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吱!”
小兽居然发出了一声欢快的叫声,还点了点头。
李辰晕死!
“喂,你没搞错吧?用石头换枣儿?亏你想得出来啊!”
李辰忍不住竟然出言讥讽道。
谁料小兽听了,脸上居然露出了拟人的不屑之色,看的李辰直冒火。
可随即他又冷静了下来,看了看那块石头,又看了看小兽:“那…我能先看看这石头吗?”
小兽居然点了点头。
于是,李辰伸出手去,但眼角余光却盯着小兽的一举一动,只要稍有异常,他就立刻出手决不再犹豫!
预料当中的异常并没发生,小兽就那么看着李辰的手拿到了石头。
淡淡的凉意,从石头上,透过李辰的指尖传到他的身体里,让李辰不禁精神一振。
不再犹豫,手指一捏,便将石头彻底拿到了手中。
除了冰凉精致外,李辰看不出它还有什么异常。
略一琢磨,李辰忽然一催体内灵力,忽然间,他感觉那石头猛地白光一闪,接着竟有股异常汹涌的水灵力扑面而来,这感觉让李辰感觉到仿佛有一个浪头直接劈头盖脸的罩过来似得!
“啊!”
李辰吓的手一抖,那石头竟脱手而出。
巧的是,石头居然弹了一下后,刚好掉在了那个地书所化的黄色区域内!
“嗡!”
一阵低沉的嗡鸣声暮然传来,李辰忽然感受到了来自“地书”的意念,只是这意念中似乎是满满的兴奋之意。
就在李辰还在错愕之际,就见那乳白色石头突然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原地突然出现的一个直径尺许大小的圆形水洼。
没错,就是水洼。
李辰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急忙扭头去看小兽,赫然发现,小兽此时并没趁机逃走,反而也呆呆的望着那突然出现的水洼,脸上的表情也很拟人的是一副惊讶之色。
“看来它也不知道会出这事啊!”
见此兽不似作伪,李辰略微放了心。
但他急忙奔到水洼旁,这才看清,水洼面积不大,也成半圆形,半径大概尺许,十几厘米深,估计用个大碗就能装下!水质极清澈,表面更是跟镜子似得,映出李辰这张帅气阳光的面庞。
“喂,这怎么回事?”
李辰实在搞不明白,索性冲远处的小兽喊了一嗓子。
本以为小兽不会理自己,谁料小兽居然走了过来,就这么慢慢地,靠到了水洼旁,先看了李辰一眼后,便蹲在水洼边上。
“吧嗒!”
小兽竟然低下头,伸出舌头舔了一口水。
波光粼粼中,李辰想阻止也来不及了。
小兽喝了一口后,抬起头,随即竟然露出了十分陶醉的神色,看的李辰也是一阵心悸,以为它喝的是人参汤呢!
小兽竟然连喝了五六口,之后才舔了舔舌头,露出副满足的神色,看着李辰,竟然冲他怒了努嘴儿,再冲水也怒了努嘴儿。
“你…让我也喝?”
李辰这会儿反应的倒挺快。
小兽居然点了点头,看的李辰一阵翻白眼儿,心说我还能和你喝一个地方的水?天知道会不会肚子疼死!
而这时,小兽似乎没了兴趣,竟起身,向着来路走去。
李辰动了动,还想追它,却不知想到了什么,又停了下来。
小兽大大咧咧走到那两颗枣子前,两只前爪一抓,随即竟向李辰又望了一眼后,变身子一动的钻入来时的洞中,不见了踪影。
李辰就这么望着它,不知为何,竟然没有追它的冲动了。
扭回头,望着这突然出现的水洼,李辰陷入了思索中。
半晌,他眼中忽然闪过一丝毅然之色,起身进了屋,拿出一个小勺,走到水洼旁,竟舀起一勺,慢慢地喝了一口。
“嗯,好喝!还有一丝甜甜的感觉!”
这是李辰喝完水后的感觉,甚至让他想起某个矿泉水广告,什么什么山泉,有点甜!
当然,这水可比那好喝多了,清冽甘爽,真是极品啊!
不仅好喝,李辰还感觉到竟有一股淡淡的灵力随着水的入腹后缓缓产生,虽然极其微弱,比天地间灵力还差了很多,但依然让他惊奇中更多了一丝惊喜!
但李辰只喝了这么一勺,且直到第二天清晨,确定真没什么问题后。才要起身,忽然发现水洼中竟冒出一股淡淡的水雾气。
这水雾气太淡了,若不仔细看都可能忽略,而且这水雾气笼只罩着整个淡黄色区域,也不向其他地方扩散,看起来很神妙的样子。
李辰很奇怪,但却没动,就这么坐着观察着,发现随着雾气的扩散,那水洼的水位也迅速变浅,大概半个时辰后,随着水洼里最后一滴水的消失,水雾气也消失了。
李辰看的目瞪口呆。
“这怎么回事?那水哪去了?难道就这么挥发了?”
李辰用手摸索了半天,就差刨开土看看了。但水洼依旧干巴巴的,他也没什么办法。忽的又想起那水雾气,急忙起身,四下看了看,别处还没什么,但那枣树与以往相比,似乎有了种焕然一新的感觉,那些枣子也光润了些许。不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变化。
李辰皱眉想了想,干脆一屁股重新坐在水洼边,留心观察了起来,嘿,还别说,日落后,水洼果然发生了变化,里面的水居然奇迹般的又出现了,开始很少,但随着世间的推移,水越来越多,到清晨时分,水居然重新补满了。
“这么神啊!”
李辰啧啧称奇,知道这水洼八成是个好宝贝。
当然,为了好好研究它,李辰竟在它旁边一连坐了好几天。
别说,通过这几天观察,他还真发现了些规律。
比如,这水洼水每天太阳升起前便会变成水雾气消散不见,而日落至第二日清晨前,它又会重新慢慢蓄满,如此反复,从不间断。
除了这个,李辰还发现,那棵枣树经过这么多天水雾气的滋润,明显长粗长壮了一些,枣子也比之前大了一些。
李辰惊喜之下,还摘下一个尝了尝,嘿,别说,味道更棒了。
“看来这水洼的水还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啊!”
李辰不禁暗暗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第二十二章山场现状
两天之后,李辰站那棵繁茂的大枣树前,脸上满是沉思之色。
低下头,看着再次被他收到右腕上的那个“地书”印记,上面的影子竟然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现在的三个。
除了那棵梨树的影子外,那棵枣树以及那个水洼的影子居然也出现在了其上。
这让李辰意外之余,却也不得不静下心来思索一下其原因。
想了半晌,李辰已经初步有了个答案。
那就是无论这梨树,还是那枣树,恐怕都和这水洼一样,是某种具备灵性的东西。
之所以会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李辰第一天喝下那水洼的水后,已知晓其含有淡淡的灵力,虽然很淡很淡,比天地灵气还淡很多,但终归是有。
而那颗枣树呢,虽然之前并不是灵物,但自打数天前开始,那水洼水化成的雾气就不停滋养它,使它无论外形外貌还是果实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进而也出现在了印记之上。
“难道这水洼的水雾气,还能将植物变成灵物?”
李辰有了这种判断之后,索性做起了试验。
实验对象自然是剩下的那几棵果木。
结果一连数天,这些树除了长势很好,果子也变得越发精致灵动外,并没有影子出现在印记上。
只当是时候短,李辰又试了几天,结果依然。这下他有些明白了,看来并非所有植物都是灵物啊。
当然,他还想了一招,就是在水化成雾气消散前,将全部的水直接舀出浇在某棵树根上,想看看这样有没有什么变化。
结果,一连浇了几天后,居然没一点变化,效果反而比不上水雾气的滋润。
这下,李辰死心了。旋即又苦笑的摇了摇头,自己怎么这么贪心啊?有了这神妙的地书难道还不够?
再次看了看那棵枣树,目光划过其根部时忽然灵光一闪。
急走几步到了枣树下面,却见剩下的那几株“仙人刺”还是老样子,并没随着枣树的变大而变大。
“难道是因为它们?”
这个念头暮然冒出,还变得愈发强烈。
毕竟这几株仙人刺可是货真价实的灵草,而它们是随着枣树而来的,第一天还没见有,当自己用地书一滋养才长出来,保不齐它就是从这棵枣树根部滋生出来的。
一体双株的事,对于农家子弟来说,并不稀奇。
其实李辰之所以执着于这些,是因为他忽然发现,只有被“地书”滋养过的“灵物”所结出来的果实,才具有那种神妙的药性。
比如那梨。再比如,潘瑞看到这枣子时的兴奋。
同理,他看到苹果时的那种不屑。
都证明了李辰此时的猜测!
困扰了他这么久的事,终于初步有了个答案,李辰不敢说自己猜的百分之百一定对,但低不了百分之**十!
而有了这个判断后,对他今后选取要种植的果木,无疑有了个极重要的标准和参考。
这如何不让李辰兴奋?
当然,研究宝贝的同时,李辰最关心的就是盘回山场的事了
其实最近这段时间他也做了些准备,比如他已经提前找过了同村的那位张叔的儿子,他儿子张小虎是自己初中同学,虽然关系一般,但总算是个熟人。
而自己也早把要盘回山场的意思通过张小虎传了过去,就是一直没收到回信。
另外,这些日子,李辰也抽空去过两次那山场。
山场位于村北——北山中间那座山峰——梯子峰的西南面,东有阳坡峰遮挡初阳,西面转子峰阻挡落阳,整个位置极似凹字形的中间部分,位置可算是相当不好的。
而那张叔自从包下来后,也并没当成营生般来精心打理,整个山场荒草丛生,树木更是枝杈繁溢,连原有的上山之路都阻隔了。
看到老爸原来的心血之地落到这幅模样,李辰心里很不好受,更加深了想要尽快回包的念头。
可现实却并不那么简单。
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张小虎居然还没给自己回信儿,李辰心里有些急。
毕竟秋日已经很深了,入了冬,万一下雪,自己有些事可就不太好办了。
“喂,小虎吧!张叔回来了吗?”
李辰又给张小虎打电话。
“辰子,你别急嘛。我爸原本应该是昨天回来,但突然间有些急事要处理,这才耽搁了,不过你放心,我已经和我爸说过了,他应该没啥意见,只要回来,我一准儿第一时间通知你。”
张小虎的声音在电话里回响着,听得出,他说的应该是实话。
“那拜托啦!回来我请你和张叔吃饭。”
李辰道谢。
“咱俩老同学了,客气啥?不过辰子,看你这架势,真的要在咱老家扎根了?”
张小虎又说道。
李辰呵呵一笑:“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你这几年重点大学就白上了?你可是咱们村当年的骄傲啊?又不像我,靠我把花钱才上个大专。”
“小虎,话可不能这么说。谁说上重点大学的就必须留城市了?你有你的优势,我也有我的实际情况,总之,人各有志呗。”
这段时间,李辰接到的这类电话简直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同学好友,和自己聊时就没有不提这事的。
而李辰也早解释烦了。
谁说种田就一定跌面了?日子就像鞋子,穿着舒服才是正道。
结束了和小虎的电话,李辰又想了想,从树上摘下两个大梨,装在食品袋中,出门,锁门,直奔大队部而去。
书记李立文正坐在办公室里看一份镇里送来的中央红头文件,是关于《国务院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