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艾琦是那样倔强的一个人,我们的交流陷入了僵局。
吵架
2004年1月28日星期三
我们必须要定特技公司了。艾琦特地飞来北京,我们两个人在上岛咖啡谈了很久。他非常的固执。我忽然意识到,中国人之间,哪怕亚洲人之间,产生分歧都是可以达成共识的。但是和西方人之间,一旦产生分歧,这是多么痛苦啊。他永远在他的思维轨迹上,而我永远在我的思维轨迹上。
于是我只能转换我的方式,我坚决地对他说,艾琦,我入这行,从做演员开始,到做制片5年,加起来要整整十多年了。直觉告诉我,只有先涛可以做得好,这并不是说这家公司之前做过多么伟大的作品。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导演和法国人连交流的基础都有问题,导演无法淋漓尽致地和电脑创作人员沟通,怎么能够保证做出来的东西完美无瑕呢?因为无极里面有很多魔幻的东西,要用中国的唐诗、中国的国画来形容,需要引经据典,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这些怎么能够用语言去翻译呢?
所以直觉告诉我,必须是亚洲人的公司,至少是日本人的公司,来与我们合作。可艾琦始终认为,娱乐最强的基地是在美国,是在西方。他觉得,中国和亚洲是不行的,不能拍出世界一流的作品的。这是他的文化偏见。
我觉得非常生气,决定用几乎强制的手段来解决分歧。我说,艾琦,现在不管了。我把咖啡杯往前一推,咖啡都洒在他的腿上了。我说,我们是有明确的分工的,你主要管海外的销售,我主要管整个制作。说实话,能够让你越权到我的领域来,已经是我的客气了。我只能这么说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因为我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只能采取这种有点偏激的行为。
对先涛的决定是一个非常大的冒险。虽然他们曾做过周星驰的《功夫》,以及《杀死比尔》的特效,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做过那么大的制作。这对于他们也是第一次的经验。
在我的性格中,冒险某种程度就是凭着自己的直觉去做。我一旦决定了,是毫无顾忌的,眼睛不看前后左右,一直往前走。即使事情失败了,我也不会停留在失败的原地,我会放下,继续往前走。因为生命不等人,时间不等人。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错误有的时候是一件好事,能够让人获得宝贵的经验。魄力不魄力我不知道,我只是一个勇往直前的人。
第一部分 陈红手记 一2004年2月(1)
痛快
2004年2月6日星期五
横店的魔幻王城继续建设着,外景、演员和后期制作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我的心情算是不错。这些天凯歌和我们的工作人员天天都在北影厂“驻扎”,苛求完美的他对于演员的造型设计以及道具制作自然不会有所疏忽。
柏芝和霆锋的定装是他这几天最为记挂的。柏芝和霆锋的自身条件当然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每个小细节都值得我们深思熟虑一番。服装和化妆是塑造电影人物最为基础的部分,这个部分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
每天工作结束总会感叹一天时间过得很快,总好像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担不完的心,《无极》对于我和凯歌来说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压力,让我们既被《无极》的魅力所吸引,又被劳累所压制,或许这就是我们的“痛快”——痛并且快乐着吧。
美丽
2004年2月8日星期日
今天,我第一次试了满神的妆,大概花了十几个小时,感觉非常劳累。虽然预计到5月份,在云南才开拍我的戏,但是对于满神这个角色,怎么定位,怎么进行造型设计,却是我和凯歌最为头疼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介于人和神之间的角色,怎么表现这种是人非人,是神非神的状态,我们至今还没有特别满意的答案。
我没有让化妆师特别地去打造满神异常美丽的形象,我觉得没有必要。可能外界会认为陈红应该特别注重美丽,想要造型弄到最漂亮。我没有这么想,我觉得,美不美不是关键,真才是最美,打动人才能产生美感。就像拍《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河龙水从韩国提了十几箱衣服来,我当时就愣住了,说,怎么会有这么多衣服啊?他也愣住了,说,你是老板,还是一个这么漂亮的女演员,我以为帮你采办了那么多漂亮衣服,你会很高兴。他没有想到,我反而不能接受,反而有点不开心。
其实这是他的不了解,对工作,我从来都是从制作出发,从角色出发,不是必须要把我画美了我才满意。对满神也是这样。我希望造型最后确定的时候,观众一看,就觉得,恩,真是这种感觉啊。那个时候,才是我最满足的。
专业
2004年2月15日星期日
张东健今天终于来到了北京。下午两点半左右,一头蓬蓬短发,米黄色休闲上装、牛仔裤搭配白色球鞋,戴着黄色眼镜的张东健,在助手陪同下乘车抵达北京电影制片厂,凯歌和Peter亲自出门迎接他。
北影厂外面围了好多的影迷和媒体,我们似乎处于一种不安全和不确定的状态。一方面不仅要专注于造型的工作,还要担心外面是否会发生事情。那是冬末初春,张东健是一个造型赶一个造型,非常敬业。一个造型完了之后,我忽然看到东健竟然在用冷水洗脸。那等于是让油彩凝固在脸上了,而我们的工作人员竟然连脸盆和热水都没有给他。我非常生气,第一次跟我们的工作人员发火了。这可能跟我自己演员出身有关,我想,如果我大冬天卸妆,没有热水热毛巾,只能用冷水洗脸,那对皮肤是非常不好的。第一天就可能给张东健不舒服的感觉。我希望我的演员不要有任何顾忌地来演戏,来进入创作。这不是他们要求过分,而是我们最基本应该提供的。
东健是一个令我感动的演员。听说在韩国,他自己请了个体能教练。因为戏中,对他的肌肉、外形和奔跑,要求是蛮高的。他早在半年前,就进行体能训练了。
模仿
2004年2月17日星期二
真田广之也顺利来到了北京。真田倒是我们很早确定的主要演员。选择他,具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因为他从三岁就开始学习剑道,出手非常漂亮,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
真田和东健一样,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演员。尽管经过长途飞行的折腾,依然精神十足
,甚至没顾得上好好吃顿饭,就直接从酒店赶来北影厂与凯歌见面,马上就进入了化妆试装的状态,一连完成了几组造型。
最近媒体上对于《无极》的报道也是越来越热闹。对于演员的真人现身进行造型,很多记者纷纷猜测我们是不是会模仿“指环王”?我从没有为这个问题担心过,这种想法简直是荒谬。凯歌和我们的美术部门不会去模仿任何人,我们有这个必要去模仿别人吗,我们难道付出如此巨大的投资,只是甘心去模仿别人吗?
在主要人物造型的每个小细节上,都凝聚了我们大家的心血。而这种心血,不到最后关头,我们不会捧出来。我们就是要让大家猜测,让大家期待,然后是眼前一亮,最后是一声惊叹!
第一部分 陈红手记 一2004年2月(2)
换头
2004年2月24日星期三
张东健的造型被人模拟曝光了!两天前,我接到韩国方面的电话说,北京有家媒体在《吕布与貂蝉》中黄磊的一张剧照上,套用了张东健的头,并且还另用两张东健的小图,分别模拟《指环王》和《最后的武士》的剧照。
听到这样的“换头术”,我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张东健本人最近因为《太极旗飘扬》一片红到顶点,海外影响力更是日趋上升,这次《无极》是他的首次古装尝试,无数影迷盯着他的这一部戏,他自己也非常看重。几天前,他来中国试了造型,对造型非常满意。没想到,回去还没几天,中国的网上就流传出这样的造型照片,令他非常吃惊和愤怒。
记者在不了解我们制作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处理,让我们亦措手不及。虽然说这是一个游戏,但老百姓是会有误解的。我对于《无极》,就像母亲对于孩子,实在太在意了,我不希望《无极》的任何东西被人误解。
发火
2004年2月28日星期六
随着开机的临近,我和凯歌再次到了横店,我们希望魔幻王城的建设能够和开机后的所有一切工作衔接上。可是,一到现场,我们简直是心寒啊!
墙的颜色没有按要求刷成凯歌要求的颜色,城墙的好多地方也是歪的,凯歌的脸一下子
就拉了下来。粗糙的布景让他再也忍不住火气,前所未有地对工作人员板起了脸,对此大为光火。
我们在建设的初期,就把色块等等要求告诉了施工队,他们还是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凯歌当机立断给所有的工作人员下了整改命令,大家从来都没有见他这样大发雷霆过。凯歌要求必须修到完全符合他的要求才能开工,70多条整改意见跃然纸上。
“改”只是一个简单的字,但是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时间。因为我们不能再拖了,开机在即了。我的脑子里转动了很多很多念头,我觉得,我也许需要下更大的决心,来解决这个最为关键和刻不容缓的置景问题。
换将
2004年2月19日星期四
我终于决定了,要把美术换掉。因为我反复考虑我们的问题,觉得目前的美术部门无法领会导演的意图,无法把我们的电影推向满意的方向。因为魔幻王城的色彩感觉完全不对,连丈量都有问题,城墙多出了11米。
我马上找了刘心刚,因为觉得他的色彩感觉不错,蛮细腻的。他就说了一句,你可以找叶锦添啊,他特别适合你们这个戏。我听了忽然觉得有种拍案叫绝的感觉,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叶锦添呢?
我立马给叶锦添打电话,他香港的助手接了电话,说叶锦添3月4号会在北京,于是我就要求约他4号晚上9点在嘉里中心见面。我和叶锦添在《大明宫词》合作过,对他的艺术创作能力和为人都印象深刻。我忽然感到了眼前的光明。
还好,目前道具部门还比较顺利地往前走。
第一部分 陈红手记 一2004年3月(1)
雪国
2004年3月6日星期六
和叶锦添刚刚见面了两天,他就火速进组了,全盘接手我们的服装造型工作和置景工作。
我们的开机大戏是雪国的戏,需要拍大批的雾松,凯歌到过内蒙采景,发现雾凇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内蒙温度太低,摄像机都转不动。于是我们只能在北京搭景拍,开机大戏也就定在了北京,背景用绿屏,由电脑后期制作。
今天,我对一个美术说,3月15日一定要开机。他说不可能。我说,从现在开始,你要把不可能三个字去掉。我说,现在是必须,你不做到这一点,你现在就可以离开。他不说话,转身就走了。
我忽然有了一种以前没有的压力,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到自己身边的气场变得紧绷绷