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警告他,‘喂,你想象那个不走运的迪特里希一样错过伟大的发现么?’这么一来想必也没有人敢不加班了吧?”
卧槽你这是安慰我还是黑我啊!迪特里希欲哭无泪了,“不走运的迪特里希”和“幸运的迪特里希”这两个外号差好多好么!要是后一个外号。后世的物理学家们看了肯定会纷纷表示羡慕,哎,我要是有迪特里希那么好的运气就好了!而前一个,上帝保佑,不要让我想那个“不走运的迪特里希”一样错过伟大的发现。想想就让人郁闷到死啊!
一旁的众人可没顾忌迪特里希的郁闷,纷纷配合着路德维希打趣,一时间笑声充满了整座实验室,而后从窗户弥散出去,一直到实验室所在院落的大门外。
“诶,这里面是怎么了啊?听上去好像是在开party?现在还不到中午吧?”一个华国女性的声音从院门外响起。显然她是被笑声所吸引,“少校先生,您确定这里就是吕博士的实验室?”
“苏记者,没错。从这个大门进去就是了!想必他们也在庆祝吧!”吕丘建如果在这里,就会认出这位女性身边的少校就是他所熟悉的领事馆武官先生。
“那我们赶紧进去吧!”朝廷台的女记者苏筱歌不由得庆幸自己刚好来慕尼黑进行采访,才遇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按照领导的说法,吕丘建这次做出的是诺贝尔级别的成果啊!这可是绝对难得一遇的大新闻!
有武官先生在前面开路,苏筱歌方才能从人群中挤进去,一见到被人群团团围住的吕丘建。她赶紧用尽可能优雅的姿态递上名片,“吕博士您好,我是朝廷台的记者苏筱歌,首先祝贺您取得如此伟大的成果。。”巴拉巴拉一堆赞美过后,她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请问我能在这里采访拍摄么?”
“当然没有问题!”实验室的主人胥夫特教授立刻答应下来,这才是第一位,估计其他媒体的记者都在赶来的路上了吧?
“那我们就先回避一下,吕,记得来参加晚上的宴会!”校长胡贝尔教授风度翩翩的说道。
“不,不用!我觉得这样采访才更加真实!”苏筱歌连忙挽留,“你们可以忽视我的记者身份,就像刚才一样就好!”
于是,众人又继续进行着刚才的讨论和祝福,不一会儿BBC、法新社、NHK、CNN、探索频道等各大媒体的记者也蜂拥而至。。
夜间七点,朝廷台的整点新闻中,吕丘建发现了暗物质的消息伴随着慕尼黑大学的校长和教职员工向吕丘建表示庆祝的画面传向了华国的各个角落,等数以亿计的观众们从新闻中了解到吕丘建这一成就的分量时,整个华国都沸腾了!难道华国的第一个自然类诺贝尔奖就要到手了么?
PS: 感谢吾马喂羊的四个万赏,感谢中二大帝的1888打赏,感谢古号川、jjhk2006、不可明说之恶来袭、sidneyliu、爱在雁丘、轩辕昌磊、酒后不乱性、大钢蛇发呆、何处是、qiuqiujuno、碎月留年、~。喵了个咪、飞马春秋、谪红尘、仙侠盗、书友130109221432271、月夜诚香、叶子人、ykwfox711、Z道士、靠!太扯了吧。、燕子云穆、极衍天、神级英雄迷、从世俗而来、丶怎忘、阿莎馨、赛拉图卡、玉子溪、群山之巅6527的打赏。
感谢小马也识途、吾马喂羊、ztr周周、亚亚腾腾等人的月票!总算在十二点前赶回来了!
第344章衣锦还CERN
“哈哈哈哈,前段时间说吕博士实验会失败的人呢!人呢!快出来让我看看脸肿了木有?”还没等新闻结束,就有人忍不住跑上网发帖打脸了。
“感谢吕博士让俺保住了丁丁!”逍遥至尊又在他直播切丁丁的那座高楼里出现了,第二次实验失败的时候他可是郁闷到了极点,现在总算是全都发泄出来了。
“啧啧,洒家看整点新闻多少年了!算上上次得金球奖的新闻,吕丘建在镇店新闻出现的频率比不少省的一把手频率还要高啊!”这是资深键政局成员。
“呵呵,别着急,后面还有!这可马上就要到世界足球先生的颁奖典礼了!”有人在下面接了一句。
“不一定要等到那个时候,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比世界足球先生的颁奖典礼要早一些!吕博士为希格斯、恩格勒和布劳特的获奖做出了突出贡献,到那时候朝廷台估计要提几句吧?”有人发表了不同意见。
“再算上他破解庞加莱猜想,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沃尔夫奖,颁发数学新发现奖,还有欧冠决赛和欧冠颁奖的时候!仔细数数他在朝廷台整点新闻出现的次数都快两位数了!即使是在整个华国科学界,也没多少人能比吧?”这位的自老更是齐全。
吕丘建曾经求学过的学校更是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他在老家的小学、中学和京师大学,纷纷用横幅、LED显示屏、官方网站等方式向吕丘建做出这一伟大发现表示祝贺。
稍微晚一点的朝廷台某热点访谈节目更是请来了国内高能物理届的权威来对吕丘建的这一发现进行深度解读,当主持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对暗物质有了模糊的认识后,主持人终于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陈所长,那么以您对物理界的了解,认为吕丘建凭借发现暗物质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有多大?”
“现在还不能说已经确定了暗物质的发现!目前的发现还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要求,必须要有更多的数据支持才能确定这一成就。”陈所长先是谨慎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变得亢奋起来,“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定暗物质的发现是迟早的事情,这将对整个物理届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宇宙中大约有百分之二十三的物质含量是暗物质,通过吕博士的这一发现我们可以。。”
主持人听得眼角直抽抽。陈所长,我们可不是物理学家啊!我们听不懂这些啊,我们这些俗人关心的只是吕丘建能不能获奖的问题啊!他忍不住打断了陈所长的长篇大论,“额,陈所长。观众朋友们想知道的是吕丘建能否获奖!”
“在我看来,这一成就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非常大!”一贯谨慎的陈所长这时候也放大了胆子,“这是影响整个物理届格局的发现,这样的成就不能获奖,什么样的成就才能获奖?只要吕丘建的发现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积累够了统计学所需要的数据,那么他的获奖简直是一定的!”
“那您认为他大概会在什么时候获奖?能否打破由劳伦斯布拉格所创造的最年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记录?”主持人也变得激动起来。
“我记得小吕是83年生人吧?今年刚好二十二岁,他还有两年时间来打破这一纪录!”陈所长回忆了下吕丘建的年龄说道,“他获奖在我看来不存在什么问题,但能否打破劳伦斯布拉格的记录还要看运气,因为还涉及到什么时候能够积累到足够的数据?在诺贝尔物理奖的领奖台前排队的都有那些人?以及在今后两年会不会出现更具爆炸性的发现!”
“就拿今年诺贝尔物理奖的情况来说吧?本来大家都认为慕尼黑大学的特奥多尔亨施教授、科罗拉多大学的约翰霍尔以及哈佛大学物理教授罗伊格劳伯获奖的希望最大!但是年初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这让希格斯教授、恩格勒教授和布劳特教授迅速替代他们成为热门,获奖者最终变成了他们三位。”陈所长举了个例子,“对了,吕丘建在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过程中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果不是他提供了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并改进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方案,恐怕他们三位还要等一阵儿。”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给个准话啊!但是这个问题太过敏感,要是陈所长笃定认为吕丘建可以打破劳伦斯布拉格的记录,但瑞典皇家科学院非要等吕丘建二十六岁的时候才给他颁奖也没办法,就这样模棱两可似乎也不错,主持人点点头将话题引开。又说了几句节目就这样结束了!让无数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得心痒无比!到底能不能你给个准话啊!这么吊人胃口也太让人纠结了吧!
第二天的报纸更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吕丘建第二次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版。
京城,某处排练室外面。一位留着长发戴眼镜的青年看着报纸上的吕丘建照片,暗暗感慨,哎,要是哪天我也能像他一样上下头条就好喽。
如此劲爆的消息显然不是一天的报道能让读者满足的,各大媒体都派出了自己的精英团队乘坐最近的航班赶赴欧洲,打算对这一新闻进行深度挖掘。
而此时的吕丘建却已经离开了慕尼黑。跟着先到一步的记者们前往日内瓦!慕尼黑这边的数据已经处理完了,他需要去CERN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看着CERN外面那栋最醒目的橙红色圆球建筑,吕丘建颇为感慨,去年自己刚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一名物理界的新人,而如今却成了这里最闪亮的明星之一,CERN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即将在自己手上完成;再看看身后的大批记者,吕丘建暗暗琢磨着,我这也算是衣锦还。CERN了吧?
PS: 逍遥的丁丁还是自己留着吧
第345章下一次实验
“希格斯教授!您还没有动身去瑞典么?难道您要像朗道教授一样让瑞典驻瑞士大使给您颁奖么?”吕丘建进入CERN交流中心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希格斯教授,于是他开了个玩笑;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瑞典之外颁奖是62年,瑞典驻红色帝国的大使在莫斯科将奖项授予了红色帝国科学院院士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朗道和海森堡一样曾在波尔门下求学,他大概是最后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物理学家了,在他五十岁寿辰的时候,红色帝国原子能研究所曾经送给他一块大理石板,板上刻了朗道平生工作中的10项最重要的科学成果,这就是物理史上大名鼎鼎的“朗道十诫”。
不过二十世纪终究不是一个人就能包揽所有领域的时代了,朗道的研究领域虽然广博,遍及凝聚态、超流体、量子理论、超导、混合态理论等多个领域,但和海森堡、狄拉克等开船了一个全新的物理范式的科学家还有差距,或许他将自己的天份用在某个专一领域的成就会更大一些吧?
“不,我已经定了前往斯德哥尔摩的机票!只是在去领奖前想要见证一下你的成功!”希格斯和蔼的说道,并没有因为吕丘建的话而产生误会,要知道朗道可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才没有去瑞典领奖的,他反而接着吕丘建的话规劝起他来,“吕,你既然提到了朗道那么我想劝劝你,你的天份丝毫不弱于他,但我不希望你走和他相同的道路;朗道过于分散了自己的天份,从目前看来你似乎也有这个趋势,从庞加莱猜想、朗兰兹纲领到希格斯玻色子、暗物质,他才二十二岁,已经涉及了这么多的领域,这并不是很好的选择;既然你已经揭开了暗物质的面纱。我希望你能够专心在这个领域钻研下去!”
“谢谢您的好意!”可惜洒家做不到啊!如果是一名纯正的科学家,吕丘建肯定会考虑希格斯的建议,但是他更需要的是应用上的突破,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暗物质在等到证据收集完毕之后他就不打算研究了,等拿到学位之后就回国去专心的搞核聚变吧!不过这些话没必要和希格斯说起,他将话题转到诺贝尔奖上来,“马上就要去领取物理届至高无上的荣誉了,您现在的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