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崩溃-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问题的症结。 
  但是情况又有了新变化。归根结底我突然有了紧迫感。天大的笑话,我禁不住笑出声来。整整三年没有任何事情能引起我的紧迫感。不错,三年。不断的最后警告。大把的通知。一张张饥饿的肚皮。工作毫无希望。不得不将这一切统统忍受下来。我虽为一个身患癌症、心脏衰弱、脑子长瘤、伴有口臭的男人,确有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的轻松感,而压倒这一切感觉的是负罪感。我应不应该感觉良好?真是矛盾。真让人糊涂。这一切何时是个了? 

  亲爱的朋友: 
  您会以为这是一封公函。是的,恐怕您会的,不过请您放心,我之所以用这种形式代替个人信函,是因为时间紧迫的缘故。 
  从给您写上封信以来我家的状况——道德、精神、伦理诸方面——每况愈下,最糟糕的要数经济情况。 
  鉴于您以往的作为显示出您是人道主义者、关心他人的慈善的地球公民——比其他民众稍胜一筹,故我选中您作为这封非同寻常信件的收信人。很可能您已经响应号召,并且已经捐钱给美国援外合作机构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经赞助了汉城某一家庭,给比阿夫拉救济会寄了钱,给马那瓜和特古西加尔巴送去了救援物资。由于心脏病基金会、复活节封缄慈善会和美国癌症社团正竞相得到您的血汗钱,您此时一定对其它恳求赞助的信件厌烦不已。但是,在您将这一紧迫请求扔掉之前,企盼您能给我一点点时间,准我指出几点您也许尚未意识到的事实,也就是说,若将一笔可免税的捐款赠与“救救努德尔曼基金会”,您不仅挽救了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同时也支持了艺术。您捐给我们的钱数所发挥的效用将相当于给任何一个慈善机构同样钱数的两倍。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没有管理费开支,也不需要花钱买办公设备或雇佣帮手。我们惟一的花销便是这封信上的邮票,然而就连这张邮票也是偷来的。您的每一分钱均可直接送到我们手里。没有中间人。没有雁过拔毛的基金会官员。您辛辛苦苦积攒的钱将不至于换成小麦之后烂在加尔各答码头或者被那里的大老鼠啃掉。而您将捐赠的钱不仅能维持一个在美国本土的、纽约州古老而优秀的古伯斯威尔镇的一个家庭的生计,还能给她以伦理道德上的支持。 
  以下是这笔可免税捐款所能解决的问题: 
  只需5美元便可为全家提供一顿营养丰富的饭食,包括肉类、沙拉、一夸脱牛奶和适量的甜食。 
  10美元可让我的一个孩子穿上一双亮闪闪的新皮鞋去学校。 
  25美元可使孩子们得到一份修殿节或圣诞节礼物(由您来决定)。 
  100美元可使我们这个家庭延迟整整一个月被取消抵押赎回权。 
  500美元则是友谊长存的最好证明。它将使笔者感激涕零,您的名字将被刻到立在努德尔曼山顶的黄铜荣誉人物匾额上,以纪念您的善举。 
  正如我的好朋友马尔文·曼德尔博士所说:“有一些人就凭他们的生活方式也理应得到其他人的帮助。”我完全赞成这一充满哲学的观点,不必多言,这封信的复印件亦寄给曼德尔博士。 
  亲爱的朋友,尽管我一觉睡到中午,全然不记得得到一份有工资的工作是一种什么滋味,想不起来上闹钟时的心情和付社会保险费的感觉,我向您保证,您日复一日屈尊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忙忙碌碌,在滴水成冰的早晨不得不穿上挺括的白衬衫去挤公共汽车的时候。我既不会去舞厅,也不会拿您挣来的血汗钱乱挥霍。 
  让我对您说,如果您将会因为失去自己的财富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同失去粮仓中之一粟那样感到痛苦的话,就请想一想我的生活是何等水深火热,那也许可以减轻您的痛苦并得到些许慰藉。我每天都睡到中午才醒来,因为我需要这样——我怀疑自己得了嗜睡症或脑炎,也许两种病都有。您初次知道我时我正患每月发作一次的偏头疼症,现在正发展到几乎天天发作。您也许清楚,焦虑能致人于死地。人需要一点小小的胜利以抵消巨大的失败。上帝把他的恩赐搞乱了,给予我的不是强健的体魄与软弱的思想,而是虚弱的身体与坚强的意志。就连我的孩子们也得了蛔虫病。这与软弱的思想有何相干?毫不相干,只能说明我的思想在持续不断的焦虑的压力之下如何地变来变去,这只有您才会相信。 
  当然,就目前来讲往亚洲捐款最价廉务实。只需6美元便可维持一个印度尼西亚家庭生活一个月,却不能维持我的汽车正常行驶。不过,一旦有一天我有了钱并出了名(就像面包发霉一样地不可避免)我决不会忘记您的善行,我将如数奉还每一分钱,还将通过福斯特儿童收养机构收养一个巴西儿童,用邮寄方式提供帮助。 
  不胜感激。愿上帝赐恩使您附有支票的信早日到来。 
  “救救努德尔曼基金会”行政主任 
  尼尔·霍·努德尔曼 


  

  2



  我捞到这根既省钱又能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纯属偶然。办法如此简单,回首过去这几年我不得不惊讶,自己为什么竟全然没有发现它呢?这一策略说白了就是一个字——不。不买值钱货。不买新衣服。不添新家具、家庭用具和玩具。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一切其它花销全免——一旦掌握了这一省钱诀窍,那些花销便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一个男人说“不”是在给自己留有余地,而说“行”时则在实践一个十分昂贵的承诺。这办法简直太简单太聪明了,让我全身起鸡皮疙瘩,我不得不努力克制时时出现的想要拥抱自己的强烈愿望。 
  下午3点钟,利夫手里举着一张纸兴冲冲地从古伯斯威尔小学穿过小树林跑回家来。“我能上滑雪课了!”他喊着把午餐盒扔给了正在门边打瞌睡的狗。“他们还给雪橇呢。瞧!”他说着把那张纸交给了我。每个三年级小学生都从老师那里得到一张这样的纸条。 
  作为美国人,我朦胧地意识到这不可信。除了淋病,没有不花钱便可得到的东西。我看了一眼。我的怀疑没错。 
  “就30块钱。” 
  我运用了刚发明的新经济策略:“不”。 
  “爸,求求你。”利夫说着用手臂围住我的腰,他抬头用热情的长着长睫毛的大眼睛看着我,我开始软下来。利夫一直在说滑雪的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时兴滑雪的国度。所有的孩子都有雪橇。所有的孩子都有昂贵的带靴子和安全栓扣的雪履以及与之配套的运动裤和夹克衫。所有的孩子都有有工作的父亲。 
  “他们用汽车把你送到登山车前。你就能乘车上山。一直上到山顶!” 
  “你有雪橇和一整座山呀。告诉我,多少孩子有自己的山呢?啊?不要贪得无厌。” 
  我看见孩子的目光暗淡了。 
  “你瞧,”我说着把他像提小孩子一样提了起来,他的确还很小。“30块可是一大笔钱哩。我要是有的话一定会给你,哪怕滑雪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事实上就是。” 
  “你过去常滑雪。”利夫说。他试图打开一个突破口。 
  “我过去经常做的事情很多,”我指了指他的头,“听着,现在光景不太好。”我艰难地解释说,可是利夫让我吃了一惊——这个一向执拗的孩子什么也不再说,一下子跑进地下室去了。 
  “过去这一年他光说滑雪了。”维维卡搓着一小撮盐无限怜悯地解释说。 
  “我知道,我知道,我是个大废物。让我怎么办?说行,这里有30块钱?” 
  维维卡耸耸肩叹了口气。我恨不得大地裂开个口子把我吞下去,就在我要责怪苍天不公的时候,从地下室传来了可怕的喧闹声。“听,”孩子们的动静使我破例地笑了,心中甚感欣慰。“他已经忘了。孩子的记性就是短暂。主啊,要是孩子们想要什么你就给他们买什么,要这有这,要那有那,那该多好呀。”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怎么这么像阿尔奇·邦克①呀,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① 阿尔奇·邦克:美国电视剧系列片中人物,属工人阶级。 

  后来,出于好奇我沿着狭窄的台阶走进地下室。我发现利夫正在干活,他正忙着往拣来的一长木条上钉松紧带。天使般可爱的小毛头马格努斯,十分认真的一年级小学生,正搬着比他还大的榔头帮他哥哥胡乱地敲钉子呢。 
  “利夫在做雪橇。”马格努斯高兴地喳喳说。 
  “我做一副雪橇。”利夫正试图用一根弯了的钉子把一条很不结实的胶皮钉到木条上。“你能把它钉进去吗?” 
  “你看,这根松紧带太细捆不住你的脚,就算能捆住,用平板也是没法滑雪的。前头这儿应该向上翘起,不然会戳进雪里。”我解释说,此时一股悲凉的感觉浸透我全身,他想得到雪橇的决心如此之大,简直快成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子了,就跟我一样。聪明的经济策略?狗屁!我居然对娃娃们讲这一通大道理就好像他们是劳累过度的30岁的汉子。突然想去商店拿。可是雨衣怎么藏得下一副雪橇和两根滑雪杖呢?我遵照利夫的指令把胶皮钉牢。 
  “不对,钉这儿。”他像什么都懂似地坚持说。 
  “说实话,我认为这不行。”我这样说是让他对失败有个思想准备。他心急火燎地穿上那件袖子已撕破的滑雪衫,带上不相配的手套,蹬上无跟的靴子。我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一下,好像第一次发现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邋遢鬼,都是因为我照顾不周造成的。 
  “利夫要滑雪啦!”马格努斯尖声喊起来。他手脚朝天躺在地上赖着不起,等人把他拉起来。 
  我跟在这对兴高采烈的兄弟后面冲出屋门朝小树林奔去。树冠被积雪压得沉甸甸的,清新而冰凉的空气刺激着鼻子。利夫站在房前小山顶上,两手往雪里摸着松紧带。 
  “喂,让我帮你一下。”我向利夫建议说,同时亲切地把他的双脚在松松的胶皮带下放好。“别抓得太紧。”我试图提醒他说。马格努斯从我肩膀后边探头看着,他可爱的小脸蛋冻得通红,一只手轻轻地搭在我的胳膊上。 
  “举我一下,”利夫说着吊住我的袖子,他的两只脚勉强放好了位置。“好啦。开始。推我一把。”他命令道。 
  “你一下子就会栽下去。” 
  “推我一把!” 
  我把他提起来使他的两条木板平放在雪面上,开始。他向前滑动。他竟然向前滑了起来,而且保持在雪面上,我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了。我松手之后他仍然继续向下滑行,两只脚在他发明的新玩艺儿里直发抖,嘴巴张得大大的。滑行速度在加快。下滑。下滑。他在雪面上一路向坡下滑去,后面留下两条平行的轨迹,与用北美大齿杨做的专业雪橇留下的一模一样。 
  “他滑成了!他滑成了!”马格努斯又是蹦又是跳。 
  “他滑成了!”维维卡靠着厨房的窗口喊道,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快瞧!”我在瞧。我当然在瞧。两眼噙满泪水。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让泪水掉下来。利夫从滑雪板上栽了过去。脸朝前倒在地上,他大声地笑起来。 
  “你看!”他高兴地欢呼雀跃着拣起他的雪橇,断了的松紧带在上面耷拉着。“它能用!” 
  “当然能用!”我声音嘶哑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