,一晚上就被亲戚们传出去了,所以村子里有不少人都很心动,有母鸡的,正好想卖的,或者是缺钱的,都纷纷跟亲戚打招呼,让把卫靖泽叫过去收鸡。

卫靖泽收了鸡,都要两岁以下的,两岁以上的就不要了,两岁以下的已经下蛋的母鸡,是卫靖泽的收购标准,是不是两岁以下,有没有下蛋,是不是身体有病,卫靖泽摸一摸就知道了。

第81章 丰收了

要两岁以下的鸡,主要是卫靖泽准备在养了一年以后,还是要卖掉鸡的,三岁的鸡已经算比较老了,再老的鸡,肉就老了,柴了,不好吃了。

不过农村养到这么大岁数的鸡也不多见,一般是一岁多就吃掉了,从年头养到年尾过年,第二年开春又捉一批小鸡重新养。

卫靖泽给的价格高,大家算了算,都觉得划算,所以都愿意卖给他。卫靖泽是想着,反正卖鸡蛋也能够把本钱都收回来,所以不用担心。

卫靖泽收鸡,只要鸡不错,没毛病,就很痛快的收了,也不会像有些鸡贩子那样,挑三拣四,只想着抹掉一点零头,因此,卫靖泽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夸奖,连带着介绍生意也亲戚也颇为有面子。

“你家这侄子/外甥还真是有本事啊!别人都没这么痛快的。”

“那是!”

“长得也俊!”

“他以前当兵的!在部队里待了好些年呢!”

“是嘛?那结婚了吗?我家那边有个姑娘,长得好看,也能干……”

前面还好,听到后面,卫靖泽基本上是落荒而逃,我只是想顺顺利利地收鸡而已,并不想相亲啊!

“这孩子,不好意思了,害羞得很!”

“嗯,不过这样也好,不像有的人,有了点钱就乱来!”

远远地还飘来这么几句话,像大泥湾村书记那样的人,还真是不少见,大家也是嗤之以鼻的。

卫靖泽擦了擦汗,赶紧发动了三轮摩托车,三姑六婆要介绍媳妇是最可怕的事情了。

这两天下来,也有了四十多只鸡了,卫靖泽都放在山上围出来的地里,这片地一半是草地,一半是树林,鸡可以在草地刨食,也可以在树底下找虫子,总之肯定是生活很惬意的。

下蛋的话,有卫靖泽放了几个筐子,筐子里放上稻草,再在里面放一个鸡蛋做引蛋,或者放乒乓球,总之看上去像蛋的东西就可以,鸡就会明白,原来这里是下蛋的地方,不然鸡会把蛋下在杂草丛里,有时候人没找到,就成了野蛋,可能会被什么东西偷走吃掉了。

鸡除了吃草吃虫子,还要投食,卫靖泽每天投两次,一次是中午午饭前去投一次,还有一次是晚上捉回来之后,放在笼子里,再投一次食。

刚来的这些天,鸡在前两天有些受了惊吓,所以产蛋的鸡并不多,过了两天,鸡们平静了不少,又开始陆陆续续下蛋了。

这头几天的鸡蛋,卫靖泽是没有当成叉水村的土鸡蛋卖的,而是收了起来,除了自家吃,也准备留一些出来做种鸡蛋。为了让母鸡们产下受精卵,卫靖泽还将自家两只雄壮的公鸡放了进去。

老汉挖了几天藠头,挖了几筐。藠头也不需要种在菜地里,只需要在人少去的田埂、沟边、断崖边种上就可以,土壤松软,水分充足,藠头也不需要多管理,就能够长得很好。

不过老汉挖回了这么多,卫靖泽也是特别惊讶。

老汉说:“藠头这东西,不金贵,哪里都能长,长出来也多。”

一边说着,老汉选了一些比较大个壮实的,留出来准备秋天再种。

卫靖泽也蹲下来,帮着挑选了一些,说:“这么多,咱们也吃不完啊!要不送到光头那儿去?”

老汉嗯了一声,说:“咱们自己腌一点吃,瞎婆子也跟我打了招呼,说跟我买,估计晚上就会来。”

卫靖泽想了想,这样一分配,确实也不会浪费了。

晚上做饭,卫靖泽炒了一个藠头炒腊肉,确实是很好吃,气味没有葱那么浓烈,却又带着一些甘甜,比洋葱又多一些特别的滋味,跟藜蒿有的一拼了。

江延宗开口说:“爷爷,这藠头,分两筐去食府吧!”

老汉点头:“当然可以了。”

刚收获的藠头汁水充足,味道很好,连江延宗都被俘获了呢!

于是卫靖泽帮着称了两筐藠头,等明天来收菜的人一起带到食府去,陈寒在那边是十分兴奋,说小江终于记得他了,江延宗却没什么耐心听他的电话,陈寒说了半天,才发现根本没人应答自己,江延宗又把电话放在旁边,自己忙去了。

就在陈寒抓狂的时候,卫靖泽忙说:“光头啊,我们村那个养虾的那个,他的虾快两个月了,能够出售了,你的食府还要给我消耗一些啊!”

陈寒立马被吸引了注意力,说:“是吗是吗?那太好了!肯定要,每天消耗百斤!麻辣小龙虾!对了,不是还有个养黄鳝泥鳅的么?他什么时候可以收啊!”

卫靖泽无语,这家伙对吃的倒是门儿清了。

“那个还没,黄鳝泥鳅要半年时间才能够收的,至少还要等到九月份呢!你就安心等吧!”

“唉……我的黄鳝煲,我的炸鳝段,我的豆腐泥鳅……”

卫靖泽忍不住翻白眼,终于知道为什么江延宗不爱和陈寒讲电话了,这家伙,说到任何一个食材,他都能开始报菜单。

两筐送到食府,还有两筐给瞎婆子。

卫靖泽问:“婆婆需要这么多藠头?”

老汉说:“她要做腌菜的,当然要这么多,过年的时候不是卖掉了那么多酱菜么?那婆子一心想着做酱菜呢。”

瞎婆子做酱菜,还是卫靖泽出的主意呢,可能是因为卫靖泽比较有威望,所以他的主意大家都乐意听,瞎婆子现在对做酱菜十分热心,据说现在已经买了二十多个坛子了。

眼看着半个月又过去了,江延宗又要往帝都送菜了。卫靖泽想着,这次可以送一些酱菜过去。

到了晚上,瞎婆子果然来了,伟伟也跟个小尾巴似得,跟在后头。

瞎婆子二话不说先去看一下藠头,卫靖泽就拉着伟伟问:“最近是不是期中考试了啊?”

伟伟乖乖的点点头。

“成绩出来了没?”

伟伟摇摇头,说:“老师说,下个星期出来。”

卫靖泽点头:“我知道了,你们考了八十分要记得来找我领本子。”

伟伟很开心的点点头。

瞎婆子看了藠头,觉得挺不错的,让卫靖泽帮着称了重,算了钱,直接就把钱给老汉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真是爽快利落。

弄完了之后,卫靖泽说:“坐会儿再回去呗,这时候也还早。”

瞎婆子摆摆手说:“不了,伟伟还没做作业,要回去做作业去。”

人家不肯多留,卫靖泽也不会强留,说:“那好吧,我给你送回去,这么重,你们祖孙两也弄不动。”

瞎婆子便说:“行啊,谢谢你了。”

于是卫靖泽担着两筐藠头,跟着瞎婆子一起回了她家,这时天色还微微亮,却也不多清楚,卫靖泽还边走边说:“以后咱们村里的路也应该修一下,走起来也轻松一些。”

村里还都是泥土路,凹凸不平,下雨了,有些地方就会积水,还有烂泥。

瞎婆子说:“你说的是,确实是修一下好,我看很多别的村都修了水泥马路,走出去都不会脏了鞋子。”

说完,顿了一下,又说:“如果去学校的路也能够修一下就好了。”

去学校的路就是从村里到大泥湾这段路,路程挺长的,孩子们每天都要走老远才能够到学校,当初修路的时候也有人提议修这条,不过被大家否决了。

卫靖泽觉得那条路被修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也只能含含糊糊的应了。

等到了瞎婆子的家里,才发现他家外面还晒了不少菜,叶子菜豆角之类的都有,估计是要做腌菜的。

瞎婆子倒是想留卫靖泽坐一下,不过卫靖泽家里也有事所以没有多留,就出来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卫靖泽又陆陆续续收了一些鸡,达到了百只之后,就不收了,不过还是偶尔会有人打电话来问,收不收母鸡。

鸡在树林里生活的还不错,只是那片草地很快就被扒拉的乱七八糟了,地上也是坑坑洼洼的,还有个地方不知道怎么被鸡发现了能够洗沙浴,结果一天到晚都有母鸡蹲在那一堆沙里。

卫靖泽不亏待这些鸡,米饭菜叶子都喂得不少,所以鸡们很快就十分勤快的下蛋了,这些鸡来了一周之后,卫靖泽就开始把他们的蛋拿去卖了。

这次的鸡蛋终于没人嫌弃了,还有人说,看鸡蛋大小形状和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