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生-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再要针对杨凤楼的话,说不定就会有江湖人群起而攻之!

“好!好!好!”

黄巢气得连连喊好,手指杨凤楼。

“好你个杨天权,等着!”

说完之后,转身挥手。

“我们走!”

带着黄家军众人,急匆匆而去。

杨凤楼周围,顿时爆发出一阵震天般的喝彩。

第181章 诏安

杨凤楼迫退黄巢,顿时引爆了整个反唐军的营地。

前因后果和种种细节,在江湖人的口口相传中,有的变得模糊,有的变得清晰,演变到了最后,种种谈论,集中到了几个方向。

首先,黄巢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三天前重伤了杨大师还不行,还想以算命为由,让族弟黄邺彻底了结了黄大师,好在众多江湖人谨守江湖道义,这才没有让黄巢得手。

至于两人为什么结仇,有人说第一次见面,黄巢就看不上真武宫师叔侄,有人说杨大师师叔侄为王宗师禳星,得罪了黄巢,也有人说黄巢要击杀刺史王镣、将灾祸转嫁给王宗师,被杨大师阻拦,这才真正地结仇……无论是什么原因,两人仇怨已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其次,杨大师就是高人,高人就有高人的架子,什么“挂算有缘”,什么“卦不过三”,等等规矩,早就被众人所熟知。

第三,黄家军跋扈得厉害,什么黄巢黄邺,现在就连刚刚投奔了黄家军的胡天成,竟然也敢依仗着黄家军胡作非为,硬生生地要给真武宫传人算命,这不是扯么?

另外,黄家军的野心越来越大,黄巢竟然亲口说出“多多益善”这种话,这是要自比三齐王韩信。

他行军布阵能不能比得上三齐王,谁都不知道,但是大家都知道,黄巢的杀气,可比三齐王重多了,连赛卧龙道长都给了他一个“流血三千里,杀人八百万”的评价,别说韩信了,就是杀神白起,都没有他那么重的杀气。

出乎意料,在这些讨论之中,关于黄家军和黄巢的话题,讨论得越来越多,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到了最后,甚至有人提出,既然黄巢的能耐这么大,何不带着黄家军自行反唐,为什么总是要赖在王仙芝宗师的反唐大营之中?

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火气就有点大了。

有人说,黄巢和王仙芝都是盐帮中人,他们联合在一起,可以集中盐帮众多力量。

也有人说,黄巢麾下黄家军虽然嚣张跋扈,却终究实力不济,只能和王宗师的反唐军联合到一起,要不然的话,早就被大唐官军给灭了。

有人不干了,说什么呢?黄家军实力不济?笑话!奇袭汝州看见没有?黄大侠带着黄家军亲自出手,那一仗打得多么硬气,多么精彩,这是王仙芝反唐军能够打出来的仗么?

别人笑了,精彩个屁!你不知道吧,黄家军其实兵分了两路,黄邺那一路几乎全军覆没,要不是胡天成叛投反唐军,恐怕那一队黄家军的高手,全都得完蛋,要不然的话,你以为胡天成一个叛将,怎么会在黄家军里面这么受欢迎?

有人恼羞成怒,就算这样,黄大侠领军,也比王宗师强多了。

你放屁!

就这样,种种的谈论,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火气越来越大,甚至有江湖人士说着说着就动手的先例。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反唐军大营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甚至到了需要公开站队的程度,无论是盐帮好手还是普通江湖人士,必须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或支持王仙芝,或支持黄巢,像做墙头草两面讨好,会死得很惨。

杨凤楼感受到了这种情况,不由得深深感叹,右龙武军中,还是有高人啊!

别人不说,就说那位汝州城的窦文书,虽然仅仅是一名八品江湖武夫,正面对战肯定不行,但是在煽风点火这方面,绝对是个顶级的天才。

那日杨凤楼逼走了黄巢之后,利用算卦的方式,交给窦文书两个任务,其中一个,就是在反唐军大营中散布谣言,尽可能地制造王仙芝麾下和黄巢麾下众人的对立情绪。

这才几天过去,就出现了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果然大才!

杨凤楼这几天没有出去摆摊,勤加修炼,努力稳定伤势的同时,也在静静等待着。

他在等待安排给窦文书的第二个任务开花结果。

这第二个任务说起来也简单,只是要求窦文书向朝堂传递一个消息——

“时机已然成熟,可以启动‘未央宫’计划。”

杨凤楼相信,只要这个消息传递出去,“未央宫”计划就会被正式开启。

果然,三天之后,有快马入营,带来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天子要为王仙芝一众人等封官!

这是诏安!

奇袭汝州,东都大震,在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的情况下,大唐朝堂,不得不对以王仙芝为首的一众反唐军将领进行诏安!

反唐军大营,顿时轰动。

反唐一年有余,终于震慑了大唐朝堂,让朝堂上的衮衮诸公,甚至当今天子,也不得不正视反唐军!

这事,提气!

无论王仙芝宗师的选择如何,这事也透着那么痛快!

不过,也有很多江湖人士心中犹疑,反唐反唐,难道不是推翻大唐,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么?

怎么还诏安呢?

如果王仙芝答应的话,反唐军岂不就成了唐军?那还反个什么劲?

难道我等江湖豪侠,拼死反唐,就是为了让王宗师他们做官?

这事,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啊……

不管这些江湖人怎么想,王仙芝和一众反唐军首领,商议了整整一天之后,特出了一个结论——

请!

三天后,有仪仗出洛阳,抵达反唐军大营的时候,已然是红霞满天。

王仙芝,黄巢,尚君长,黄邺,柳彦璋,尚让,赛卧龙,胡天成……只要是在反唐军中有头有脸的首领,全部端坐在大帐之中,等着天子诏书的到来。

帐外一阵喧闹之后,一行人走入大帐,为首的,却是一位宦官。

这位宦官身形高大,手捧圣旨,满脸威仪。

“如州刺史王镣何在?”

王仙芝等人一愣,不是诏安的圣旨么,为什么先找王镣?

却又胡天成为大家解释。

天子诏书颁发的时候,一般都要用正式的官员,宦官有资格颁布的,仅仅是天子的中旨,也就是没有加盖中书门下大印的诏书,说句不好听的,在效力上,中旨要比正式的诏书差一点。

而诏安王仙芝等人的诏书,肯定要用正式的诏书,自然也需要正式的官员来颁发。

“忒也麻烦……”

王仙芝叨叨了一句,也就安排人去提王镣。

王镣到场,看到明黄色的诏书,忍不住一声长叹,却也接了过来,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第182章 “未央宫”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汝州刺史王镣,临时充任宣旨,将天子诏书朗声念出。

王仙芝一众江湖粗豪汉子,自然听不懂那连绵不绝的四六骈句,只得焦急地等王镣念完,整个大帐之中,唯有黄巢和胡天成两人听得摇头晃脑,仿佛如闻纶音。

王镣念完,一声长叹,为大帐中人解释诏书的内容。

诏书以四六骈句写就,内容倒也不多,主要是两项。

免罪。

除官。

免去王仙芝一干人等的反唐大罪。

给王仙芝拜官。

不仅仅王仙芝这位江湖宗师,他手下的众多反唐军首领,尚君长、柴存、毕师铎、曹师雄、柳彦璋、刘汉宏、李重霸等十余人,都各有封赏,甚至刚刚投靠了反唐军的胡天成,都被正式册封为汝州参军。

大帐之中一片笑语欢声,众多江湖粗豪汉子,没想到自己还真的能够当官,不由得眉开眼笑,一个个相互恭维,甚至拿刚刚得到的官职名称相互打趣。

却不想……

“嘭!”

一拳将面前的矮几砸碎。

却是黄巢!

已然面目铁青!

众人一愣,相互看了一眼,这才隐约间想起来——刚才,好像,没听到黄巢的名字……

杨凤楼见状,一丝微笑爬上了嘴角。

这便是“未央宫”计划的第一步。

毋庸置疑,很成功。

所谓“未央宫”计划,就是离间黄巢和王仙芝的具体计划,乃是杨凤楼历时一年,几经调整才罗列出来的计划,并且得到了朝堂重臣的首肯,这才得以实施。

事实上,杨凤楼早早打入反唐军的内部,收集情报,散布流言,都是在为真正实施“未央宫”做准备。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汝州刺史王镣被擒,反唐军拥有了与朝堂对话途径之后,在面临着反唐军日后何去何从的时刻,杨凤楼终于认定,已然达到“未央宫”计划实施的具体条件,这才通过窦文书向朝堂传递了消息:“未央宫”,正式实施!

大肆封官,剔除黄巢,这便是“未央宫”的第一步。

效果出奇得不错。

黄巢爆发,直接砸碎了面前的矮几,也砸碎了大帐之中的笑语欢声。

很多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还有个别人狠狠瞪了黄巢一眼,很是不满。

王仙芝这时候不能不说话了,问王镣。

“诏书之上,可有我黄家贤弟的名讳?”

王镣又仔细看了看,摇摇头。

“没有。”事实上,诏书上不仅没有黄巢,就连黄家军的所有首领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诏书之上。

“这……”王仙芝顿时一阵踌躇,继而朗声一笑,“黄贤弟莫要动气,想必是皇帝小儿被蒙蔽视听,还不知道你在我反唐军中,这官么……我来给你讨要……”

说完之后转向王镣,就要说话。

却不料,被黄巢一声冷哼打断。

“哼!什么蒙蔽视听?分明是瞧不起黄某!黄某虽然不才,却和兄弟八人共同执掌黄家军,自从反唐以来,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堪称攻必取,战必克!远处暂且不说,就是奇袭汝州,也是黄某制定计划,亲冒奇险,一番浴血之后,才拿下来的!黄某如此,竟然不如皇帝小儿之眼目,真真气煞我也!”

黄巢一语出口,大帐中除黄家军之外的所有人,脸色都不太好了,这话说的,啥意思?

难道整个反唐军中,只有你黄家军作战勇敢不成!?

奇袭汝州确实要给你黄巢记首功,不过反唐军一个个也都没闲着啊,要不是当时反唐军在汝州城外攻城,你黄巢再厉害,能对抗了整个汝州的兵马?

杨凤楼听了黄巢的话,又将大帐中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不由得心头暗喜。

早在他订立“未央宫”的时候,就曾经对反唐军的几个重要首脑做过了解和分析,王仙芝虽是江湖宗师,颇有些悠游寡断小富即安,而黄巢属于那种志大才疏心胸狭窄之人,在几经权衡之后,他选择了站在王仙芝的阵营,不断刺激黄巢的思路。

眼前的情况,正和杨凤楼一开始的构想不谋而合。

王仙芝听到封赏,喜笑颜开。

而黄巢被刻意忽略之后,勃然大怒。

按照杨凤楼的预计,黄巢既然开口,就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黄巢在暴怒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大帐中人的反应,犹自气呼呼地说道:

“天子昏暗,诸公蒙昧,这大唐之官……莫说还没有给我黄某人一席之地,就算给了,我黄某人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

黄巢这句话,打击面可就广了。

明面上是说得当今天子和朝堂的衮衮诸公,仔细一听,一句话把大唐所有官员都卷了进去,当然,也包括大帐之中这些准备被诏安的人。

人家高高兴兴地准备去做官,一句“同流合污”是啥意思?

大帐中人,全部变得脸色阴沉,还有几个脾气暴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