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晓庆422天的痕迹-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之所以说“不能”,是因为一旦小人当了官、穷人发了财,他们心理上承受不住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巨大变化,往往举止失常,胡言乱语,不但害大家,而且害自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范进中举,骤然加之的巨大喜悦使他心智迷乱,若不是被明白事理的老丈人猛抽一个大嘴巴,恐怕范进从此就疯下去了。
  刘晓庆作为一个演员,她的演技、艺德都可以说是少可挑剔,这说明她称得上是一名好演员。她自己说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我们也可以姑妄听之——对自己满怀信心有什么不好呢?可是,当她因为电影以外的原因突然间红遍天下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名人之后,当她从几乎一文不名的穷演员一下子变成腰缠万贯的富姐之后,我们可以说,她至少是部分地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她的狂言无忌的狂悖是对社会传统环境和传统观念的背叛,遗世独立的孤傲是对既往生存状态和心理困惑的厌弃。这种行为和心理的形成,部分原因是社会环境和当时情势所迫,但另一方面的原因恐怕就是类似于穷人发财的自然的心态反应了。骤然加之的显赫声誉,宛如天降的巨大财富,再加上她心底深处永远放不下的穷困的阴影、“丑孩子”的心理压抑感……所有这一切,造就了她异乎寻常的张狂和异乎寻常的兴奋。而恰恰是这样的不正常心态,导致她被人目为“怪异”、“狂傲”。这显然是她心理和性格上的致命弱点。



刘晓庆给予了我们什么?(2)



  人无完人。刘晓庆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如此鲜明,这也许正是她永远吸引公众瞩目的地方。一个身染污垢伤痕累累却仍然奋进不息的强者形象,一个孤独落寞却又昂然奋进的身影。她孤独,因为没有人能陪伴她;她昂然,因为她不屑理会身上的脏水和脚下的坎坷。这个身影踽踽独行,带着自身的全部辉煌和错失、骄傲和遗憾,成了时代的标本。这个身影将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反叛史、迷失史和奋进史的变奏曲(1)



  她而今正值中年,身后走过的道路是改革开放艰难进程中的反叛史、市场经济大潮中的迷失史和走出大狱之后自省自励的奋进史交织而成的多重变奏曲,是大起而又大落,大扬而又大抑,时而大红大紫大富大贵时而灰暗乌黑大贫大贱,时而升腾于云端时而又坠落于脚下的传奇道路。
  永不满足的进取欲求,顽强执著的艺术追求,开放求新的思维方式,期盼解放的爱情婚恋,径情直遂的性格特征,愈挫愈勇的强毅魂魄,织成了她多彩多姿多色多调的迷幻经历。
  1刘晓庆是幸运的。
  在极左政治从肆虐走向崩溃的年代踏上社会的她,得到了艺术女神的眷顾,交给她一把进入电影表演殿堂的钥匙。她在惊喜中拼尽全力地抓住了这个乍然来临的机遇。这是她实现自我的最佳选择,也是她面对命运赐予的豪爽回报。
  然而,刘晓庆也是不幸的。
  不愿退出历史舞台的极左政治和传统观念为她在艺术殿堂中的自我实现设置了重重阻障,使她不得不以反叛的姿态撰写自己刚刚踏上社会的史册。于是,反叛旧传统,反叛旧观念,反叛旧道德,反叛那些行将失去存在根据的社会秩序,成为她早期历史的主题。
  刘晓庆以对艺术的那种刻苦钻研、无惧滴血掉肉的精神,那种孜孜以求、不断自我拓展、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执著,那种敢越雷池、敢闯禁区、敢冒天下大不韪的劲头,不但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银幕形象,而且突破了单一的艺术实践,在电影与音乐、电影与电视、电影与舞台、电影与文学之间腾挪跳跃。虽然,其具体举动也许有其可琢磨、可臧否之处,但就总的价值取向而言,在改革开放的早期,这些反叛举动无疑是果敢的,先锋性的,富有凌厉锐气的。在反叛的历程中,刘晓庆遭受了多般打击和摧残,忍受了无尽的痛苦和屈辱,使其进行曲昂扬着把美好的东西牺牲给人看的旋律,所以应该认定为一部令人同情的悲剧。其“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的感慨,确乎是发自心底的切肤感受,流露出一位“铁女人”心灵深处的脆弱和无奈。
  作为一位有天赋、有才华、有造诣的电影演员,刘晓庆面对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灯红酒绿、佳肴珍馐、华厅豪宅,难御诱惑,由对艺术女神的痴迷转向商海中对金钱的追逐,其人生也便从反叛史一变而为迷失史。她从房地产发轫,涉足多种产业,公司从一家办到数十家,自身也便逃离生活拮据境况而成为亿万富姐——尽管不乏虚夸张扬之嫌。
  然而,由于对商海“游戏规则”的陌生,由于对与经商密切相关的税务等多方面知识的欠缺,更由于欲求与精力的巨大反差,使她官司连连,以致身系囹圄,成为负罪之身。当然,在这种欲求暴涨的同时,也许她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迷恋,却显然不再以全部热情、全部才华、全部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对艺术女神的追随之中。这是刘晓庆自身的不幸,是她的自我迷失,甚至是对自己生命的戕残,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把自身无价值的东西撕开给人看,因而是旁观者眼中的喜剧。
  422天的狱中生活,使刘晓庆自醒自悟。她懂得,“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件好事”,“这件事情中我失去的都是短暂的和有价的,而我所得到的都是长久的无价的”。刚获保释,便谨记着网友讲的那个坚强的象征——英国船舶博物馆收藏的那条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2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13次起火,但是一直没有沉没的船,决心像它那样在受伤之后重新远航。顾不得排遣失去自由的郁闷,顾不得散心休闲调养身体,一反往常的张扬无忌和口无遮拦,不抛头露面、自敛自抑、自重自强、连连签约、重施粉墨,投入紧张的拍片和广告摄制之中,而其全部收入,直接归还债务和税款。她“觉得现在是个负数,还没有站到起跑线上,正朝起跑线走过去”。刘晓庆所展现出的重新做人、自励自奋的姿态,不能不给公众以迷失许久终于回归自我的深刻印象。
  刘晓庆所重新书写的,也便将是一部重新起跑的、光彩夺目的奋起史。%%%2
  刘晓庆其实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明星坯子,甚至有着与生俱来的生理缺陷。
  她只上过中学,压根儿没有学过表演。当命运赐予她进入电影表演圣殿机遇的时候,她便以常人所没有的毅力,开始了对艺术女神的追求。她一往情深,一片痴心,不因为自己的生理缺陷而灰心丧气或“移情别恋”;她可以吃百倍苦,受千般难,苛刻地残酷地吃苦,残忍地惨重地受难;可以滴血掉肉披肝沥胆甚至粉身碎骨;可以将自己的生命融化在艺术女神的心灵中,以至消失了自我……
  刘晓庆就是这样在艺术的道路上顽强执著地追求着,不顾一切地追求着。成功即来自这种追求。
  刘晓庆对自己的生存现状和艺术上事业上的成就从不满足,常常燃烧着一种永不满足的心理欲求,这使她的思维呈现出拓展性特征,总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侧面、新的层次和新的领域。她永远不满足、不安分、不守旧、不因袭自我、不固守自我,她的思维永不定向化、僵滞化,因而能够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革新自我。
  刘晓庆在《我的自白录》一书中写过一句十分精辟、十分富有哲理意味的话:“从一定意义上说,成功是对成功者的一种扼杀。”人们无不渴望成功,然而成功却可能使人自鸣得意、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于是转化为阻遏前进的力量,扼杀着人们新的成功。刘晓庆在艺术上每一步成功之后能够不减其顽强执著追求,根源正在于她那时刻燃烧着的永不满足的心理欲求和拓展性思维方式。她有着一种理性的自觉,渴望成功,更惧怕成功对艺术生命的扼杀。



反叛史、迷失史和奋进史的变奏曲(2)



  无可置疑,人生在世,事业上的拓展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自我价值提升的路径。拓展性思维方式对一个人是成功的向导和路灯、智慧的酵母和动力之源、自我提升的推进器和发射架。然而,拓展性思维转化为行为实践,却需要相应的知识和才干的支撑。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才干的支撑,不仅将导致失败,而且将陷自我于泥潭、陷阱,乃至毁灭之途。
  当刘晓庆将自己的思维指向转入商海之后,便事与愿违地滑向了暗礁和泥潭,无意中遭受着已经获得的成功的扼杀。因为,她的心理知识结构甚至人格结构属于表演艺术,在经商方面,她的知识——包括有关经济的、法制的——几近空白,所谓才干也只能是一个没有依附的空壳。刘晓庆之所以身入商海而不返身回顾,大概与在香港冒险、投机炒“楼花”的偶然成功不无关系。她错误地把冒险、投机的成功当做对自己经商才干的检验和确证。由此发轫,将拓展性思维指向了商海,乐此不疲地左冲右突,并不无臆想成分地制造出了“中国第一个亿万富姐”的神话。她哪里知道,这神话之后潜伏着危机和陷阱,潜伏着官司和法律制裁,潜伏着铐镣加身和囚禁生活,而终以逃税为爆发口写就了生命历程中大喜之后的大悲、大荣之后的大彻。
  永不满足的进取欲求和拓展性思维方式,成在它,败也在它;是在它,非也在它;功在它,过也在它。欲求和实现欲求的拓展性思维原是一尊两面神:一面是人生实现的目标,事业驱进的推力,幸福的不竭之泉;另一面是可供猎取的名利、可供挥霍的金钱、可供玩弄的美女,是灯红酒绿、穷奢极欲。一面是天使,是菩萨,另一面是妖魔,是鬼魅;一面是动力之源,驱驰之力,另一面是无情的陷阱,剖心挖魂之利刃。人不可没有欲求和实现欲求的拓展性思维,也不可放纵欲求、随意地启动拓展性思维;不可将欲求和拓展性思维锁入心底,也不可任其膨胀,纵其张扬。任何人都在与欲求和拓展性思维的相依相伴、相纠缠相搏击中撰写自己的历史。有的人有一种处理与其关系的艺术,一种既能使其萌生成长,却又能扼住其喉咙,在与其不即不离、不亲不疏的相处中谱写自己生命辉煌之曲的智慧;有的人却因对其过度迷恋和娇纵而堕入深渊,甚至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也有人因对其缺乏平衡力和控制力而在其生命历程中交织着光辉和晦暗、幸福和苦难、荣耀和羞辱……刘晓庆便是这种典型。
  似乎可以做出这样的论断:刘晓庆,这个错杂着复杂的是非功过的名字,她的升腾与坠落、是非与功过,无不与她那永不满足的进取欲求和拓展性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是永不满足的进取欲求,形成了她的拓展性思维方式;是永不满足的心理欲求和拓展性思维方式的联手,造就了她在艺术上的成功,也造成了她在经商敛财中的失败。
  永不满足的心理欲求和拓展性思维方式,实在是刘晓庆人生喜悲剧的根源之所在。
  3
  刘晓庆是一个绯闻迭出的明星。几次结婚,婚后移情别恋和与之伴随的两次离婚,以及最近的新恋情,都成了媒体爆炒的新闻热点,成了街谈巷议的趣味话题。
  鄙以为,关注他人——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