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铠-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关系北疆东陵卫数万官兵生死存亡的大事,您万万不可推辞。我先表个态:赤城东陵卫兵马唯您马首是瞻,我们听您的指挥和差遣。”

孟聚连忙谦虚:“米镇督,您是前辈,资历和威望都不是晚辈能企及的。您说这种话。实在让晚辈无地自容了。何况,这也不合规矩,您是镇督,晚辈只是同知镇督,天下哪有同知镇督差遣镇督的事呢?”

“唉,孟镇督,这是非常时刻,可不是讲规矩和客气的时候了——要说规矩,咱们都是陵卫,总署的命令就是最大的规矩!总署既然有令,咱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谁敢违抗?”

孟聚淡淡一笑,心想现在总署被端了,白无沙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你小子装出这副忠心耿耿的样子蒙谁呢?还假惺惺说什么“总署的命令就是最大的规矩”,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兵强马壮才是真正最大的规矩!

老子若不是拥有三师九旅斗铠,估计老米你早把白无沙的命令拿去擦屁股了吧?

“米镇督,您收到的密令,我想北疆沃野、怀朔等地的镇督也该接到一份吧?”

“我想,应该是有的。”

“武川的江镇督遇害,这倒也罢了。但其他还有三镇的镇督,他们也该接到密令了。。。嗯,现在,只有米镇督您来联络我。”

孟聚的声音低沉中带着无奈,米欢立即明白孟聚没说出口的意思:怀朔、沃野等地的东陵卫,只怕是已经投向了边军那边了。

一时间,米欢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只能讷讷地说:“孟镇督,我们赤城东陵卫来投,绝对诚信诚意,并无二心。”

“米镇督的诚意,我自然是绝无怀疑的。”孟聚顿了一下,问道:“你们赤城那边,局势还算稳定吧?”

米欢点头:“暂时还行。以前,我跟赤城都督元正斌关系处得不错,但以后的事,那就难说了。”

“赤城东陵卫兵力如何?”

“赤城东陵卫下辖六府兵马,总共有官兵六千三百余人,斗铠两旅。”

米欢压低了声量:“孟镇督,真人面前不敢打幌,我们对外虽然宣称赤城东陵卫有六千多官兵,但其实真正的战兵只有两千多人,其余的都是文官、吏员、探子和刑侦官。但好在我们的两旅斗铠还堪一战,所以边军那边也不敢对我们欺凌太过。”

“大家都知道洛京的消息了吧?官兵们情绪还稳定吗?”

“我们没有正式宣布,但消息应该都传开了。底下有些骚动,但我还压得住。”

“赤城都督元正斌,他是个什么态度?”

“元都督行事很低调。对于我们东陵卫与拓跋雄的争端,他一直没表态。也没有针对过我们,有点两不相帮明哲保身的味道。照我看,元都督是个与世无争的人物,我们倒不必太在意他。”

孟聚嘿嘿一笑,心中却是大大地不以为然。倘若元正斌当真是这种淡泊世事的高人,当初朝廷在六镇变制时,他就该选择回去了。北疆的六位皇族都督,唯有元正斌依然留在北疆——当然,也因此,他躲过了那场洛京之变。

如今,慕容家叛起,洛京那边的拓跋家和元家子弟被杀不少,元正斌却是安然无恙地在北疆做官,孟聚也不知是该佩服他的运气好还是他的眼光好。但从这件事里可以看出,这位元正斌都督心中是有点抱负的。

米欢表达了效忠之意后,孟聚也对他表了态:“同为东陵一脉,彼此应该守护相望。米镇督,今后有为难的事,跟我说一声就好,能帮忙的地方,东平陵卫绝不会推辞。”

听到孟聚这么说,米欢如释重负,知道对方肯接纳自己的投靠了。他心中欢喜:自己终于找到了新主子,性命终于无忧了!

“孟大人,今后倘若有所差遣,只管遣人过来说一声,赤城东陵卫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也欢迎孟大人在今后有空暇的时候前往赤城去视察,赤城陵卫上下如今正是人心惶惶,孟镇督您能亲自过来看看的话,大家都能安心不少。”

米欢的姿态放得很低,把自己摆在了下属的位置上,孟聚只是淡淡一笑:“最近比较忙,过段时间吧,有空我一定过去。”

“是是,但恕卑职冒昧了,但孟大人您若是事务繁忙的话,派一名代表过去看望下大家,给大家鼓劲加油一番,这也是好的。”

孟聚一愣,他慢慢说:“米镇督,你的诚心,我已经知晓了。这件事,我会慎重考虑的。”

“是是,那卑职这就告辞,静候大人您的消息了。”

米欢告辞了,孟聚在桌前凝神想了好一阵。

有人来投靠自己,而且还是堂堂的一省镇督,这让孟聚很是飘飘然得意了一阵。只是想到具体问题,他不禁烦恼起来:派谁去赤城那边呢?

米欢说得很客气,但大家都很清楚,这等于是自己派出的巡察大员。自己派去的官员要查看赤城陵卫的兵力和战备情形,代表自己接见赤城陵卫的官员,与边军交涉,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安定人心——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

署里面几个督察都是循规蹈矩的好官员,自己下达一个明确的指令,他们能很准确地执行。但要他们独立地面对一些复杂局面的话——孟聚凭直觉就能感觉到,他们应对不来。

倒是军队里的几个将领更能干些,只是吕六楼太厚道,自己也离不开他;王北星和江海都是很精明的人,尤其江海的杀伐果断和政治嗅觉更让孟聚看好。孟聚觉得,他是最适合这任务的人选了。

只可惜,江海的野心太盛了。对他,孟聚总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腻味感觉。这个年青人太聪明,心思也太多——有时,孟聚也在自责反思,自己是不是度量太小太苛求了,容不得人才?

孟聚不禁嘘叹:要是王柱还活着的话,那就好了。王柱久经风霜,经验丰富,他在官府里混过,江湖上也走过,无论什么局面他都能应付自如。失去这样有能力又可信赖的部下,是自己最大的损失,杀十个长孙寿都补不回来。

孟聚唤来王九:“小九,你去刺牙师的营地那边通知一声,让江督察过来见我。”

江海过来得很快,他进门后先恭敬地对孟聚行了个礼,然后出声:“末将参见大人!镇督大人,听说您找我?”

江海一身笔挺的黑色陵卫军官制服,穿得整齐又利索——孟聚注意到,江海的风纪总是很好,无论什么时候,他出现在时总是衣冠齐整。哪怕在最炎热的夏日他也照样穿着整套的官袍而不是象其他军官一样光着膀子打短褂。

(以下字数免费:猪在这里借地方打个小广告吧,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广场的7楼红中庭9月1日新开张了一家做创意日本料理和拉面的店,名叫“上川拉面※创意饮食”,那是猪一个很要好的铁哥们开的,此人好吃懒做,尤好美食,所开饭店也有他一贯的美食标准,请大家放心品尝吧,说不定还能在店里遇见假装吃拉面喝清酒其实在偷窥清凉美女的猪。

另外那哥们要猪重点提一下——上川店里的调料;配料都是从日本空运过来的,拉面的汤底也是用了18种材料真正熬制到雪白的骨汤。

当然,猪也给大家争取了特别优惠,读者们到店里,只要报出老猪的字号,立即就能享受九折VIP超级白金待遇——呃,平常顾客一般打八折。)

呃,刚刚看了书评,有读者抗议说这个月更新太少,猪表示抱歉。

说明下吧,看前几个月的反映,大家好像不是很喜欢月更,猪又变回日更了。至于日更持续多久——当然是持续到存稿完蛋为止吧。
二百零八擅自

二百零八擅自

孟聚和颜悦色:“江督察。请坐吧。叫你来,是有件事情要跟你商量。”

江海刚坐下,立即又起身深深一躬:“镇督大人折杀末将了。末将是大人的部下,大人有事只管吩咐便是了,末将即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何必说商量这么见外呢?”

孟聚笑道:“坐下,坐下。江督察不必客气,这次叫你来,确实有件事我没拿定主意,江督察一向思虑周密,眼光深远,我很想听听你的看法。”

“大人客气了,不知是何要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赤城陵署的米镇督刚刚离开。江督察你也知道,洛京最近出了大事,赤城东陵卫感觉孤立无援,压力很大,米镇督希望能得到我们东平陵卫的支持。当然,他也愿意接受我们的调遣和指挥。江督察,这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江海目光一闪。他沉声道:“此为交伐大事,大人既然垂询,末将也不敢隐瞒一己陋见。

现在,因为总署出事,各地陵署都是人心惶惶,再加上边军逼迫日甚,赤城东陵卫寻求外来支援,那是很自然的事。大人战绩彪炳,我东平陵卫数败边军、北胡,甚至连李赤眉这样的边军骁将都在大人手下落败了,我军善战的名声早已传遍北疆各地。大家同为东陵一脉,又是毗邻省份,既然看到我们实力强横,赤城陵卫想投靠我们,那是很自然的事。”

“江督察你认为,我们该不该接受呢?”

“远人来投,又是同枝联气的东陵卫兵马,卑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也说明大人威望日长啊。”

“嗯,江督察与我所见略同。现在,米镇督邀约我前去赤城东陵卫视察,但东平这边也是事务繁忙,我坐镇大本营不能分身,不知江督察可有兴趣代我走一趟呢?”

江海眼光一闪,立即说:“末将愿为大人分忧。倘若大人允许,末将愿走一趟赤城。”

“江督察文武双全。足智多谋,倘若你愿辛苦一趟的话,我就放心多了。”

“请教大人,我这趟去赤城的宗旨是?”

“我对赤城情形并不了解,也没办法给你很明确的指示。你就当是东平陵卫与赤城陵卫之间联络的回访代表过去吧。虽然米镇督说赤城陵卫那边很盼着与我们联合,但这是米镇督的一面之辞,具体情形如何,还得你亲自走访一下,各处都看一下——尤其是赤城陵卫的兵备,还有武库、粮仓和财库的储备,这些你最好亲眼实地勘查一下,莫要只听信那边官员的报告。”

沉吟片刻,孟聚说:“你这趟去赤城,如果有机会的话能见到赤城都督元正斌的话,你代我致谢他,说元都督的人情,我们东平陵卫记得了,有机会一定报答。然后,你留意下元都督的反应,看他什么表情。”

江海微微一愣:“镇督,不是留意元都督的回答吗?”

“元都督回答什么。这无关重要。关键是那一瞬间他的神情如何——他是高兴,是惊讶,还是不悦?这个就要靠江督察你来把握了,回来你再告诉我好了。”

“这个。。。末将不是很明白,敢请大人为我详解?”

孟聚苦笑,这件事说起来就微妙了,他也是半猜半蒙的。上次拓跋雄在武川囤积重兵入侵东平,赤城那边却是风平浪静。当时孟聚没注意,事后他才觉得不对。为什么边军只从武川那边过来,赤城那边却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那时,边军倘若在赤城也布置一路兵马,从东西两面夹击的话,自己顾此失彼,失败得更快,估计也不敢那么冒险跑去武川搞偷袭了。以边军雄厚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多线出击。

拓跋雄是不知打了多少仗的老手,经验丰富,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孟聚隐隐猜测,并非拓跋雄不愿从赤城也出击,只是赤城都督元正斌与他不对头,从中阻挠,所以拓跋雄没办法。

为了证实这个猜测,现在,孟聚故意派江海过去试探元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