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圣东方朔第3卷-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虽然皇后仁慈贤淑,可宫中还有刑夫人,尹夫人,她们也会生儿育女。李夫人求你给她指点一条迷津,保护好她的儿子。”
   东方朔思索片刻,回绝道:“咳!皇上没能善待李夫人,心中很痛苦,很内疚,他一定会善待她的儿子的。”
   李延年跪下哀求:“大人,皇上的痛苦是暂时的,一旦有了新欢,皇上就会忘记。可李夫人爱儿心切,把她一生的积攒都交给大人您,捐献治河,赎罪护儿,您就不能帮帮忙,给出个主意么?”
   “这事儿我能有什么主意?你李延年不是主意多多吗?”
   李延年这回真的哭出了声来:“大人!您还记得小人给你唱的《孤儿行》吗?李夫人死后,他的儿子也是孤儿一个啊!孤儿出行,孤儿命苦……”李延年居然边哭边唱。
   东方朔想了想,觉得李夫人和李延年出此下策,来求自己,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授她一计,皇上可就没法解脱喽!”
   李延年抬起头来:“大人,此话怎讲?”
   东方朔并不答话,只是说:“你回去告诉李夫人,让她从眼下,直到她死后,决不要让皇上见她一面。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东方朔就保她的儿子终生平安。李广利也会受到皇上的重用。至于李广利将来如何嘛……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李延年将信将疑,但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便爬起来说:“小的代李夫人谢东方大人指点之恩!”
   东方朔催促地说:“那你还不快走?”
   李延年再磕一头,然后起身离去。刚走到门前,却被珠儿拦住了。“你还没谢姑姑呢!”
   李延年急忙哈腰:“是,是,谢谢姑姑,谢谢姑奶奶!”


第六章  不见面(之四) 
   建章宫内,气氛紧张。 
   武帝焦急地听着桑弘羊、公孙贺和霍光的禀告。 
   “皇上,自从实行盐铁专卖以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最近相传董仲舒又写一篇文章,这回他在骂秦始皇,说什么秦始皇时‘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如果说秦始皇时田租、口赋甚重,那也是符合史实的,可这‘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分明是指皇上您啊。”桑弘羊认真地说。 
   “哈哈哈哈!”不料武帝大笑起来。“说朕是秦始皇,朕便是秦始皇了!秦始皇有什么了不起?朕以为秦始皇还不够厉害,秦始皇没有实行过盐铁专卖呢!秦始皇时只有李斯,有桑弘羊么?董仲舒自称旷世大儒,他居然不敢向朕直说,非要来个旁敲侧击,他到这个份上,也够惨的了!朕要让他知道,朕与秦始皇还是不同的,就是秦始皇焚了书,坑了儒;而朕却不焚书,不坑儒。桑弘羊,朕向你保证,朕永远不会焚书坑儒!” 
   “皇上,御史里面有个徐偃,原来也是个博士。皇上命他视察郡国,他跑了两个地方,便说有的地方盐铁官营以后,盐不如私营时咸了,铁不发私营时真了,他便来个假传圣旨,让胶东国和鲁国可以盐铁私营!”桑弘羊愤愤不平地说。 
   “不行!董仲舒已是耋耄之龄,朕可以饶过;而徐偃是什么东西?他竟敢乱了朕的盐铁专营之法?传朕的旨意,将那徐偃免官,交廷尉府治罪!”武帝脸上杀机顿起。 
   “臣谢皇上。要是这样,臣桑弘羊就放心了。”桑弘羊满意地点了点头,恭敬地退了出去。 
   霍光向他看了一眼,没有吭声。 
   武帝焦急看着公孙贺,开口便说:“公孙贺,大河在瓠子决开多时,至今李蔡未能堵住。朕用人不当,心中不安啊。如今,只好请爱卿你走一趟啦。”
   公孙贺吃了一惊,他知道堵河不是小事,担心自己难以承担。但他不能违命,只能找个借口。“皇上,老臣遵旨。只是这宫中护卫之事……”
   武帝却说:“大行令之职,就由奉车都尉霍光代理。公孙爱卿,朕还有一个决定,从今天开始,丞相之职就由你代理。”自从公孙贺听他的话,硬让儿子公孙敬声娶了张次公的女儿后,武帝觉得这位老姐夫更值得信任。尽管阳石公主还在宫中,不愿出嫁,但武帝认为,公孙敬声已经娶妻,阳石公主同意出嫁是迟早的事情。所以,今天他便把丞相这个职务,硬是塞给了这位“既很听话,能力不大;办事认真,却没野心”的两连襟的身上。
   公孙贺向来没有大的欲求,听到皇上这话,他有些不安:“皇上,老臣无德无能,决不敢领丞相这一重任!”
   武帝有点着急:“公孙爱卿,如今卫青不愿出门,东方朔又要隐居,你是朕的姐夫,你不帮朕,谁还愿去效命呢?”
   公孙贺后退一步,恳切地说:“皇上,让臣治河可以,可是老臣也有一项请求。”
   “你说吧。”
   “臣请皇上恩准,让东方朔与臣同行,一道治河。”
   武帝扫了霍光和公孙贺一眼:“你们说,朕已同意东方朔隐居金马门,让他治河,他会去吗?”
   霍光从容进言:“皇上,治河之事,至关重大。如果皇上亲自去请,东方大人定不会推辞。”
   武帝点点头:“那好,你今天率五万精兵,先行出发,明天朕亲自到金马门,请东方朔出来!”
  
  
   明光宫中,灯火昏暗。 
   李夫人已在病危之中。她的头上蒙着被子,不愿让任何人看见自己的病容。 
   皇后卫子夫亲自来到病榻之前,看望这位可怜的妇人。她知道李夫人不行了,她要亲自给李夫人送行。李夫人掀开被角,蜡黄的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 
   武帝就在相距数步的地方,焦急地来回踱着步子。终于,他忍不住地走近病榻之前。李夫人急忙再用被子将头蒙上。
   武帝见状,恳求地说:“李爱妃,朕知道,朕对不起你。可你到这个时候,就是不让朕见上一面,朕的心里,实在是难受啊!”说着,要去揭李夫人身上蒙的被子。
   李夫人急忙将头更深地蒙在被中,从背着武帝的另一端露出一点空隙,让自己微弱的声音传了出来:“皇上,臣妾蓬头垢面,实在不堪……臣妾别无……只求……一件事……”
   武帝转到这边,仍然看不到李夫人的容貌。他答应道:“你说吧,别说是一件,就是十件,百件,朕都依你!”
   李夫人将一只苍白的手从另一边被下伸出,拉住卫子夫说:“皇后,姐姐,这事……臣妾……也求你……”
   卫子夫点点头,嗓子沙哑地说:“你说吧,我答应。”
   李夫人拉紧卫子夫的手:“皇后……臣妾……死后……也别让……皇上……看到……”
   说完她的手撒开了,可另一只手还死死地攥着蒙头的床单,不愿松开。
   卫子夫的哑嗓子里发出了悲凉的声音:“李夫人,李夫人!”
   武帝冲上前来,要掀开李夫人的被单。
   卫子夫一边用手护住床单,一边瞪着哀怨的眼睛,沙哑地说道:“皇上,这是她唯一的遗愿,难道你就不能依她一回?”
   武帝急得一甩手,又一跺脚:“咳!”转身万分痛苦地离开了光明宫。


第六章  不见面(之五) 
   金马门中,阳光灿烂。 
   东方朔将李延年拿来的珠宝,拈在手中看了看。珠儿也好奇地走过来,想拿一个玩玩。 
   “不许你动!”东方朔忙将珠宝放进一个盒子内。 
   珠儿惊奇地问道:“爹爹,这些珠宝,是不是能卖好多好多钱啊?” 
   “爹爹也不知道,反正能卖不少钱。”
   “那你怎么把钱送到大河决口的地方呢?” 
   东方朔有点烦:“你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老爹我……”
   还没等他说出来,珠儿抢过话茬:“老爹你总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东方朔这回笑了:“哈哈哈哈!你这丫头啊……真是我肚子里的虫子。”
   珠儿却又来一句:“谁让你是我爹呢!” 
   这时,他俩听到外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父女两个抬起头来,只见皇上带着霍子侯走了进来。武帝本来神情很严肃,可一转眼又微笑了起来:“东方爱卿,你们父女两个,好热闹啊!”
   珠儿明白了:“皇上,您在偷听我和爹说话?” 
   东方朔制止道:“珠儿,怎么能说皇上是偷听呢?”
   武帝自我解嘲:“未经允许,听了就是偷听。珠儿说的对。”
   珠儿却要讨好皇上:“皇上,我爹和我要去卖珠宝呢!” 
   “噢?东方爱卿,朕还不知道,你还会藏着珠宝?”
   珠儿忙说:“皇上,这些珠宝是……” 
   东方朔急忙拉了珠儿一把,打断她的话:“皇上,臣受人之托,准备将这些珠宝卖了,把钱捐了治河。”
   武帝眼睛一亮:“噢?是谁如此无私,帮朕治河?”
   东方朔没接话茬。武帝并不在意,接着说明自己的来意:“朕知道,大河决口一时难以治好,已派公孙贺领五万大军,前往接替李蔡。怎么,东方爱卿,你想不想去?”
   东方朔摇摇头说:“皇上,这大河决口长达一年多,那么多人都堵不住,只恐臣去了也无济于事。”
   武帝惊问:“噢?为什么?”
   “依照董仲舒的话,这是为政失德,造成天地失衡所至。”
   “董仲舒就因此话而被朕贬为庶人,难道你也听信妄言?”
   “皇上,这话是臣看了《五行》书后的感想。凡信阴阳五行的,都会说这些话。”
   武帝十分不快地问:“那你说说,朕又有什么过失,惹得上天震怒,洪水为患?”
   武帝本以为东方朔会发几句牢骚,不料东方朔根本不接他的话茬,转而说起其它事情: “皇上,大河为患,自古有之。于是才会有鲧禹治水的千载佳话。臣去治水,就算是治住了,也不过是秦时的李冰一个,于后世没有多大的启示,如果……。”
   武帝这回明白了:“你是说,要朕亲自前往?”
   东方朔点点头:“皇上,您很早以前,就说要亲自躬耕。臣的头发都等白了许多,也没见你扶过一次犁。如今大河决口为时已久,转眼就是秋冬,水势缓慢许多,你又派去五万援军,一人一石,就能将决口填平,堵住。此时让臣去,臣不成了贪天之功吗?”
   武帝笑了:“东方爱卿,你的意思是,天功就该天子所得?”
   “皇上,这就对了。秦始皇再伟大,也没有亲自治过水。这大禹的功绩,不是哪个皇上都能轻易碰得上的啊!”
   武帝心中想到:也好,朕就去决口处看看。朕刚失去李爱妃,心中十分难受。说不定出行一遭,便可换换心情。于是欣然说道:“那好,朕就和你一道,出行一遭。朕倒要去看看,大河决口之处有何艰难,为何李蔡老是堵不住!”
   东方朔高兴地说:“臣愿陪皇上一同前往!”
   武帝犹豫了一下:“那,我们走了,长安怎么办呢?”
    “皇上,太子都十六岁了,该让他励练励练了!卫青大将军虽说身体欠佳,可有他在长安,您还不放心?再说,张汤治内,朱买臣监政,难道会有不妥么?”
   武帝点了点头,伤感地说:“是的,太子都大了,都快到朕登基的年龄了。可是太子,被那狄山的谷梁学,弄得什么事情都是唯唯诺诺,放不开手脚。朕又让石德博士去当太子太傅,可这个石德,虽然不是董仲舒的信徒,居然也是谷粱学的弟子。”
   “那也无妨,太子学点儒家仁政,很有好处。治理国家,本来就不能凭读书,要靠励练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