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欲品秀色须漫步-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过了多久,旁边一个小男孩跑了过来,好奇的打量着我们。

“娘,他们在干什么?”

两男两女过了来,似乎是附近的村民,夜晚出来乘凉。

一位妇女忙捂住了小男孩的眼睛:“小孩子,别看!”

“现在的年轻人,真没规矩,在外做这等苟且之事!”老人看了我们一眼,无比痛心的骂道。

中年男子瞧了我们一眼,满脸鄙夷:“怎么还是两个男子……哎,伤风…败…?”

我迅速的抓起面具戴上,丢什么也不能丢脸。

此刻我平躺着,许孜然侧卧着,握着我的手,另一手还搂着我的腰。

我们俩都是男装打扮。

许孜然在上面,正对着他们。

我在下面,此刻戴上了面具。

所以,许孜然成了舆论和镜头的焦点。

作者有话要说:  公告:因最近在写结局,时常要修文,而且加上作者怀了小宝宝,不能常常对着电脑更新,手机码字也不太方便,所以更新不及时,建议大家8月底直接来看结局,8月底应该写完了,一起解锁,望读者理解,谢谢

☆、舟塔

现下农历八月,我们出了陕西,进入宁夏。

我设计了一条宁夏黄金旅游路线,耗时三月。

经六盘山(中秋赏月)——隆德县(兵家要地)——西吉县(开斋节)——海原县——中宁县——兴庆府(今银川)。

在走走停停,玩玩歇歇的过程中,两个月过去了。

通过这两月以来深入的接触,许孜然在我心中已由一个才华横溢的书生变成了一个全能人才,他懂得东西真多。

此前路过海宁县,当地正大力兴修蝗神庙,原来周围县郡已遭蝗灾,海宁县担心被波及,便开始兴修蝗神庙。

蝗虫不过是一种害虫,而蝗灾也与气候、物种、植被相关,属于自然灾害,与蝗神无关。

我知道是因为高中生物学过。

可孜然居然也知道。

不仅如此,他还向当地建议:兴修水渠,开拓河道、引入天敌、植树造林、引入豆类农作物等。

实在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们路过宋朝史上较为有名的兵家要塞:隆德县时,许孜然又表现出了绝佳的军事天赋。

大宋在仁宗与西夏有几场战事,且每次都是大宋惨败,委实丢人。

隆德县位于宁夏最南端,六盘山西麓。自古被誉为‘关陇锁钥’。

如此重要的一个关口,朝廷没有重视。

历史上,宋朝在经过几次败仗后,才在此地建立军事要塞。

当然,这都是后话,

如今明道二年,要再等十年,此地才会正式作为驻军要地。

我与许孜然经六盘山赏月后,途径此地,目前这里不过是偏远的小牧村。

因毗邻边境,此地常有西夏民众前来骚扰。我们投宿于一家农户时,便讨论到了此事。

许孜然说:此地位于大宋与西夏的交界处,关山险居,水道西行,占形胜要地,控交通要道,又草质茂盛,水源丰富,是天然的牧场,为兵家必争之地。

我虽不懂军事,可经过三国演义等的熏陶,此刻听他一分析,也觉得很有道理。

看来,许孜然不仅才华横溢,也有经天济世之才,只是他深藏不露比较低调而已。

他说,他想要的并不是俗世凡尘中的名利和财富,他想守护的,从未变过。

所以他这朵鲜花插在了我这坨牛粪上。

如今才知,我这个所谓的穿越女,不过是看过两本军事书籍,连三十六计都背不全的人,怎么可能文韬武略,运筹帷幄之中,征战沙场。

真正的军事天赋,需要对当朝天时,地理,人文,气候,风俗人情都了如指掌。

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对两方军队的实际情况,两方军事将领的风格有深入了解。

而这些都需要长久的实战和经验积累。

以前看过的穿越小说都是骗人的,哪有那么厉害的穿越女主,随口出个计策都能打胜仗。

现在想来,简直侮辱古人的智商!

我决定,以后在许孜然面前不再卖弄。

因为他比我更厉害,只是没有拆穿我而已。

我还是乖乖的跟在他身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这两月银子共花掉了大约十两,还在我的预算范围内。

十月。

宁夏地处北部,已进入秋寒季节,温度在十度以下。

我给每人置办了两套冬装,在车里储存了足够的食物和水,向中宁县出发。

韩越这几日似乎特别激动,一举一动都掩不住急切与兴奋。

“韩大哥,有什么高兴事儿,说出来听听呢!”我掀开车帘,好奇的问道。

韩越腼腆一笑,完全无硬汉的形象。

“季姑娘有所不知,今日我们去的地方中宁县,是我家乡!”韩越细心的赶着车,回答道。

“家乡?”我惊呼。

他点点头,叹口气道:“我离开舟塔已有十年!”

我来了兴致:“对了韩大哥,你怎么是会是许孜默的属下呢?”

他笑笑,望着前方:“十余年前,我自舟塔乡一路南下,到了咸阳。那时正值腊月,咸阳天寒地冻,我又饿又冷,幸得被公子相救才捡回一条命,自那以后,我便一直跟着公子!”

许孜默救他?有没有搞错?他那种人。

“公子说护送大公子与季姑娘到兴州后,我就可以离开了!”

我点点头,原来如此:“那你会回舟塔吗?”

他低头:“当初,我父母被王仁寿那狗官害死,如今回去,也是无处可去啊!”

我笑:“韩大哥,那和我们一起吧。”

他叹口气:“此次回乡,我想去看看菱妹子!”

菱妹子?我瞪大眼,和许孜然对视一眼,有情况。

“爹曾为我定了一门亲事,是村西刘家的菱妹子,那狗官害死了我父母,又想要杀我灭口,我逃了出来,如今十余年过去了,菱妹子只怕早已嫁了人!说来也是报应。前年,狗官升任到知府,上任路途中遇到强盗,死了!”

我不禁唏嘘,原来韩越还有这一段过往。

傍晚时,到了舟塔乡,

说来正巧,正赶上舟塔乡的村长娶媳妇,村里热闹异常。

只是十余年过去了,已经几乎没人记得韩越。

我们本意是借宿,却未想到村长热情好客,说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客人远道而来便是缘分,让我们一起喝喜酒。

啊,正合我意。

聊表心意,我们送上了一两银子作为贺礼。

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三人可以吃上好几日。

院坝中间燃着篝火,篝火四周围了数十张仅尺高的桌子,上面是丰盛的农家食物。

大家均是盘腿席地而坐,我与孜然合坐一张桌子,韩越在我们的另一边独占一张。

韩越有些焦急的四处看着,也许是在寻找菱妹子的身影。

不过从他失望的表情来看,菱妹子并不在这里。

今日是村长大喜之日,我们自是不能开口问菱妹子的事。

况且,若那菱妹子已嫁作人妇,韩越这个前未婚夫莫名出现,定也会扰乱她的生活。

所以,我与许孜然滴酒未沾,斯斯文文的吃着菜。

一旁的韩越却闷着声大碗大碗的喝酒。

他面前一坛酒很快便见了底,我忙将我们面前的那坛酒端了开去,不能让他再喝了。

再喝下去,明日他就是酒驾了。

周围人热情高涨,豪爽的喝着酒吃着菜。

相较之下,我们两桌的气氛格格不入。

一会儿,院里开始了祝词,新郎提着酒坛,挨桌倒酒,被敬之人会一饮而尽,再说几句祝贺词。

“刘二弟,这弟妹漂亮能干,你真是好福气啊!”说罢,一饮而尽。

“你们可要早点生个胖小子!”周围人哄笑一声,又一饮而尽。

山里的酒比较烈,我倒无所谓,几两白酒还能应付。

可许孜然呢!这一大碗下去……

我悄悄的问他:“孜然,你能喝酒吗?”

他面带难色,轻轻摇了摇头。

可是若不喝,便是对主人的不敬。

我摸出两条手绢系在他手腕上,在他耳边说了两句。

新郎过来,给我倒了酒,此时我是男装打扮,倒是豪爽的站了起来:“祝刘公子与夫人永结同心,百年好合!”说完一饮而尽。

到孜然了,因他长的比较好看,所以饮酒时也比较讲究。

他一手举碗,另一手挽着长长的袖子遮住。

那手绢此刻绑在他手腕上,供他倒酒于其上。

他微微一笑,朝着新郎说道:“祝二位‘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说罢,高举着袖子遮住头,一饮而尽。

自然是听我的建议,将酒倒在手绢上。

只听得旁边几个男人起哄道:“你看,人家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说话文绉绉的,都听不懂!喝个酒还遮遮掩掩,跟个大姑娘似的,哈哈哈哈。”

我满脸黑线,我才是姑娘好不好,难道许孜然比我更像?

我转过头仔细打量着他,脸色通红,不会因为这句话就这么害羞吧。

解开他的手绢,居然是干的。

“你没把酒倒上去呀?”我奇怪的看着他。

他看着我笑一声:“入乡随俗,不喝总是不好的!”

“那你没事吧?”我有些不确定的看他。

他摇摇头,面色有些红。

笨蛋,就知道他不会耍小把戏,现在更是把我衬托出来了。

酒敬完毕,一大桌的男人咆哮着唱起了歌,我摇摇头,继续吃菜。

过一会儿,只听得其中一人笑道:“季兄弟,许兄弟,你们斯文人也唱首歌嘛!”说完,另几位也起哄起来。

我一嘴菜愣在那里,转回头去郁闷的看了看许孜然。

“孜然,你的‘凤鸣’还在车上,要不你弹奏一首?”

许孜然在一帮子男人和我的注目礼下,无奈的前去拿了琴。

他弹奏的是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拍卖会上拍卖那块玉的配乐,用在这儿正赶上别人新婚。

我笑笑,看着他,轻轻哼着曲子,很美。

可他还没弹到一半,周围人便喧哗起来:“许兄弟,你那个什么叮叮咚咚的我听不懂,男子汉大丈夫的,吼支歌嘛!”

看来除去我以外,许孜然可能真是对牛弹琴了。

许孜然自是不会唱歌,可周围人呼声不断,他在中间,十分为难。

我站起身来,朝着各位作了个揖:“各位大哥,今日小弟为大家唱首歌如何?”

许孜然的他们听不懂,那我就来个雅俗共赏的。

流行歌曲肯定不行,别人会以为我在学道士作法。

穿越女必唱的明月几时有也不行,文绉绉的,也不和气氛。

民歌和山歌,我了解不多,而且我的声音属于细嫩型,也不适合。

干脆来个《女状元》吧,可惜我不会黄梅戏,只会唱卓依婷那个版本。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

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照啊;

照婵娟哪!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为了多情的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

这首歌曲调活泼,歌词通俗易懂,唱起来十分欢快。

这首《谁料皇榜中状元》本是女子所唱,正合我的声音。

我唱得声情并茂,可旁边的人却吆喝着:“爷们家,唱个歌娘娘腔的!”

额,虽说朴实憨厚是美德,可也不能这样说我吧。

我无比泄气的走回座,许孜然朝我一笑:“很好听!”我呼口气,孜然你不用安慰我了。

却见韩越却站了起来,朝着各位拱一拱手,然后站直身子,拉开嗓子开唱起来。

“青青的草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