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束了。”柳少卿道:“你是金国的四皇子,难道他敢不顾你的性命么?”兀术道:“这么说吧,本王若是死了,最高兴的人就是他了。”李晓道:“传闻你和粘罕不和,看来果有其事。”兀术笑道:“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告诉你们也无妨。我且止和他不和,我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反之亦然。”朱雨时冷笑道:“就是为了争夺权利么?”兀术道:“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朱雨时沉默了片刻,淡淡道:“既然如此,那你也就没什么用了,我现在就可以杀了你,柳庄主对你有过承诺,我却没有。”
兀术吃惊的望着他道:“听你的口气好像特别恨我似得?这是为什么?”朱雨时不愿在他面前提起流香,这是对逝者的不敬,更于事无补,便沉声道:“你有价值才能活命,到时碰见粘罕你要配合我们才行。”兀术奇道:“如何配合?”朱雨时道:“别逞英雄说什么宁死不屈的话。命令他放我们过去,金国皇帝是你老子,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得罪你,我们安全后就放你走,不然就拉你陪葬。”兀术道:“本王的性命自然金贵,不会逞血气之勇。只是不敢保证粘罕会听话。”
说到此处忽听前方鼓声震震,七艘战船排成雁字形迎面驶来,最前面的是艘三桅大型战船,甲板上旗帜招展,刀枪豁亮,三千金兵全副武装。一员大将按刀立于船头,金盔金甲,大红披风迎风吹摆,胸前一缕白髯飘扬,正是粘罕,身后站着高庆裔和韩常。七艘战船一字排开,横于河面,拦住去路。朱雨时让大家拿起兵器准备迎敌,胡老大和水手们忙取下船帆,以免打仗时被火箭烧着。
一名金兵在船上喊话道:“来船且住,不然我们要放箭了。”朱雨时让船缓缓停住,距粘罕的船只有六十丈远,已可清楚的望见对面。敌船上的前排是盾牌兵,后列弓箭手,共有七千余人,都是女真精锐,真打起来无异于以卵击石。镖客和水手们都已吓得两腿发软,斗志全无。好在己方手上还有兀术这张王牌,能不能脱险全靠他了。
这时完颜昌的船从后面绕了过来,在船头单手贴胸施礼道:“前方可是粘罕元帅?”他和粘罕虽是朝堂上的冤家对头,但粘罕长他十岁,资格也老,平时一直恭敬有加。粘罕却知他最善阴谋诡计,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朝廷上拉帮结派,孤立自己,要不是他拨弄是非,郎主又且会对自己失去信任,一见到他便怒从心生,瞪眼道:“挞懒!你要造反么!”
完颜昌这个名字是汉名,他的女真名字叫完颜挞懒。这时完颜昌似笑非笑道:“元帅这话从何说起?这个罪名下官可承担不起。”粘罕指着朱雨时的货船道:“这些人都是关中反贼,船上藏有我大金国的宝藏,你身为朝廷重臣却不捉拿,反为其保驾护航,不是谋反又是什么?”完颜昌道:“难道元帅没看到他们挟持了四皇子么,宝藏再重要也及不上四皇子的安危。”
其实兀术一直站在船头,粘罕就像刚看见他一般,故意露出诧异之色,奇怪道:“殿下又被擒了?”他有意把“又”字重读,语气中带有讥讽之意。完颜兀术嘿嘿一笑,并不答话。完颜昌道:“反贼狡猾多智,元帅也试过了他们的厉害,殿下一时失策又有何奇怪。元帅曾在郎主面前信誓旦旦的说要夺取潼关,荡平关中之地,不知潼关现在是否收得?”
粘罕道:“行军打仗变数无常,且是朝夕可以建功。”完颜笑道:“据我所知元帅曾率兵偷袭长安,却被贼军所败,损失惨重。若连粘罕元帅都不是反贼的对手,殿下失策也属正常了。”粘罕怒道:“老夫带领两万弱旅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仍攻破了长安城门,将七万贼军逼困于皇城。若非贼军援军赶到,老夫已占长安多时。四皇子却是在自己的营中被劫,身边有你和一群士兵保护,且能和老夫的战斗相提并论。”完颜昌道:“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殿下就是殿下,我们做臣子的首要之务就是保护主公。下官已和他们打成了协议,只要让他们过去便放回殿下,请粘罕元帅行个方便。”粘罕厉声道:“不行!老夫岂能放反贼过去。他们船上装满了金银珠宝,那是多少粮草武器,老夫绝不许反贼如虎添翼。
第八章 锦囊妙计(上)
完颜昌道:“你这样做会害了殿下,在郎主面前要如何交代?”粘罕道:“如何交代是老夫的事。如今反贼已经成势,老夫决不能放任他们做大。殿下深明大义,必能体会老夫苦衷。”兀术道:“元帅大公无私,本王佩服。却有一事请教元帅,还望元帅如实回答。”粘罕道:“请说。”兀术道:“元帅兴师动众的调来这么多的战船和士兵,不知是为了杀贼还是抢宝?”粘罕道:“杀贼就是抢宝,本就是一件事。”
兀术道:“本王可不这样以为。应该是元帅见夺取潼关无望,怕回去后遭父王责怪,便打算夺取宝藏将功补过,对不对?”粘罕虽在冷笑,表情却有些不自然,道:“一派胡言。”兀术继续道:“元帅的眼线不少,所以明知本王被贼人擒拿,却早早做好了在这里阻击的准备,为的就是想激怒贼人,借他们之手杀我。本王死后,叔父失职,父王定然大怒定罪。反而元帅夺宝有功,受到重用,这一下子肃清了朝堂上的两大对手,一箭三雕,当真是高明的策略。”
粘罕脸上变色,沉声道:“老夫不懂殿下在说什么,杀贼夺宝本就是老夫份内之事。”兀术道:“粘罕元帅性情耿直,当然想不出如此狠毒的计策,我料必出自高尚书之谋,是不是?”粘罕身后的高庆裔脸色一变,强笑道:“皇子误会了,下官怎敢设计陷害殿下。”兀术以手点指他道:“元帅切不可听信此人之言,不然大祸临头。本王若死在这里元帅且能脱得了干系。元帅可立斩此人,你我重归于好,回朝后本王将表奏元帅救驾之功,十万大军仍有你来掌握,你我齐心协力建功立业,不知元帅意下如何?”粘罕低头沉吟,像是在考虑。
高庆裔忙道:“下官追随元帅以来一直忠心耿耿,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万不能只听一面之辞而杀害下官啊。”粘罕点头道:“老夫赏罚分明,不会无故杀人,你放心好了。”转而对兀术道:“不干高尚书的事,一切都是老夫的主意,也并无不妥。”兀术道:“为了一个汉官而不惜开罪本王,更失去和本王握手言和的机会,元帅当真深思熟虑了么?本王只邀请一次,绝不会对拒绝的人第二次伸手。”粘罕道:“老夫做的决定从未后悔,这批宝藏绝不能落到贼军手中,这是老夫的底线。”兀术目露寒光,点头道:“好,好,相信元帅很快就会尝到后悔的滋味。”
听着金国将帅们的争吵,货船上的众人都觉得好像看戏,若非仍在危险当中,恐怕早已笑出声来。朱雨时观察着周围局势,看出粘罕绝不会退让。兀术虽和他势成水火,但军权在对方手中,也拿他没有办法。粘罕虽恨二人切齿,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硬来,他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借己方之手杀死兀术,然后就再无顾忌,直接派兵杀人抢宝。看来兀术分析的不错,粘罕更看中的是宝藏,并不在意己方之人。
忽然想到洛天初临走时送的锦囊妙计,他说当船到潼关而金兵未退便可拆开观看。想到这里便取出锦囊,展开纸绢观瞧,见上面仅写了一行字,“速弃宝藏入河,保命要紧,切勿留恋。”朱雨时心想这算什么妙计,好不容易把宝藏运了回来,就这么扔下黄河让金兵捡现成的么?但想到洛天初嘱咐按计行事,可见他定有想法,照做也就是了。
当下将信收起,见三位金国权势人物仍在冷嘲热讽,争论不休。便清了清嗓子道:“三位稍歇,请听我一言。”粘罕冷觑他道:“将死之贼还有什么可说的?”朱雨时道:“我有一个折中的办法可以解决现在的处境,望元帅一听。”粘罕道:“什么办法?”朱雨时道:“我们不要宝藏了,愿意都留给粘罕元帅,只求元帅放我们一条生路。”船上人都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千辛万苦运到家门口的宝藏岂能如此轻易放弃,再说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手中仍有兀术这张王牌。
粘罕不动声色道:“宝藏不会走路,杀了你们后自然归属老夫,为何要放你们生路?”朱雨时道:“只要我们安全无事,就会释放兀术,元帅也就不用为难,又得到了宝藏,大家皆大欢喜,何乐不为?”
完颜昌道:“这个提议很好,我们也不用再争执下去了。”粘罕沉吟未决,回头低声向高庆裔低语了几句,高庆裔也低声回复几句,粘罕微微点头,道:“好,这个要求老夫可以接受,把船交给我们后你们就可以走了。”朱雨时点头道:“那好。来人,把宝箱都抬上来。”李晓凑近道:“你真要把宝藏交出去?”朱雨时拿出洛天初的锦囊妙计给他看,道:“这是小洛的意思,你看看。”
李晓看过后道:“似乎堡主早就料到了今日的局面,他让我们这么做必有深意,我们执行就是。”朱雨时道:“我也这么想。但如果让金兵得到了宝藏,我们此行就前功尽弃,实在太可惜了。”柳少卿道:“洛堡主比任何人都想得到这批宝藏,他是绝对不可能交给金国的,一定留有后招。”燕青笑道:“听洛天初的名字都快磨出茧子了,真想看看此人到底何许人也。”朱雨时道:“师公很快就会见到他的,他要知道师公到来也一定欢喜的紧。
不一会儿所有宝箱都抬上了甲板,水手们都累的气喘吁吁。朱雨时对粘罕道:“都在这里了,一共五十三口宝箱。”粘罕道:“放着吧,你们上岸走吧。”朱雨时忽然命令水手道:“来啊,把箱子统统扔到河里去。”众人都是一愣,朱雨时道:“没听懂我的话么,把箱子都扔到河里去。”水手们这才开始行动,四人合力颤颤巍巍的抬起一口宝箱,扔进了黄河,“噗通”一声溅起斗大的浪花。
粘罕厉声质问道:“你在干什么!”“噗通,噗通”,又是几声落河的声音,朱雨时模仿他的语气道:“宝箱不会走路,你派人慢慢打捞不就行了。”粘罕怒道:“你为何不直接给我?扔河里作甚?”朱雨时道:“这些宝藏是我们千辛万苦运到这里的,且能让你们得到的如此容易?”粘罕怒道:“快住手,不要再扔了,这让老夫如何捞起。”朱雨时笑道:“元帅有十万大军,还怕捞不起来这些箱子么?”粘罕骂道:“混账小子,真想宰了你。”朱雨时笑道:“以后有的是机会,但这次还望老将军遵守承诺,放我们离开。”粘罕道:“老夫说话不是放屁,你们扔完了就赶快滚。”接着回头让传令官回营调动一万士兵过来保护现场。
第八章 锦囊妙计(下)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宝箱尽皆落水,朱雨时让船只靠岸,众人押着兀术下船登岸。完颜昌也飞身跳到岸上,带兵在后面保护着兀术。粘罕已无暇理会他们,令士兵记下了宝藏掉落的地点,又吩咐人去寻找打捞之物。
朱雨时带着镖师,水手等一百多人走出四十里地,见北岸有一支万人金军赶往打捞地点。完颜昌策马上前道:“前面便是潼关了,就在这里放了殿下吧。”朱雨时看了看他身后的五百骑兵,道:“把你的士兵遣走我就放人。”完颜昌当即让骑兵退后三里,道:“这回放心了么。”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