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以此为大标题发布本报消息:正在美国纽约养病的本澳中华总商会会长、大丰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何贤,昨日下午五时曾与记者通长途电话。何氏声音响亮,一点不像病重之人……

  大丰银行无论怎样艰难,毕竟做到了君子风度,大气而从容,树立了一个令人尊重的企业形象。对于存款人,大丰来者不拒,即使是未到期的定期存款亦照付,同时延长营业时间,令已进入银行轮候的人全部取款后才休息,因此存户的信心增加,前往提款的人已然递减。对于何贤的健康情况,是不可置疑的。因许多听众,已从电台中听到了何贤从大洋彼岸传回的声音———他老人家还活着!这无异于给惊恐不安的人们吃了颗定心丸。

  电台实录了何贤病中接受记者采访的电话录音。何贤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目前他在美国纽约养病,先后经四次检查,情况均良好,将于短期内返澳。他希望大家对大丰银行有信心。大丰的业务正常,不搞投机,基础稳固,大家是清清楚楚的,因此请大家放心。



  






何厚铧家族传60、临危受命担重任






60、临危受命担重任

  中银在澳门是大银行之一,加之它是国家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信用度自然较高。它愿意向大丰参股,大丰的前景自然不用担忧,挤提风波也就很快平息了。尽管何贤知道挤提风波已平息,但这次风波还是给了他不小的打击和震撼,由此勾起的思家情绪怎样也平息不了。

  何贤知道,即便美国这边的医疗条件再优越,自己这个病也是难以治愈的了,不如回去与亲人团聚。同时,趁还可以走动,他想回家乡看看……

  1983年10月11日晚8时,何贤从美国乘飞机返回香港。何贤搭了二十多小时的飞机,须在香港稍事休息,因此延至10月12日下午才回到澳门。而头日下午在澳门第二届工业展览会开幕典礼上,马万祺便已向记者透露了何贤抵港赴澳的准确信息。

  马万祺与何贤前日通过两次长途电话,何贤作为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委托马万祺副会长代表他主持展览会的开幕剪彩仪式和讲话,同时托马向澳门各界人士、亲朋好友致意,并祝澳门第二届工业展览会展出成功。

  在10月11日的《澳门日报》上,也刊登了何贤的照片和书面献词。10月12日下午五时,赴美疗病的何贤终于“康复”归来,回到澳门。何贤病后新愈,略为消瘦,但精神甚好,说话声音响亮。他在12日黄昏5时,由商会副会长马万祺及“五公子”何厚铧、“长公子”何厚铿陪同,乘喷射水翼船返抵澳门。

  登上码头,何贤看到众多的中外友好人士在码头欢迎时,非常高兴,面露笑容,与欢迎者一一握手,然后乘车回家休息……

  次日的《澳门日报》,立即在头版头条刊登出红色新闻条幅和多幅图片。就在这一次,名不见经传的“五公子”何厚铧,才首次出现在何贤返澳的新闻和照片中。

  今天看这张旧照,何厚铧实在是年轻腼腆,秀气而略显表情生涩,模样颇书生气,风度亦很似七八十年代港产电影中的文弱小生。当时许多人恐怕还不知道戴着鸭舌帽的何贤身后,那个俊俏腼腆的男儿小生是何许人!

  何贤回来了,可他的身体,并没有“痊愈”,却是一天比一天消瘦下去,他知道有生之日已不多了……何贤先生临终前,仍将大丰银行正式托付给中国银行,要求中银参股。何贤要把最重大的事情办妥,才肯撒手尘寰。

  1983年11月30日,中国银行接受大丰银行的建议,决定参加大丰银行股份,并接受大丰银行董事会的委托,于翌日派负责人参加该行管理。

  何厚铧被任命为该行代总经理,与其兄长、代董事长何厚铿,共同参与大丰银行的管理。其后,何厚铧被任命为常务董事兼总经理至今……

  “当时可算临危受命?”有记者完全明白当年一个28岁的小伙子,面临突变而又将肩负重任时的感受,便这样问他。

  “在大丰银行这个问题上,可以这样说。”

  1983年12月6日,在中银“注血”何氏企业后不到一周时间,何贤就病逝了……

  多么令人痛惜而伤感不已!那样一个大好人,却因为过度操劳,已无法延续他本应可以延续的生命。

  父亲走了,万般不舍地走了,再也不能“拉儿子一把”,从容地将厚铧带徒出师,他只有狠心地闭上眼,随儿子自己去闯去拼,好自为之了。他临终前做了最该做的事,像“托孤”一样给儿子的事业,寻找到一个坚实可依的合作伙伴和强壮臂膀———他去世后,大丰银行由中国银行注资60%,40%是私方及外国组织的股业。

  如此说来,1983年确是共产党挽救了何氏家族。

  最了解何厚铧的郑德老人说:“厚铧担当大丰银行总经理职,能力绰绰有余。再说股东方面主要有中方说话的权利,也就等于共产党替他撑硬了腰杆儿,到底是何贤眼光长远啊,他爱厚铧爱得深沉之极,方式独特,他知道这样的选择,最有益于何氏家族和儿子事业的光明未来。”

  不错,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何厚铧没有令爱他的父亲失望!运用新时代的管理概念,何厚铧在管理大丰银行时得以顺应今日潮流,得心应手。



  






何厚铧家族传61、眷眷难离故乡土






61、眷眷难离故乡土

  何贤抱病返回澳门不久,大丰银行又开设了一间分行。何贤出席了这家分行的开幕仪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在澳门公开露面。

  1983年11月15日,这是一个沉闷阴郁,充满忧愁而令人难忘的日子———何贤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回到了他的故乡番禺。广深列车开进了广州火车站。专程来迎接何贤还乡的番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檀添等人迎了上去……车门一开,他们全愣住了,而有些人已在偷偷地掉泪了。只见坐在轮椅上被推出来的何贤,已全无昔日健步如飞的硬朗模样,这哪里是大家熟悉的“贤哥”呀!人人的心都沉重如铅,以至手足无措。

  机敏的何贤当然留意到这无声的痛楚,连忙握着大家的手,反倒先宽慰大家:“去美国治疗,打了一些针,累了些,回家乡休息一下就会好,其他没不妥,不相干的!”他笑着,似一脸光辉。

  何贤自然是下榻于他曾亲眼看着一砖一瓦兴建起来的番禺宾馆。这里有一套“小春园”,一座“贤英楼”。如今,他已别无所求,只感到特别的平静与安闲。他想凭轩眺望一下繁荣的市井,宾馆里的假山叠石,池里的游鱼,池边的绿柳……

  吃晚饭了。何贤对宾馆经理问道:“可有禾花雀么?”

  对于一向不挑食的何贤来说,这一要求委实不寻常,无论如何,都要满足他!于是经理连忙拨打电话联系,终于,禾花雀送来了。

  晚宴上,何贤美美地吃了一两只,不住地称赞:“好鲜味呢!”仿佛他第一次品尝家乡风味,让人听了心酸……次晨,许是家乡的一切唤起了何贤生命的潜能,他很早就起了床,拄着拐杖在宾馆中散步,又让人用轮椅推他到街上逛逛。

  18日,何添由香港返番禺。何贤知道兄长也回乡,高兴得从下午三点钟就开始在宾馆的迎宾厅门口等候。不料何添的车误了点,直到傍晚六点才到达。何贤在迎宾厅门口焦急等待,足足等候了哥哥三个小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他们兄弟之手足情谊感动万分。

  何贤的病情被电告到广东省委。次日一大早,省政协主席梁威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钟明、省委统战部长郑群……带着省里的医疗专家赶到番禺看望何贤。

  中央首长叶剑英等也捎来口信向他问候致意。何贤见自己的病情惊动了这么多人,心里顿感不安。他强支病体,与来看望他的领导们谈笑风生,中午还起床陪客吃饭。何贤知道大家对他病体的忧虑,所以他要挺住,坚强地挺住。何贤24日要在香港继续化疗。人们已预先购买了22日回港的飞机票。可到了21日,他忽然改变主意,要留在故乡多住两天,24日才返香港。亲人和县委领导们万般无奈,只好顺他的意思,又退掉机票。

  在令番禺人民难忘的、何贤返乡的10天光阴中,何贤早已意识到他无论去到什么地方、见什么人,都是“最后一次”了!

  24日逼到眼前,光阴无情,何贤不得不动身返港,番禺的领导们一齐出动,为他送行。何贤这一去,将成永诀。离乡的一路上,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故乡的山山水水,忽然,他对身边的县领导说:“这次回来,我未及去游览莲花山。”县领导哽咽地宽慰他说:“养好身体,下次回来我们陪你去!”

  何贤沉默没有答话。

  车过大石桥,他张望桥东、桥西,不觉泪下……车队开到洛溪渡口,何贤望着离渡口不远的洛溪大桥的桥墩,对人们说:“大桥能如期完工吗?”县领导告诉他,“只会提前,不会拖后”,请他放心。

  何贤多么希望能亲眼看到横跨河面的大桥雄伟的身姿啊!他多么希望自己这个被河网阻隔的家乡,能张开通衢大道啊!但自己恐怕等不到这一天了……想到这里,何贤禁不住又一次潸然泪下。

  何贤到达广州火车站,省政协主席梁威林和广州市市长叶选平已等候在那里了。

  最后的时刻———这是祖国对何贤的送别,也是何贤与故乡的永诀。大家的心里都明白,可谁也都避免说感伤的话……临上车时,何贤说自己又不想走了。他的小女儿何桂盈急了,央求说:“爸爸,我们先去香港复检一下身体,再回来好吗?”

  “我不想走了……”何贤像个无助的孩子。列车,为长辞不归的游子迟了六分钟启动。



  






何厚铧家族传62、人杰辞世备哀荣






62、人杰辞世备哀荣

  1985年重阳节,澳门落成首座汉白玉何贤墓,标志着世人对他一生功勋的褒扬和怀念。

  珠江水呜咽,无语向东流;

  白云山垂首,披一身缟素。

  回到香港后第12天,即1983年12月6日,一代人杰何贤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香港伊利沙白医院与世长辞。临终前,何贤在世的三个妻子,十四个儿女都守候在病榻前。

  1983年12月9日,上午8点刚过,香港北角殡仪馆前的大街就开始忙碌起来。各式各样的轿车汇聚在一条街上,其中不乏劳斯莱斯、奔驰等豪华车。车中走出不少路人们熟悉的名流,这些港澳叱咤风云的高官显宦、工商巨子、社会贤达、艺坛明星,这些人们经常在报刊、电视传媒中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都是赶来参加何贤的公祭仪式的。当然,还有更多参加公祭仪式的人,是乘巴士和出租车赶来的普通市民,这表明何贤一生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尊敬和爱戴。

  10点整,公祭仪式开始。司仪首先宣读了中国领导人李先念、叶剑英、彭真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的唁电。接着,是治丧委员会主任柯正平致悼词。

  何贤生前所担任的公职之多,简直不胜枚举。写悼词时,有人曾建议把何贤所任职务都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