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圣东方朔第3卷-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温舒也笑了起来:“东方大人,这没什么辛苦的。身体轻快一些,我走路都轻快了。”
   东方朔却认真地说:“王大人,我的意思是——如今平原人,包括你们这些当官的,连粮食都不够吃的,肉就更吃不上了。大家都很苦啊!”
   王温舒连连点头:“对,对,东方大人说得是实话!”
   东方朔一脸的严肃:“王大人,你身上那一百多斤肉,要是不掉下去,而是拿出来让平原人开开荦,不就不可惜了吗?”
   听了此话,王温舒突然觉得毛骨耸然,打了一个冷颤。他定了定神,然后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东方大人,你真会开玩笑。难怪皇上都拿你没办法。哈哈哈哈!”
   东方朔却一点笑容都没有,“王大人,平原是东方朔的老家,东方朔想在平原附近走一走,你能陪我吗?”
   王温舒高兴地很:“当然,当然!这是下官人职责。再说,能陪您东方大人,也是我的荣幸啊!”
   东方朔盯着王温舒,接着说:“还有一条,王大人,刚才你说平原无钱无粮。我想让我这个小书僮,他叫京房,拉着那位平原的刘都尉,到处看一看,你说行不行?”
   王温舒愣了一下,看了一眼申猴儿,申猴儿点了点头。王温舒便笑了起来,“没得说,没得说!下官陪您走走,让申猴儿陪着你的书僮到处搜寻搜寻。要是能找到更多的粮食,下官也高兴得很呢!”
   东方朔眼睛里射出了逼人的光芒:“王大人,依我看来,你的府上,就别让他们搜看了。要是他们一不小心,从你的府上搜出许多钱粮来,你的面子可就不好看喽。”
   王温舒却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东方大人,你要这么说,我看还是非搜索可呢!我的府上,必须去搜!昨天那个老儿说下官把平原郡的地皮都刮了一层,就冲着这句话,东方大人,下官也要请你搜一搜,搜着了,就说明我王温舒是个贪官;要是搜不着,也能还我一个清白。一定要搜,一定要搜!”
   东方朔朝京房看了看:“好,那你们就随便看看。能还王大人一个清白,也是好事啊。走,王大人,我们到外边看看!”
     
   京房与刘大胆二人在申猴儿的带领下,先在官衙中转了半日,又到府库中看了一下,真的一无所获。尤其是平原郡府之中,径是前任太守留下的空家,尘土满地。 
   申猴儿此时乐得眉开眼笑:“二位大人,你们一个是平原本地人,一个是东方大人身边的,要是光听传言,准会吓了一跳;今天实地一查,这才知道根底。我们王大人,从来都是两袖清风的廉官啊!”
   刘大胆是个诚实人:“是啊,我刘大胆也听人说了不少闲话。没想到王太守的府上,什么也没藏着。”
   申猴儿却扯着嗓子叫起来:“哎哎哎哎——!刘大胆,你我都是官家的人,说话可要注意。不是什么也没藏着,而是什么也没有!”
   京房笑了一笑:“申大人,小的跟随东方大人,不会别的,就会算卦。小人今天早上卜了一卦,发现平原郡中,钱粮还是大大的有哇。”
   申猴儿吃了一惊:“小哥,你是开玩笑罢。”
   京房严肃地说:“谁和你开玩笑?告诉你,要是找不粮食,东方大人是不会走的!”
   申猴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噢,对,对!是还有粮食。我们平原郡有个平原仓,是皇上在平原设的国库。那里还有几百担的粮食。”
   刘大胆愣了一下:“那里是有粮食,可那儿谁敢动啊!只有皇上下了诏书,才能动的啊!”
   京房笑道:“我们不动,去看上一看,难道还不行?”
   申猴儿点点头:“好,好,下官这就领你们去看!”
     
   平原街头,粉饰一新。
   东方朔在王温舒的陪同下,在平原郡中转了一天,虽说不歌舞升平,却也处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那些耍乐子的,玩旱船的没敢出来,可大街上倒是一片祥和气氛。 
   王温舒边走边说:“东方大人,你看,刷这条街时,钱不够用的了,下官只好把自己的两千石禄米都拿出来,让工匠们分掉。下官来到平原才两三个月,做点事情,可不容易啊!”
   东方朔点点头,旁敲侧击地说:“王大人,我在长安,老听人说你不太廉洁。今天看来,传言不可尽信啊!”
   王温舒叹了口气:“东方大人,像您这样明察秋毫的人,天下能有几个?走,下官陪着您,趋车到神头,到您的府上看一看去!”
   东方朔也不反对,便随着他上了马车,不一会儿便来到厌次县城。二人在神头转了几个弯,来到东方朔家。只见墙壁粉刷一新,后边还新增了房子。房子的另一侧,新增了一个大院,那是修成君的府弟,也粉刷一新。门口还有卫兵把守。
   东方朔问道:“王大人,我家的人全到临淄去了,谁把这房子粉刷一新的?”
   王温舒笑了起来:“东方大人,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
   东方朔问道:“王大人,你用了官府的多少钱?”
   王温舒又笑了起来:“东方大人,您信不过下官不是?全是我自己掏有腰包!我这个人啊,原来还觉得钱是好的。后来听说主父偃敛财被杀,又听说张汤廉如清水,还听说东方大人您把钱看作狗屎,于是我便觉得这钱,确实就像狗屎,要他有什么用?全是臭味!于是我也学着您,拿到手里,就用光。”
   东方朔手指着后边的新房子:“王大人,那一排新房子,原来可是没有的。这也是你帮我家盖的?”
   王温舒点头哈腰:“正是,正是。微薄之礼,不成敬意。“
   东方朔指着门前的卫兵:“我家中既然没人,锁上门也就是了,为何要派兵士把守?”
   王温舒怔了一下,然后满面隐忧地说:“东方大人,只因年景不好,近来平原盗贼颇多,下官是怕有人闯入贵府。再者,您是皇上身边位列九卿,家中总要一些威严啊。就算您的家不要人守着,修成君的家也得要人守着,不然,皇上怪罪下来,下官可要吃不了兜着走啊。”
   东方朔转过头来:“好吧,多谢王大人的美意。天不早啦,回平原郡府吧!”
   王温舒劝说道:“东方大人,不进去看看?”
   “不用啦!”东方朔应着,转身就走。
   王温舒拉了他一把:“东方大人,您的长兄老嫂之墓,下官也派人修了,请您也去看看?”
   东方朔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


第十五章  腊八粥(之七) 
   长安城中,钟粹宫内。
   武帝与卫子夫坐在中间。太子与阳石公主分立两边。
   武帝关切地说:“皇后,朕外出几个月,回京之后,事情繁多,未能前来看你。”
   头发花白的卫子夫声音虽然沙哑,确也充满谢意:“皇上不必客气。这么多年了,子夫已经习惯了。听说你在尹夫人和邢夫人跟前分不开身了,今天能有空儿来钟粹宫,子夫和儿女们都很高兴呢。”
   武帝面上一红:“皇后,你总是这样,让朕很是过意不去。听说长公主她好一些了?”
   卫子夫叹了口气:“是好一些了。提起这事我便伤心,你还是问问二女儿吧。”说完将脸转向一边。
   武帝转向阳石公主:“你姐姐到底怎么了?”
   阳石公主冷冷地说:“父皇,还是你自己去看吧。”
   武帝起身,拉着卫子夫的手:“皇后,朕要你陪朕一道去。”
   卫子夫突然间泪水如珠,洒了下来。“好啦,皇上,你去看吧,臣妾受不了。”
   武帝不再强求,他在阳石公主的引导下,进了内屋。太子只好随他而去。
   推开里屋之门,只见栾大与卫长公主正在那儿卿卿我我。公主瘦了很多,但也精神了许多。
   武帝见到此景,不禁大怒:“栾大,你好大的胆子!”
   栾大急忙下跪:“皇上,不是栾大要这样的,是公主她要我这样的哇!”
   武帝怒不可遏,拔下太子身上的佩剑,对准了栾大:“你胡说!朕杀了你!”
   栾大双腿发抖,一时说不出话来。
   卫长公主却站了起来,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挺身挡在栾大身前:“父皇!你不能杀他!他是我的表哥!”
   武帝手中的剑慢慢地放了下来,泪水从他的眼中慢慢溢出。他手中的剑,也慢慢地放了下来,最后竟被他扔到地上。随着那剑落地的声响,武帝上前,一把抱住女儿,痛哭失声。
   卫长公主也大哭起来,一边哭着,一边叫道:“父皇!栾大就是我表哥!女儿和他在一起,心里好受多啦!父皇,女儿求求你,就让女儿跟着表哥,跟着栾大吧!”
   众人全部落下泪水,太子甚至发出浠嘘之声。
   武帝慢慢地抬起头来,问长公主道:“女儿,你和栾大在一起,真的很开心吗?”
   卫长公主点点头:“父皇,这是真的!女儿和栾大将军在一起,就像和表哥在一起一样,特别开心!”
   武帝渐渐地松开女儿,在屋里踱起了圈子,他一遍地踱着,踱了好几圈之后,突然眉毛一桃,对太子说:“据儿,你去找公孙贺和霍光,就说朕的主意,朕要封栾大为将军,封他为五利将军,并将你姐姐嫁给他,让霍光择个吉日,举行婚礼!”
   太子刘据哦然大惊:“父皇!不能啊……”
   武帝大手一挥:“没你说话的份!快去!”
   刘据泪水溢出,但不敢多言,只好向外走去。
   栾大扑通跪倒于地:“皇上,小人谢过皇上啦!小婿谢过皇上啦!小仙一定要保证皇上成仙得道,万寿无疆!”
   武帝手一甩,没有多说,竟自走出门去。
     
     
   平原郡中,天色已黑。 
   东方朔与京房在一起,二人相对无言。 
   过了半天,京房才惨然一笑:“东方大人,我和刘大胆搜了一天,确实没见到王温舒藏着什么钱财。看来,要想解救平原百姓,只能动用皇上的平原仓中的粮食啦。”
   东方朔问道:“京房,你知道平原仓中有多少粮食,是些什么粮食?”
   “东方大人,我已查清,仓内原来有许多小麦和玉米,半年前全调到朔方城充军粮去了,剩下的二百多担,全是平原郡前些年产的高梁,当地人叫‘小黍黍’。”
   “对,高梁,我小的时候也叫它‘小黍黍’。‘小黍黍’不是主粮,吃多了也会拉不下来屎的!”
   京房却说:“大人,我听刘大胆说,前些日子,王温舒还让人到处索要平原郡的当地土产,什么豇豆,花生,小枣,莲子,核桃,弄了许多许多,准备送到长安,作为礼品。”
   东方朔瞪大了眼睛:“什么?这可都是平原的好东西啊!那他们运走了吗?”
   “刘大胆说,好像还没有弄走。可是,就不知道他们藏到哪儿去了!”
   东方朔想了一想:“今天都腊月初七了,我们不能在此久留。京房,你的卦不是算得很准吗?你就算上一卦,我呢,也要好好地想一想。”
   京房掏出桃棍子筹码来。“好!今天小的就在祖师爷爷面前露上一手!我边算边说,不对之处。祖师爷爷点拨!”
   东方朔点点头,看这“小丑童”是如何算卦的。
   京房坐在坑上,将那一大把桃棍儿全拿在左手之中,取出一根,放在一旁,口中说道:“大衍之数五十,分出其一,名为‘挂一’,以类太极。剩下四十有九。分而成二,以象阴阳二仪。再挂其一,以象其三:天、地、人也。揲之为四,以象四时。”他一边说着,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