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厚铧家族传49、赌业竞争新霸主
49、赌业竞争新霸主
澳门,这个巴掌大的弹丸之地,却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世界级赌城。有人说,是赌博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澳门。也有人说,博彩业历史悠久的澳门,其经济支柱还是赌博,赌博渗透澳门的每一个角落。
自1937年起,由傅老榕、高可宁等人组成的泰兴娱乐公司,承包了全澳门的赌业经营权。到1961年签约期满后,澳门政府根据新的法令公开招投澳门赌博娱乐经营业务。泰兴娱乐公司,对既得利益自然不肯撒手,表示绝不相让,在投票时志在必得,霸气冲天。
他们的竞争对手,也完全不能小瞧。要问鼎傅家赌霸宝座的,是一个“四大天王”的精英组合:霍英东、何鸿、叶汉、叶德利,这些人都是能摆上台面的响当当的大人物。
霍英东和何鸿都是港澳屈指可数的富豪,又都堪称经营天才。
在这样一个组合中,作为本世纪初雄霸香江的何东家族后人的何鸿,是个焦点人物。虽说他刚入赌界,但可以说惟有他是带着一股先天的王者之气进入赌门的。
18年前,因为战乱而逃离故园,为重整河山,出人头地,何鸿孤身闯荡澳门,那时他身上只有10块钱,历尽相当多的危险与艰辛。8年前,因为恶势力威逼,何鸿忍痛离开了澳门走水道回香港,但那会儿他已坐拥两百多万的家财。再8年后,何鸿成为名噪港澳的千万富豪,踌躇满志地重返澳门打天下。
他40岁了,到了“不惑之年”,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干得轰轰烈烈,一鸣惊世。何鸿涉足赌业竞争,完全出于偶然,据说是叶德利受了叶汉委托拉他入股合谋大业的。虽然经营赌业不是何鸿长期谋划的投资选择,但富有商业头脑的何鸿一听就知道,这当然是发大财的最好时机。
何鸿最大的心愿,就是要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到澳门,洗掉昔日受过的逼逃耻辱。
眼下,博彩业和黄金买卖,正是澳门的两大经济命脉。何鸿深知,倘若他们这方能投得赌业的专营权,那么澳门的两大命脉之一就有了他的份额,这才是最能够消除耻辱重振雄威的大业。所以,何鸿果断决策,拿定主意便义无反顾。
由于考虑到自己和叶德利是亲戚,这样与叶汉结成三人组合埋下的隐患太多,因此何鸿又力劝霍英东加盟。霍英东既不同于“职业赌枭”叶汉,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叶德利,更不同于出身豪门望族的何鸿。他出身贫寒,能由一穷二白变成千万富豪,那完全是靠个人奋斗,凭着血泪汗水累积成金的。所以,他尽管被何鸿说动加盟了,却持小心审慎的态度,并不情愿冒大风险做这类偏门事。
但毕竟,在商言商,巨利是永恒的诱惑。
澳门赌业是一块肥肉,谁都想争。
由此不难想见,这四大天王凑到一起,矢志争夺澳门赌业的经营权,而他们的对手,是称雄澳门赌城长达24年的傅、高两大家族,双方旗鼓相当,无疑是场你死我活的龙虎之斗。
傅老榕与高可宁都已作古,泰兴娱乐总公司的现任掌门人,是他们的儿子辈。傅、高家族的第二代均未经过赌业训练,但他们坐吃肥山金海,岂肯将二十多年的家族霸业拱手相让?一时斗起来,搭上数条人命也会在所不惜。因此“四大天王”可谓身负压力,“敌手”的势力比之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何鸿虽然最雄心勃勃,但他身负的压力也最大。因为他的对手,除了傅、高两家族之外,还有当年把他从澳门逼走的那帮势力。
那帮势力目前不仅盘踞在澳门,而且实力比当年更加强大。
他们倘若知道何鸿踏足澳门,并志在夺取赌业经营权,那必将会极力破坏,甚至暗中与傅、高家族联手,进行疯狂的大反扑。
投标尚未开始,气氛已是大兵压境、兵临城下,山雨欲来风满楼,阴云笼罩、闷雷滚滚了。
何厚铧家族传50.赌王干戈化玉帛
50.赌王干戈化玉帛
何厚铧家族传51、拯救生命施恩德
51、拯救生命施恩德
何厚铧家族传52、“文革”年代苦涩情
52、“文革”年代苦涩情
何厚铧家族传53、历尽沧桑返故园
53、历尽沧桑返故园
1976年金秋十月,中共中央为民除害,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这是中国当代历史最最重要的转折关头,用共产党人的话说,叫“拨乱反正”。1977年夏天,何贤回到广州,又约了岳溪乡的干部,到广州人民大厦跟他见面,并一如既往地捐钱捐物,帮助家乡恢复生产。何贤也想跟县里领导联系,只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摆脱昔日的阴影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从而改变对他的看法。
你有情来我有义,心有灵犀一点通。事实上,番禺县领导也很想与何贤重新建立联系,特别是1978年冬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央接着召开了全国侨务会议,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统战政策和“三胞”(侨胞、台胞、港澳同胞)政策之后,更加迫切地希望尽快接触何贤,并通过他与番禺籍的港澳同胞建立起骨肉亲情的联系……
1978年12月底,何贤因事回到广州。广东省委、广州市委和市政协、市侨办、市外经委等领导,在广州大三元酒家设宴招待何贤。
番禺县统战部长卢开获此讯后,连忙拨电话给广州市委统战部,希望同有关部门联络,安排番禺两位领导参加此次宴会,给番禺提供一个接触何贤的契机,得到省市领导的批准同意。于是,番禺县委副书记李志恩和统战部长卢开,出席了这次富有历史意义的“大三元盛会”。席间,两位干部向何贤汇报了家乡落实政策的情况,他在番禺的亲属凡在“文革”中受过批判的,现在都予以平反。
卢开又告诉何贤,何氏家族的祖屋“文革”时给人占了,现在已收回,准备修理之后就交还给他。
临了,县委副书记还代表县委向何贤致以深深的歉意:“何贤先生,过去你对家乡建设出了大力,在‘文革’中的遭遇是不公正的!这是因为林彪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希望何贤先生谅解。”
何贤听罢,轻轻摇了摇头,而后平静地说:“这些我能理解。中央那么多老领导、老革命尚且挨批挨斗,我这个资本家自然难免喽!”他顿了顿又说:“批我骂我倒也罢了,只是连接待过我的同志也遭批斗就极不应该,极无道理的了。”
十年浩劫,最深重的灾难恐怕还在于扭曲了人心与良知吧。千疮百孔的心灵遭际,能够得以迅速地复原么?他们原以为何贤会有许多怨气,甚至从此不理睬家乡的事……没想到他心胸这般开阔,完全不计前嫌,念的却只是他人的不幸与不公!
此次会面后又一个月,也就是1979年春节前夕,何贤又回到了花城。花市的摊子摆满了大街小巷,春意盎然的景象,预示了一个好兆头。统战部长卢开,打听到何贤此次住在华侨大厦,就偕同副部长陈浩一起去拜访他。
他们见了面,就向何贤汇报了继续落实华侨政策的情况,并且叙述了团结华侨和港澳同胞的计划,希望何贤能够带头并帮助做好几位港澳知名人士的工作。
何贤听此一番话,坦然相告说:“这个工作是要做,只有消除坏影响,才能让人重新建立信心。我本人是没问题的,我对国内的情况知道得多些,容易理解。人家则不同,成见太深了,慢慢来吧,多做工作。”
何贤说罢从口袋里拿出信封,问卢开道:“你们搞统战工作,有没有车子用呀?”
卢开答道:“县里的车子较少,用车还有些困难。”
何贤听罢,即刻写了“捐赠两台15座客车、两台9座豪华型小车”的字条递给卢开,并说:“送几台车给你们,有时港澳同胞回来也好有部车子接送。”
卢开、陈浩等万般感激,感激的不只是几部汽车,更重要的是何贤赞成他们做好港澳同胞的工作,并且用实际行动“雪中送炭”地支持他们的工作。
何贤对番禺做出的最大贡献,是把霍英东引回到番禺来。霍英东在80年代以前,跟番禺可以说基本没任何联系。霍英东没有祖乡,他原是水上人家出身,但他自己愿意承认自己是番禺人。论家财,霍英东比何贤多得多,何贤仗义疏财,比不得暴富之家,所以论出资,霍英东在番禺拿钱助建的数额自然比何贤多。现在番禺的县委书记和主要领导,都感慨地说:“如果没有何贤,我们不会认识霍英东,也不会把霍英东引到番禺来。”
在广东,何贤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充当了面向港澳同胞的第一个“传声筒”。
何厚铧家族传54、乡土亲缘赤子情
54、乡土亲缘赤子情
回来看看,好好看看———这是港澳同胞爱国爱乡迈出的最最艰难的一大步。
何贤知道,就是要通过一批人回乡观光,才能增进港澳同胞对家乡的了解;另一方面,何贤又邀请番禺县县长黄伟宁,副县长何桃、刘檩添,人大副主任刘云程和统战部长欧秋到澳门、香港参观。
在何贤的召集下,番禺籍的全澳知名人士,参加了在葡京的宴会。席间大家兴奋不已,谈出一个好点子:为加强与乡人联络,建议成立“澳门番禺同乡会”。后来同乡会成立时,人们又一致推举何贤为“永远会长”。
在香港,为了提高号召力,扩大影响,何贤建议用“三何”的名义,向香港番禺同乡的知名人士发出邀请。这“三何”乃何贤本人,何贤的同父异母同岁兄长何添,还有何贤创业时的老友何善衡。
这一招儿真叫灵验!果不其然号召一出,八方响应,连建国后一直不敢接触新中国的人士,甚至那些一向都偏倾台湾当局的社团领袖,都出席了何贤举办的盛宴。
在这次欢宴的基础上,“香港番禺工商联谊会”趁热打铁地诞生了,何贤又被推举为荣誉会长。为沟通港澳同胞与家乡关系而甘当“排头兵”和“吹号手”的何贤,这一番举动,可是对家乡的最大帮助。1979年,何贤与霍英东回县,加上张耀宗也回乡观光,三人碰头碰出了“火花”。看到家乡还缺个优雅住处,香港知名人士张耀宗便提议,在番禺兴建一座高级宾馆,用来接待外商和回乡的港澳同胞,以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需求,并要何贤牵头行动。
何贤觉得张先生说得在理,大陆也开始讲究“投资环境”了;再说,给外商一个良好的印象,这也是个“粮草先行”的措施。于是,何贤找霍英东商量,霍英东也答应捐资建宾馆。何贤与兄长何添首先为兴建宾馆捐资二百多万港元;而后霍英东又出资三百万元,张耀宗先生和梁昌哲的儿子等又捐赠一百多万港元,建了一座占地面积4万3千多平方米、拥有220个床位的园林式现代化建筑,且命名为“番禺宾馆”,何贤为之兴致勃勃地题了四个大字。
番禺宾馆的兴建,为华侨和港澳同胞造福桑梓牵了头,日后不仅成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