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读故事会-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淑芝老人是这样认识的:“多年来,我之所以喜欢看《故事会》,是因为她通俗易懂,真正体现了‘讲述老百姓喜爱的故事’这一办刊愿望,能够集故事性、可读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身,不仅使人开阔视野,涉猎知识,陶冶情操,还能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同时让人明辨是非,鞭笞丑恶。”    
    


第四章与“上帝”交流(2)

    正是这样,辛淑芝这样的老人,才能够从青年时代到老年时代都一直与这本刊物紧拉着手,永远不愿分开。    
      在编辑部开展的这次活动中,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故事会》的风采,能同她一起从这本刊物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位老人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坚持向周围的人们介绍和推荐这本刊物,同时还将刊物中一些精彩的故事,找时间讲给不识字的邻居听。在单位的邻居之间拓展了一个读者群,这其中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这些人以后都成了《故事会》的固定订户。    
      看着自己能为《故事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总爱高兴地说:“这也算尽了一位老读者的一点绵薄之力。夕阳岁月中,我将让《故事会》一直陪伴我度完余生,因为她能充实我的精神生活,是我精神世界里不可缺少的伴友。”    
      “上帝”与《故事会》的手,拉得是多么紧呀!    
      有着一批终生相守的读者,这样的刊物是多么幸福啊!    
      这样幸福的刊物,在中国又有几家呢?    
      在开展“我为《故事会》添风采”活动结束之后,编辑部邀请在这次活动中有突出成绩的三十六名读者代表,由《故事会》出资,请他们到上海来参加“《故事会》与二十一世纪研讨会”,这实际上是又一次新活动的开始。    
      这次研讨会是《故事会》面对未来新世纪的一次动员会,在这次会上,编辑部作了面对新世纪构想的发言,题目是《〈故事会〉:跨世纪的品牌战略》,通过这些热爱这本刊物、同时又热心于为刊物默默工作的读者代表,将《故事会》的声音传向远方。让更多的“上帝”与刊物拉起手来,在新的世纪里共同开创新的业绩。    
      在这三十六名参加会议的代表中,有一位来自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的代表名叫孟颜军。这所学校是以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名字命名的,1997年底被确定为全国百家期刊赠阅单位。这个不要学校掏一分钱,由编辑部每期赠送的学校,同样被编辑部认为是自己的“上帝”,出资邀请他们派代表来参加会议。    
      来自“上帝”的声音是各方面的,能够经常听到“上帝”不同的声音,对于每一本期刊的编辑部来说都应该是一种福音。    
      孟颜军介绍了全国百家期刊进入校园后师生们的反响。在座的编辑们一边听着,一边在诸多的刊物中,不断地掂着自己刊物的分量。    
      孟颜军在发言中说:“多年来,《故事会》一直是深受我校师生喜爱的刊物,班会上有时用她,讲座中有时讲她,板报上有时登她,广播里有时播送她,她成了我们学习生活的伙伴。成了启迪我们智慧,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的良师益友。近几年,《故事会》在栏目设置、故事编排、整体形象方面又下了很大功夫,使其特色更加鲜明,格调更加高雅,故事更加生动,她以非常高的品味打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灵……《故事会》既是阳春白雪,可供文人雅士在厅堂之上说唱奉和,又是下里巴人,可为平民百姓茶余饭后街谈巷议。在林林总总的期刊中,她以超越的姿态脱颖而出,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鲜艳夺目,光彩照人,在我们组织评刊活动中,她每次都被评为师生最喜爱的刊物之一。”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办好这本刊物,孟颜军代表学校师生,同样地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我们也希望《故事会》在选材上更有广度和深度,是否可刊登一些名人、伟人故事和重大运动、重大事件中的短小故事,在栏目设计和整体形象上,更加新颖独特,更加利于相关体裁和题材的开掘,是否可以开辟摄影故事、漫画故事等等。”    
      这些发自肺腑之声,如果没有这些活动,又到哪里去听得到呢?    
      一个终年只知埋头编辑,孤芳自赏,而又听不到各种声音的编辑部,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啊!    
      因此,《故事会》编辑部完全走出过去文人办刊的旧模式,基本上不召开那种形式主义的座谈会,不搞通常所用的“盖洛普问卷法”(即“市场问卷法”),而是根据刊物的特点,采取了切实可行并能真正获益的措施,不断地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用以加强编辑部与读者的联系,不断获得各种信息,以便在办刊质量和市场运作上都能得到一种来自群众,来自基层,来自心灵深处的鲜活信息,对症下药改进工作,真正达到质量、效益双赢的目的。    
      自从复刊以来,这些林林总总的活动不下二十多次。最近几年,除了我在上面写到的几次活动之外,另外还有一些专门为读者提供服务和读者参与评刊的活动,我们也可看出编辑部在这方面所着的努力:    
      1996年,编辑部成立了“《故事会》读者俱乐部”,拥有会员八千多人。编辑部每两个月为会员提供一次图书出版信息,替会员找书,买书,疏通会员“买书难”的瓶颈,同时每年还为会员提供两次本版的折价书。此外,编辑部还特别规定,对于会员的故事作品,保证做到每件必复,优秀作品可以择优在《故事会》上刊登。    
      1998年,编辑部推出了“《故事会》优秀作品大家评”,进一步扩大读者的参与范围,让读者对每一期的刊物内容评头论足,并从中挑选出他们最喜爱的作品。    
      此项活动一下子激活了读者的参与意识,仅半个月时间,参与的选票高达四万多张。据统计,1998年,《故事会》举办的“月月评”活动,共收到参选的读者选票达五十四万余张。编辑们从读者选票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中基本上看出了读者的喜好,也大致掌握了《故事会》读者的文化结构,编辑部也由此坚定了办刊的信心和意志。    
      这可是一笔无形的信息资源和资产啊!    
      《故事会》就是这样环环相连,一个活动紧接着一个活动,紧紧地与自己的“上帝”拉着手,共同开创一片阳光灿烂的新天地。    
    


第四章与“上帝”交流(3)

     2.向“上帝”传递声音    
      与目前国内一些期刊相比,《故事会》这本刊物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她的完全市场化。    
      期刊的市场化喊了多少年了,目前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地走向市场了呢?又有多少期刊走向市场之后,真正地获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的呢?    
      《故事会》的读者,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掏腰包,心甘情愿地订阅和购买的。在全国众多的期刊中,老百姓总得掂一掂各自的分量,然后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才舍得将带着自己体温的钱,从身上拿出来。刊物的质量如何,编辑的工作态度如何,一点都逃不脱读者的目光,这真正地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为《故事会》呢,一本“其貌不扬”的刊物,为什么总是能够得到读者的青睐,群众雪亮的眼睛为什么总是被她吸引?    
      一些业内人士也曾说过,由于体制的原因,出版社出刊物“活”不了。    
      可是,为什么同样是出版社管理下的《故事会》,却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得到飞速的发展?    
      问题的关键就是必须得将“传统人”变成“现代人”。办刊人必须了解市场,了解市场的主体——读者。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刊物的各种动向。只要达到了编者和读者心灵与行动的一致,那么这本刊物就一定会赢得市场。    
      向“上帝”传递声音——这是《故事会》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故事会》在这本小小的刊物上,除了发表故事作品之外,几乎每期都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编辑部的活动,有的是刊物的作品评介……总之,一切围绕着这本刊物的各种活动,通过每期有限的版面传达给读者,获得读者的理解与支持。    
      《故事会》将这些消息集中在一起,用一个栏目来给以统领,这个栏目叫“本刊信息传真”。    
      我在采访时顺手在编辑部拿了一套1998年的合订本,顺着目录找到“本刊信息传真”栏目,然后根据所指页码一条一条地数下去,全年下来,通过刊物上发布给读者的各种信息达四十五条之多,也就是说,在这一年里,那些通过信件、办笔会、研讨会等等形式给读者传递的信息不算,仅刊物上每个月就达近四条,这不能不说是编辑部一项聪明绝顶的举措。    
      编辑部在不断地向“上帝”传递声音的时候,同时也听到了“上帝”的回音。    
      能够听到“上帝”回音的人,那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啊!    
      在“寸土寸金”的《故事会》上,每期双页的最下方都有一句读者推荐的名人名言,或者是读者自己的“名言”。每期下来最少也得四十多条,一年下来该是多少啊!    
      怎么有那么多的读者为这本刊物推荐或自荐名言呢?    
      在翻阅1998年的刊物合订本时,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他们早已将编辑部的这个意图,通过刊物传达给了读者。    
      在1998年第二期上,编辑部是这样向“上帝”传达这个声音的:    
      “一句好的格言,常能成为警世励志的座右铭。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参与,本刊即日起举办‘我最喜爱的一句格言’征稿活动……内容不限,人生际遇、情感世界、品德修养、人际关系、理想追求等皆可。应征格言务求新鲜而不熟见,精辟而不晦涩,通俗而不低俗,情真而不消沉……此项活动长期征稿,欢迎读者参与。”    
      这么一条需要广大读者加盟的消息,通过刊物发出信息之后,很快读者来信便如同潮水一样地涌向了编辑部。编辑们如获至宝,每天乐此不疲地在来信中选择精短有趣的发表在刊物上:    
      真正的朋友是上帝,虚伪的朋友是阎王。—— 罗丹(罗丹丹推荐)    
      心胸狭隘的人,烦恼常与他为伍。——巴尔扎克(刘扬推荐)    
      梦里走的路再多,也不会留下一个脚印。——(李环自荐)    
      故事的前身是人生,人生的背后是故事。——(鲁秀自荐)    
      ……    
      这是一些多么生动,使人刻骨铭心的人类语言的精品啊!    
      《故事会》为了让这些名人名言和自荐“名言”发挥最大作用,在版面的安排上也是下了功夫的。他们将这些读者来信中挑选出来的内容,安排在与之相适应的故事下面,既配合读者阅读故事,又相应地提高了所发作品的品味。    
      这个小小的举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