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游侠传-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道:“那不能怪你,我和元直都在曹营里呆过,不说别的,他们的战马比我们都高过半头,矛槊也长出半尺,这种野战体的劣势不是短时期就能追赶上去的。”

杜似兰瞥我一眼,示意领情,眉间颇有媚色。

我一笑,心底热了起来。

徐庶道:“我们现在兵力不少,将领如赵玉、宋定、魏延等也非常耐战,要守住应不是太大问题;不过曹军势众,却要防范敌军一面牵制我们,一面派奇兵去攻偃城和樊城。”

田丰道:“偃城与阳陵陂互为臂助,敌军自然不忘记。不过我来之前,已说服霍峻,让罗蒙先生前去偃城,协助蒯奇守御。至于樊城,我也已安排妥当。嗯,我,等这一场守卫之战打完,曹操应该就知道我军的潜力了罢。”

徐庶很是欢喜:“这一月里元皓兄真是费心了。本来我最担心的就是蒯奇军。罗蒙先生精研卫城护寨之道,他果能尽心,加上李严都尉之助,偃城就暂可无忧了。”

田丰笑道:“若非前敌军情急迫,霍元邈才不肯放他这密友去冒险呢。”

我撇撇嘴,心:“稀罕么?”

九月中,赵玉接回新野军,我在偃城与霍峻、罗蒙、李严都见了一面。

对他们三人,我还是都很愿意一交的,虽然隐隐对罗蒙怀有一丝本能的排斥。但没到见面之后霍峻对我特别不友善,说话咄咄逼人,透着一股明确的猜忌之意。徐庶要安排新野军在偃城驻扎,被他一口拒绝,非要全部带去樊城休。李严去前线作战,他也只肯分五百军给他,把李严差点给气晕了。

本来我就不喜欢罗蒙没事就朝杜似兰看的眼神,霍峻这么一搅,更是恼怒,当即拂袖而去。徐庶只好让霍峻回樊城,由田丰去协调。李严则留在偃城。

杜似兰无奈地看我一眼,冲徐庶使个眼色。

徐庶意,伸个懒腰,瞅瞅司马吟:“又输了吧?”

司马吟不好意思地笑一笑,道:“兰姐,三路。”

“哦,才输了三路?不错啊!”徐庶很诧异地插嘴说道,“三天前连一百手都撑不到,这么几天就能进步如此,不错不错。”

我道:“元直错了,司马兄弟是赢了三路。”

“啊?”杜似兰和徐庶都不能置信地看着我,再看看司马吟。

“呵呵,也是我下得时间久了,一个大意。不过司马兄弟进步确实神速,我也很意外啊!”我差点说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俗话来,还是不要去抢人吕蒙的专利,忍了忍也就罢了。

不过起专利二字,忽然醒起一事,低声对徐庶说了一句,徐庶也是眼前一亮:“主公醒的是,韩兄早给我专门做了一件,我却忘了这事,真是不该。”

我哈哈大笑,道:“如此作战,我军必胜啊!”

“正是。”

“主公,不如你和司马兄弟再来一局?”杜似兰见我转恼为喜,也高兴起来。

“怎么样啊,司马兄弟?”

“主公,兰姐,已经很晚了啊!”

“是不敢下了吧?嘿嘿。”

“……主公,请指教。”司马吟立刻跑进去,把棋盘、棋子又取了出来。

“这才对嘛!呵呵,这局我可不让了,我们来猜先后手。”

“是,主公。”

徐庶和田丰含笑看着我们摆好势子,握枚猜先,心中都在:“和曹操这一局,目前我们尚是先手在握,不知道如何结局呢?”

※※※

此后三天,阿飞军高悬免战,闭门练兵。

到第四天中午时分,曹军进军到离阳陵陂不足三里之地安营扎寨,开始试探进攻,派出众多骂嘴,寨前骂战。

回击他们的是十数支尖啸的强弩。在惨叫见血之后,那群口舌之徒急忙掉头而窜,退到三箭之地外继续操练,不过这边寨里已经几乎听不见他们的咶噪声音了。

第五天,曹军的攻势达到。一上午就连续发动三次猛攻,连中午吃饭时都毫不停息。阿飞军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只是严守军寨,不允一兵一卒出迎。

借着大军的强势,曹军的骂嘴们又开始一轮新的舌战,而且人数几乎增加了三倍。

满耳噪音的赵玉、宋定等将领都是怒不可遏,强烈要求出寨迎击。

徐庶坚决制止,他令杜似兰和白风率领一百名刀斧手巡视四营,以收威吓之效。

最后还是我从里面出来,把这俩主战首领拉回帅帐吃饭,方才作罢。

又过数日,这天下午,曹军在经过半日苦战之后,攻势稍缓,退后里许,暂停休息。

一直藏在寨里高地上的小望楼中,以远瞩镜仔细观察敌军动态的徐庶终于看出了机,果断下令出击。

魏延和蔡勋率领千余马军,两千多步兵,突然打开西侧寨门冲出,楔入正在进食,毫无防备的李通军中,一通乱砍乱伐,把别人盛满干饭的大锅全给捣个精光,随即步骑互相掩护,穿营而出,返回自己寨中。李通暴怒,也不吃饭了,立刻率军攻寨。

寨中观战的徐庶明察秋毫,随即再传一令。倒霉的李通又被更加愤怒的赵玉、宋定骑兵冲击扭杀,大败。后面的护军刘晔得到消息,急率乐进、徐晃两军上来接应。赵玉等人一股怒气也发泄得差不多了,见好即收,得胜而归。

负责总指挥的曹军主将曹仁审时度势,见敌寨战术灵活,攻守兼备,并非一味死守,自己若仍如此强攻,前景未明。和夏侯惇、张郃等商议之后,军而去,北退十里而止。

这一战下来,包括赵玉、宋定在内,众将士对徐庶的指挥艺术颇感佩服,从此都不再随意吵闹。

※※※

帅帐中,徐庶在我身边坐着,直摇头。

不到远瞩镜如此厉害,陆战竟然也能先立一功!

田丰因为连日休息欠佳,颇感疲倦,先去自己的军帐歇息去了。

杜似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司马吟。

“主公,军师,偃城方面来报,昨夜有两股敌军接近,其中一股数百人的敌军潜入城下,被罗蒙先生发现,蒯奇出城打了个突击,把他们打散了。另外一路向西而去,去向不明。”

“哦,”我看看几上地图,“元直,看来不出元皓兄所料啊!”

徐庶笑道:“让他们来吧,呵呵!主公你看,他们一定是通过龚家滩的水道攻击樊城,子绪和霍峻他们正在那里等着呢。”

“小兰,从水路去袭击樊城的是不是赵俨?”

“啊,主公,这个还不太清楚。”

徐庶道:“不用问,应该就是他和于禁去的。”

杜似兰讶道:“军师如何知晓?”

“襄阳的地形,曹军中他应该是最熟悉的一个。”徐庶看看我,一笑,“而且最近几日我反复瞧看,都没看见他和于禁的旗号。”

“有几天了?”

“三天。”

“那就没错了。”我心:“新式发明就是厉害,曹仁,赵俨,任你等作战部署如何机密,你们做梦也不到,居然有远瞩镜这种东西泄露了你们的天机。”

“呵呵,现在我们就等着,不知道子绪能不能见到自己的老朋友呢!”

“希望如此。一到了水里,曹家铁骑可就没有半分施展的余地了。”

杜似兰笑着对司马吟道:“说不定霍峻也能碰到自己的老朋友呢。”

司马吟没听明白:“谁?”

徐庶道:“你说孟达?嗯,也有可能。”

司马吟道:“哦,原来是那家伙。他也在军中么?”

杜似兰道:“前些天小玉说曾在军中混战时瞥见他一闪而过,最近都没看到。”

“哈哈,真是期待啊,希望两对老朋友都能见到。”我哈哈大笑。

杜似兰道:“主公,那我们先出去了。”

“你们去哪里啊?”

“我和兰姐去找白风。”司马吟的脸忽然红了。

杜似兰扫他一眼:“晚上主公可否和我们一起吃饭?我把小玉也叫来。”

我同意:“没问题。”

杜似兰和司马吟先走了。

回过头来,我问徐庶:“韩暨最近研究得如何了?”

徐庶道:“嗯,他最近正和铁挺他们日夜不停,对楼船做着最后的改进,霹雳砲恐怕要再等一等了。”

我点点头,道:“楼船,有点难。”

徐庶叹口气:“是啊,但楼船轮踏脆弱和容易搁浅终究是我水军最大的心病,这问题不解决,陆兄弟他们也不得瞑目啊!”

我道:“不过我对这事不报太大希望,楼船本来就不是浅水小沟里跑的东西。水军的问题,最后还是得拿钱来解决。”

徐庶看看我,道:“主公是说多买各种船舰,组成配置均衡的舰队?嗯,确是最完善的方案。”

我道:“元直,你跟他们说,弥补楼船的缺点,尽力而为便是,别把自己逼死,这边只要顶住了曹操,要多少钱都有的。霹雳砲的问题关系到我军未来的攻击力量,马上就要用的,希望大家能多费点心。”

徐庶恭恭敬敬道:“是,主公,我立刻把你的意思告知韩暨他们。”

我对他道:“晚上别走了,把元皓也一起请过来,大家一块儿吃晚饭吧,等着樊城那边的好消息。”

晚上,大家一起吃晚饭。

在座的,除了徐庶田丰两位军师,还有二男二女,杜似兰、白风、司马吟、赵玉。

年轻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席间十分热闹,大家一边吃,一边说个不停。

白风叫嚷得最凶,把司马吟和赵玉都教训得几乎无言了。个帐里就听到她“呱几呱几”贼贼地笑声:“吃饭如战场,有三大诀要:第一,要一边教育对方一边迅速抢夺饭菜,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也;第二是一定要练成吃说并用的快嘴,把对方教训服了的同时,肚子也吃饱了。”

赵玉郁闷地看看桌上一只空空的菜盘,那本来是他最喜欢吃的红烧猪蹄,因为被白风一通胡说瞎扯侃晕了,再低头看时已经没了。

司马吟道:“第三是什么呢?”

白风瞟一眼正怒目而视,张牙欲噬的赵玉:“笨蛋,最后当然是赶紧闪了,不然等着挨揍啊!”眼睛狡黠一转,惊道:“那是谁?”

赵玉一回头。白风身体已离开坐席,从后帐门跑了。

空旷之地,只留下她得逞的奸笑声。

赵玉情知上当,追之不及,气哼哼的不依不饶:“死丫头,下次抓着你,非打的你一脸包。”

司马吟低头一看,自己爱吃的白菜豆腐也已是盘上见底,不禁一呆。

我和徐、田两位军师及杜似兰都笑了。

这白风,越来越疯了!

帐帘一挑,魁梧的过千山匆匆进来,禀道:“主公,曹操有使来访。”

我一愣:“曹操的使者?”

徐庶和田丰互看一眼,徐庶道:“被元皓兄料到了。”

田丰叹了口气,脸上表情颇为复杂,既有得计的欣慰,又似有些心惊,缓缓道:“可是,真是不到,曹操居然来的这么快!”

我道:“北方他落了下风,这边也没占着便宜,自然要急于求变,扳回先手了。”

徐庶和田丰不约而同叹了口气。

这一个月北方传出许多惊人的消息,最令人震动的是,据说池早和真髓秘密进入邺城,和袁绍次子袁熙合作,拥立汉献帝,发动兵变,软禁袁绍、袁谭、袁尚父子三人,杀审配、辛评兄弟、蒋义渠等数十名武重臣,压服诸军。池早自任丞相,录尚书事,袁熙出任大将军,沮授为太尉,赵温为司空,华歆为御史中丞,杨修为代尚书令。袁氏与黑山军尽释前嫌,封张燕为骠骑将军,真髓为车骑将军,两家强强联手,声浪冲天,势力之盛,顿时盖过风头正劲的曹操集团。

我们君臣诸人也曾反复研究这越来越不稳定的天下局势,各有不同看法。

实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